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1719萬,日本高島屋首家購物中心是如何逆襲的?

2021-01-17 超市周刊

東京玉川高島屋S·C是日本首座購物中心,成立至今47年,從開設之初的5.5萬方擴展到如今的18.5萬方規模。它是如何通過品牌調整策略、運營規劃來拓展領地的?

  1969年玉川高島屋購物中心開業,是參考美式shopping centre,以「一站式購物中心」、「大規模停車場」為理念基礎,規劃建成的日本首個購物中心。



▲玉川高島屋購物中心開業


東京玉川高島屋購物中心主要由本館、南館、西館及東館組成,且設有Garden Island等5個分館,共計擁有340家商鋪。各館之間由街道和通道橋連接,開放式的商業街區布局,可以說整一個街區就是玉川高島屋購物中心。



本館及南館

項目的主力店高島屋百貨位於本館,本館共有地下1層,地面6層以及屋頂層。與集合了餐飲、零售、生活用品、服務等業態的南館相連(7F/5F/3F/B1均設置了連接通道),南館的低樓層主要進駐了以服飾為首的零售業態,高樓層則為餐飲業態,並且每層均設置了咖啡廳。


本館&南館的樓層布局圖

註:樓層圖藍色部分為品牌店,粉色部分為高島屋百貨


西館

項目西館分為1F、B1F,該館以零售、服務為主,1F層匯聚了託兒所、寵物店、照相館、藥妝店、鞋類箱包、珠寶飾品、男女裝等業態,基本上都是臨街的店鋪。


東館

東館擁有地上4層及地下1層,分布著玉川社區俱樂部、美容室、日本餐廳、Paul Smith等商鋪。其中,Paul Smith專賣店為臨街2層建築。玉川社區俱樂部開設文化、繪畫、手工藝及音樂等生活講座,作為社區活動場所吸引周邊居民。


5大特色別館Garden Island

該館集中了植物、寵物、戶外用品等相關品牌,除了零售,還經常開設園藝研討會和高爾夫課程,並配套有能和愛犬共餐的輕餐飲以及家庭餐館。由於該館距離本館較遠,購物中心還提供了免費往來巴士。



Keyaki Court

ABC Cooking Studio及abc kids烹飪教室分別面向成人和兒童,此外還配套了牙科診所、英語培訓中心、皮膚科診所等生活服務,另有兩家美容室進駐;



Maronie Court

項目會根據品牌的特點,建造新的設施,比如MUJI因為面積較大而難以進駐,所以開發商特意為其建造了新館Maronie Court,此外該館還進駐了GAP、生活集合店,及以MUJI café為首的數家休閒餐飲品牌。



Aibi-zu Place

全樓層進駐了RonHerman旗下品牌,分別為RonHerman服飾品牌、美容沙龍以及咖啡廳;



Hanamizuki Court

共有地上3層,地下1層,僅進駐了服飾品牌Brooks Brothers和美容SPA兩個品牌,各佔據該館的兩個樓層。


小結:各分館主要業態及品牌一覽



目前項目總體量達到了18.5萬方,從本館擴張到東、西、南館以及5個分館,通過對自身的調整使得它能夠不斷引入新業態和新品牌專賣店,並形成了如今開放式的商業街區布局。

 

策略1:重點關注新品牌和人氣餐飲,並根據品牌特色做自我調整

項目每次裝修會引進日本不太有的品牌,能帶給客戶新鮮感的新東西,同時會根據品牌的特點,建造新的設施,像MUJI比較大,進南館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附近建了新館。



策略2:設置新品牌試賣區域,對商家實行扶持措施

玉川高島屋在每層樓都設置了將近80平方米的公共區域,若有新品牌想要進駐,玉川高島屋將會給這些品牌機會在這些區域試賣一段時間。如果效果良好,可能就會考慮在後期調整的時候引進,實際上就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並且在品牌引進的同時,玉川高島屋還會提供一些扶持措施,比如租金、免租期、人員培訓等。



