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著婚約孤獨病逝的汪靜宜:7歲與林彪定親,終身無愛無性無後代

2020-12-18 指間流連

1.

1907年12月5日,湖北黃岡林家大灣林姓人家,一生功過無限的林彪出生了。

第二天,8公裡外的林父好友汪友誠家的女兒也出生了。

林汪兩家交好,汪父見林彪與女兒汪伯梅只相隔一天。於是提議兩家結親,林父當即答應。

兩個孩子7歲那年,林汪兩家定下娃娃親,辦了兩桌訂婚酒席。

林家還給汪伯梅改了名字,從那以後,她叫汪靜宜。

這個名字連同她的婚約一起,無形中制約著她的一生。

1925年,林彪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之後開啟事業的巔峰。

遠隔千裡的未婚妻,早已被他忘卻。

或許當時,林彪報考黃埔軍校,除了男兒建功立業的本性外,也有逃避封建婚姻制度的想法。

無奈的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林彪在外打拼事業,林父林母卻在這邊急得焦頭爛額。

眼見兩個孩子都到了該成家的年紀,新郎卻久久不歸。

情急之下,林父林母只好給林彪寫信,告之他父母病危,讓他即刻回家。

林彪急匆匆往家趕,卻不知林汪兩家正為自己籌備婚禮。

一身戎裝趕回故裡,等待自己的卻是與一個毫無男女之情的女子履行婚約的事實。

這讓接受過新思想洗禮的林彪無法接受,他當場拒絕了這門親事。

可林父的一聲怒吼,還是讓他沉默了下來。

次日,林彪按照父親的吩咐,帶著禮品和一身紅綢嫁衣來到汪家。

按照當地的習俗,女方出嫁時的嫁衣由男方提前做好送來。

汪家見了嫁衣,還是放不下心,他們追問林彪具體的結婚時間。

左右為難的他,只好先敷衍過去,他藉口假期短,辦婚事來不及,並承諾北伐戰爭勝利後回來完婚。

這個承諾,被躲在房裡的汪靜宜聽見了。她滿心歡喜地期待著,成為新娘的那一天。

可她並不知道,自己視若珍寶的婚約,在林彪心裡只是欲除之而後快的毒瘤。

2.

回到部隊後,林彪便與家裡斷了聯繫。

汪靜宜並不知道未婚夫的真實想法,依然在家中殷切地期盼著對方來娶。

林家也並未把林彪的真實想法告之汪家,他們篤定自己能夠拴住兒子的心。

於是兩家就像真的親家一樣走動著,每逢過節,林家也都會派個人去汪家看看。

這一等,就是十來年,汪靜宜已經過了30了。

那個年代,30歲的女人,孩子都該十來歲了。

國共第二次合作後,林彪終於與家裡通了信。

林父得知兒子下落後,立馬給他回信,要他把汪靜宜接到延安履行婚約。

時間過去這麼久,林彪沒想到父親依舊惦記著這樁婚事。

無奈之下,他只好與另一名女子匆忙結了婚,然後把兩人的照片郵寄給父親。

父親無奈,兒子大了,到底是管不了了。

他只好向汪家解釋了事情的原委,汪家大怒,卻也無可奈何。

這場包辦婚姻的鬧劇終於結束了,但在汪靜宜的心裡,卻無法被割捨。

沒多久,林彪託人給給汪靜宜帶話。他告訴汪靜宜,叫她另尋人家,不要耽誤了自己。

在林彪看來,自由戀愛是他個人的權利。可他哪能體會一個女子從少不更事等到青春不再的心酸?

曾經聽過這樣一段話:看過世界的男人只愛一個女人,看過世界的女人只愛自己。

作為男子,林彪可以志在四方。可作為那個時代的女子,汪靜宜沒有機會看見外面的世界。

對她來說,一紙婚約就是她必須恪守的婦道,從一而終就是她一生必經的結局。

這讓我想起大文豪魯迅的原配朱安,她苦等魯迅一生,卻過著無愛無性無後代的生活。

朱安跟魯迅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唯一慶幸的是,她與魯迅正式拜過堂。

而汪靜宜與林彪,僅有一紙婚約。

她們同為女子,同樣不被對方接納,同樣有退路,卻拒絕行走。

3.

