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才女武亦姝家教曝光,多數人上當了:放養式教育,只是騙自己

2020-12-14 李富貴想嫁蘇東坡

最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大多數爸媽,無論孩子幾歲,為了英語數學都很捨得花錢。可是,除非是孩子語文太差了,不然,極少有家長選擇在語文上面花錢的。

研究後發現,原來很多家長都是認為:「母語有什麼好學的」、「孩子上學了自然不就會了」。

未曾想,頭來卻是讓孩子吃盡了苦頭

想讓孩子去好一點的小學被拒絕,原因是閱讀量不足

上了小學語文成績被同學拉開太多,成了墊底差生

各科目試卷大片空白,因為看不完

作文中錯字百出,機械式記憶,會說不會寫

……

許多家長看著自己孩子的語文成績,真的又著急又頭疼。但是一方面,家長自己本身也不重視孩子的語文教育。

武亦姝:從小培養閱讀,最終厚積薄發

大家還記得那個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奪冠的武亦姝嗎?

她在第一環節的個人追逐賽中,9題全部答對,戰勝百人團中的308人。

在最後一場比賽中,與陳更、李宜幸、張淼淼強強對決,以317分獲得攻擂資格,最後戰勝彭敏,以2000首詩詞儲備量橫掃百人團,最終一舉奪冠!

2019年9月份,不負眾望考入清華大學。

說起武亦姝的教育,媽媽說:從1歲半開始就培養孩子的閱讀,先從有趣的神話故事繪本,再到唐詩三百首。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我們由武亦姝的經歷可以看出,她如今的成就,不是運氣,父母也不是對她進行放養式教育,而是刻意去培養她的閱讀,最終厚積薄發!

我們畢竟生活在中國,我們畢竟是中國人。從小不重視語文,一生都要吃語文苦。

高考教育已經改革,不僅增加了語文的難度,各科目都對應的增加了35%的漢字,如果孩子的積累少,那勢必閱讀速度就慢,對題目的理解能力就相對差,那怎麼能得高分呢?

新課改後,英語高考可以考兩次、數學也被要求減負,而語文,不僅成了所有學科中比重最大的部分,難度也與日俱增。

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就曾撂下一句「狠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教育制度下,得語文者得天下!

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要寫好作文。眾所周知,在自己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是一個作文拿高分的捷徑。

因為在高考時,閱卷老師只有幾秒鐘的審閱時間,如果文中引用了許多優秀的名人名言,那在文中很容易就成為亮點,閱卷老師眼前一亮,作文多半就會拿到高分。

2013年北京市語文狀元孫婧妍語文取得了148分的驚人成績,她總結說:「讀名人傳記能最快得到最有代表性的名人事跡,並且名人大家身上的高貴品質也很適合用在作文中當做佐證觀點的素材。」

浙江浙高考狀元鄭恩柏,他說:「我在業餘時間喜歡看書,像名人傳記、科普類的書籍等我都特別喜歡看,覺得書讀得多了眼界自然就寬闊了。」

所以在今天,我給廣大中小學生推薦這套《小故事大作文:中華古今名人故事》,書中記載了56位名人的生平事跡以及名言語句,內容緊貼中小學生教材,非常適合當做中小學生提升寫作水平的積累。

這套書由前香港商務印書館總編、資深作家兼出版人張倩儀擔任主編,排版疏朗有致,印刷精美,其中的56位名人,並且分別來自不同的時代,職業跨度也很大。

有統一六國的政治家秦始皇

足智多謀的天才軍事家田單

天文科學家張衡

命途多舛的婉約派詞人李清照

近代數學教育家熊慶來等等

書中對歷史名人的生平事跡、性格發展提出了新的觀點,不再是臉譜化的對待每一個歷史人物,而是深入人物內心,把他們還原成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總體來說,這套書不僅對孩子的作文水平提升大有裨益,而且,是大語文時代高質量的經典閱讀書。

每個名人故事後附有「閱讀與作文訓練題」和「知識小窗口」,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名人事跡,增長知識,積累寫作素材。

總體來說,這套書不僅對孩子的作文水平提升大有裨益,而且,是大語文時代高質量的經典閱讀書,能讓孩子們深入走進名人故事,為今後的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正如這套書策劃人張倩儀老師在序中所說:我們想做一套有新精神的中國人故事書。中國人愛說故事,中國的故事經久綿長,因為這些故事植根在古老的大地上。

