「宅家2個月,存了6.5W」:這場疫情讓我明白,什麼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2021-01-19 騰訊網

點擊題目下方藍色字體,一鍵關注本帳號

作者:飛白

來源:精讀(ID:jingdu999)

1

老實存錢,是對人生負責的唯一方法

2020年,生活把你鎮住了嗎?

前兩天,朋友L在群裡發了一篇文章連結:三個月超10000家旅遊企業倒閉……

她說,這是她第一次體會到行業風險。

而作為一個信用卡帳單還在分期的月光族,L坦言,自己有點慌。

其實,L的工資並不低,30歲出頭的年紀,單身,在一個二線城市,領著2W的月薪,真的可以過一個不錯的生活了。

但L花錢太大手大腳,見到心儀的東西,就習慣性收入囊中,也不管價格是否合理,是否有買的必要。

最讓我驚訝的是,L每月的打的費要2500多,而對數字超級不敏感的她,總以為只要600元左右。

以至於最後帳單出來的時候,她一度懷疑自己的支付寶被盜刷了。

這個時代,各種網絡平臺、媒體、APP都在鼓勵高消費。

《別在該買買買的年紀談省錢》

《你購物車裡的東西太LOW,配不上你的人生》

《不給你買iPhonex的男人,不配說愛你》

……

這些經過精心打造的廣告軟文,背後都有一個團隊,每天研究如何擊潰你的意志力。

他們使用各種技術,研究你的喜好、需求,把五花八門的商品、內容推送到你面前,引導你今天剁手,明天后悔,卻依然樂此不疲。

顯然,他們的目的達到了,但他們鼓勵你消費,會管你突然失業了怎麼辦,家人生病了怎麼辦,孩子沒錢去培訓了怎麼辦嗎?

不會。你只有老老實實地存錢,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網上看到一個案例,一個小夥復工後,剛到公司,老闆就給了3個選擇:要麼自願降薪,要麼工資延後3個月發,要麼走人。

老闆說得很直接,公司帳上的錢只能支撐一個月,但看眼下情形,業務恢復至少要到五一以後。

因此他給了全體員工3個選項,不願意的也理解,直接辦手續就行,但只能結清本月工資,沒有餘力賠付。大家想告就去告吧。

遇到這樣的不可抗力,老闆不容易,小夥完全理解老闆的處境,只是平時從不存錢的他,一下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推遲復工,企業降薪裁員,行業龍頭破產……

受疫情影響,企業的一系列無奈之舉,讓許多原本就沒有多少存款的年輕人一下子慌了神。

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你不能保證,隨時可能出現的黑天鵝事件,會不會瞬間擊垮你脆弱的經濟防線。

有存款,才有了抵禦風險的能力。

2

能省錢,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

前幾天,知名科學博主eprom說,中國能扛過這次疫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中國人有存錢的觀念,即使暫時停工一段時間,也能勉強撐過去。

而西方人靠信用消費,停工就會帶來很大的損失。

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

雖然這屆年輕人大多存款為0,還債臺高築,但在節儉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大多中國人還是有點存款的。

存款怎麼來?控制消費。

一位大V轉發了eprom的微博,說:這兩個月宅在家沒用上的「日用品」其實都不是「必需品」。以後可以從消費清單裡儘量劃掉了。

這條微博下,有一條醒目的評論:

博主說他因為疫情,3個月沒消費,多了6.5W的存款。

當然,這和博主本人的高工資和理財能力脫不開關係。

但這似乎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控制消費欲,是增加存款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去年,新聞就報導了一個「日本最省女孩」,15年買3棟豪宅。

她是怎麼省錢的呢?