與朱安不同的是,汪靜宜性子更烈。

林彪派人傳話後,她在家中哭了幾天,卻沒有選擇另嫁。

她以一句「烈女不嫁二夫」作出回應,並當眾發誓永不再嫁。

之後的歲月裡,汪靜宜真的信守諾言,終身未嫁。

和朱安一樣,她替林彪行孝,代他照顧林家老小。

中國解放後,林彪已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為了不沾他的光,汪靜宜選擇離開林家,搬回娘家以做鞋為生。

1959年的一個秋天,林彪回到家鄉,突然想起汪靜宜,並向公社書記問起她的情況。

得知汪靜宜一直未嫁並靠賣鞋維生後,他讓秘書拿出3000塊錢交給公社書記,請他務必把這筆錢交到汪靜宜手裡。

林彪走後,汪靜宜把這筆錢鎖進箱底,依然靠賣鞋維持生計。

不久後,她獲得了「光榮革命老人卡」,每月都能享受到政府給予的生活補助。

這些都是林彪安排的,但汪靜宜似乎不知。

後來汪靜宜患上肺病,整個人瘦成了皮包骨。

1967年,不敵病魔的汪靜宜撒手人寰,時年60歲。

人們在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了她枕頭下藏著當年林彪送的那件紅綢嫁衣,以及他差人送的那一疊厚厚的錢。

