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治文一對華人夫婦因為在微信朋友圈等出售「LV」、「Dior」等大牌假冒商品,近日被法庭判決,侵犯版權罪名成立,罰款54.2萬!
法庭文件顯示,列治文華裔夫婦王某和楊某成立了一家進出口公司,時不時就要從中國進點貨……
從2015年開始,夫婦倆開始在微信發廣告,賣絲巾、鞋子、腰帶、衣服、珠寶、帽子、太陽鏡、行李箱等等。
不過,他們賣的是LouisVuitton、Celine、Dior 以及Givenchy等大品牌!
價格真的很「划算」。
給大家看一下:
LV白色格紋tote包,$112元就可以到手!
大logo的白包,也只要$230元。
鞋子包包全有,都是一兩百的價格。
不到正品的一個零頭。
網站上還寫著
高質量大牌仿製包包,跟正品包高達99%相似度,肉眼絕對分不出真假!
新款和經典款全都可以買到!而且全球免費郵寄!
除了微信,他們也通過網易博客、推特、臉書以及一個網站上掛圖賣貨。
共有數百個奢侈品牌,幾十萬件單品!
線上交易雖然顯得「相對安全」,可是這無法滿足這對夫婦的胃口。
生意越來越火之後,夫婦倆膽子更大了,他們在列治文百家店Parker Place、以及素裡Cloverdale的跳蚤市場各開了一個鋪面和攤位,在夏天的時候,還在列治文夜市上支攤賣貨。
有意思的是,法庭文件還顯示,王某還專門到LV專賣店內拍攝各款包包的照片,然後將這些照片上傳到自己的網站上,出售同款包包。
所以朋友們,你們看到的照片真的是正品啊……
王某的手機裡滿滿的都是這些名牌包包的照片。當她的手機被要求當做證物上交時,她直接拒絕了,稱:「老娘不懂英文!」
結果被法庭判藐視法院罪。
後來,警方在兩人的列治文住所繳獲大約400件假冒的LV商品。包括背包、皮包、腰帶、絲巾、鞋子等。場面壯觀。
可想而知,這些年,不知道大溫有多少假冒的LV包DIOR包就這樣從夫婦倆的手裡,流到了一些假溫哥華「白富美」的手裡。
中間是否還經過了「男朋友」這種存在,就更不好說了。
到底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話說有一天,海關覺得有點不對勁了。
一個收貨人為楊某的包裹,裡面有:
· 2個香奈兒錢包;
· 1枚香奈兒手錶;
· 1副Jimmy Choo鞋子;
· 5個路易威登錢包;
· 1個Gucci錢包;
· 1套華倫天奴鞋;
· 1個伊夫 ·聖羅蘭(Yves Saint-Laurent)錢包;
· 1香奈兒吊墜/胸針;
· 1塊卡地亞手錶;
· 1箱其他珠寶。
海關也不是吃素的,這麼「厚實」的一個包裹,裡面這麼多品牌寶貝,竟然報關價格為2500元……
立即把這個包裹攔截了。
華人老闆娘在溫哥華的秘密生意被曝光了。
LV總部氣得不得了,將夫婦倆告上了法庭。
為了獲取更多的證據,警方紮實地一共派出了6名調查人員。
他們從王某打廣告的各個渠道找王買貨,取證。
其中一個叫Lisa的調查員,去的就是百家店。
據她回憶,當時王老闆娘手下的一個店員從有窗簾的區域後面的抽屜裡取出了兩個LV手提包。
調查員LISA以390元和420元的價格購買了兩個包,還開了收據。
店員當時看調查員像豪客,還向調查人員展示了當年的LV路易威登的產品目錄,並指出可以下訂單,因為他們每周都要從中國的一家製造商進貨。
一個訂單可以在兩周內完成。
於是調查員又訂購了一個手提包,該手提包果然幾周後就到了。
還有另外一個調查員通過網站與王聯繫上了,並花235元網購了一個LV錢包。
後來調查員又定了4件LV產品總價值達1450元。這麼大的訂單顯然引起王老闆娘的關注,她還給了調查員她的微信號。
在與調查員聊天的時候,王老闆娘展示了她的雄心壯志——打算開一家「後門商店」,位於西雅圖的一家餐館內,「專門為傾向於私下購物的中國女性服務。」
現在,王女士的雄心壯志已經無法實現了——11月25日,加拿大聯邦法院作出判決,王某和丈夫楊某侵犯4個國際知名品牌的商標,違反《版權法》,判罰款54.2萬加元。
聯邦法院還在判決書指,即使本案進入司法程序,Y某仍拒絕回答案子所涉及的問題,在法庭上多次大喊大叫,遭到法院人員的阻止。
據悉,假冒品牌包的成本價一般在200-300元人民幣。
在溫哥華叫賣200-300加幣,一轉身的利潤都是幾千甚至上。
更可怕的是,從王某手裡拿貨,再裝成李逵郵寄回中國,可以賣出上萬元的價格,找了這樣的黑心代購的消費者,損失更大!
罰款54萬元,感覺不算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