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壓力多大?八成人因「事業無成」倍感壓力,技術部門成「壓力...

2020-12-13 和訊

這個時代把年輕人逼成什麼樣兒了?

脈脈上有個動態「24歲一事無成,迷茫焦慮,想知道該怎樣從現狀走出來?」

劃重點:24歲,一事無成。

翻譯過來就是:96年生,畢業兩年,一事無成。

到底是什麼讓一個年僅24歲的祖國花朵、時代後浪產生如此可怕的想法?

才工作兩年,想獲得什麼成就呢。能做好手頭的工作、想明白自己喜歡什麼就已經很難得了。

這讓人不禁擔憂起大批「35歲,一事無成」的職場中堅,他們的內心該背負著多少的焦慮與壓力啊。

帶著這份憂慮的心,脈脈數據研究院對當下的職場人展開了調查,與鳳凰網科技和微博職場聯合發布了《職場人壓力報告2020》,試圖探究他們的壓力現狀。

25-30歲成壓力敏感群體

國內疫情逐漸平息,但疫情帶來的影響依舊在行業、企業、就業市場上瀰漫。

脈脈數據研究院在今年2月曾對職場人進行調研,因為疫情的影響,43%的職場人推遲了找工作的時間,認為疫情增加了求職難度的職場人佔比38%。

從各個角度來說,2020年職場人在面對生活和工作時,壓力都不小。

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

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職場人的平均壓力值為6.9,達到了近兩年的壓力峰值。

事實上,相比於2018,數據表明職場人2019年的壓力值略有回落。而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

有趣的是,壓力在變高,壓力群體在變化。

從2019年的數據中不難發現,工作3-5年是一個拐點。即30歲之後,壓力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上升。去年的熱議話題「35歲職場人去哪兒了」,似乎也在昭示著中年職場人內心的不安與彷徨。

2020則來了一個大摺疊,年輕人反倒成了壓力爆表群體。

近幾年,年輕人打破傳統的新生活方式一直成為討論的話題。及時行樂、佛系生活、超前消費,媒體們不時拿出一個話題翻炒,每次都能引起一番激烈辯論。不再存錢也成為這代年輕人的標籤,珍愛網發布的《2019-90後單身人群白皮書》中顯示,有三成的90後處於零存款的狀態。

如果說,過去對年輕人生活狀態進行的指摘只是源自長輩們的生活經驗,那此次疫情引發的連環鎖則讓不少人真切的有了危機感。

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被迫關店、裁員、降薪。2月脈脈數據研究院與Tech星球共同發布的《疫情之下,職場人2月調薪狀況調研》報告顯示,34%的職場人在2月慘遭調薪,44%的被調薪者當下生活會被調薪影響。

收入減少,但信用卡、花唄的帳單卻無法推遲還款。如此「腹背受敵」的年輕人,一下子「四大皆空」(支付寶、微信、信用卡、錢包都沒有錢了),生存受到了考驗,壓力自然陡增。

如果非要在不幸中尋找經驗,那就是經此一疫讓那些「及時行樂」生活的職場人開始反思,這種抗風險能力幾乎為零的生活方式,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還俗時代:事業無成令我倍感壓力

回到開篇的話題,「24歲一事無成,迷茫焦慮,想知道該怎樣從現狀走出來?」

事實上,職場人的「還俗化」從年初就有跡可循。

在年初脈脈發起的「2020新年FLag」活動中,95後、90後職場人新年Flag選擇「存款翻倍」的佔比分別為33%和32%,均超過80後。

而在此次壓力調研中,也有近八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因事業無成感到壓力。這其中,40歲以下的受訪者壓力都頗高。也許只有過了四十不惑的年紀,看清自己的平凡之後,這種壓力才會開始變小。

人的壓力來源是多方面的,有的關於事業,有的關於年齡。

視頻《後浪》的刷屏,不僅令一些年輕人熱血沸騰,也讓人產生了一種前浪無奈將時代讓位後浪的假象。

但這只是假象。真相是,數據顯示最容易受到後浪壓力的是25-30歲年齡段的群體,40歲的前浪們受到的壓力最小,僅為9%。

當然,相比於外界、其他人的影響,50%的受訪者都表示讓自己壓力最大的人,其實是自己。

英國哲學家羅素也說過,過分關注自己、關注自己情緒和內在,容易導致抑鬱、不開心。所以有時候專注於工作、加班,反倒是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