林家得知此事後,無不為她的執拗感到震驚。

汪靜宜與林彪雖然只有婚約,從未有過夫妻之實,但她依然被林家列入林氏族譜,被視作林彪的首任妻子。

汪靜宜的一生,都在信守著一紙婚約的承諾。

雖然她也同樣有著無愛無性無兒女的一生,雖然她也未能在事業上幫到林彪。

但與朱安相比,她的身上又多了一股烈性。

她決意終身不嫁的同時,堅決不佔林彪絲毫的「便宜」。

她有傳統女性的守舊,也有現代女性的獨立。

只可惜,她生錯了時代。

相關焦點

  • 她被稱「陝北一枝花」,18歲嫁林彪;後嫁林彪師兄,如今101歲
    今天咱們的主人公就是位標準的米脂美女:她被稱「陝北一枝花」,18歲嫁林彪,成為其第二任妻子;但後來和林彪分手,又嫁給林彪的師兄,如今101歲仍健在……(一)閃婚林彪一生,不僅在戰場上呼風喚雨,在政治上滄海桑田,而且在情場上也不遑多讓,照樣五彩紛呈。
  • 結婚十年,無性、無愛、無話可說
    這正是很多中年人婚姻的縮影,愛乏力,無激情,婚姻就如溫水裡的那隻青蛙,正在死去。無性 夫妻一個月歡愛多少次才正常? 2次?3次?4次?現實中,有很多人連一次都沒有。 中國人民大學性學專家潘綏銘曾表示,經調查中國有21%的女性正在承受「無性婚姻」。 在谷歌搜索的統計中,「無性婚姻」已經成為了人們對婚姻的首要抱怨,每個月有2.1萬人在搜索無性婚姻。 馬薇薇曾經在《奇葩說》裡說,大多數夫妻結婚十年以後就沒有性生活了。
  • 四十歲後無性無愛,男人對妻子是什麼想法?
    在大家看來,婚姻當中最差的一種狀態,就是夫妻之間既無性,也無愛。到了這樣一種程度,兩個人只剩勉強湊合著一起過日子而已,其實已經跟幸福沒有多大的聯繫了。那麼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呢?四十歲後無性無愛,男人對妻子是什麼想法?
  • 經歷「無性婚姻」要離婚嗎?無性和無愛哪個更可怕?
    就是說四十歲左右夫妻就不在一個床睡覺了,五十以後就分房睡覺了,難道真的是這樣嗎?我三天發了一篇怎麼安慰男人的文章後,一位女粉絲就來私信了,聊得也挺多的,最後說因為經常的矛盾,二人已經開始了「無性」生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開始「無愛」了,她非常害怕事情再往下發展會變成什麼樣子。
  • 無性、無愛、無……三無婚姻,你中招了嗎?
    「我們還不到40歲,人生路那麼長,現在就這樣了,以後怎麼過?孩子再大些,不在身邊了,剩下我們兩個人就大眼瞪小眼了吧!」晨晨說。  令人驚訝的是,和晨晨一樣境遇的人,不在少數。  2009年,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潘綏銘教授做過一個中國人婚內性生活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四對夫妻裡,就有一對正在經歷「無性婚姻」。
  • 三無婚姻:無性、無話、無......你中了嗎?
    而名存實亡的婚姻,就如同變質的「三無產品」:無愛、無話、無性。  看到這段話,我想到了很多現實中存在的無愛婚姻:白天是夫妻、晚上成鄰居;一人一間房、各睡各的床。  想來,這大概就是,無愛婚姻的真實寫照吧。 無愛的婚姻,就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正如日本電視劇《最完美的離婚》裡所說: 「最壞的結局不是離婚,而是成為面具夫婦,對對方沒有愛,也沒有任何期待,卻在一起生活,這才是最大的不幸。」
  •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魯迅先生在我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筆下的人物充滿了他對整個社會的嘲諷和怒罵。一生中有過兩位女子,一個是他母親給他強行安排的原配夫人,名字叫朱安,另一位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許廣平。朱安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
  • 朱安 | 苦守41年活寡,無性無愛,連死後也與魯迅相隔千裡
    但魯迅對朱安從一開始便非常反感,這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紹興女人,矮小瘦弱,前額突出,更重要的是,她從四歲就開始裹小腳,不僅談不上漂亮,幾乎連她這個年齡層所應該有的一個少女的活潑,都完全沒有。但令她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的是,從1906年嫁給魯迅,到1947年她去世,她竟會活活守了41年的寡。一輩子獨自一人,一輩子無性無愛。
  • 無愛無性丁克精神出軌 你還不到30歲 為何還糾結不離婚
    無愛無性丁克精神出軌?你還糾結不離婚?你信不信這個所謂的丁克,會在你四十歲後,突然外面的三懷孕了逼你離婚,說不定還要分你攢的錢。到時勸和的家人朋友會不會說都怪你沒生孩子?如果他沒絕育,那就是你丁克罷了。如果你要追求愛情那隻好離婚,但有可能你後面遇不到結不了婚,但如果你繼續婚姻,你要能夠預判你的伴侶在現有狀態下能夠合作到哪一步,生活的預期質量是什麼。
  • 「結婚五年半,無性亦無愛」:人到中年,為何分房睡成婚姻毒藥
    03比無性婚姻更可怕的是,無愛婚姻「最終,我還是成為了婚姻中的隱形人」。丈夫不會在乎她是否身體健康,不在乎她工作是否開心,在這段婚姻中,裴音無性亦無愛,她就像是一個孤獨的俠客,獨自面對世界的紛紛攘攘。要知道,婚姻的本質是抱團取暖,本應該兩個人肩並著肩攜手前行,可是現實卻有太多存在「假性親密」的夫妻。
