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香咖啡麵包卷-甜中有苦

2021-02-16 老橡樹的烘焙樂園

   對於咖啡我完全是個門外漢,小的時候是沒有喝過,上大學時速溶咖啡還是個奢侈品,喝不起。再後來,能喝得起咖啡後,知道咖啡伴侶不是個好東西,而不加咖啡伴侶的咖啡味道確實要差一大截,於是,就很少喝咖啡。但是凡事沒有絕對,我不是很喜歡喝咖啡,但我喜歡聞咖啡的香氣;就像我不喝白酒,卻喜歡聞酒桌上白酒和涼拌豬肝混在一起的香氣是一個道理。雖說對咖啡興趣一般,但家中的其他同志都愛喝咖啡,那個最小的傢伙是不讓喝咖啡的,總是強烈要求嘗一口,曾經有把一杯的咖啡嘗到一個底兒的壯舉,那就做款咖啡麵包吧,聞著咖啡的香氣,品嘗麵包的美味,應該也算的上是一樁美事。


    咖啡在我心裡始終是浪漫小資的一個體現,曾經很想和先生去泡一泡咖啡館,結果發現咖啡很貴,而我們兩個人由於有了娃兒而沒有大塊的時間去體味,只得買了速溶咖啡了事。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把咖啡豆和可可豆混為一談,所以想當然的認為咖啡應該和巧克力是由同一種豆子做成的。估計是咖啡和巧克力都來自西方,而都帶有苦澀味,香氣都很濃鬱,眾多的共同點讓我產生了錯覺。事實上,咖啡樹和可可樹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傳說中咖啡原產地是衣索比亞西南部的咖法省高原地區,據說是一千多年前一位牧羊人發現羊吃了一種植物後,變得非常興奮活潑,因此發現了咖啡。直到11世紀左右,人們才開始用水煮咖啡做為飲料,當作藥物來治病,看來藥物自古就比較昂貴。13世紀時,衣索比亞軍隊入侵葉門,將咖啡帶到了阿拉伯世界。因為伊斯蘭教義禁止教徒飲酒,因此咖啡飲料迅速在阿拉伯地區流行開來。15世紀以前,咖啡一直被阿拉伯世界壟斷,僅在伊斯蘭教國家間流傳;直到16、17世紀,通過威尼斯商人和荷蘭商人咖啡才傳入歐洲,很快地,這種充滿東方神秘色彩、口感馥鬱、香氣迷魅的黑色飲料受到貴族仕紳階級的爭相競逐而在西方流傳開來。


    咖啡果從樹上收穫後,需將果實的果皮和果肉去掉,才能得到咖啡豆,俗稱生豆;生豆經過烘焙變成熟豆,咖啡的顏色、香氣、味道,是通過烘焙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造成的。這種化學反應是非常複雜的,不同的烘焙時間和烘焙溫度會讓咖啡豆產生不同的香味,所以生豆必須經過合適的溫度和時間的烘焙,才能讓它的必要成份達到最均衡的狀態,才能算得上是最好的烘焙豆。


     香味是咖啡品質的生命,也最能體現咖啡生產過程和烘焙技術,生產地的氣候、品種、精製處理、收成、儲藏、消費國的烘焙技術是否適當等,都是左右咖啡豆香味的條件。咖啡的香味經色譜法氣體分析結果,證明是由酸、醇、乙醛、酮、酯、硫黃化合物、苯酚、氮化合物等,近數百種揮發成份複合而成。大致上說起來,脂肪、蛋白質、糖類是香氣的重要來源。既然香味是咖啡的生命,那麼其香氣和品質的關係也就極為密切,香味的消失當然就意味著咖啡品質變差。


