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付:平凡生活中的一束暖光

2021-01-2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瀋陽3月4日電 題:張光付:平凡生活中的一束暖光

  王玉山、楊啟鵬、陳宇

  他是撫順市中和村貧困戶公認的好兒子,是雲南省雲旅希望小學孩子們眼中的好叔叔,是身邊戰友紛紛點讚的好榜樣。

  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他累計資助貧困學生、困難群眾1600餘人,捐款30多萬元,被譽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張光付,是武警遼寧總隊撫順支隊五中隊副中隊長,這個32歲的年輕軍官,宛如平凡生活中的一束暖光,用10餘載的奉獻與愛心,照亮了千百人,感動了一座城。

  這束光,給人以貼心的溫暖

  「爸媽在世時,我這個親女兒沒做到的,光付哥都做到了……」剛一開口,申洋就禁不住熱淚盈眶。

  2009年的一天,張光付陪戰友到撫順市中醫院看病,看到一位老人背著老伴步履踉蹌地上樓,他趕緊跑過去背起患病的老人,並排隊掛號、交費看病。

  老人叫申家福,孩子在外打工,老伴趙淑芬患有股骨頭壞死,治病吃藥幾乎花光了家裡的積蓄……臨別時,張光付要了老人的住址,沒多久就買了些營養品到中和村去探望老人。

  幹農活、買糧食、收拾院落……寒來暑往,張光付一有空就來看望二老,還給他們換了臺新電視、找來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偏方。鄰居都誇老兩口有福氣,添了個這麼孝順的「好兒子」。

  去中和村的次數多了,「見不得別人有難處」的張光付決定盡力把村裡的貧困戶都「管」上,他制訂了一本《幫扶計劃本》,詳細記錄著每個受助對象的情況:張明輝,患有軟骨病,臥病在床;特困戶霍樹林,患腦血栓,兒子先天性腦癱;大學生韓志家每學期學費、生活費4500元……

  這束光,給人以奮進的力量

  2013年,張光付在外學習期間,接觸到雲南省麗江市「雲旅希望小學」。

  那天,看到孩子們用小兜子提著課本去上學,張光付難受了一晚上。

  第二天,他給全校290個孩子每人買了一個新書包,一共8000元錢,相當於他當時近5個月的工資。

  在把自己每月工資仔細算了一遍又一遍後,他又決定與學校14名特困生結成幫扶對子,每人每月資助100元。

  「雲旅希望小學」學生李佔蘭,成績特別突出,卻因家庭變故在外打工一年了。受益於張光付的資助,2014年9月,重返課堂的李佔蘭以優異成績考入大學。

  「哥,下個月不要給我寄錢了,我已經找到工作,馬上就能領工資了……」2018年7月,李佔蘭大學畢業。她說,這些年,每當看到穿軍裝的兵哥哥,就覺得特別親切,同時提醒自己要珍惜時光,刻苦學習。

  作為一個普通農家孩子,待人慷慨大方的張光付,對自己卻是省了又省:一身便裝,他從入伍穿到提幹;讀軍校時每月600元錢的夥食費,別人不夠花,他卻能省下一半用來捐資助學。

  這束光,匯聚起更多的光芒

  2013年3月5日,張光付和戰友們發起成立了「光付之光」愛心團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幫貧濟困的隊伍中。

  今年64歲的楊俊清是這個團隊中年紀最大的成員。10年前,老人退休後不願在家閒著,就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拉點小活。

  「我是趕集的時候認識的光付,那時候經常拉著他去村裡看望貧困戶。但從2011年後,我就不收他的車費了,我這也是向他學習。」楊俊清說。

  2016年冬天,20名志願者在張光付的帶領下,到撫順市幸福養老院義務除雪,但因天氣惡劣,加錢都打不到計程車。聽到消息後,楊俊清帶著5輛計程車迅速趕去。「司機師傅聽說光付的善舉後,都想幫著做些事情。大家都說,以後只要是做好事獻愛心需要用車,都願意義務出車。」楊俊清說。

  「6年來,『光付之光』愛心團隊成員由最初的7人,發展到現在的千餘人,部隊官兵、地方大學生以及社會愛心人士陸續加入。」中共撫順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戴小梅說,「撫順是雷鋒的第二故鄉,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如今,和張光付一起學雷鋒,已成為撫順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005年,張光付的新兵第一堂「必修課」,是參觀撫順市雷鋒紀念館。那天,他牢牢記住了《雷鋒日記》中的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2012年,張光付被評為撫順市第六屆「百姓雷鋒」,頒獎詞這樣寫道:「無上光榮的光,無悔付出的付,他以愛心為柴,讓名字有了暖人的溫度。」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