策略3:將15%-20%比例的自營貨品給予百貨

雖然這部分貨品單價比同類商品高,但毛利率也相對大很多,對百貨業績有提升作用。同時,也能幫助百貨強調差異化,避免同質化,從而生存下來。從開業至今四十多年間,玉川高島屋中百貨跟購物中心佔比基本上都維持在五五分左右,並沒有像國內這般完全「去百貨化」。


高島屋的原創商鋪及自營品牌一覽





隈研吾給設計了個綠色屋簷

在對客服務上,玉川高島屋重點打造讓顧客感受舒適的購物環境。玉川高島屋邀請曾獲得國際石造建築獎、自然木造建築精神獎的隈研吾為建築設計了一個綠色屋簷,目標是讓屋簷看起來更加輕鬆、更具抽象感。


屋簷的主體由不鏽鋼網狀結構組成,不用任何輔助工具將鋼絲網直接固定在牆上。屋簷頂部的常青藤類植物沿著建築框架延伸,擁有較高的透明度,即使在屋簷下依然可以感受到綠意。


垂直綠牆也可以為樓下的店鋪遮蔭納涼。


穿插式的綠色空間無處不在


除此之外,隈研吾還在商場頂樓設計了空中花園。花園空間被建築師有意地分散到每一個樓層,與綠色屋簷連接在一起,從平行方向上向城市深處延伸。




屋頂庭院種植真草坪,其中1/4空間以「kids garden」為主題,可供家庭孩子進行遊憩。



購物中心內部也設有大量休憩空間,並以綠植營造自然休閒的氛圍,在扶梯旁邊設置供休息的長凳。





玉川高島屋購物中心的經營之談


前期規劃:前瞻性因素決定選址非城市核心商圈

規劃初期高島屋雖然希望能夠選址在涵蓋東京城南地區的商圏,但由於當時城南地區各路線的集中地澀谷缺少開店空間,於是綜合考慮人口增長、地鐵規劃、周圍住宅、地價、自然環境等因素,最終確定選址二子玉川。

 

目前,項目輻射的商圈內匯聚上野毛、田園調布、成城學院等全國知名高級住宅地,消費水平較高,5公裡生活圈裡擁有50萬戶家庭,共100萬人口。


經營策略:與競爭對手合作,營造良性市場環境

玉川高島屋選擇和競爭對手一起做大市場。比如和臨近的rise購物中心、電影院等各類商業設施一起推出了優惠券服務,為附近酒店提供免費送貨上門服務。營造一種良性的市場環境,讓市場這塊蛋糕越做越大。

 

配套服務:分館之間還設有免費巴士

除了行李寄存、信息諮詢、儲物櫃、購物車等普通購物中心必備的服務,玉川高島屋還提供有區域配送/宅急送、洗車(收費)、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免費)、給主婦推嬰兒車、母嬰室設備、代客泊車、寵物照顧、購物班車等服務。在本館和距離較遠的分館之間還設置了免費往來巴士。

來源:商業地產雲智庫


你家生鮮經營的如何?這些問題都解決沒有?來一場生鮮大調查吧!

(請長按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進入)