  • 無性無愛的婚姻真的可以過一輩子嗎?可以,但不要指望有人「疼」
    你覺得無性無愛的婚姻能過一輩子嗎?《半生緣》中曼楨和祝鴻才就是這種無性無愛的婚姻。她天真地以為只要給姐夫生一個孩子,就可以擺脫現狀,可事實上,生了孩子,依舊無法拋下。只能在生活中一直掙扎。其實,在農村很多這種無性無愛的婚姻,他們的結合就是為了生孩子,為了過日子,從來就沒有什麼愛情可言。這些家庭有愛嗎?這些女人幸福嗎?我覺得沒有愛情的婚姻是沒有靈魂的,就像是一潭死水,沒有任何生氣。
  • 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不再遇見魯迅
    魯迅妻子,無性 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01她,一個21歲的老姑娘朱安生活的環境就是中國最傳統的家庭,信仰「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會詩詞也要會針補」的「神論」,所以這個叫朱安的女子從小就被培養成一個目不識丁卻能縫會補也會燒的一手好菜的巧姑娘。
  • 無性無愛30年,56歲拋夫棄家:她撕下中國湊合式婚姻的遮羞布
    蘇敏原本是一位56歲的普通阿姨,河南鄭州人,最近兩個月,她在網上火了。原因是她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忍受30年沒有愛情的婚姻後,她選擇離開丈夫和家庭,勇敢自駕遊「出逃」。56歲的蘇敏,特立獨行,任性自駕遊,撕下了中國湊合式婚姻的遮羞布。01.沒有愛情的婚姻和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大多數女性一樣,蘇敏作為家中的大姐,從小就被賦予了責任和義務。
  • 結婚7年,無性、無愛、無話可說
    性冷淡講述者:麗蓉 25歲,男友 28歲之前,看到網上說「北上廣沒有性生活」的時候,我哭了,沒有聲音的那種。壓力有多大,性生活就有多貧瘠。這是我和還未結婚男友的真實寫照。我們不到30歲。無性婚姻講述者:王敏 40歲,丈夫:42歲,今天是我跟我老公結婚的七周年。都說婚姻有七年之癢,但我們在第三年就覺得無趣了。
  • 《如懿傳》中鬥倒令妃,最慘妃子,苦守39年無子孤獨死去
    ,真實中的穎妃並不受寵,一生並未生育的她最後更孤獨死去。而在如懿病逝後,穎妃與愉妃等人聯手順利鬥倒衛嬿婉,令劇迷拍手叫好。《如懿傳》中的穎妃是乾隆中後期寵妃。不過歷史上的穎妃並不如劇中那樣受寵,她是巴林氏,出身蒙古鑲紅旗,相較於劇中一入宮就受封穎嬪,歷史上的穎妃在乾隆13年時還是那常在,3年後才封為穎嬪,從嬪位到妃位更是爬了8年,之後就再無晉封,而她當時已年過30又膝下無子,就這樣默默守著妃位39年,直到嘉慶3年,當時已是太上皇的乾隆才想起後宮還有這位妃子,下旨將她封為貴妃,但原因也只是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屆七旬
  • 魯迅原配朱安: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
    朱安生活的環境就是中國最傳統的家庭,信仰「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會詩詞也要會針補」的「神論」。所以這個叫朱安的女子從小就被培養成一個目不識丁卻能縫會補也會燒的一手好菜的巧姑娘。一轉眼朱安都已經成了21歲的老姑娘了,這就愁壞了她的爹娘:這麼大的姑娘還嫁不出去最容易被人說閒話了。
  • 有愛無性的婚姻是否現實?這部《硯床》撕開了最真實的赤裸人性
    無性的婚姻和現實的愛情能否共存?這部電影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影片採用緩慢的敘事,將過去的時空和現在互相交織。在片子的開頭,一個頭髮花白的殘年老人靜靜地坐在輪椅上,將塵封多年的往事緩緩在我們面前揭開。吃補藥太多的少爺三十歲就死了!無性婚姻結下的惡果,到底錯在哪裡?玉蓮用懺悔的一生給出了答案「我曉得你會來,只要硯床還在我這裡,你遲早要來的。人老了,很多事情就忘記了,可有些事會像影子一樣的纏著你,總也忘不了......」
  • 爛婚姻的死局:無性、無愛、無錢
    聽過很多已婚婦女形容自己的婚姻:明明是兩個人的婚姻,卻總是獨自面臨排山倒海的孤獨,婚姻到頭來好像自己做的一場夢。多少女人過著婚內守寡的生活?臺灣歌后蔡琴曾經經歷過十年的無性婚姻。年輕時,她和導演楊德昌因戲結緣,然而結婚的時候,楊德昌卻告訴她,希望他們兩個人的婚姻是純粹的柏拉圖式戀愛,要以無性的方式存在。為愛情頭腦發熱的蔡琴答應了,婚後忍辱負重,並且無怨無悔唱歌賺錢為楊德昌的事業撐腰。十年後,楊德昌在電影界聲名大噪,卻有了外遇,對蔡琴提出離婚。
  • 男人對你「有性無愛」的幾種表現,女人再傻傻付出也換不來真愛!
    有性無愛,將就一生;有愛無性,湊合一生;有愛有性,相伴一生;無愛無性,孤獨一生。異性關係,只有性沒有愛,這樣的感情或者婚姻,不會長久。如果一個男人對你有性無愛,那么女人再怎麼傻傻地付出,也換不來他對你的真愛。因為他想從你身上得到的是性,而不是你的愛,也就不會願意將自己的愛給你。
  • 【漲知識】談談無性戀這個群體~
    此外,蛋糕也是無性戀的標誌之一,在無性戀論壇上,你時常會看到蛋糕圖,意為「與其做愛,不如吃蛋糕」,算是他們對這個遍地是性的世界丟出的一句調侃式宣言。以下是《澳洲新聞網》對2位無性戀者的專訪01.李,26歲,義大利「不幸的是,如果你想說出來,你需要拿著一本百科全書,因為人們不知道無性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