  張光付說,自己只是萬千雷鋒傳人中最普通的一個。

相關焦點

  • 向學生內心投射一束暖光,高校心理諮詢應做得更好
    青春是美好的,但在成長過程中也會受到各種心理陰霾的影響。走出去了,會朝著更高的人生目標前行;而一旦走不出去,很可能會發生青春折戟的慘劇。   慘劇發生令人痛惜,而在這些不幸事件的背後,是更大數目的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 匠心締造,暖光社區時代來臨,幸福生活由此開始
    一個溫暖的家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裡,理想的家居生活環境可以立馬讓人放下疲憊感。金輝集團,匠心建造,溫暖築家,2020年暖光社區來襲,將幸福生活進行到底。每個涼爽的清晨,每個伴著微風的傍晚,帶著家人或者約上自己的三五好友去痛痛快快地跑一跑吧,將煩惱統統拋向腦後,和溫暖生活抱個滿懷。串聯跑道通過考究的材質以及智能燈光的配置,將這個社區的活動空間完美的串聯起來,形成閉合環路,讓跑步愛好者們通過串聯跑道,在運動的同時也能觀賞到小區裡的美景,人文與生態結合,將暖暖的溫情融化在暖光社區裡。
  • 抗疫短視頻裡的暖光
    原標題:【掠影】抗疫短視頻裡的暖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省影視工作者以藝「戰」疫,已經完成或正在創作中的一大批微紀錄、短視頻或短劇,記錄身邊人的故事,展現平凡中的崇高,溫煦的畫面中流溢出的堅定信念和奮鬥精神,給人以溫暖、鼓舞和希冀。
  • 「暖光行動」點亮城市萬家燈火
    這裡是荔灣區中南街海中一街,我想投訴供電部門……」電話那頭,市民盧女士娓娓道來。一個炎熱的夏日夜晚,從晚上9時至次日凌晨2時,盧女士家中的電器共跳閘35次,一家人只得在裝有空調的屋裡忍受悶熱。這便是她在電話中投訴的問題,事實上,盧女士的聲音在城中村街坊間早有共鳴。隨著城市的發展與擴容,電力供應壓力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關鍵要素。
  • 一束花的情意,亦是生活裡美好的照見
    那家隱藏在喧市中的花店記得有次在中環,盛夏,溼暖的空氣,穿著短袖衫,照舊去那家常光顧的花店。那香氣被陽光熱氣蒸發了出來,洋溢在空氣中,真叫人心花怒放。正在那兒細細選花,聽的旁邊一位阿婆輕柔的聲音,尋了聲去。頭髮齊耳,黑色半高領真絲衫,安靜端莊,有一種特別的韻味。阿婆選了一束梔子花,雅致的放進肩上的灰色手袋,我看見眉眼裡儘是對一朵朵花的的愛意,尤其是臉龐透出的對生活的專注喜悅的光,著實打動人,那也是我最中意的花。
  • 「典」亮生活|一束花的旅程
    「典」亮生活|一束花的旅程 2020-12-11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捧花:出門一束 儀式一束
    手捧花:出門一束 儀式一束 2012/11/21 03:52 來源:溫州商報 瀏覽:1285
  • 病患心中的那一束暖光
    忙碌中的劉方雨朝窗口周圍望了望,發現一個錢包落在了窗口外面。問了兩遍,沒有人回應,眾人紛紛都搖頭說包不是自己的。在無人認領的情況下,劉方雨把錢包拿到了窗口內,發現錢包裡面除了現金,還有有身份證、醫保卡、銀行卡、小區出入證等重要物品。根據證件上的照片,劉方雨確認是之前繳費的一位老奶奶的,於是迅速利用掛號系統查到了老人的電話,告訴她錢包落在中心收費處了。
  • 朱風宇:「背肉漢」,致敬生活中不平凡的你
    有網友評價道:「這才是生活原本的樣子,真正的英雄,是當你知道生活不易後,依然堅信未來的美好,依然在疲憊之後還有英雄的夢想。」每一個人的奮鬥,是為自己、為家庭拼出一個美好未來,更能從涓涓細流匯聚成滾滾洪流,最終成為推動國家和社會不斷前行的磅礴力量。「背起的是肉,扛起的是生活」,這位父親的淳樸讓我想到了孫少平,想到了路遙——「像牛一樣的勞動,像土地一樣的奉獻」!
  • 為何一生必讀一次《平凡的世界》?感動千萬人的不僅是書中的故事
    也許平凡永遠是生命的主流,但在這平凡的世界當中,永遠不會缺乏苦難和抗爭,所以我們可以平凡,卻可以不平庸,就像一束生長在高山之上的格桑花,雖不豔麗,卻真誠燦爛。路遙《平凡的世界》就為我們展現了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快樂。
  • 美食,是平凡生活中最不平凡的儀式(附TH私房菜譜)
    Z先生說:我不知道一個怎麼樣的訂婚儀式可以顯得浪漫,但是我知道浪漫過後是平淡,我希望能和J小姐在平淡中走下去,相愛,直到永遠。J小姐說:Z先生是我生命裡的小太陽,他善良而優秀。生活是需要儀式感的,而且這種儀式感讓人感覺很好TH不是酒店,也不擔任婚慶公司的角色來這裡定製私人宴會的人們都是在為自己
