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韓國整形產業,首爾的狎鷗亭洞是無法迴避的。以狎鷗亭洞的十字路口為中心,半徑3公裡範圍內聚集了超過1000家整形醫院。這裡被稱為「整容一條街」。隨便走入其中一條小弄堂,就能看到鱗次櫛比的整形廣告招牌,有的用漢語寫著「只需一個小時,變年輕變美麗」,馬路上能不時碰到戴著大口罩、墨鏡或大沿帽的女子匆匆走過。
這是你能看見的關於韓國整形的最直觀的情景。然而,有些你不一定能看見。
先來聽聽韓國整形業的行家透露的一些「奧秘」。
「整形聖手」樸原辰擅長的是經營而非手術
舒雪說,她當時之所以選擇原辰整形醫院,緣於其在國內宣傳時號稱韓國最大規模的整形醫院,並承諾由韓國整形界的聖手樸原辰院長主刀。
毫無疑問,樸原辰本人是一塊頗具成色的招牌。公開資料顯示,樸原辰1989年醫科大學畢業,1994年取得整形外科專門醫證書,編號為484。
金成雨也是一位韓國資歷深厚的知名整形外科醫生,是ACE整形外科醫院院長。在韓國,「院長」是對主刀醫生的尊稱,和中國醫院院長不是一個意思。金成雨對原辰醫院和「整形聖手」樸原辰院長非常熟悉。他說,「原辰是韓國數一數二的大型整形醫院,但我們業內都知道,他的院長樸原辰本身是不擅長做手術的,他善長的是經營,把醫院做大,招聘外面的醫生,這其中,就有經驗並不豐富的新人。」
在金成雨看來,把醫院做得很大,就會有很多問題沒跟上。
相比中國患者失敗案例不斷被媒體曝光,韓國本土的類似案例的確相對較少。韓國整形外科醫師會會長車尚勉認為,這與兩國國民的思維方式不同有著一些關係。「韓國還有很多做得好、實力強的院長,而且他們在整形的專業領域,或某個局部整形做了十多年的,有專精。」
在韓國做過多年整形中介的小金告訴記者,別小看有些只有幾間房間的整形醫院,「不少都是私人醫生開的,未必比綜合性大醫院差」,「很多在韓國有名氣的醫生都會自己開診所,韓國本地人看名醫都去私人診所。」
真正有執照的整形醫生全韓國才2200人
「近兩年,媒體曝光赴韓整容失敗維權難的案例並不少見,客觀上也給人產生了一種韓國整形業混亂的感覺。但其實,很多失敗的案例真正操刀的並非整容醫生,有些甚至是內科醫生、牙科醫生。」首批獲得中國醫師行醫許可證的韓籍醫師黃寅守說。他從事整形行業20年,給100多名中國人做過整形手術。
據韓國官方數據,截至2014年,在韓國註冊的整形專業醫生僅有2082人。「即使再加上2015年以來新領執照的整形專業醫生,不過2200人左右。但實際上,在韓國從事整形行業的醫生卻是這個數字的數倍。這就意味著,韓國有些內科、甚至牙科醫生冒充整形專業醫生,擅自開展醫療項目的事例日益增多。」
據韓國的法律,在韓國只要從醫科大學畢業後,不管你在醫科大學學習的專業是牙科、內科還是外科,都能夠獲得行醫執照,有手術執刀的資格。「但是,僅有這個資質顯然是不夠的。整形手術其實更加考驗醫生的經驗和技術,需要專業的整形科醫生來執刀。」
黃寅守說,在經過6年醫科大學學習後,就能取得行醫執照。但此時,執照範圍只能註明為「可進行整形服務」,沒有拿到《整形外科醫師資格證》的醫生是不能擅自使用「整形外科」字樣的,只允許使用「皮膚科」、「減肥中心」、「美容診所」或「美容院」等字樣。想要成為一名專業的整形醫生,有資格開設「整形外科診所」,就必須再進行5年的專業整形外科的深造。
韓國人大多去專家的私人診所而非大醫院
一般在醫科大學裡學習的只是簡單的縫合。5年進修時才是學習整形的專業技能。韓國法律規定,整形專業醫生才能做四級手術項目的,一般轉行到整形美容行業的普通醫生只允許做微整形和注射類醫療項目。但一些醫生趁機會私自開展磨骨手術等四級手術,手術質量自然難以保障。
——韓籍醫師黃寅守
車尚勉介紹,中國顧客喜歡高大上的醫院,規模越大喜歡的人越多,其實這完全沒必要。醫院規模和技術是兩碼事,由1至2名整形專科醫生組成的醫院會相對更安全、更專業。
目前,韓國10個院長以上組成的醫院大概有20多家,1至2個人組成的小規模醫院居多。「韓國的整形醫院大都是由一個人或幾個人聯合開辦,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手術,並不是規模越大越好,還是要了解清楚,找在這個專科最為擅長的醫生來做。」
韓國人整形,看重的是醫生在某一領域的特長,而不會去考慮這個醫生所在醫院的規模大小,這就是為什麼在大醫院裡很少能看到韓國病人的原因。
