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不再遇見魯迅

2021-03-05 縣區合肥

魯迅妻子,無性 無愛守41年活寡

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01

她,一個21歲的老姑娘

1878年紹興城朱戶人家添一女嬰,取名為「安」,希望一生可以安寧。朱安生活的環境就是中國最傳統的家庭,信仰「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會詩詞也要會針補」的「神論」,所以這個叫朱安的女子從小就被培養成一個目不識丁卻能縫會補也會燒的一手好菜的巧姑娘。


朱安

一轉眼朱安都已經成了21歲的老姑娘了,這就愁壞了她的爹娘:這麼大的姑娘還嫁不出去最容易被人說閒話了。

還好有親戚的幫助,為老姑娘朱安尋得一門親事,男方是周姓前任官員的長孫,今年18歲在南京一間新派學堂念書,雖然家裡是窮了一點但還算的上是體面人家,而且在紹興的慣例女方比男方大三歲是最好的,這樣又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樣雙方同意了這場「天造地設」的婚姻,並訂於1901年完婚。女方是老姑娘朱安,男方是誰呢?他就是被毛澤東評價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魯迅,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1901年二人準備完婚,卻傳來魯迅拿到了赴日本留學的獎學金的消息,這一下老姑娘朱安又得「待字閨中」了。雖然二人的婚事暫時完成不了了但朱家人卻也很快就釋然了:魯迅這個準女婿的身份地位越來越高了,對朱安來說以後嫁出去了也會有面子。


魯迅

魯迅,他的文學活動就是在日本開始的,不久他就寫信給母親帶話給朱家說要朱安放腳並讓她去學堂學習。

這著實讓傳統人家朱家難辦,不裹腳的姑娘怎麼能出去見人呢?女子學習也沒用啊,更讓他們擔心的是這麼「新潮」的女婿還會願意這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麼?

很快魯迅就收到一封母親的信聲稱自己病危,讓他速速回國。魯迅焦灼難耐很快就動身回到了家中,卻意外發現這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為的就是讓他完婚。魯迅,沉默不語。


她只是一份禮物

1906年7月6日,二人終於完婚了。婚禮是按照舊式程序來操辦的,魯迅裝了一條假辮子,一身的中式禮服。

因為魯迅提倡新思想,周家人也知道魯迅的秉性,怕他在婚禮上做出什麼「不合規矩」的事,就一起來勸誡魯迅。然而讓大家傻眼的是魯迅從頭到尾都是恭恭順順的模樣,沒有什麼異常的舉動。也許是魯迅對於母親的一片孝心吧,又或者魯迅真的接受了。

婚禮的那一天,他顯得分外寧靜。啪啪啪,隨著爆竹的歡響,新娘子出來了,看起來不怎麼高很輕瘦,所以禮服顯得很不合身。在族人的歡呼和司儀的致詞中魯迅面無表情的挑去了新人的蓋頭,第一次正面打量他的「魯夫人」:面色黃白,尖尖的下頜,嘴唇有點薄就顯得臉比較大,前額太亮又顯得有些微禿。因為沒有感情,所以對於魯迅來說談不上什麼失望或者盼望。

閒人退去,只留下這對「夫妻」,魯迅只是一味的靜坐不語,朱安小心翼翼的說「睡吧」,魯迅依舊一言不發,他不是沒聽到,是不想搭理這位「魯夫人」。

一個不愛她的人是朱安怎麼叫都叫不醒的。可對於朱安來說,她等一天等的太久了,從訂婚等到魯迅赴日留學,從赴日留學等到今天的完婚,整整五年餘載,卻只換來了魯迅的「沉默是金」。

完婚第二天,按規矩魯迅應該帶著朱安一起去祠堂拜祖,但是魯迅卻根本沒提也沒去,也許這是他無聲的反抗吧。

後來魯迅家的傭工王鶴照回憶說婚後第二天看見少爺魯迅臉上染了印花被的青料顏色,有可能是魯迅夜晚把頭蒙在被子裡哭了。

是因為沒有人懂自己的世界還是因為要被迫的接受這樁婚姻,魯迅這個頂天立地的男人,哭了。


魯迅先生

晚上魯迅去了書房睡覺,獨留朱安一個人在新房做各種揣測,作為一個目不識丁的女子自然不能夠理解文人的情懷,若要說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才惹得大先生生氣,那也是不可能的自己才嫁過來兩天而已,可是大先生為什麼一句話都不願和自己說?朱安不知道。

婚後第三天,魯迅就動身去了日本,朱安又等,這一等就是三年。人的一生,能禁得起多少個三年的等待?