在今年的三月份,這本書才上架,價格是248元,618期間平臺做活動,現在僅需88元,也就是一頓飯的價格,就能增加孩子的文化積累,提升孩子的閱讀水平以及寫作能力。

數量有限,家裡有孩子需要的家長朋友們可要抓緊了。

點擊下方「去看看」

相關焦點

  • 詩詞才女武亦姝考入清華: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浸透父母的汗水
    武亦姝的高考成績是613分(上海高考滿分660分),被清華大學理科試驗班新雅書院錄取,她將成為一個清華學子。2017年初,武亦姝登上《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以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橫掃百人團,三戰三捷。一舉奪冠後,無數網友迅速被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雅的談吐實力圈粉。尤其是在爭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環節。
  • 才女武亦姝上清華,古詩詞的作用原來這麼大,你的孩子也能做到
    武亦姝降生在上海長寧區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幼在書香氛圍中成長,考上了清華,還獲得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2019年上海高考成績的揭曉,第二屆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的高考成績為613分(上海高考滿分660分)。先是奪得《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又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武亦姝的表現讓無數人羨慕。
  • 「詩詞才女」武亦姝被清華錄取 將就讀理科試驗班
    「詩詞才女」武亦姝被清華錄取 將就讀理科試驗班時間:2019/6/24 8:39:04 來源:解放網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還記得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詩詞才女"武亦姝嗎?
  • 「詩詞才女」武亦姝父親身份曝光,網友:終於知道為何她這麼強了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表現異常精彩的小姑娘,武亦姝,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被董卿親切地稱為「才女」也獲得了大家的肯定。「詩詞才女」武亦姝父親身份曝光,網友:終於知道為何她這麼強了!大家肯定想不到,在小才女的背後,有一個給出大的「大人物」那就是武雷,她的爸爸,對了,就是熱播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裡,君合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之一,武雷,在上海是非常有名的律師。武亦姝到底有多厲害呢?她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總冠軍。她曾經被推選為2017年愛崗敬業好青年,全國向善向上好青年。
  • 作為清華才女,詩詞大會冠軍的她,也曾是倒數第一,憑什麼逆襲?
    作為清華才女,詩詞大會冠軍的她,也曾是倒數第一,憑什麼逆襲?相信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的朋友,都知道武亦姝這個名字,她在16歲還上高中的時候,就在節目裡一路披荊斬棘,最終斬獲冠軍,她的對手裡甚至有許多清華北大的高材生。
  • 董卿誇武亦姝「才女」,康震卻用李清照詞教育她,這是啥原因?
    提到《中國詩詞大會》很多人自覺地想到第二季冠軍武亦姝, 通過一場「飛花令」戰勝北大博士陳更,16歲的年紀,精通2000首古詩詞,在舞臺上的武亦姝沉著冷靜,自信而從容,一首首古詩詞從她的口中說出,輕鬆戰勝百人團,更是被董卿點名誇獎為」才女「 ,不僅是選手就連嘉賓專家們都不惜表揚讚許,可以說一時間父母們都把武亦姝當作了」別人家的孩子「。
  • 「詩詞才女」武亦姝是理科?613分上清華,有顏有才說的就是她吧
    「詩詞才女」武亦姝是理科?613分上清華,有顏有才說的就是她吧!武亦姝是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這位詩歌才女,沒想到讀的竟然是理科,而且成績優秀,高考成績公布那天,武亦姝的成績也備受矚目,居然拿下來613的高分,要知道,總分不過才630分!
  • 放養式教育: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
    什麼是放養式教育?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接觸自然、社會,而不是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越來越多的家長採用「放養式教育」來培養孩子,其實,放養式教育本身可行的,但是很多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卻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們認為,放養式教育就是放任孩子自由,讓孩子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學習上也是如此,想幹嘛就幹嘛。孩子在沒有壓力、沒有鞭策、沒有引導的教育環境下,很難明確自己的目標。
  • 「才女」武亦姝還記得嗎?當初被吐槽醜,如今被稱為「清華校花」
    大家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講有才華的人精通古詩詞的人自然不一樣,就像很多人說董卿就是這般,有文化有修養,不過在第二屆《詩詞大會》上董卿就誇過16歲的武亦姝「當之無愧的才女」,而武亦姝也不負眾望戰勝北大博士陳更,以飛花令獲得年度冠軍,可以說一夜爆火,贏得了無數人的青睞。
  • 放養式教育、圈養式教育,到底怎麼選
