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文學》主題現代詩 ‖ 時光,你欠我一匹老馬,和空無一物的行囊

2021-12-24 華中文學平臺

落箋遊子,君心不移

文/高貴英(河北)

 

寄居塵下,故鄉月

一次次在眉間駐足

有煙村、落梅、老屋

他們心照不宣對視我的眼神

然後,從某個角落

取出一束束鮮活的情節

讓回溯裡的獨白,愈發清晰

 

我從途徑的年輪中

打開窖藏,擦去厚重的苔痕

逐一清點他們的名字

殘缺的線條和少時的表情

從炊煙裡跌入炊煙

 

斂取梅朵中的香凝

在日漸蒼老的夕陽和燈火中

吐出一枚執念的鄉愁

於觥籌交錯中慢慢調和

折射的光影,在儲滿記憶的

修辭格中,繁繁複復地盛開

 

作者簡介:高貴英,河北靈壽縣人。《靈壽之窗》雜誌編輯,國際詩詞協會會員,《精短小說》雜誌籤約作家。作品散見於《精短小說》《中華辭賦》雜誌及河北文學網等紙刊和平臺。詩觀:詩可養心,婉約人生。

 

 

落箋遊子,君心不移

文/楊松(貴州)

 

風在黑夜裡穿行

猶如故人的思歸在瘋長

 

異鄉的人,在等雪的降臨

雪地靴也

深不過滴落的歡笑

後院融化的雪人

帶走故鄉陳舊的印記

 

徵程,還在輪轉

像那盤被塵封的石磨

灑落的玉米砂,再也讀不懂

一碗噴香的味道

和夜裡挑燈的縫補

 

在出走的光陰裡

雙鬢斑駁著變味的鄉音

夢的囈語,還在

一遍又一遍地喊著

帶著鄉土的乳名

 

作者簡介:楊松,筆名流年,貴州沿河人,中國新詩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書刊雜誌和網絡平臺。詩觀:用文字記錄生活,用詩意寫人間百態,在文字裡感受世間的美好。

 

 

行囊

文/周立志(山東)

 

這次,我起在了黎明前方

冬天使我懶惰

與一條河的重逢讓我雀躍起來

 

奔跑停止,還是有些嘆息

波紋恰好入眼

與河水並肩而行,它有它的歸途

 

我試圖用一段文字

來解釋某個看不見的地方

或是某個瞬間

最終的安寧並不在腳下

 

咽下一些水腥氣,風自北而來

有牆上塗抹新泥的味道

定是經過家鄉

 

我揮揮手,和熟悉的路人再見

時光,你欠我一匹老馬

和空無一物的行囊

 

作者簡介:周立志,山東青州人,《華中文學》現代詩主編。作品見《中國漢詩》《華中文學》《奔月詩文》《作家文苑》《楚風作家》等刊,有作品被學術網永久收錄。詩觀:眷戀紅塵百味,更食人間煙火!

 

 

一株胡楊

文/李進亮(河南)

 

滑翔

風中,一粒種子

雖然長著翅膀

卻被風送到了萬裡邊疆

 

落地,生根

風沙雪山便是家鄉

設計繪圖,勘探測量

隔壁的風吹紅了臉龐

 

開挖施工,澆築混凝土

工地的燈就像明亮的眼睛

一盤羊肉,一杯杯白酒

一根根香菸

便回到了老家洛陽

 

雪蓮花開了不知多少次

修好的大橋不知過去了多少次羊

伊犁的杏花再美也美不過牡丹

咱喝酒還得喝杜康

 

將天山的雪水引進河床

用汗水澆灌戈壁沙場

我不再是蒲公英

而是一株高大的胡楊

根已經深深扎入大地

葉脈在感受來自故鄉的風和光

 

作者簡介:李進亮,筆名一輪秋。洛陽作家協會會員,寧社詩社會員。詩文散見於《洛陽玻璃》《洛陽晚報》《寧夏詩刊》《金谷風》等報刊,以及《新浪》《騰訊》《詩詞吾愛網》《中國詩歌網》等網絡平臺。詩觀:清新自然,詩風追求多變。

 

 

髮絲情

文/郭文建(山東)

 

小時候黑髮上的鄉情

是天真,幼稚

笑聲澆灌的蔥蘢

一根,一根

都系母親心中

 