對於魯迅來說,朱安算什麼呢?也許就像他說的「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這是我母親送我的禮物,我只負有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可憐的朱安只被當做禮物,她只有名義上的「魯夫人」罷了,魯迅對她也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來盡對母親大人的孝心。

可是對於朱安來說「我生是周家的人,我死是周家的鬼。」她把他當做這一生都要忠誠的伴侶,可他只把她當做盡孝的方式。


02

愛的卑微,卑微的愛

朱安曾努力過來討好魯迅。有一次魯迅說有一種水果很好吃,朱安連忙附和「是的是的,我吃過是挺好吃的。」可朱安根本不知道那其實是日本的水果,她連聽都沒聽過。一番討好沒有博得魯迅一點好感反倒令他更反感這個目不識丁的女人了。

1923年夏,魯迅與兄弟周作人反目成仇,遂提出了搬家,不知道是想藉此機會讓朱安主動離開還是真心實意的考慮朱安的處境,魯迅詢問了朱安的意見「你是回娘家還是跟隨我們一起?」

朱安是「魯太太」,當然是跟著魯迅一起走。朱安跟著魯迅一起搬到了新家——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21號,朱安以為這一次的不離不棄可以感動大先生並能和他住在一起,卻不想二人依舊過著分居的日子,形同陌路。一天晚上朱安為魯迅鋪好了被子說睡吧,哪知道魯迅很生氣的一把抓過來被子給掀了,絲毫沒有顧及朱安的感受。


搬入新家後的朱安掌管家中的經濟大權,可每天與魯迅的對話都是重複的三句話,無非就是「吃晚飯吧」「吃早飯吧」「洗洗睡吧」之類的。此外魯迅為了減少和朱安的接觸,甚至將一隻箱子和箱蓋分兩處擺好,一處放洗好的衣服另一處放髒的衣服。對此,朱安默然忍受:因為深愛大先生,所以尊重大先生的一切安排。

有一次朱安看見魯迅在教鄰居家的一對姐妹在做操,身體扭動起來分外好看,趁魯迅不注意的時候她也跟著做了起來,哪料到被魯迅回頭看見了,一臉厭惡,從那以後,朱安再也沒有跟著做操。

魯迅雖然對朱安冷漠無情,但是每同外人說起來,朱安總是說「大先生待我挺好的,他每次買點心回來問過婆婆後都會再拿過來問我的。」一點點的關心讓朱安銘記於心,也許在朱安看來這是一種小愛吧。

可其實呢,朱安只是不想讓別人說大先生的閒話,她的內心是沒有人懂也沒有人願意去懂的,朱安說:我是魯迅的遺物。跟了魯迅一輩子,沒有享受過正常女人該有的生活,孩子也沒有。她只有一個名分。我與魯迅的書稿一樣,毫無生命,只是魯迅先生的遺物」


03

愛屋及烏


因為大先生對自己不理不睬,所以在曾經朱安回娘家探親時寫了一封信給在北京的丈夫,建議他納妾,一來生活有人照應,二來也希望能生下一男半女來延續香火。

雖然朱安的建議在當時是個社會常規,但她發出這封信也真要鼓足勇氣,她請自己的兄弟幫忙寫信。可是信到了北京,只引起魯迅更強的反感,除了在日記中斥之為「頗謬」,就沒有回信。

讓自己的丈夫去納妾,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丈夫,這是需要下多少決心才能做出的決定。可是卻被魯迅當做「頗謬」,她的良苦用心他不懂,他的無奈她也不懂,彼此都不懂的婚姻,怎麼會不累呢?


後來在一次和周太太(魯迅生母)聊天的時候,朱安說:「我夢見大先生領了一個小孩子回家」,說的時候她有些焦急和惶恐,可是周太太卻不以為然。

那個時候魯迅和許廣平的事已經公開了,對於年事已高的周太太來說,有個孫子在膝下就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了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怎麼會不歡喜呢?

