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紅豆和赤小豆這兩種食物,這兩種東西長得極為相似,而且名字的差別也不大,所以很多人經常會把這兩種東西搞混。
同樣為豆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營養該有的都擁有了。紅豆最突出的特點是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是補血佳品哦,尤其女性特殊時期時間,吃紅豆除了補充丟失的鐵元素還能補充優質蛋白。而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質,這種成分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作用,古代書籍還記載著赤小豆有「久食瘦人」的功效呢。一個補血,一個瘦人,都是女人的好朋友哈。
首先赤小豆是比較暗紅的,也就是黑紅色的,而紅豆的顏色是鮮紅,顏色上就有一些不同,不過不仔細看的人還真的是分辨不出來。它倆在形狀上也有些不同,一般紅豆都是比較圓潤的,赤小豆有點像橢圓形,也就是赤小豆要比紅豆長一些。這是區分它們倆的最主要的不同點,一定要記住以後買紅豆就不怕買錯了,要不可就是非常尷尬了。
赤小豆內含的營養物質是十分豐富的,尤其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鈣的含量很高,其次還含有脂肪、粗纖維、鐵、磷、維生素和皂草甙等營養物質。也就是由於赤小豆內含皂草甙物質,它的通便、利尿和消腫效果十分出色,當然也具備人們通常說的祛溼功效。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赤小豆有減肥功效,而且用它煮成湯或和大米熬成粥的效果更好。
赤小豆,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又稱為紅豆。體積比較小,最適合用來煲湯或者煮粥來吃,有利尿消除水腫的作用,非常適合產婦食用。
紅豆,又稱相思豆,體積比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來做美味的紅豆沙糖水。
所以,紅豆一般多用於日常食用,有助補血養血,赤小豆功效強些,非常適合入藥。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溼消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可單味煎服或與豬苓、澤瀉、茯苓皮等配伍,用於治療水腫脹滿等病症;也可與麻黃、連翹、桑白皮等同用,調理溼熱、黃疸等問題。
紅小豆中含有較多的皂角苷,它能阻止過氧化脂質的產生、抑制脂肪吸收並促進其分解,達到降脂、瘦身、健美的目的。
又被稱為相思豆,性溫,一般生長在熱帶地區,因此南方常見。
我個人覺得,紅豆的味道要好很多,尤其是經過長時間的烹飪之後,豆子本身的香氣就全部散發出來,和米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口感吃起來也是十分軟糯,很是香甜。但是很多朋友反應,赤小豆煮出來的口感就不怎麼好,無論煮的時間有多長,最後的飯吃起來都感覺有些硌牙,而且每一顆豆子都是分開的。但是也有很朋友反應,赤小豆用來煮粥是非常合適的,原本口感非常硬的豆子吃起來沒有那麼硌牙了,但是十分有嚼勁。
而且紅豆的含糖量也是比較高的赤小豆則更適合用來熬粥,但是赤小豆在熬粥之前需要先浸泡一會兒,否則是非常難煮熟的。當然是小豆還有消水腫的功效,尤其是孕婦孕晚期出現水腫現象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喝一點赤小豆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