相關焦點

  • 年客流1719萬 日本高島屋首家購物中心調整逆襲
    聯商網消息:據搜鋪網報導,近年來,隨著購物中心漸成商業地產市場主流,不少百貨巨頭如王府井、銀泰等紛紛向購物中心轉型。但由於新業態對百貨業運營能力的考驗、租金或得利方式差異對百貨業應變能力的要求極高,導致目前國內市場上不少從百貨轉型購物中心的項目遭遇競爭激烈、產能過剩等種種窘況。
  • 東京日本橋商圈高島屋百貨店轉向購物中心
    跳出習慣性百貨店模式日本橋一帶最主要的老字號商業地標有三越百貨店、高島屋百貨店、東急百貨店等,要想把日本橋變成新的購物一條街,首先要看這些老字號如何轉型升級。比如1933年開業的高島屋百貨店,作為與高島屋大阪店、橫濱店並列的三大主力店之一,在2009年被政府指定為重要的文化財產,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它如何跳出傳統習慣型百貨店經營模式呢?
  • 探訪玉川高島屋:日本首家購物中心的「前世今生」
    它是日本首家購物中心,開業46年以來,始終保持著行業領先。   從建立、發展再到擴建,玉川高島屋的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前世   上世紀60時代,日本百貨業發展鼎盛,作為老字號百貨品牌的高島屋派員工去美國考察,發現了購物中心的形態,就決定把這一模式引入到日本。
  • 日本高島屋百貨退出中國啟示錄
    據高島屋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三年以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自2017年起,業績期的營業利潤為虧損98萬、114萬、866萬人民幣。上海高島屋百貨年營業額約5億左右,但虧損由來已久,歇業傳聞已有2-3月。 高島屋敗走中國 開業之初,上海高島屋延續了日本國內的高檔定位。
  • 日本高島屋為何敗走上海?
    上海高島屋位於日韓人士聚集的古北區域,項目商業面積6萬方,營業樓層從B1層到7層,主要業態包括服飾鞋包、珠寶首飾、兒童親子、餐飲及超市等,其中零售佔比約為60%以上,為消費者帶來了豐富的日本進口產品。特色門店包括:展示近千款日本進口商品的滬上首家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廳、滬上首家專業適老用品展示體驗店等。
  • 日本高島屋大膽轉型為年輕受眾而來
    今年9月,採用租賃模式經營的日本橋高島屋新館開業,並結合本館、東館以及Watch Maison,以全新的都市型購物中心——「日本橋高島屋S.C.」登場,開啟了高島屋「去百貨化」的轉型之路。日本橋高島屋S.C.
  • 日本高島屋百貨退出中國市場的幾點啟示
    據高島屋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三年以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自2017年起,業績期的營業利潤為虧損98萬、114萬、866萬人民幣。《聯商網》了解到,上海高島屋百貨年營業額約5億左右,但虧損由來已久,歇業傳聞已有2-3月。高島屋敗走中國《聯商網》了解到,開業之初,上海高島屋延續了日本國內的高檔定位。
  • 高層購物中心,如何打破必死的「魔咒」,做到客流「爆表」?
    一座購物中心的空間效率,取決於每一處空間能否正常發揮應有的商業價值。 因動線設計缺陷等原因,不少購物中心往往存在著客流循環受阻的商業「死角」,尤以高區為甚。這不僅影響項目整體運行效率,又有損空間體驗感。
  • 日本高島屋百貨退出中國市場 帶來這幾點啟示和思考
    只是在瞬息萬變的中國零售環境裡,5年後的上海高島屋不得不提前結束苦戰。業內人士向《聯商網》透露,上海高島屋最初規劃了二期,規模和模式類似高島屋在日本的第一個購物中心項目玉川高島屋,計劃引入電影院等多元業態,但最終被SOHO「攪局」拿下,這也切斷了高島屋企圖通過計劃調整升級成購物中心以自救的後路。
  • 高島屋在中國撐不下去的7個原因