     中國的咖啡文化並不普遍,所以我們基本上是買速溶咖啡。速溶咖啡,和奶粉一樣,也是物質過剩的產物,咖啡果大豐收的時候,為了免於浪費,人們將咖啡豆經過烘焙、磨碎後投入水中煮沸,然後再將萃取液中的水分蒸發而獲得的乾燥的咖啡提取物。速溶咖啡屬於工業製品,在生產過程中咖啡的香味幾乎喪失殆盡,需添加香精、色素以及防腐劑等添加劑,儘可能做到口味純正、顏色逼真。現磨咖啡卻不同,它是由咖啡豆烘焙之後磨成粉,加水煮或用沸水衝泡出來的,無論是用沸水煮還是直接用沸水衝泡,水的溫度都不會高過100℃ ,這對咖啡豆中抗氧化物質的破壞相對較少,所以每天喝1-2 杯現磨咖啡還是可以起到部分抗氧化作用的。更重要的一點是,現磨咖啡使用的往往是品質較高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從源頭上保證了品質的優良;速溶咖啡的咖啡豆品種質量較差,如果指望喝速溶咖啡來攝取抗氧化物質,還是早點死心比較好,不僅在高溫乾燥的生產過程中,抗氧化物質損失殆盡,還會產生丙烯醯胺,這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何況速溶咖啡中一般還含有大量的添加劑,所以購買速溶咖啡時一定要仔細看一下配料表。


     雖說速溶咖啡有很大的缺點,我目前真的沒有購買咖啡豆和咖啡機的打算,第一是因為咖啡不是我家的生活必需品,沒有也可以;第二,咖啡豆從烘焙到飲用的最佳時間是兩周以內,過了兩周香味就大打折扣,在中國這樣新鮮烘焙出的咖啡豆委實不太好買;第三,喝杯咖啡,又磨又衝的,折騰半天,嫌麻煩。先生買的速溶咖啡還不錯,配料表上只有咖啡豆和咖啡提取物,用這樣的速溶咖啡做麵包確實省事。而這款咖啡麵包的配方來自德國貝恩德.安布魯斯特所寫的《我愛麵包》,是一款甜麵包,這款甜麵包配料精良,用牛奶和奶油與咖啡豆配搭,咖啡豆的殘渣也要磨碎加入到麵團中,感覺這種配搭真的是體會到了咖啡和牛奶是絕搭的精髓;而臺灣的麵包師喜歡將咖啡和巧克力或可可粉配搭在一起,我現在還不能想像這種配搭的妙處。不過,德國的這款麵包外表卻很粗獷,一個大大的辮子,切片來吃,感覺甜麵包應該小一些更搭調。好了,開始做麵包。


我愛麵包配方:

重量(g

我的配方:

重量(g

天然酵頭

0

200

高筋麵粉

500

414

食鹽

10

10

鮮酵母

40

4(快速酵母粉)

黃油

75

40

100

70

雞蛋

2個大的

2個大的

咖啡豆

200

16(速溶咖啡)

牛奶

300

106

奶油

200

140

奶粉

0

10

製作步驟:

 

1.按照原著配方,需要提前一天將牛奶、奶油和100克的咖啡豆放入鍋中,用中火煮5分鐘(不要大火煮沸)。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室浸泡至少12小時。第二天將牛奶咖啡過濾,取350ml放至室溫。將剩下的咖啡豆放入研磨器磨碎。配方中的咖啡豆和步驟中的咖啡豆用量不一致,100克應該更合適一些,200克似乎太多了。

 

2.我的做法是:牛奶、奶油、咖啡粉、食鹽、砂糖和奶粉放入攪拌盆中,加入200克左右的麵粉,用攪拌勺順著一個方向用力轉圈攪拌;攪拌5分鐘左右(或者累了),就把麵糊浸泡靜置20分鐘,再繼續攪拌10分鐘左右;然後再加入剩餘的麵粉、天然酵頭和酵母粉,揉成團;再加入軟化的黃油揉搓摔打,至通過窗玻璃測試。

3. 麵團放在盆中覆蓋保鮮膜,繼續發酵3小時,直到麵團體積增加了1倍以上。

4.發酵好的麵團排氣按扁,分割成85克左右的小麵團,揉圓,鬆弛15分鐘。將麵團搓成40釐米的長條,擺成反6字,長的一端圍著短的一端饒一圈,套入6的圓圈中即可。這個顏色配上這個造型,感覺立刻不好了,想像力千萬別太豐富,早知如此,還不如做個大辮子。