有趣的是,關於「與哪個部門對接時,會讓你感到壓力?」的調查結果,有些令人出乎意料。

曾經以為掌握職場人報銷命脈的財務是大家的命門,再不濟也是擁有法律武器、幫忙避開所有坑的法務們令人瑟瑟發抖。結果卻是看起來善良且毫無攻擊性的技術部門最終脫穎而出,被選為讓職場人感到壓力的部門。

對此做市場公關的Jason這樣解釋,「跟技術小哥對接的壓力在於,對代碼的未知。你不知道這個需求難不難,所以就沒有底氣要求deadline。但技術小哥看著工作又很多,也不好意思去催他... ...」

除了人的影響,作為一個社會的縮影,職場裡的很多事情也是職場人的壓力來源。

在眾多工作場景中,「項目快到deadline」和「開會做演講」最能讓職場人感到壓力。最令職場人詬病的團建聚餐,對職場人壓力影響倒是小得多。

疫情反覆,壓力無常

疫情無疑是今年生活中最大的變量。

當人們以為生活即將趨於平靜、恢復往常時,疫情又在新的地方捲土重來。有44%的職場人表示,當下最擔心疫情再次爆發。

儘管不同年齡的人群看似擔心的事情不同,比如25歲以下的人最擔心晉升無望,25-30歲之間的受訪者最擔心找不到工作。但事實上,這些擔心背後隱含的都是對疫情再次爆發的擔憂。

不過疫情你我尚且無法控制,來自工作的壓力,職場人倒是有自己的解決方法。

脈脈上有個話題「工作競爭這麼大,你是如何釋放壓力的?」,5904個職場人在這裡分享了自己的解壓方法。

彩娟 總經理 汽車/機械/製造

哭啊哭啊哭啊……找個沒人地方使勁哭!

小雪 設計 IT網際網路

找個安靜地方發呆,聽音樂,面向大海深呼吸,吶喊!或者爬山頂望著遠方!