朱安通情達理能理解周太太的心情,可是她又何嘗不想有個孩子,但大先生連一句話都不和她自己說,哪還有什麼孩子呢?但朱安不死心,她還想等魯迅,她堅信自己這隻蝸牛會有爬上牆頭的一天,可傳來的消息讓她措手不及:許廣平懷孕了。

以為自己努力是可以得到大先生的垂愛,可現在自己好像什麼都沒有了,也許自己本來就是一無所有的吧。

魯迅許廣平

04

魯迅和許廣平

可朱安是個心地善良凡事都能看開的女子,很快她就想通了:大先生的兒子也是我的兒子。我也可以照顧他,等我百年了他也可以為我送終。

是善良還是對魯迅愛的蔓延還是被逼無奈去接受這個事實?總之她視許廣平為姐妹視周海嬰為己出。在後來魯迅逝去的當月,朱安還寫信給周海嬰(魯迅和許廣平的兒子)說:「你同你母親最近有沒有照相。寄一張來,我好想念的。」

05

朱安朱安,一生未安

1936年魯迅去世,朱安和周太太的生活就由許廣平來負擔,周作人偶爾也會接濟。不久周太太去世後,朱安就拒絕繼續接受周作人的「幫助」,不為什麼就因為大先生生前和他反目了,所以不想再接受。

沒了周作人的接濟朱安生活還可以繼續下去,但生活的清苦是可想而知的:每天是一些面饅頭配自己醃製的鹹菜,營養自是跟不上的。甚至有時候物價飛漲導致這樣的飯食也難以保證,可即使是這般的艱苦朱安也絕不接受大先生不喜歡的人的贈與。


一生未安

因為是魯迅的原配,所以朱安的清苦生活很快就引來了社會的關注,各界人士也紛紛為她捐款。可是朱安卻分文未取:「寧自苦,不願苟取。」朱安知道大先生的一生清高有節氣,她不想因為自己一時的溫飽而丟了大先生的顏面。

不久許廣平被捕,朱安的生活徹底斷了經濟來源。周作人就建議賣掉些許魯迅的書畫來生存,朱安迫於生活的窘迫潦倒同意了。後來在北京的記者聽到消息立馬趕過來,到的時候,朱安正在吃飯:鹹疙瘩和白粥。

朱安正要起身招呼就迎來一頓責罵:「你作為原配本應該保護好魯迅先生的遺物,你怎麼能賣掉?你想過魯迅先生的感受嗎?你有考慮過他老先生的在天之靈嗎!」「我也是他的遺物。你們怎麼不考慮保護我,你們保護保護我啊!」朱安顯得些許激動,語罷讓人心酸不已。


朱安傳

06

因為愛他是一輩子的事

1947年6月29日,朱安孤獨的去了。在她臨終的時候還留下話說想要和大先生葬在一起,可惜沒有遂願。她的墳墓被按照許廣平的意思埋在了西直門外保福寺處,墓碑都沒有。她在這個世上活了69個春秋,卻孤獨的過了40多個漫長朝暮,就連死時身邊都沒有一人。


等了一生的朱安

她是包辦婚姻的受害者卻從未抱怨;她忠誠於她的丈夫卻從未得到些許憐愛;她為他空守41年卻從未有過夫妻之實。

她把自己比做蝸牛,只要等就會有結果卻換來他與她的琴瑟和鳴,她說自己是他的遺物卻到死都不能和他埋在一起。

在這場包辦婚姻中,朱安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她主動迎合魯迅,可魯迅卻絲毫不解風情。她願意等他,等他,卻到他死都沒有說一句愛她。因為愛他,所以愛屋及烏善待許廣平和周海嬰,因為愛他,所以到死也想和他葬在一起守護他,又因為愛他,才把自己當成是他的「遺物」。

可朱安這麼真情真意的付出卻什麼也沒有換來,是愛的太痴還是愛的太固執?

有一首詩說的很美: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罷了!