車尚勉告訴記者,判斷整形醫生是否權威,首先最重要的自然是證書。在韓國辨別對方是否是整形外科專家,最好的方法還是看「整形外科專家的資格證」,如果有這個證件,那就是真的。
「專家資格證只有這一種樣式。」車尚勉拿出自己的證書說,那些非整形外科專家,是沒有這個證書的。同時,證書上有一個編號。「這個可以判斷醫生經驗,醫生的證書編號是按取得證書的先後順序排列,因此,越靠前自然證明取得證書越早。」
車尚勉認為,規模不大的醫院不可能存在「影子醫生」的問題。「影子醫生」大多存在於大型醫院,因為客流多、新手醫生多等原因。「我們現在也在建議政府,對於『影子醫生』問題形成相應的法律,一旦『影子醫生』違規動刀,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應該在手術室安裝監控裝置,確保不會有『影子醫生』代替上陣的問題。」
「特別是每年11月份旺季,正是韓國高考結束,進入整形的最高峰。別說中國客人約不上,就是韓國人也要提前很久預約。」車尚勉介紹,通常一臺雙眼皮手術需要40分鐘,一名醫生一天最多做6臺已是極限,骨骼類的大手術通常一天不會超過2臺。
於是,院方會聘請很多醫生,通常是剛畢業沒多久、尚無經驗的醫科大學畢業生。「也許給你看診的確實是有整形資質的醫生,但真的到你手術時,忙不過來的醫生就可能換成其他人。」車尚勉說,不久前韓國一家大型整形醫院就出現過死亡事故,「因為院長忙不過來,讓一位僅有牙科資質的『影子醫生』做磨骨手術,結果出了問題。」
事實上,很多情況下患者躺在手術臺上,特別是全麻的大型手術,根本無法知道究竟誰才是真正的「下刀人」。
■韓籍醫師看整容熱
她們對整容的期待高到令人不安
黃寅守告訴記者,中國人整容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仿佛「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就在上個月,一名中國女人拿了一張奧黛麗·赫本的照片來找他,說想要一個和赫本一樣挺直俏麗的鼻子。黃寅守坦率地告訴她,一個東方女孩非要整成西方人的鼻子,不僅不好看,從技術上也不可能實現,「錢是變不出赫本的」。
「我常常會遇到一些女孩子,對整容的期待值高到令人不安。她們來到這裡,對自己的臉和形體完全沒有審美的概念,卻相信改變了容貌後,變心的男友就會回到自己身邊,或者就可以在職場上重拾自信。這樣的人,我拒絕給她們做手術。因為,整形只是手術,並不是魔術。我可以將80分的容貌整成90分,卻不可能將50分的容貌整成90分。」
整容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除了金錢之外,還要忍受痛苦,得付出很長時間讓受傷的身體恢復。黃寅守介紹,網上流傳著很多韓國明星整容前的照片,這些照片讓很多人對韓國整容師生出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她們沒有想過化妝、年齡甚至攝影本身所具有的欺騙性,這些都是造就一個「美女」不可忽視的因素,有時單單化妝術就有鬼斧神工的效果。
黃寅守直言,之前他根本沒想到韓流在中國有這樣大的影響力。來到他們醫院的人,十之八九是拿著韓國明星的照片來的,「我要李英愛的眼睛、宋慧喬的嘴唇、李貞賢的鼻子、金喜善的臉形」,仿佛這樣就能變成一個完美的韓式美人。其實,我們嘗試過把這些美人最得意的部位合在一起,但最後的效果很可怕,因為根本就不協調。」
整容還有一個原則,要變動的部位必須是已經生長得差不多的,至少90%長成。如果年齡太小,這些部位尚未完全生長,是不可以做手術的,比如眼睛必須到13歲才能做,鼻子16歲,隆胸和吸脂必須到18歲,削骨則要等到20歲,這些都有嚴格要求。而且,不管什麼手術,超過3次都會有危險。韓國有一種說法叫「整容中毒」。有人一年之中做23次整容,結果變成一張風扇臉。
「當醫生按照客人的意見進行手術後,雖然個體部分沒有問題,但在整體上觀感度下降,客人同樣會認為手術失敗或不滿意,這是中國客人存在的普遍問題。」黃寅守說。
(原文標題:「整形只是手術不是魔術, 50分不可能整成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