乾清 獵頭顧問 服務業

彈吉他,K歌,看書,釣魚,打籃球,和朋友一起打遊戲擼狗擼貓。

袁錚 程式設計師 IT網際網路

背起行囊,跨上單車,騎行900公裡,把什麼工作,壓力,全部都拋棄了,全身心的投入到騎行中,感受大自然的微風,周邊的風景。

比起日常的解壓方式,職場人在公司的解壓方式相對統一。

46%的受訪者會在公司「努力學習,提高競爭力」來緩解壓力,選擇聽音樂的受訪者也不在少數,達到了35%。有趣的是,有11%的受訪者會通過與老闆溝通來進行解壓,通過加班解壓的也佔到了9%。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職場壓力多大?八成人感覺「事業無成」,技術成「壓力恐怖組織」
    25-30歲成壓力敏感群體國內疫情逐漸平息,但疫情帶來的影響依舊在行業、企業、就業市場上瀰漫。脈脈數據研究院在今年2月曾對職場人進行調研,因為疫情的影響,43%的職場人推遲了找工作的時間,認為疫情增加了求職難度的職場人佔比38%。
  • 夫妻間的期望成壓力?關鍵學會「羅森塔爾效應」,讓壓力成動力
    八個月後,當他來檢驗的時候,發現果真如此,但其實名單上的孩子都是他隨機抽取的,他事先根本都不認識這些孩子!一、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3、 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反饋羅森塔爾效應,若是運用地好的話,就會轉化成一種十分積極的情感反饋,對人的內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 職場壓力讓自己感覺一事無成,學會這四點,和壓力說拜拜!
    職場壓力讓自己感覺一事無成,學會這四點,和壓力說拜拜!現代社會,996盛行的時代,每個人都在社交平臺說說:「我壓力好大!」「為了工作禿了頭。」職場上的壓力來自領導帶給我們的工作壓力,同事帶給我們的社交壓力,家庭帶給我們的生活壓力,我們像在「高壓鍋」裡面生存,時不時還有人和你說:「把壓力化身成動力,你離成功更近。」他們在社交網絡上瘋狂向你售賣焦慮,讓你覺得好像在「高壓鍋」裡生存也挺好。我們要看看多少因為承受不了壓力,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
  • 讓更多勞動者與職場壓力「和睦相處」
    近日,福建泉州市一名外賣員因等不到餐怒摔外賣。隨後,店家腳踹外賣員,外賣員則坐在地上,崩潰大哭。在警方的調解下,雙方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達成了和解。雙方之所以情緒爆發,說到底是因為壓力。外賣員有考核焦慮,店家也有經營壓力,因為積累的壓力無處排解,最終導致情緒管理出了問題,做出了出格的舉動。職場上,壓力過大導致崩潰的事情並不少見,「成年人情緒失控只要一瞬間」提出了一個命題:在更快的工作節奏之下,勞動者該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和壓力「和睦相處」?
  • 職場是高壓場所:該如何讓自己釋放壓力,避免職場綜合症
    大家好,歡迎大家的到來,今日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學會在職場減壓、跳槽的資本。一、職場有壓力,學會減壓有益健康有人說職場是高壓場所,身處其中的職場人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還得強顏歡笑,小心翼翼地處理著與上級、同事、客戶的關係。
  • 【職場壓力管理】祝卓宏:職場壓力是什麼?
    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人際交往場所,不同級別、不同年代、不同地區的職場人士都面臨著不同的壓力源。 究竟什麼是工作壓力? 公務員群體整體上有10%的人焦慮水平比較高,8.4%的人抑鬱水平比較高,15.2%的人壓力水平比較高,與省市機關公務員相比,基層公務員心理健康狀況更差,壓力更大。該中心還對2009年至2017年底公開報導的283例自殺幹部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自殺者以處級以下的基層幹部為主,佔70%,主要自殺原因是抑鬱症,這個比例與基層幹部佔整體幹部比例一致。
  • 「工作壓力好大,怎麼辦」職場達人:學會釋放,千萬別讓職場壓力毀了你
    他們不敢停下來的背後,更深層次的源頭還是職場壓力,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歲月靜好,有的只是負重前行。 而職場壓力,也一直是上班族的隱痛,那麼,在面對職場壓力的時候,我們該怎麼緩解呢?
  • 有些人為什麼會害怕上班?——職場中的壓力無處不在!
    說得好聽點,這是一種職場焦慮症,說得現實一點,其實這屬於一種病態心理,因為有壓力就不想去上班,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家人的不負責,年紀輕輕就產生這種思想,可能有外部原因,但我覺得更多的還是內部原因,比起迷茫的年輕人,有這種想法的人更可悲,也更無奈。
  • 沒有壓力的人生不值得過,擁抱壓力,讓生命演繹精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有些事件處理起來不是那麼輕輕鬆鬆,而是會讓我們倍感壓力。當一個人處於壓力狀態下,如果不能很好地調節自己,內心會備受煎熬,正常的思考和行動都會受到影響。那種不好受的滋味只有經歷了才能深刻體會。
  • 什麼是壓力管道?壓力管道的劃分與種類
    我們都知道,管道是用管子、連接管件和閥門等聯接成的裝置,用於輸送氣體、液體或固體顆粒流體。根據管道材料的不同,將管道分為金屬管道和非金屬管道;如果根據管道承受的壓力將管道分為流體輸送管道和壓力管道。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的 「壓力管道」。,關於「壓力管道」,您知道多少?