※來源:網絡  作者:蔡小小小小米

若涉版權請聯繫本公眾號

期待閱讀  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朱安 | 苦守41年活寡,無性無愛,連死後也與魯迅相隔千裡
    朱安安安心心地在周家待了五年,照顧父老,維持家庭,她覺得憑藉自己的努力和體貼,開枝散葉,打理家產,一定能讓魯迅回心轉意。但令她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的是,從1906年嫁給魯迅,到1947年她去世,她竟會活活守了41年的寡。
  • 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初六,我的大喜之日。五年後,我又見到他。嶙峋得清冷,而倨傲。月色悽寒。蓋頭久久沒掀,燈花大抵瘦了,他坐在太師椅上,翻書,不語。我瞥見牆角的一隻蝸牛,一點點向上爬,很慢,仿佛時間。五年前,父母之命,我便成了周家的媳婦,年底完婚。他是江南水師學堂的學生,書香門第,祖父是京官,犯了錯,鋃鐺入獄,家道也便中落。
  • 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大哥現在教育部供職,也在北大教書,不叫周樹人,叫魯迅。你很聰慧,大哥不接受你或是先入為主的偏見,以為婚姻自主就是好。事實上,你也看到,信子是我自己選擇的妻,她揮霍無度又常歇斯底裡。大哥是成大事之人,歷史恰到岔口,所謂時勢造英雄,他定會青史垂名。社會規範劇變,總有人成為犧牲品,龐然歷史中,小人物的疼痛無足輕重。無論如何冰冷漠然的人,在暗如淵壑的生命裡,總有一次,靠近溫暖,靠近光明。
  • 【寶典薦讀】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初六,我的大喜之日。五年後,我又見到他。嶙峋得清冷,而倨傲。月色悽寒。蓋頭久久沒掀,燈花大抵瘦了,他坐在太師椅上,翻書,不語。我瞥見牆角的一隻蝸牛,一點點向上爬,很慢,仿佛時間。五年前,父母之命,我便成了周家的媳婦,年底完婚。他是江南水師學堂的學生,書香門第,祖父是京官,犯了錯,鋃鐺入獄,家道也便中落。
  • 魯迅原配朱安: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
    就這樣雙方同意了這場「天造地設」的婚姻,並訂於1901年完婚。女方是老姑娘朱安,男方是誰呢?他就是被毛澤東評價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魯迅,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1901年二人準備完婚,卻傳來魯迅拿到了赴日本留學的獎學金的消息,這一下老姑娘朱安又得「待字閨中」了。
  •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魯迅先生在我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筆下的人物充滿了他對整個社會的嘲諷和怒罵。一生中有過兩位女子,一個是他母親給他強行安排的原配夫人,名字叫朱安,另一位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許廣平。朱安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
  • 守著婚約孤獨病逝的汪靜宜:7歲與林彪定親,終身無愛無性無後代
    1907年12月5日,湖北黃岡林家大灣林姓人家,一生功過無限的林彪出生了。第二天,8公裡外的林父好友汪友誠家的女兒也出生了。林汪兩家交好,汪父見林彪與女兒汪伯梅只相隔一天。於是提議兩家結親,林父當即答應。
  • 朱安|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就這樣雙方同意了這場「天造地設」的婚姻,並訂於1901年完婚。女方是老姑娘朱安,男方是誰呢?他就是被毛澤東評價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魯迅,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1901年二人準備完婚,卻傳來魯迅拿到了赴日本留學的獎學金的消息,這一下老姑娘朱安又得「待字閨中」了。
  • 等了未婚夫七年,婚後卻守了41年活寡,丈夫的一句名言概括她一生