年輕時濃髮的鄉情

是母親

看著你走出家門

眼神中的希翼

裹在淚中

心裡一直呼喚叮嚀

每一根髮絲

都拴在母親的手中

拉住,停一停

 

今日白髮的鄉情

是淚與血澆鑄的冰凌

只有故鄉的風兒才能融化

只有母親的懷抱

能使我白髮返青

 

作者簡介:郭文建,1959年出生,遼寧省鐵嶺市人,現居住山東省泰安市。詩觀:人退休了,詩才開始。

 

 

落箋遊子,君心不移

文/劉慶美(山東)

 

從青春的行囊出發

再到中年後

父母把後備箱塞得滿滿當當

我像一隻單飛的雁

隨著季節交替南來北往

 

一年,又一年

故鄉成了我詩中的遠方

走過雨雪,走過風霜

我還是沒有走出

夢中炊煙嫋嫋的小村莊

 

秋天的高粱,熟了

我一個人還在他鄉流浪

閃爍的霓虹裡

我的思念隨著月色瘋長

娘的背影模糊了我的詩行

 

今夜我只想借一朵故鄉的雲

讓心飛回夢中的家鄉

在一縷月光的思念裡

再讀一讀娘親筆寫的書信

再抱一抱,我夢中的娘

 

作者簡介:劉慶美,筆名多幸運,山東臨沂人。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都市頭條》《文學百花苑》《三匯文學》《華中文學》等紙刊和網絡平臺。詩觀:用愛讀詩意人生,用心看大千世界!

 

 

遊子,君心不移

文/劉孝平(貴州)

 

一首詩懸在遠方

生活的苟且便落滿了過往

 

那些歲月的墨跡

漸漸模糊的黑白

一年一年的,在醞釀著

一場場歸鄉的雪

 

於是,轉眼間

故鄉的大山白了

老屋也白了

 

村口的足印去了又來

來了又去

踩疼的鄉愁

一場大雪想方設法的

把它們蓋來蓋去

 

我盯著這持續的留白

一頁一頁地翻

翻來一束慈祥的光

一件母親手縫的棉襖

 

作者簡介:劉孝平,筆名夢斷何處,貴州大方人,文學愛好者。作品散見於《暮雪》《當代詩歌地理》《華中文學》《詩星光》等紙刊平臺。詩觀:寫平凡的世界,樸素的生活。

 

 

遊子

文/馮翠歡(廣東)

 

在家兩天又要走了

一絲白髮落在行囊裡

幾份苦澀,幾份惆悵

 

行囊裡的夢想與色彩

已漸漸被歲月衝淡

留下只有遼遠的歸路

 

老院的燈火

驛站與家的距離間

山一程水一程

歡一宿悲一宿

八千裡路雲和月

都不曾讓我回首

 

只有掌中的老繭

與額頭的褶皺

促速回去的歸路

 

思念如刀

撕割著厚重的鄉愁

唯有紙墨素筆作虹橋

 

一頭扎家裡

一頭扎心裡

 

作者簡介:馮翠歡,廣東江門人,詩歌愛好者。詩歌曾在《華中文學》《詩歌中國》《茶意人生》等發表。詩觀:詩,希望的田野。

 