5.醒發大概1小時。醒發後的麵團明顯增大,刷蛋白液,撒瓜子仁。

6.烤箱預熱至180℃,將烤架置於中層,烘烤15分鐘左右出爐,晾涼架上晾涼;好看了很多,沒有不好的感覺了。

 麵包外皮是紅棕色,裡面是淡淡的咖色;麵包聞起來有較濃的咖啡香氣,奶香味則可忽略不計;麵包鬆軟細膩,吃起來較甜,慢慢咀嚼會嘗出淡淡的苦澀味,孩子們很愛吃,女兒那個小吃貨兒根本吃不出苦味。

小結

 

1.麵包配方中我用了一些水粉比為70%的天然酵種,然後相應的減少了水和麵粉的用量。原配方中使用的是牛奶,所以加入了一些奶粉,以增加奶香味。

 

2.原配方中的糖的含量較高,我減少了糖量,這樣的糖的含量,我感覺適中,女兒說麵包還是比較甜的;如果喜歡吃甜的麵包,可以適當增加糖量。

 

3.因為奶油中脂肪的含量比較高,我降低了麵團中的黃油含量,麵包感覺還是比較柔軟的;如果想吃比較香甜的麵包,可以適當增加麵團中黃油的含量。

 

4.原配方中麵粉的用量為500克;淡奶油的水含量比較難於計算,根據原配方和好的麵團,感覺麵團偏軟,我又增加了麵粉的用量,最後實際麵粉用量為530克。

 