  • 心理壓力測試
    人的心理壓力往往源於學習考試、職場競爭、事業挫折、戀愛交友、婚姻家庭或者突發事件等各種因素。壓力過大時,在生理、情緒、行為、精神等方面通常都會有某些明顯表現。2.    視頻:壓力大對健康產生諸多危害測測看自己的心理壓力到底有多大吧1. 下圖裡的橫線都是平行的!涉世越深的人,受社會侵蝕越嚴重,看到的直線越變形。你還是單純的你嗎?你能看出幾條筆直的橫線?2. 壓力測試,黑點多還是白點多?心理測試:心理壓力越大,黑色小點閃動得就越快,該死的小黑點還是安靜點吧!
  • 關於壓力的勵志句子 承受壓力的勵志句子
    1、做一個好人,會承受心靈的壓力,告訴自己,盡善盡美,贏得社會的讚譽,難在放棄。2、城市生活,壓力無處不在;生計奔波,上班不得不在;上班期間,委屈壓力難免。下班了,記得學會減壓,健康鍛鍊身體,保持良好心態。3、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去面對工作所帶來的壓力。然而,同樣的壓力卻有不同的承受情度。常人說,有壓力才有進步。
  • 曬太陽能緩解壓力 男人緩解壓力的方法
    壓力過大怎麼辦?對於職場男性來說,壓力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排解職場的壓力也是非常關鍵的。那麼,職場男性應該如何排解自己的壓力。比如男性適量的吃點辣椒,可以起到減壓的效果,不過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吃的。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也是食療。用飲食來調節情緒,一定要控制量,否則很容易物極必反,尤其是過度吃辣,對於有胃潰瘍、腸潰瘍和哮喘的人來說絕對不是好習慣。
  • 壓力大脫髮怎麼辦?釋放壓力
    壓力大掉頭髮則是因為精神壓力的原因引起掉頭的現象,因此我們應該先要解決壓力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掉發的問題,那麼壓力大掉頭髮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有什麼方法。壓力大脫髮怎麼辦?釋放壓力壓力大掉頭髮怎麼辦(1)心理調治男人壓力大的時候最容易掉頭髮,同時還容易引起腎虛、失眠、神經衰弱等疾病。壓力雖然是無形的,但是引起壓力的原因一定是有憑據的,因此要從根源上找到原因,了解讓自己倍感壓力的地方在哪裡,然後理清思路,儘量釋放壓力。
  • 職場中感覺壓力太大,學會3種解壓方法,不再因上班而崩潰
    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比較大,壓力過大的話,會讓自身出現不良的心理,比如過多焦慮和沮喪,從而誘發身體疾病,讓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所以,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三種減輕職場壓力的方法。
  • 心理測試:心理壓力測試量表,來看看你的壓力有多大!
    你有了解過當前心理壓力多大嗎?你對當前境況了解有多少呢?認知心理學家凱利認為,你對於當前心理壓力認知有多深刻,你就有多少機會讓自己擺脫壓力。從宏觀來講,壓力來自於兩方面:現實壓力;由現實問題所衍生出來的主觀情緒壓力。
  • 「匡威」都倍感壓力,還是贏在「價格」
    「匡威」都倍感壓力,還是贏在「價格」美寶寶們大家好吖~~柏林少女每晚都會分享關於彩妝,護膚,穿搭類的乾貨,喜歡的美寶寶可以點個關注持續的關注我們,讓我們一起在變美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吧!春夏的季節到了,小姐姐們不僅換上了涼鞋,還穿上了非常青春的帆布鞋,那你們一般穿的是什麼樣的帆布鞋呢?不過最近「帆布鞋」倒是蠻流行的,很多大牌發布的鞋子都受到了小姐姐們的喜歡。
  • 年輕人如何面對壓力?用這4個方法,給自己信心
    在這個時代裡,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壓力都會遞增,如果職場剛起步的年輕人害怕壓力,那往後的漫漫長路將何去何從。年輕人壓力大很正常,哪怕是看起來沉著冷靜或是嬉皮笑臉的人,都有被壓得面目猙獰之時。因為還沒發生,所以無法預料、解決,偏偏沒有答案的問題最容易讓人鑽牛角尖。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獨立生存、融入社會和角色轉換倍感壓力。除了個別優等生,更多的人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待業一年半載,最後選擇「被就業」。
  • 相比於兒童或成人,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被壓力影響
    你就是懶,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你就是上課不好好聽講,這孩子真沒法管了……哪知孩子的現在,是家庭教育的全過程,塑造而成的[委屈])我們的大腦似乎在如下的時間段裡對壓力最為敏感:首先是產前階段,壓力感受較高的孕婦傾向於生出對壓力反應更敏感的孩子;
  • 迪士尼CEO《一生的旅程》中的壓力:城堡中的壓力不會因為童話
    請問,CEO有多大的壓力?這不是我的杜撰故事。這是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在他的新書《一生的旅程》中分享的真實體驗。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比爾·蓋茨的大力推薦長達2000字。可見其內容豐富,含金量高,在名人傳記中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