相關焦點

  • 【原創文學】高潔評論:搖落星光的白馬—讀黃麗英詩歌《父親的白髮》​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效率和金錢驅趕著人們在自己的賽道上奮力奔跑,親情常常被忽略、淡忘甚至邊緣化,而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也在以奢華光鮮的審美博人眼球獲得市場,詩人黃麗英這首《父親的白髮》卻以最樸實平淡的親情入手,寫出詩人心中對父親的摯愛與不舍。從拉著父親衣角、到頭也不回地走在父親前邊、再到挽著父親的手和他並肩慢慢地走,這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 讓文學和詩歌的星火,走進大眾心裡。「雁蕩山」現代愛情詩大賽啟動
    為更好地促進文學創作與交流,對推廣地域人文、企業文化與文學的進一步融合,12月1日,由杭州市黃亞洲詩歌發展基金會、溫州市雁蕩山風景旅遊管理委員會主辦,世界詩歌網、中國詩歌流派網協辦的「雁蕩山」現代愛情詩國際大賽正式啟動,向全球華語寫作者徵集描繪、抒寫以雁蕩山為主題的現代愛情詩作品,全球華語詩歌寫作者與愛好者皆可投稿,每位作者限投2首(投稿郵箱:yds12345678@yeah.net
  • 《華文現代詩》精選薈萃‖小念短詩6首
    ‍ ‍ 《 華文現代詩》精選薈萃‖小念短詩6首 愛好文學,擅長現代詩歌創作。作品散見於各微信公眾號網媒平臺。 詩觀:生活不能沒有陽光,雨露,和空氣,正如在我們忙碌的日子裡,不能沒有詩和遠方。
  • 【沅水文學-總第68期】-鍾湘雅-∣現代詩∣塵世三千,寂寞流年,你夢裡是否有我
    感受你給予的暖把你的心給我讓我慢慢體會甜蜜的折磨 美麗的姑娘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請為我描畫出桃花似的妝請讓我為你披上潔白美麗的婚紗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然後情意深長地老天荒 那年那月那人那事都已成過往如今的我在異鄉的土地上流浪
  • 五首唯美的現代詩,驚豔了時光,溫暖了歲月
    現代詩和古詩詞相比較,我覺得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沒有那麼工整,不講究押韻,而且讓人很容易去理解,不像古詩詞,雖然很工整,讀起來也朗朗上口,但是沒有一點文學素養,想要理解它就很困難了,這五首唯美的現代詩,非常的簡短,但每一首都足以暖到你,驚豔了時光,溫暖了歲月。
  • 我的行囊
    孩童時,我的記憶中行囊裡只有簡單的溫飽和玩耍,那時的行囊裡沒有名利和煩擾。隨著年齡增大,我懂的越多,行囊裡的貪慾和煩惱也越來越多,有的走著走著就忘記了,有的則是一輩子也無法丟棄。經歷小學、中學,我的行囊了有了自己認知的喜怒哀樂,隨著青春的懵懂,行囊裡又多了一種感情,也許就是所謂的愛情吧!這個時候,我不再把自己的行囊輕易拿出來給別人看,哪怕是自己父母和兄弟姐妹。
  • 詩香壺裡酒,酒醇盞中詞;一組頂針軲轆體,我欠春光幾首詩
    軲轆體,又稱輪迴體,是詩體的一種,雜體詩名。它是種銜頭接尾的詩,通常要求選定一中心句作為主題句,創作一組五首律詩或四首絕句,像轆轤一樣旋轉,是明、清期間盛行的一種詩詞遊戲。相傳為宋代秦觀首創,而以蘇東坡詩為最佳。而頂針是種特別的修辭方式,是頂真續麻的省稱。
  • 關於母愛的現代詩_10首男詩人寫母親的簡短的現代詩
    為弘揚父母仁慈博愛的大德,大力倡導百善孝為先的懿行,吉林省娛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面向全國開展以「母親節」和「父親節」「獻給父母的詩」為主題的詩歌徵集活動。母愛一直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話題,女詩人擁有著更為特殊的身份,「當我叫媽媽時我覺得她就是整個星空,當一個孩子叫我媽媽時我意識到頭上突生的白髮。作為母親的女兒我希望她在我的茁壯中不老,作為孩子的母親我希望孩子在我的呵護中茁壯。」
  • 現代文學名詞解釋匯總
    這些小說注重表現現代都市社會中人們的紊亂、變態的心理狀態,描寫人性與現代文明的衝突,具有意識流特徵。1新文學的世俗化和商業化,受市民審美趣味牽動;2過渡性地描寫都市,在城市罪惡中發現美,沉醉於物質享樂又感到負罪,心理扭曲變態;3首次提出「都市男女」主題,造成一種「新式的肉慾小說」;4重視小說形式的創新,嘗試心理的、象徵的、新鮮大膽的小說用語和多種多樣的表達式。
  • 現代文閱讀訓練:鮑爾吉·原野《我有一匹馬》
    這場景像話劇,我們輪流上場,講述時光的往事。時光在某一瞬間重新組合時,平淡的生活會變得莊重起來,你成了歷史的講述人。父母老了,越來越想念自己的故鄉。我不敢帶他們外出旅行,我的任務是訪問他們的故鄉,帶回照片和見聞跟他們分享。去年春天,我拜訪我媽的出生地--寶木圖村。
  • 在華中師範大學讀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華中師範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讓華師人的朋友圈告訴你快和小詩一起看看叭!相遇:華師,你好那年盛夏 一紙流光薄薄一紙寄託數載期盼那是我與華師最初的信物華師你好呀 未來請多多關照背上行囊解鎖了更多的技能加入了喜歡的團體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的感覺 真好我有了更多參與志願活動的機會我播撒真誠和善意 收穫溫暖和感動