衣服能不買就不買,上衣是朋友淘汰的,牛仔褲是媽媽淘汰的。鞋櫃裡接近一半的鞋子,都是從媽媽那裡順來的。

每天的夥食費不超過200日元(約12元人民幣):

早餐是一片方包,抹一點醬,約1.5元;午飯做一塊三文魚配白飯,約4.99元;晚餐吃蔬菜烏龍麵,約3.1元。

靠著這樣的自律,她硬是存下了錢,在27歲時買下了第一棟樓,並在接下來的6年裡陸續買下兩棟樓。

現在的她,每個月光收租,就有30萬日元,近2萬人民幣。

而這個年紀的很多人,還在為生計奔波,她已經過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能省錢,才是一個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

很多人會用「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駁斥這個觀點,認為只要賺的錢夠花了,不用克制也能存下錢。

但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情況往往是:

月薪3000,月光;

月薪7000,月光;

月薪1萬,月光;

月薪1.5萬,還是月光。

如果你覺得現在賺的錢不夠用,那麼就算你賺到比現在多兩倍的錢,還是不夠用。

生活中不是你沒錢可存,而是你沒有這個意識和習慣去做這件事。

那個被許多人奉為「富人思維」的觀點,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巴菲特是說過,一旦你有了省錢的腦子,就不會有精力培養一個掙錢的腦袋。

但巴菲特還說過,自己的財富秘訣就是:儲蓄,投資;繼續儲蓄,繼續投資……

所以當他還是個報童的時候,就開始存錢了。

《富人的28個理財習慣》裡也有這樣一段話:

掙錢有時候就像賽跑,要想參加賽跑,就得有賽跑的資格,比如需要鞋子、體力等。什麼是賽跑的資格?就是首先得有一筆儲蓄。

3

什麼才是真正的「富人思維」?

有這樣一個經典故事:

一個窮人來到上帝面前,抱怨這個社會不公平,富人每天悠閒自在,卻進來大把鈔票,自己每天累死累活卻掙不來幾個錢。

上帝問他,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

窮人說,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如果富人還是那麼富,那我就不再抱怨。

於是,上帝讓富人變得和窮人一樣窮,並給了他們一人一座山,每天可以將挖出來的煤賣掉買食物生存下去,時間是一個月。

窮人幹慣了粗活,很快就挖了一車煤,拉去集市上賣了,買了很多好吃的回來。

富人平日很少幹體力活,挖了一天才勉強挖了一車煤,拉去賣了,只買了幾個饅頭回來,剩下的錢留了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窮人繼續每天挖煤換取好吃的食物,過得很逍遙。

而富人第二天,用第一天餘下的錢請了兩個工人幫忙,一個上午這兩工人就挖好了幾車煤,富人便拉去賣了,又帶回來了十個工人來幫忙挖煤。

不出半個月,一座煤山就被富人挖光了,手底下挖煤的工人有幾十個,賺的錢自然是窮人的好多倍,還做起了其他生意,富人又變成了富人。

富人會把錢用在點子上,用錢生錢,而不僅僅只是花錢圖享樂。

這正好和果殼的一個研究結論相吻合:

「貧窮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於窮人沒有有效地利用資源和留存收益,大量本該被用作未來發展的資本開支被浪費了,因此最終陷入了貧窮之中。

有研究者發現,非洲的農民事實上並不是真的沒錢投入再生產,而是把很多積蓄用在購買電視機和葬禮上;要不就是因為不願給自己和孩子打疫苗,最後花更多的錢治療疾病。

你可能會說,富人思維,說的是要學會花錢省時間。

但富人通過投資時間,是為了產生更高的價值。比如,為了把消耗在家務事上的時間用來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於是買了洗碗機和掃地機器人。

如果你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在閱讀學習這些讓自己增值的事上,那這個錢該花,但如果你是用在看劇刷手機上,那花的就是冤枉錢。

極少有人能一開始就花錢買時間,大多數年輕人都要先拿時間換錢,提升時間的利用率,當自己的時間產值越來越高時,才有底氣花錢買時間。

真正的富人思維,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擁有儲蓄能力,並學會投資「思想」。

4

2條建議,送給所有存不下錢的年輕人:

「10%法則」強制儲蓄

一位富人的致富原則:在你的錢包裡放進10個硬幣,但最多只能用掉9個。

這說的就是「10%法則」:確保每月收入的10%最後真正存了起來。

例如,每月3000元,那麼其中應該有300元成為儲蓄。

如果手頭寬裕,可以將存款比例提高,但最好別低於10%。

「10%法則」存儲的原則是:應長期備有能維持3-6個月基本生活的活期存款。

堅持下來,你會驚訝地發現:使用收入的90%生活,和使用100%相比,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52周存錢法

這個方法是按照等差公式,堅持每周都拿出一部分錢進行儲蓄,每周比上周多存一定數額。

比如第一周存10元,第二周存20元,第三周存30元……以此類推,第52周存520元。

這樣一年下來,即使起始金額只有10元,到年底,總額竟也達到了13780元。

有人可能會擔心,越到後面要存的錢數額越高,到第50周要存500元,而年底正是一年中花銷最大的時候,存錢壓力太大。

其實,52後存錢法也可以靈活操作。

你可以把存款金額顛倒一下順序,也就是把數額遞增換成數額遞減,每周比上一周少存一定數額的錢,比如,第一周攢520,第二周攢510……第五十二周攢10元。

這樣一來,即使你年底花銷很大,存錢計劃也不會受太大的影響,而且一開始多存,後面壓力也會越來越小,更容易堅持。

《奇葩說》辯手陳銘說過:

當我們在說錢的時候,我們其實在說的是換來的爽。

錢,是所有欲望的外在凝結,我拿著它感覺爽,是因為它能滿足我各種各樣的欲望。

不省錢的時候,人就陷入到了身邊無數欲望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省錢的本質,倡導的是一種克制欲望的價值觀。

