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縣三匯的馬齒莧:是我愛吃的野菜之一

2021-01-17 三匯文學1

01

連續秋雨,心情煩悶。想來,又是大城市抑鬱症的爆發期到了。然而,若是在農村,很多疾病都顯得很矯情——比如抑鬱症。雖然抑鬱症並不等於憂慮症——但農村得抑鬱症的機率確實少很多。

有時候不由得暗問:「為什麼呢?」

因為農村,農民們動手腳的時候總比動腦的時候多,忙的時候總比閒的時候多,吃菜的時候總比吃肉的時候多,吃野菜也比城裡多。

想起那生機勃勃、鬱鬱蔥蔥的野菜,人立即精神了很多——似乎也勃動起來。

比如我此刻,就想起了胖胖的、嫩得出水的、勃發得無法阻擋的馬齒莧來。

02

馬齒莧,三匯人叫它馬莧菜、馬垠齒或馬垠菜。

那馬莧菜的生命有多頑強啊,簡直比蕹菜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使鏟掉它的根,只要跟水土一沾邊,他們就會很快復活起來。田邊、地溝、溝坎、空地,無不是它的天下。有時它就長在莊稼地的淺溝裡,荒地裡,茂盛而執著;有時他們也跟紅薯一起搶陽光、水分、空氣與地肥,雖不能長得比紅薯苗高大、粗壯,但也能相得益彰。

馬莧齒之頑強,可謂天乾旱不死,陰雨澇不死,矮矮地趴在地上,一個勁匍匐生長。但是人類發現了它,把它作為豬草,也把它搬上了餐桌。馬莧齒雖然說不上特別美味,但卻有特殊的保健和藥用功效,因此得到人們持久的青睞。

據不完全統計,馬齒莧有馬莧、馬齒龍芽、馬齒菜、五行草、五方草、長命菜、醬半草、長命莧、灰莧、豬母菜、蛇草、豆瓣菜、瓜子菜、地馬菜、馬蛇子菜、馬踏草、獅子菜、安樂菜、九頭獅子草、馬齒草、酸味菜、酸莧、醬瓣豆草、螞蟻菜、耐早菜、長壽菜等近30個名稱,各地叫法都不同。

而它的功用更令人目不暇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抗腫瘤、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降血脂、降血糖;治療熱毒血痢、丹毒腫痛、溼疹、癰腫瘡瘍、蛇蟲咬傷、崩漏下血、便血、痔瘡出血等。

一種野菜具有這麼多養生治療功能,傻眼了吧?

03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大致上從大人嘴裡知道了馬齒莧的這些功能;當我逐漸長大的時候,更加深刻認識到了馬齒莧的這些功能,於是漸漸愛上了它。

我說漸漸愛上了它,是因為一開始確實對它沒有太大好感。軟綿綿酸唧唧的,確實沒有什麼好味道,特別是當時缺油少鹽的農村,對它更沒什麼好氣。因此當大人說它渾身是寶的時候,我只是淡淡「哦」了一聲。

後來,生活漸漸好了,大魚大肉吃多了,我們才慢慢愛上了馬齒莧。馬齒莧的第一個功能其實就是刮油,當腦滿腸肥昏昏沉沉時,灌你一碗馬齒莧湯,保叫你神清氣爽!

馬齒莧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清炒、熗炒、燒湯、炒蛋、煎餅、焯水後涼拌、也可以煲粥、蒸飵、包餃子、做窩窩頭。

把新鮮的馬齒莧洗淨,大蒜切片,滾油下鍋,清炒的馬齒莧爽滑可口,清淡怡人,那淡淡的酸味與淡淡的清香令人胃口大開。把馬齒莧與大蒜、辣椒、薑絲熗炒,酸辣勁爆,那又是另一番風味了。把馬齒莧開水焯一下,切好姜蒜辣椒絲,加少量鹽巴醬油一拌,就成為涼拌馬齒莧了。

把蛋煎好,馬齒莧、香蔥切段,加姜蒜、辣椒絲,油鹽爆炒,再下煎好的蛋餅塊,色香味俱全的馬齒莧炒蛋就火爆出爐了;如果要煎馬齒莧蛋餅,則把它切碎與生雞蛋攪拌,下鍋煎成蛋餅再下姜蔥、辣椒絲,則成色、味道非凡。

至於蒸飵,則分素蒸與蒸肉。素蒸只要把調料與馬齒莧、米粉子和好上蒸籠蒸熟即可上桌;蒸肉則等肉蒸至7成熟,米粉裹馬齒莧上籠,蒸熟即可出籠,這樣味道鮮美,色澤入眼。當然,倘使把馬齒莧曬乾,泡好後與五花肉或臘肉粉子上籠,那就更香更醇了,雖然色澤至暗,但酸味全無。

至於馬齒莧剁碎做餡蒸餃子或包子,一般是北方人的做法,三匯鮮有人這樣吃。倒是馬齒莧單獨燒湯或燒肉片湯,那也是三匯可以見到的情景,那清湯水清亮清,清清白白,自有迷人魅力,特別受現代美女青睞;至於肉片湯,清的菜,白的或紅的肉,加上淡淡幾根蔥段辣椒絲,那青紅白相間,上下浮動,極其刺激味蕾,有點兒想欲仙欲死了。

我當然沒有用馬齒莧褒過粥,但我想憑我的天賦,自然也可以做得鮮美如斯——得等我閒暇再去摸索了!