    上海高島屋位於日韓人士聚集的古北區域,項目商業面積6萬方,營業樓層從B1層到7層,主要業態包括服飾鞋包、珠寶首飾、兒童親子、餐飲及超市等,其中零售佔比約為60%以上,為消費者帶來了豐富的日本進口產品。特色門店包括:展示近千款日本進口商品的滬上首家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廳、滬上首家專業適老用品展示體驗店等。
  • 高島屋退出中國是怎麼回事?高島屋是誰?
    據了解,成立於1831年的高島屋(Takashimaya),最初是一家織品零售商,由創始人飯田新七在日本京都設立,而後逐漸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2012年,高島屋進入中國,在上海古北地區開設商場,特色賣點是獨家進口大量的日本產品。
  • 購物中心如何「搶奪」疫後第一波客流?
    但疫情終將會過去,伴隨著復工復產步伐的加快,購物中心往日的客流也將會恢復。短暫的休整,是在蓄力,未來的購物中心必定迎來新的增長。在這個迎接復甦的關鍵節點,商場該如何提前「備戰」,以搶奪疫後的第一波客流?疫情結束後,又該如何根據消費變化與行業新趨勢,做出相應的改變與調整?
  • 日本高島屋百貨年底在上海古北財富中心二期開業
    其中,規模達到19萬平方米的古北財富中心二期將於今年年底建成,近1.5萬平方米的御翠豪庭3層鋪王近期有多家買家想收購,價值超7億元。   日本著名百貨落戶   「高島屋」是日本最大最高端的百貨公司,此前只在日本之外的紐約、新加坡和我國臺北開過店,其中新加坡和臺北地區店更是多年蟬聯當地百貨業的銷售冠軍。
  • 日本高島屋百貨本土門店重組銷售空間,中國上海店期望2020年實現扭虧為盈
    還有日本咖啡巨頭 UCC 開設的咖啡館 Belle Sympathique cafe by UCC。今年秋天,Belle Sympathique 還將落戶高島屋日本橋店,這家預計於9月25日開張的門店是高島屋最新的城市型購物中心。
  • 在中國一年虧掉6800萬,日本企業高島屋為什麼說撤又不撤了?
    1831年成立於日本的高島屋,算來有近190年的歷史。其最初只是一家織品零售商,而後才逐步發展成了連鎖百貨的模式,與大丸、伊勢丹並稱為日本三大百貨集團。2012年,高島屋初到上海開店。當時就有業內人士對選址提出了質疑,相比於黃浦區、盧灣區等黃金地段,高島屋最終選址於日本人、韓國人聚居的古北一帶,開設一家4萬平米的商場,著實令人不解。
  • 上海高島屋要走了 起底敗走中國的7個原因
    上海高島屋位於日韓人士聚集的古北區域,項目商業面積6萬方,營業樓層從B1層到7層,主要業態包括服飾鞋包、珠寶首飾、兒童親子、餐飲及超市等,其中零售佔比約為60%以上,為消費者帶來了豐富的日本進口產品。特色門店包括:展示近千款日本進口商品的滬上首家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廳、滬上首家專業適老用品展示體驗店等。
  • 重慶購物中心集體官宣:「五一」客流、銷售額回暖!
    據贏商大數據監測,2020年5月1日-5月5日,全國74個樣本購物中心日均客流達1.7萬人次,整體恢復至去年同期約58%。「五一」期間,對比上個月的清明假期,全國購物中心日均客流增長28.5%左右。此外,利好消息不斷。
  • 日本營運最好的購物中心每年客流2000多萬
    阪急西宮花園號稱西日本最大的購物中心,也是日本第三大購物中心,地上5層,包括了商場以及每層的戶外停車場,購物中心營業面積10.6萬平方米,包括主力店、次主力店、專賣店、餐飲等各類店鋪近300家,其中在四層有9000平方米的屋頂花園。阪急西宮花園於2008年11月26日開張時,正值日本經濟寒冬和國際金融危機肆虐之際。
  • 陸家嘴地區現新商圈 百聯世紀購物中心9月28日開業
    依託本市唯一一個4線換乘的地鐵樞紐——世紀大道站,即將開業的百聯世紀購物中心將和九六廣場、和記黃埔「世紀源」合力打造全新的世紀大道商圈,成為繼陸家嘴金融城商圈、八佰伴商圈之後,小陸家嘴地區的第三個成熟商圈。
  • 聯商商場周報:多個購物中心開業 老佛爺百貨進貴陽
    過去一周(11.2-11.8),老佛爺百貨中國第三家店、西南首店落戶貴陽;日本高島屋宣布關閉東京市內的免稅店;蘇州龍湖星湖天街、株洲蘇寧廣場、泰安愛琴海購物中心、唐山吾悅廣場、徐州賈汪吾悅廣場、鹽城射陽吾悅廣場、湖州吾悅廣場等項目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