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情人節的由來: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傳統的情人節。公元270年—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後人定
為「情人節」。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
為普通。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
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
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
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
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
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的由來: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因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七夕成為愛情象徵,因而被
認為是中國浪漫傳統節日,在當代便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
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
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
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
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
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
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