  • 平凡生活
    告別無意義的社交,給生活「靜一靜」除了家人和伴侶,朋友是我們人生路上陪伴我們最久的人。很多人總是在人生的忙忙碌碌中趕場,不給自己一點喘息的機會,像樸樹這樣的人,最終都能回歸到平凡中,更別說大多數普通人了,一杯茶、一盞燈,亦或一小杯酒、一張書法,洋洋灑灑的生活有很多種,就看我們怎麼選擇,怎麼活。蘇軾在《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中寫道: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 散文:一束百合
    一束百合文字/香襲書卷清晨起來,客廳的百合開出了三朵,滿室清香。我貪戀於人間的每一絲小清新,晨起時的光,樹尖上的綠,關於早安的問候,瀰漫心底的往事,日日的遇見,這些細細碎碎的東西,把日子填得滿滿當當。遇到賣百合的人,是在偶然裡。
  • 每個平凡的我們,都值得被生活溫柔以待
    然而,準備上樓的時候,瞥見那個做代駕的鄰居大哥,披著雨衣,踩著小電動,消失在大雨中.我知道,他是接到單了。即使是凌晨的雨夜,一有工作,他還是冒著大雨義無反顧地出發。想起以前聊天時他說過,做他們這一行,常常一來回就是幾十公裡,沒耐心等待,經不住辛苦的,就賺不了這份錢。
  • 為什麼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
    聽過一個很好的答案:「儀式感是生活的甜味劑」心理學家榮格說過: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即使在平淡的日子裡,也要搜刮生活藏下的溫柔啊。不傾國,不傾城,但傾其嚮往的生活。哪怕是開水煮麵,也要撒點蔥,就像要與平庸的生活 正面交鋒,別因為生活的忙碌就忘記了原有的風景。我們雖然解不了 生活的毒,但化的開 生活的苦。儀式感這個東西它並不是需要你花多少錢,玩出多少的花樣,它最重要的是表達了我們對生活的尊重和熱愛。所有的節日並不是為了禮物而來,而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愛與被愛,生活需要儀式感。
  • 愛是平凡中的小確幸|母親節快樂
    是時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還是我們忘記了原本的生活?越是努力地向前奔跑,就越是容易將那些簡單的美好忽略。 有的時候,停下來回頭,看看走過的路,也是一種前進的方式。當拋開商業化的儀式感後,呈現在眼前的是細水長流的平凡生活,沒有浮華的外在,卻足夠令人記憶深刻。 這一次的母親節,我取消了鮮花外送的計劃,也關掉了精心挑選一整欄購物車的禮物。 這一次的母親節,我想去花店親手挑選一束粉紅色康乃馨,送到她的手上。和她去水果店挑選新鮮食材,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營養沙拉做準備。
  • 《平凡的世界》:在理想和現實中,生活教會我們做出選擇
    在《平凡的世界》中,揭示了生活的苦難的一面,同時也表達出人生追尋的意義。一、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二、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
  • 筷子兄弟成員肖央原創歌曲《生來平凡》,致敬每一位平凡的英雄
    筷子兄弟成員肖央與音樂人呼吸者華子為抗疫工作者,創作了原創歌曲《生來平凡》,四月八日上線,黑夜過後,讓我們帶著希望一起迎接新的日出,致敬每一位平凡的英雄。
  • 鮮花,讓生活充滿詩意!
    就像插花,看似無用 卻能給你單調生活增添生機與色彩 …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桌面上有一束鮮花 內心就會有一陣滿足的喜悅
  • 《平凡的榮耀》:職場中,平凡卻又不甘於平凡,才是真的榮耀
    電視劇名字雖然叫《平凡的榮耀》,可是電視劇裡的主人公之一孫奕秋(白敬亭飾)並沒有因為自己高中學歷畢業就甘於平凡,而是不斷的在努力證明自己。或許平凡卻又不甘於平凡,才是真的榮耀。工作久了以後,覺得自己看透人情世故,便開始慢慢的甘於平凡,或者說是佛系生活?「哎,這個崗位有關係才能升的上去,我們就算了,努力也是白努力。」「老李辛辛苦苦工作這麼多年也就這樣,我為什麼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