這件事會讓我們不淪為欲望的奴隸,成為自己的主人。

深以為然。

我們不倡導像「日本最省錢女孩」那樣的高強度節儉,但適當克制,是我們邁向成功、晉級為「富人」的第一步。

希望你在經濟能力尚不允許的情況下,懂得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學會延遲滿足。

作者:飛白,精讀主創,個人微信公眾號:飛白的星期八(ID: feixiaobai2018)。本文首發於精讀微信公號(ID:jingdu999)。

相關焦點

  • 努力存錢,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家有餘糧,心中才不慌。知道未雨綢繆,提高自己抗風險的能力,對自己的生活有更長遠的打算,有應對風險的能力,唯有努力存錢,才是最頂級的自律。我愛的不是錢,我愛的是錢帶來的那種獨立自由的生活。有存款,就是給自己留了一份尊嚴和自由。
  • 宅家70天,我多存了1萬元——原來說存不住錢是假的
    4月初盤點了一下存款,發現因疫情宅家的兩個多月裡,存款比平時多了1萬元。這個盤點讓我反思了一下,為什麼能節省這麼一大筆呢?宅家這些天,春節不用串親戚,不用人情客往,不能下館子點外賣,天天不出門,不用化妝,更沒有買新衣服的欲望,一下子就節省了好大一筆錢。
  • 一場疫情,吃光家底」:存款,才是一個人的底層能力
    繼疫情第一波裁員降薪潮敲響之後,3月5日,我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旗下兩大子公司也宣布降薪。上海匯眾從3月份起將員工稅前月收入下調22.2%;上汽大通佔工資35%的績效獎金從3月份起 「打折扣」,此外取消年休假補貼、技術中心服裝費及書報券等福利;疫情之下,企業能不能正常復工?工資能不能準時發放,這個月能拿多少薪水?
  • 我年薪60W,渾身沒有超過100塊的衣服:存錢,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我來扎個心:臨近年底了,存到錢了麼?今年收入增加了麼?今年是不是比去年更節省了?如果都不是,那我推薦你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以上這個方案,吃三天僅需花費5塊錢…… 雖然我不建議用這種強度去省錢,但是我還是建議大家向以上這幾位學習,因為好好存錢能幫你抵禦生活中的各種風險,還能夠幫你得到你想要的生活……從這方面來講,存錢,就是你最頂級的自律;存款,就是你最堅實的後臺
  • 宅家快一個月,這場比賽能讓你告別無聊!!
    【相關閱讀】官方宣傳片2019-20 WEC Lone Star Le Mans 比賽信息比賽名稱:LONE STAR LE MANS比賽時間:2020年2月22日~2月23日(周六~周日)比賽地點: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賽道
  • 疫情宅在家的最經典說說 疫情期間無聊宅在家的句子
    1、抗擊疫情,宅家健身增強免疫力。2、因為疫情,被困家裡,看看囧媽。省電影票錢。3、大人們還是儘量不要出去吧,在家就是為社會做貢獻4、為防止疫情擴散,宅在家裡過節是更負責任的選擇。5、陽光明媚,可惜不能出門,只能在家裡陽臺曬太陽了!
  • 我的佛系減肥之路 疫情宅家2個月 無節食瘦了12斤
    心態篇2020年3月開始英國爆發疫情,只能在家隔離宅著,說實話,我以前真不是一個能宅在家裡的人,吃喝玩樂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我默默的在心裡想:要不開始堅持21天美麗芭蕾瘦腿吧?於是我暗暗的立了個flag,不管效果和結果,先堅持21天運動。
  • 6位宅家「咖星人」的呼聲:疫情後,必須要去咖啡館啊!
    這一個多月,大概是我們所有人情緒波動一致的一段時間,恐懼、憤怒、無奈、自我調節,這一切在你我心中反反覆覆。全民成為中華小當家,咖啡庫存告急,被逼無奈用平底鍋炒豆子。舉國全民共抗疫情的日子,「家」成為了我們的「咖啡館」。
  • 宅家2個月,我成了網紅:成年人的安全感,靠的是這件事
    前幾天我就在網上看到兩組數據,一組是關於3個月內中國企業破產和個人負債的數據:另一組是因新冠肺炎導致的全國失業率:疫情爆發以來,近8萬企業破產,7.8億人負債,新增失業人數近500萬。比如,有些企業要求員工做微商,建立了很多秒殺群、內購群,最後僅靠微商和線上流量,就把銷售額做到了跟疫情爆發前持平的水平。有一個國產護膚品牌的創始人,直播一天,就賣出了 40 萬元的貨物,其他普通員工的成交額也達到了3~5萬元。
  • 疫情下的宅家生活:每個說自己快樂的肥宅,都不是真正的快樂
    因為疫情,成年人終於過上了宅在家裡的生活。他們以為宅在家的時間一定能被自己高效地利用起來,以前沒時間看書、沒時間學習是因為自己工作太忙,現在有了時間,自己無論如何也能看完三本《xx升職記》,再不濟至少也能把一本行業進階指南給看完。
  • 宅家是一塊試金石,讓我看到自己的生活空間還剩多少