    放養的孩子更加有自己的個性,更加與眾不同、招人喜歡,且在未來能走的更遠。很顯然,放養和圈養的孩子,在性格上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關於孩子到底要「放養」還是「圈養」,家長該怎麼選?其實,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的時候,家長們最需要掌握的就是在這兩種教育方式中正確拿捏好一個度,學會收放自如。什麼是放養式教育?
  • 「詩詞才女」武亦姝:曾獲《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卻考進清華理科
    她,就是「詩詞才女」武亦姝。 上幼兒園時的武亦姝也很調皮,對學習缺少熱情,對老師布置的作業她也是漠不上心,對此,她的媽媽也採取過比較嚴格的督促方式來教育武亦姝,但結果卻不盡人意。後來,她的父母改變了方法,他們開始在家裡陪武亦姝玩知識遊戲,正是在這種方式的薰陶下,武亦姝接觸到的詩詞越來越多,也變得越來越愛看書,她對於學習變得更為主動。就這樣,武亦姝與詩詞結下了莫名的緣分。
  • 《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613分進入清華,現狀如何?網友:班花
    因此,很多人都紛紛在提倡讓古詩詞更多的進入人們的生活中,而不是讓小孩子去學習一些網絡詞語。而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在前幾年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而在前段時間我在又看了一檔節目之後還是對在第二屆冠軍武亦姝印象深刻。當時只有16歲的才女武亦姝過五關斬六將,輕鬆就戰勝了北大的博士,拿下了冠軍的寶座,成為了霸主。
  • 「圈養式教育」「放養式教育」?適當空間帶來的結果,出乎意料
    文丨大白奶爸plus(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針對 「圈養式教育」和「放養式教育」這兩種教育模式,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其實這兩種教育模式像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那我們是選擇「圈養式教育」還是「放養式教育」呢?
  • 奪冠後亦姝關掉手機享清靜 媽媽:希望她踏實低調地成長-奪冠 語文...
    最終,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16歲美少女武亦姝過關斬將奪得冠軍。比賽中她那淡定從容的表現讓電視機前無數人被這個姑娘「圈粉」,很多學生看她的比賽而被點燃了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武亦姝的情況也許不可複製,但她可以成為引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正能量,這就是一件好事情!」《中國詩詞大會》嘉賓老師之一、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蒙曼說道。
  • 武亦姝在詩詞大會上背的一句詩,讓她圈粉無數,這詩到底妙在哪?
    武亦姝憑藉一句詩走紅在看了節目之後,我們發現武亦姝首先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笑起來很可愛,而且她180的個子對於人們的視覺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衝擊。雖然武亦姝是在2001年出生的,但是她卻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量。很多人都說她是被古典詩詞「養」大的孩子。在奪得的冠軍之後,她也迅速在網絡上走紅。
  • 「圈養式教育」對比「放養式教育」,適當的空間也能讓孩子成長
    文 | 小碧育兒心得(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1658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一直以來,「圈養式教育」和「放養式教育」的爭論持續存在,兩種教育方式的擁護者各執一詞,都認為自己最有道理。
  • 才女武亦姝的開掛人生提醒您,這3招很實用
    2019年,武亦姝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使得這位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中奪魁的才女再一次被世人關注,武亦姝奪冠那年,才16歲,其淵博的詩詞知識儲備,穩健的臨場發揮,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觀眾在觀看節目時,都忍不住會留下疑問,那麼多的詩詞,武亦姝是怎麼裝進自己腦海裡的呢?
  • 詩詞才女武亦姝613分上清華!為什麼讓孩子背古詩?看她就知道了
    看她就知道了武亦姝的母校復旦附中的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老師表示:武亦姝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她個人對古典文學的愛好和長期積累有關。她的走紅,正反襯出當前基礎教育中的古詩文教育還有很大的改進和上升空間。待孩子能漸漸理解那詩句中的一樁樁一件件,他是不是更能在長大後的某刻獲得深刻的共情,會不會更能明白蘇州園林中「小橋流水人家」的那份婉約,更能明白春色桃花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會不會更能明白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那份從容大氣,「揮手自茲去
  • 對於孩子放養式教育到底可不可取
    對於這樣的「放養式」教育 家長們也是眾說紛紜。 放養教育"放養式教育"到底可不可取有家長認為,"放養式教育"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自身的學習習慣。放任教育小編認為「放養式」教育忽視了孩子的自制力普遍不如成人,孩子在家期間如果養成懶散的習慣,過慣了沒人督促就不去努力的生活,真的會毀了自己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