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秋風起,蟹腳肥。
眼下正是大閘蟹爬上我們飯桌的季節,想想那肥美的蟹肉和鮮甜的蟹黃,口水都要流個不停。
可是,蟹紅是非多,最近朋友圈又流行轉發這一條:
溫馨提醒各位親們:蟹季,大家都告訴家人和朋友,吃完螃蟹別喝酸奶,也不能吃香蕉,柿子、蜂蜜會中毒,不管你吃不吃螃蟹的走起。
還讓不讓人好好吃個螃蟹了!?
別急,讓小鹿今天就帶大家走進大閘蟹の科學真相!
這段時間,那篇螃蟹與酸奶、香蕉同食會中毒的消息真的很火。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驚慌,小鹿也收到了不少後臺留言此事是否可信。
於是小鹿立刻諮詢相關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營養科主任曾晶表示,沒有這回事。
其實幾乎所有跟螃蟹同吃禁忌都是假的!一般有同吃後不適不是因為兩個食物之間有相衝,而是你的螃蟹本身有問題!或者你對螃蟹過敏!
1、死蟹不能吃。螃蟹一旦死亡,其體內的細菌會大量繁殖,有的細菌還會產生毒素,一吃就容易食物中毒。
2、螃蟹不能生吃。螃蟹往往帶有肺吸蟲幼蟲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如果沒有經過高溫消毒,肺吸蟲進入人體內可造成寄生蟲感染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等細菌侵入人體則可能導致急性腸胃炎。
3、螃蟹不能多吃。螃蟹一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吃多了可能引起腹脹等消化不良。
4、螃蟹這些部位不要吃:蟹腮、蟹腸、蟹胃、蟹心
蟹腮、蟹腸、蟹胃都是蟹的排洩物,比較髒,蟹心在西醫角度倒沒什麼,但中醫說蟹心大寒,不建議吃,反正也不好吃。
以下幾類人群應少吃或不吃蟹:
1、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忌多吃螃蟹
螃蟹中含有較高膽固醇,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60~70毫克,每100克蟹黃/蟹膏中含膽固醇400毫克以上。
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膳食膽固醇不會顯著影響人體內的膽固醇代謝,並且取消了膽固醇的每日限量,所以即使是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的人群也是可以吃大閘蟹的,但是一定要限量吃!吃之前請諮詢一下醫生自己能吃的量。
2、孕婦少吃或者不吃
中醫認為,螃蟹性寒涼,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對於孕婦來說不利。
但從西醫角度來說,孕婦還是可以吃的,就是不要多吃,注意一定要加熱了吃,小心寄生蟲和細菌等。
3、螃蟹過敏者禁吃
柿子也是食物相剋表裡的常客了,空穴才有來風,關於柿子的禁忌,其實都源自它富含的鞣酸。
鞣酸是一種多酚類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分子較大又不溶於水的沉澱物——「鞣酸蛋白」。
如果胃酸嚴重時,鞣酸蛋白還會和食物中的果膠、纖維素、膠質等,可能形成胃石,俗稱「胃柿石」。
所以坊間流傳的柿子不能和螃蟹同吃,就是因為螃蟹富含蛋白質,柿子中的鞣酸可能會與其相結合,影響消化,而非「中毒」。
看顏色
青灰色有光澤是首選
掂重量
手感比較沉的大閘蟹,
證明蟹黃蟹肉比較多。
翻身看
翻身後的蟹還可以張牙舞爪地翻回去,
證明它活力好,很新鮮。
小鹿有話說:
今年的大閘蟹又肥又美,蟹黃膏甜的,只要我們選對蟹,吃對量,謠言再多也阻礙不了我們吃貨科普黨的!!
蟹蟹那麼好吃,怎麼可以不吃!?
求~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