(特約作者:黃河)

相關焦點

  • 星辰文藝丨鍾武偉:馬齒莧
    父親種菜時,還會偶爾在上面澆點豬尿糞,母親除草時也會對它們手下留情,這全因我一人的緣故。父母小時候那個年代的人都曾以馬齒莧這類野菜來填飽肚子。父親家兄弟姐妹多,比別人家需要更多的食物。母親家外婆去世早,身為大姐的母親早早輟學做家務、幹農活,艱難的生活讓母親對馬齒莧比同齡人有更多的接觸。父母對馬齒莧這類野菜早就吃慣了,但也吃膩了。
  • 野菜新寵馬齒莧最好吃最常見的做法?油潑蒜泥馬齒莧蒜香撲鼻開胃爽口!
    今天獻給大家的是油潑蒜泥馬齒莧。油潑蒜泥馬齒莧跟涼拌馬齒莧有點類似,卻又有些不同之處。5、擺放入容器中,最好一頓吃多少就做多少。我上面焯水的馬齒莧比較多,是因為一部分撈去晾乾曬馬齒莧幹了。一盤蒜香瀑布的馬齒莧就做好了,有人說油潑蒜泥馬齒莧是馬齒莧做法裡做好吃的,我深有同感!
  • 農村到處可見的野菜馬齒莧對人身體有什麼好處?怎麼做才好吃?
    馬齒莧是我國各地田間地頭都能看到的野菜之一,叫法也非常多,又叫馬莧菜、豬母菜、長壽菜、瓜子菜、馬蛇子菜等等。馬齒莧是一味藥食兩用的食材,有著非常不錯的藥用和食用價值。最近幾年它的作用和功效逐被重視。而初夏之際正是採食馬齒莧的好時節。
  • 幹馬齒莧怎麼做好吃?
    小時候,家裡住在山裡,每當野菜遍地的時候,奶奶總會帶上小鋤頭,帶上我一同上山挖野菜,那段時光,真的很快樂,我在山上撒了歡是的,滿山跑。到了晚上,家裡就會多一道美食,那就是幹馬齒莧蒸扣肉,真的很美味,有這個菜的時候,我總能吃上滿滿一大碗飯。
  • 馬齒莧的傳說
    馬齒莧是馬齒莧科一年生肉質草本。莖平臥,由莖基部分枝四散,長達30釐米。葉互生或對生,肉質肥厚,倒卵形匙狀。6~8月開黃小花。7~9月結蒴果蓋,裂內含黑褐色種子,數量極多。廣布田間荒地。夏季曬乾或略煮曬乾或鮮用。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五方草、胖娃娃、心不甘、長壽草、瓜子菜、地馬菜、酸味菜、長命菜、馬蹄菜、報恩菜、太陽草。
  • 長著馬齒樣的葉子「馬齒莧」-中藥典故
    我給你端來半鍋稀飯,你先吃點兒。明天讓你二哥請個醫生來。」童養媳這才打消了投井的念頭,住在茅棚裡。可是第二天,二嫂並沒來;第三天還沒人影。稀飯早吃光了,童養媳餓得兩眼發花。菜園裡倒有可吃的東西,她怕婆婆,不敢偷吃。後來實在餓得受不住了,就從地邊上掐了許多野菜,用盛稀飯的鍋煮了吃。這樣,一直吃了兩天野菜,沒想到,她的病竟好了。
  • 涼拌馬齒莧
    馬齒莧是一種常見的野菜,各地對它的叫法很多:馬齒草、馬莧、長命菜、馬齒龍芽、醬瓣豆草、瓜子菜、五行草、灰莧、馬踏草、安樂菜
  • 降低血糖功臣馬齒莧
    預防調理糖尿病別忘了吃馬齒莧。馬齒莧是常見的一種野菜,我對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在童年的時候,它是我們家餐桌上的一道菜餚。同時也輔助調理了媽媽的糖尿病。兒時我家住在單位大院裡,那裡有公共鍋爐房,白天的時候提供大家開水,午飯時院子裡住的人都去那裡接水。
  • 馬齒莧與白癜風
    馬齒莧,人們很熟悉的一種野菜,生長在田間,地頭,甚至縫隙之中也努力的往外鑽出來,河北白癜風醫館的門前也栽種著,不過,是用來欣賞的
  • 馬齒莧也有假?教你如何辨別真假馬齒莧
    在農村的田間地頭或者是山間路邊,總能看見一種野草,它的生命力超級頑強,被稱為「死不了」,這就是人們經常吃的一種植物——馬齒莧。馬齒莧被人們採摘曬乾之後可以入藥,新鮮的馬齒莧就是一種野菜可以食用。不過呢,田間也有一種野草和馬齒莧長的很像,所以在採摘馬齒莧之前,一定要會辨別真假馬齒莧。馬齒莧又名五行草,這是因為馬齒莧的葉子為青色,梗為赤色,花為黃色,根為白色,子為黑色,因而得名,大家選購的時候可以仔細觀察一下所購之物是否符合這個特點。
  • 【多肉萌物志】馬齒莧,美味的肉體
    樹馬齒莧,也就是金枝玉葉,新手入門級多肉。圖片:wiki在全國各地都有將馬齒莧當作野菜食用的習慣。明代《救荒本草》將其列入《菜部·葉可食》部分,這就說明了在當時馬齒莧不僅可以吃,還可作為野菜幫助災民度過饑荒。講真,不同於其他的野菜(比如蒲公英什麼的),馬齒莧不苦不辣,也沒有什麼怪味兒,只不過是有點兒酸。由於莖葉富含水分,馬齒莧吃起來脆嫩多汁。可能是因為稍微有點粘液,有人說它吃起來像秋葵,滑溜溜的,這倒也是貼切。越到酷熱的夏天,馬齒莧長得越是旺盛。