    她是一個小腳女人,她嫁給他的時候,還沒有魯迅,只有周樹人。她比他大三歲,他們1899年訂婚,她等了7年,直到1906年的時候才結婚,結婚之後她才發現,她還要等一輩子,直到她老死為止,都看不到希望。因為他根本不喜歡她,打從心裡的厭惡,甚至連對普通朋友,或者陌生人一般敷衍一下的態度都沒有。
  • 結婚十年,無性、無愛、無話可說
    所以當紗和遇見當生物老師的北野,好像忽然重新活過來了。 她出軌了。 在一段無性婚姻中,其實並不是兩人沒有了性的需求,只是對對方沒有需求。 在這種關係中,雙方可能都會通過其他渠道釋放性衝動,出軌便是其中之一。
  • 四十歲後無性無愛,男人對妻子是什麼想法?
    在大家看來,婚姻當中最差的一種狀態,就是夫妻之間既無性,也無愛。到了這樣一種程度,兩個人只剩勉強湊合著一起過日子而已,其實已經跟幸福沒有多大的聯繫了。那麼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呢?四十歲後無性無愛,男人對妻子是什麼想法?
  • 經歷「無性婚姻」要離婚嗎?無性和無愛哪個更可怕?
    我三天發了一篇怎麼安慰男人的文章後,一位女粉絲就來私信了,聊得也挺多的,最後說因為經常的矛盾,二人已經開始了「無性」生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開始「無愛」了,她非常害怕事情再往下發展會變成什麼樣子。我相信現實生活中不少人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據某些調查顯示:37歲以後「無性生活」的比例佔大部分,那麼「無性婚姻」跟「無愛夫妻」哪個更可怕呢?
  • 揭秘10大明星遭遇無性婚姻的難言之隱
    近日,臺灣女星王俐人出席某活動時自曝和新航香港總經理男友已分手,因為兩人交往3年期間,男友一起在外地工作,全靠通訊軟體聯繫感情,導致二人兩人三年來一直過著無性的生活。  都說愛情是花,性愛是蜜,幸福的戀愛或婚姻離不開性愛的點綴,然而娛樂圈卻有很多明星在婚後遭遇了無性的生活,從而導致夫妻失和,甚至很多明星選擇離婚。下面就來扒扒娛樂圈10大明星遭遇無性婚姻的難言之隱。
  • 無性無愛的婚姻真的可以過一輩子嗎?可以,但不要指望有人「疼」
    你覺得無性無愛的婚姻能過一輩子嗎?《半生緣》中曼楨和祝鴻才就是這種無性無愛的婚姻。她天真地以為只要給姐夫生一個孩子,就可以擺脫現狀,可事實上,生了孩子,依舊無法拋下。只能在生活中一直掙扎。其實,在農村很多這種無性無愛的婚姻,他們的結合就是為了生孩子,為了過日子,從來就沒有什麼愛情可言。這些家庭有愛嗎?這些女人幸福嗎?我覺得沒有愛情的婚姻是沒有靈魂的,就像是一潭死水,沒有任何生氣。
  • 無性婚姻有多可怕?冷秋月對公公動念頭,林紅上了小叔子的寶馬
    沒想的是接受新式教育思想的鹿兆鵬結婚當晚便逃走,從此冷秋月便一直守著活寡!長期守活寡的冷秋月終於在一次公公鹿子霖喝醉的時候,被撩動了春心。鹿子霖原本生性放蕩,十裡八鄉都有風流韻事,喝酒亂性更是常有之事。這天,鹿子霖喝醉之後回到家中,恰逢老婆回娘家,是兒媳冷秋月開的門。
  • 婚姻裡最可怕的關係:老公像出家,老婆守活寡!
    02前段時間,有一個網友投稿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後來,二胎政策開放了之後,大家都說:「你們怎麼不再要個孩子?」莉莉都假裝瀟灑的說:「我們要做丁克,不要孩子了。」朋友們都覺得荒謬,都要過一個孩子了,怎麼還能做丁克?事實上,莉莉和老公的婚姻早已支離破碎,只不過都是為了孩子。莉莉說:「我們不會離婚,也不會再做愛了。」於是兩人就過上了所謂的「佛系婚姻」。
  • 守活寡的女人,是不是真的「愛夫入骨」?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經常聽到有女人抱怨說,雖然自己結了婚,但跟守活寡沒什麼區別,家裡的事男人不管,感情上無人安慰,生活和工作都是自己去拼搏,男人好像就掛了個名,但即便如此,她們還是沒有離婚,那這些「守活寡
  • 「結婚五年半,無性亦無愛」:人到中年,為何分房睡成婚姻毒藥
    03比無性婚姻更可怕的是,無愛婚姻「最終,我還是成為了婚姻中的隱形人」。丈夫不會在乎她是否身體健康,不在乎她工作是否開心,在這段婚姻中,裴音無性亦無愛,她就像是一個孤獨的俠客,獨自面對世界的紛紛攘攘。要知道,婚姻的本質是抱團取暖,本應該兩個人肩並著肩攜手前行,可是現實卻有太多存在「假性親密」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