5.我們中國喜歡的俗語是苦中有甜,是為了讓我們體會吃苦受累的好處;這款麵包苦味是甜味的點綴,是甜中帶苦,豐富了麵包的層次感,很好吃。


相關焦點

  • 咖啡雖苦卻又香又濃,愛情雖甜卻又苦又澀
    提示:點擊上方法甜烘焙↑免費訂閱本微信
  • 一道苦和甜相融合的甜品——焦糖咖啡慕斯
    提示:點擊上方法甜烘焙↑免費訂閱本微信
  • 咖啡是苦的,水甜有何用?
    我給咱家換了個牌子,人家說這水更甜,你沒嘗出來嗎?」 老婆把杯子放到老邢面前,「我衝的咖啡,咖啡是苦的,水再甜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跟聰聰在一起時,聽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她講自己家裡條件不好,自己有多苦。家裡有個弟弟,自己多不受寵。起初大家很是同情她,平時都盡力幫襯她。 誰買了好吃的,多給她帶一份,也不要她錢。她找大家借用文具或護膚品,大家也沒說什麼。可是這並沒有換來她的改變,她一直沉浸在傾訴痛苦的過程中,依舊在一遍一遍地講述那些大家聽了不只十次的小時候的故事。
  • 生活苦與甜,就像咖啡和方糖
    生活總是有苦又有甜的,也許我們都想像過只有甜而沒有的生活,但其實那樣的人生是絕對不存在的,只有真正的天堂是完全沒有疾苦的,但真正的天堂根本就是虛幻的,並不存在。而且我們作為人活過一生,就像是來這世上的一趟旅居,我們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帶來,去的時候什麼也不能帶去,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難讓這個世界做出根本性的改變,我們有能夠辦到的事情,能夠獲得的東西,當然也有無能為力的,無法抗衡的。所以說,不管是苦還是甜,都是我們人生經歷中的一種,甜有甜的好處,苦當然也有苦的意義。
  • 咖啡知識 | 燕麥奶拿鐵咖啡和全脂鮮奶拿鐵咖啡口感有何區別?
    燕麥拿鐵和鮮奶拿鐵又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是燕麥奶?燕麥奶不含任何牛奶成分,由燕麥加水磨成的燕麥漿,屬於植物基乳,是針對乳糖不耐受群體而研發的產品。燕麥本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所以燕麥奶喝起來口感順滑的同時有纖維感,淡淡的燕麥香氣。
  • 如果你不喜歡苦的咖啡
    - 咖啡不就應該是苦的嗎- 我更不喜歡又甜又苦的咖啡- 那你怎么喝還好,現在喝不了苦咖啡的人,還是有活路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中淺烘焙的咖啡,但有時候周圍沒有所謂「精品咖啡店」怎麼辦?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喝到不苦的咖啡,無酒精和含酒精的都有。星巴克不管怎樣,星爸爸還是目前最常見的咖啡店之一。他家默認的豆子烘焙程度非常深,幾乎烘到焦糊的味道。怎麼辦?想喝咖啡的時候只能找到星巴克,能買到起碼能喝的咖啡嗎?
  • 大家靜一靜,我們要講講甜咖啡了,很甜很甜的咖啡
    ,我只記得當時跟店員說要一杯甜一些的,時隔這麼久我甚至忘記喝的是什麼了,味道倒是真的不怎麼苦。所以你以為我要寫一篇因為愛情我愛上咖啡繼而逆襲成一個咖啡達人現在要教你如何品咖啡的文章了嗎,too young too naive。 寫這篇文章僅是為了送給跟我一樣喝甜咖啡的你!
  • 咖啡布丁 | 生活就要有點甜,來不及等苦盡
    畢竟,人的天性是愛甜,不是嗎? 我一直認為,人的味覺是比皮膚、頭髮更能看出時間軌跡的。小孩子喜歡味道曖昧的奶,青少年偏愛那種激烈卻不刺激的汽水,年紀越長,口味越重,甜就要甜到齁,鹹就要下得仿佛鹽不要錢,還有燙舌頭的辣和叫舌頭瞬間木訥的苦。最好是一口下去,能逼出眼淚。 在所有讓人舌尖一緊的味道裡,「苦」大概是最複雜的。
  • 椰奶與咖啡的完美邂逅
    椰奶咖啡,將濃濃的椰奶注入濃香四溢的海南咖啡,咖啡的濃鬱深沉與椰奶的柔滑巧妙結合,調製出風味獨特、香醇溫潤的佳品。泡上一杯,椰香撲鼻,細膩滑口,濃而不苦,形成了一種獨特風味的海南特色咖啡,絕對讓你流連忘返。椰奶咖啡含有十多種胺基酸,維生素B、維生素C及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種集提神醒腦、營養健康於一身的新型飲品。
  • 黑咖啡配黑巧克力,不苦反甜?