    可是最想做的是什麼呢?好像沒有。我認為如果可以冠上「最想」這個限定語,那麼就意味著那件事情是你急迫到疫情一結束,就馬上要去做。一秒鐘都不能等,因為在漫長的隔離封閉期裡,你已經在腦海裡把這件事做了一千遍,只盼著肉身自由了,讓它從意識變為現實。
  • 【宅家動腦】我從5個品牌選出了5款多人桌遊,宅家就要和家人朋友一起聊天玩桌遊
    那就是「在家蹲」或者「去朋友家玩」兩個事了吧。我把手機裡所有的桌遊品牌聯繫人對接了一遍,幾十m的產品畫冊看了一遍,又自己玩了一遍,選了5個產品。1.多人桌遊(而不是多人可玩,桌遊一般都是多人可玩,但是專門的多人桌遊在設計上更符合多人賽制)2.需要有競技款和合作款。
  • 疫情宅家一個月,我發現牛牛並沒有外公說的那麼糟糕……
    01這次疫情讓我們經歷了一場強制休假。悲觀的人,體會到的是疫情帶來的恐慌,面對遙遙無期的復工,感覺自己失去很多;但樂觀的人,卻慶幸自己因為疫情反而找回了「正常生活的能力」,完全回歸到「家」這個溫暖的港灣裡,終於有很多時間去陪伴最愛我們的家人。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 疫情期間 玩轉宅家
    宅在家中,我們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接下來分享分享向日葵中隊同學們在這個假期所發生的趣事,有體育鍛鍊篇、科學實驗篇、美食篇、五彩繽呈篇、手繪戰疫棋。體育鍛鍊篇宅家鍛鍊(周其羽)抗疫宅家的這段時間,我發現也不是這麼無聊,我可以在家好好修養身體,同時在學習和鍛鍊身體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
  • 《心智突圍》:執行力,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這句話,是我最近在讀《心智突圍》時看到的。作者指出,「幾乎所有的人生困局,都源於心智系統的失靈」,而人的心智模式需要不斷地迭代,才能重塑全新的自我。在《心智突圍》這本書裡,Windy Liu圍繞定位、認知、心境三大主題為我們解答了成長困境的難題,幫助我們找到終身成長的密碼,以便我們更好地應對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未來。下面我將選取三個方面對「如何開啟自律的心智模式」加以介紹。
  • 大眼怪:我W能存2個,提莫:我蘑菇5個,他:我7個
    六、寒冰寒冰作為聯盟最古老的ADC,應該是最早可以同時存兩個技能的英雄了吧。寒冰的E技能可以存儲兩個,可以全圖探視野,對於意識高的玩家來說,可以為團隊帶來很多好處。滑板鞋的W技能主動就是放一個靈魂哨兵,這個哨兵可以巡視一片沒有視野的區域並提供視野,可以同時存儲3個哨兵。四、大發明家現在的大發明家是最冷門的英雄之一,幾乎見不到他登場。
  • 籠罩在疫情陰影下的我們,怎樣讓家成為溫暖的壁壘
    這兩條看似冰冷的通知,讓我們明白,能自由走出家門的日子仍遙不可及。網友調侃,「以前睡覺叫懶蟲,現在睡覺叫做貢獻,一人睡覺,全家光榮,全家睡覺,精忠報國。」言歸正傳,今天上午,我收到了兩個求助。她痛苦的是,在她忐忑不安,最需要鼓勵之時,為何家人冷眼相向,溫暖來自陌生人?第二個求助者是位主婦,她和老公都是中學老師,住房80多平米。今年,農村的公婆特意從外省飛來跟他們過年,加上一雙正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兒女,六口人宅在家裡已經大半個月了,各種不習慣,各種衝突和口角,一言不合就開吵,她簡直要憋瘋了。
  • 自律到極致的人,才是最可怕(深度好文)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沒有? 諸多高贊回答中,都提到了一個詞:自制力。 所謂自制力,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說過: 自製是一種秩序,是一種對快樂和欲望的控制。
  • 搞清楚「棉花糖實驗」的錯誤後,我終於明白自律的本質是什麼
    一直以來,人們都重視自律,也特別想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如果要選什麼能力對孩子最重要的話,我會首先自律,因為任何成功都離不開自律,缺乏自律,所有的思想也就只能是停留在思想階層,註定不能實現。經不住推敲的「棉花糖實驗」事實上,這個實驗並不能證明那些堅持到最後的孩子更自律。看完下面3個分析,大家就很明白了。1、假如孩子家很富,經常吃糖的話,他是不是對糖更有抵抗能力?
  • 人生在世不恣意拖延時光 就是最頂級的自律
    生氣不如爭氣,不輕易大動幹戈,是最好的修行;求人不如求己,不隨便消耗善良,是最高的情商;心動不如行動,不恣意拖延時光,是最頂級的自律。生氣不如爭氣《資治通鑑》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格局越大的人,越明白,鬥氣是最無用的消耗,鬥志才是最成熟的表現。《朗讀者》裡,俞敏洪曾講過自己的一段經歷。初進北大的他,不會說普通話,英語口語差的一塌糊塗,沒讀過什麼書,也沒什麼才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