  • 救命的「馬齒莧」
  • 馬齒莧煲湯、涼拌、煲粥、蒸肉!
    不少人都吃過馬齒莧做成的美食,又好吃有營養。馬齒莧對腎炎水腫都是有效果的餓哦。馬齒莧怎麼吃呢?  馬齒莧綠豆湯,健康菜譜,治療痢疾,腸炎,腹痛便濃血等病痛,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基本材料  新鮮馬齒莧30克,綠豆50克。
  • 救命野菜馬齒莧,錯過就要再等一年!
    比如馬齒莧,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可真正知道它保健作用的人卻不多。| 1.五行草 |歷代的本草書中對馬齒莧是這麼描述的:「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有的人熬夜後眼睛會發紅,吃點馬齒莧就可以好轉。
  • 我愛馬齒莧
    某日恍惚之間,突然大悟,自小見到的馬齒莧不就是長它們這般模樣嗎——圓乎乎的小碎葉、胖嘟嘟的莖。原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多肉的家人遍天下,自己與風頭正勁的多肉原來還有深遠的交集。         兒時沒有遊樂場,但走出房屋就有廣闊山野田園。周樹人可以在百草園短短泥牆根一帶找到無窮樂趣,我則在野外中盡享了自由美妙時光,其中就有採挖馬齒莧這個項目。
  • 馬齒莧外用及馬齒莧手工皂
    馬齒莧隨處可長,與「珍貴」無緣,卻被收入《中國藥典》。 新鮮的馬齒莧可入菜,或焯(chāo)、或炒、或入湯。我喜歡將其切碎,在其他青菜炒至快起鍋時拌入,以避其澀。有文獻稱,馬齒莧曾被列入2008奧運會菜譜。
  • 每天一頓馬齒莧,連吃三天肌酐爆表!
    本報訊(記者 柯靜 通訊員 王蕊 金麗娜)日前,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接連收治了6例因吃馬齒莧導致急性腎損傷的患者。但醫生說,並非野菜有問題,而是吃前有一個動作絕對不能省。 「這個菜很鮮啊!」56歲的老嚴,今年9月初第一次吃野菜馬齒莧時,直呼味道很好。老嚴長期患有糖尿病,一直在靠藥物控制血糖,聽說馬齒莧可以降血糖,他便在菜市場買了10捆馬齒莧,毛估估有20斤。
  • 路邊的野肉,你應該知道的馬齒莧
    馬齒莧 Portulaca oleracea 是馬齒莧科馬齒莧屬多肉植物,跟它同屬大家比較熟悉的多肉有金枝玉葉、雅樂之舞、紫米粒、金錢木等,都是些比較皮實好養的多肉。而且!大家小時候都玩過的太陽花、死不了還是跟它血緣很近的姐妹。然而.大概還是沒人願意給馬齒莧一個花盆.
  • 農村隨處可見的馬齒莧,怎樣做才好吃?學會這3招,美味又爽口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農村的田野間,有很多野菜也爭相生長,滿足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其實,生活在農村,有很多野菜可以發掘,只要大家有一雙靈巧的雙手,就可以做出一道道美味佳餚。選擇什麼野菜作為食材,我們就以大家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馬齒莧為例,這種野菜,時下也是最流行的,是農村田野間最常見的一道野菜。怎樣做才既美味又爽口?其實,大家只需要掌握這3種方法,便可以將馬齒莧發揮的淋漓盡致。1.涼拌馬齒莧相信有很多人,喜歡吃飯的時候,加一些涼拌菜,這樣吃起來非常爽口。
  • 馬齒莧最好吃的做法,不涼拌不炒,做一鍋不夠吃,上桌就光碟了
    這幾天下過雨之後,家裡小菜園子裡面長了很多的馬齒莧,非常的嫩,很新鮮,我就去菜園裡面摘了很多回來,準備做菜糰子吃,我認為這是馬齒莧最好吃的做法,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去菜園裡面摘馬齒莧回來做著吃,不涼拌不炒,做一鍋不夠吃,上桌就光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