    黑咖啡配黑巧克力,不苦反甜?由於這兩種食物本身都有些許苦味,多數人會選擇加奶加糖的版本。但也有人偏偏喜歡黑咖啡配黑巧克力,認為兩種最苦放在一起,不會更苦,反而能嘗出香甜的味道。近日,《食品》(Foods)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黑咖啡加黑巧克力的搭配,是有科學依據的。
  • 《咖啡風暴》一場苦、酸、甜的交織!膠片中的雲南咖啡風情!
    比利時,哈默德是一家小當鋪的主人,在一次抗議經濟危機的暴亂中,他十分珍惜的咖啡壺被偷。哈默德找到了偷咖啡壺的人,但他沒有想到不久他的生命將受到威脅。《咖啡風暴》上次公開亮相是在威尼斯電影節的「威尼斯日」展映單元,當時即收穫了不俗的口碑。憑藉《聽見天堂》獲獎無數的知名導演克裡斯蒂安·博通納曾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他對義大利文化、中國文化以及咖啡都有深刻見解。
  • 咖啡味中的「酸/甜/苦/鹹」 是怎麼回事?
    不知你有沒有喝過味道古怪的咖啡,比如一杯很酸的咖啡,一杯很甜的咖啡…… 咖啡的味道一般有「酸、甜、苦、鹹」 4種味道?酸、甜、苦是咖啡中普遍存在的三種味道,那麼咖啡中的「酸/甜/苦/鹹」 是怎麼回事?與什麼因素有關嗎?
  • 咖啡風味輪裡的巧克力味譜|苦甜/牛奶/烘焙/黑巧克力到底有何不同?
    關於巧克力的世界,絕對是個無底大坑,稍微深入一些,便被過大的信息量踢個人仰馬翻;單看咖啡風味輪裡涉及的巧克力分類已叫人摸不著頭腦,別說不知道苦甜巧克力是什麼,連可可碎片都不是可可碎片星冰樂裡的可可碎片。
  • 咖啡語錄 | 假如咖啡有話要說
    只是需要那樣一次決絕,無關甜苦 拿鐵咖啡牛奶的香甜和咖啡的苦澀,那場偶然的相遇,究竟是甜是苦,又或者兩者相等?又有誰能一眼看到杯底,或者結局? 檸檬咖啡酸的果汁,苦的咖啡,辣的白蘭地,甜的蜂蜜,沒有層次的複雜,其實很簡單 薄荷咖啡清新的牛奶緩緩滑入咖啡中冷卻的是心情,
  • 速溶咖啡衝出奶泡?我真沒和你開玩笑
    麥斯威爾原味咖啡聞起來氣味較為清香,咖啡的濃度適中,咖啡因含量適中,入口不會覺得苦,也不會覺得很甜。推薦人群:這款咖啡口感適中,濃度適中,很適合大多數人食用。這款奶香咖啡的口感還是偏甜的,但是微甜的口感依舊掩蓋不住醇厚的奶香,總結起來,奶香咖啡的特點就是咖啡濃度較小,更香濃。
  • 咖啡中的甜,我們該怎麼去品鑑呢?認識咖啡的甜
    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精品咖啡及消費者希望在咖啡中品出咖啡中的自然甜感(sweetness),這種甜感不是因為加入糖或蜂蜜,而是來自於咖啡的本身。為何咖啡有自然的甜感?或者說我們應該如何在烘焙及衝煮中帶出咖啡的自然甜感?
  • 咖啡品嘗分析:為什麼同一壺咖啡,有人覺得苦有人覺得甜?
    導讀前街之前也科普了許多咖啡苦味由來的知識(奎寧酸、烘焙度),那本次我們轉換角度看待咖啡的苦,在同一壺咖啡分享給多個人喝,會有的覺得苦,有的覺得不苦,甚至有點甜。研究發現,苯硫脲所對應的苦味受體——T2R38的特定鹽基若在基因上出現相異時,感受度會下降,而T2R38與咖啡苦味的受體相關,而有另外的研究表明,當人體中存在一種名為T2R43,會與奎寧酸、咖啡因等反應的受體出現變異,會更加容易接受咖啡的苦味。
  • 很多咖啡愛好者稱咖啡有回甘?不是很苦嗎?如何品鑑咖啡風味?
    早期速溶咖啡帶來的理念:咖啡就是苦的我們對於「咖啡就是苦的」這個概念來源,我覺得應該是早期速溶咖啡影響的,早期的速溶咖啡使用的羅布斯塔咖啡豆(苦味偏重的一種咖啡),而且早期進入中國的時候是沒有加糖加牛奶的「三合一」咖啡的,所以我們喝起來咖啡就是苦的,因為其製作本身就是凸顯咖啡的苦味。
  • 咖啡中的黑咖啡、卡布奇諾、拿鐵有什麼區別?
    咖啡的種類有很多種,咖啡拉花也非常的賞心悅目。那麼,現在就來介紹一些常見的咖啡吧!      黑咖啡又稱「清咖啡」,香港俗稱「齋啡」。直接用咖啡豆燒制的咖啡,不添加奶、糖等會影響咖啡原味的飲用方式。
  • 戀愛就像苦咖啡,目前已是第幾杯?
    咖啡館情人咖啡中有甜味,愛情中自有甜蜜。那一低頭,一抬首,一聲問候,一個淺吻,一次牽手相聚,一場淚眼離別,一趟跨越山海的旅行,一張照片一段記憶,一個故事一對人,一件物品寄相思……世間種種充盈著心靈,讓生活變得有所期待,有所意義。咖啡中有苦味,愛情中也不乏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