  • 現代文學社團流派
    沉鍾社是20年代中期出現在現代文壇的一個以青年作家為主的文學社團,楊晦、陳煒謨、陳翔鶴、馮至這四位文學青年有感於德國戲劇家霍普特曼的童話劇《沉鍾》的啟示——藝術的成功在于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北京出版發行了《沉鍾》周刊,沉鍾社即因此而形成。沉鍾社諸作家的質樸而悲涼的文學創作和對外國文學的廣泛譯介顯示了自己的實績和特色。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他是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出入自如的「詩騎士」
    其代表作有《柏克萊精神》、《搜索者》等,以及文學自傳《奇來前書》、《奇來後書》。作品曾被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荷蘭文。譯著有《葉慈詩選》、《英詩漢譯集》等。 在臺灣現代詩壇,楊牧被認為開創了新詩中的婉約派。
  • 現代文學社團總結
    新月社是一個涉及政治、思想、學術、文藝各領域的派別,在思想上和組織上都表現了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特點。它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貢獻主要在於新詩,聞一多、徐志摩等人針對自由體詩體現的散文化傾向,提出新格律詩的主張。他們對於詩歌藝術的追求帶唯美傾向,但在當時對於新詩在藝術技巧上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雪花的快樂》,聞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 詩酒丹鳳:我和她的美好時光
    那時候學校裡有個商山文學社,我和她總會在這樣的活動中相聚。我們的文字也會偶爾變成鉛字出現在校報上。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班,也沒有形影不離,但在彼此心裡,對方都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放著,就像珍藏版的葡萄美酒一樣,彌久愈醇。丹鳳是文學的故鄉,大作家平凹先生被稱作丹鳳的名片。
  • 紫蝴蝶|詩三首
    【欠一個無法從頭的渡口】作者:紫蝴蝶每一次想你血管會碩大飽滿而凸起想給你寫詩墨跡會開出花朵每一次盼你牽念寸步不離想給你慰問微笑會抵禦寒冷每一次見你>露出羞澀的笑容想給你溫柔燃盡那愛的所有每一次分別思念抽打著靈魂想跟你去遠方張不開想像的翅膀每一次痴痴發呆欠一個無法說服自己的理由每一次深深回眸欠一個無法重頭的渡口
  • 中國現代文學名詞解釋
    周作人從個性解放的要求出發,充分肯定人道主義,強調一種"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義為本,對於人生諸問題,加以記錄研究的文字,便謂之人的文學",認為新文學即人的文學,應充分表現"靈肉一致"的人性。這深深影響了五四時期表現個性解放主題的創作,"人的文學"成為五四時期文學的一個中心概念。
  •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真題
    點擊查看: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全國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試題課程代碼:00530「我」是地主家的養子,大堰河是「我」的保姆B.「我」是大堰河的親生兒子C.大堰河是地主的老婆,是「我」的養母D.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但比生身父母更親密18.詩歌《防空洞裡的抒情詩》結尾處呈現的想像中的畫面是A.「我」的死亡B.「殭屍」在煉丹C.「蜂擁的昆蟲」D.
  • 中文現代詩 金勇卷
    有一窪水塘小蝌蚪也遊不動了我在夢裡,看到你佝僂著身子磨月光瘦了,薄了的月光一圈一圈繞著老房子轉我看到了轉世的蝴蝶,落在墓碑上骨瘦如柴,形單影隻我知道多年後,我也會骨瘦如柴,形單影隻先我而去的親人他們都睡著了
  • 自考漢語言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精選篇目)詩歌內容解析
    自考漢語言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 第二章 (精選篇目)詩歌第一節《鳳凰涅槃》(1)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創造社主要發起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恢復》等,歷史劇《屈原》、《虎符》、《蔡文姬》等。》 《鳳凰涅槃》選自《女神》。借鳳凰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