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哪能辦年貨

2021-02-23 畸筆叟

我說,如今過年,也太沒有過年的樣子了。放在過去,這會兒家家戶戶早就忙得個七七八八了。就說為了這一張張嘴吧,就夠全家人忙乎的了:曰買曰醃曰浸曰切曰磨曰做,樣樣都不易。雞鴨魚肉、皮蛋烤麩、油鹽醬醋、糯米芝麻、赤豆黃豆、花生紅棗、金針木耳,悉數配給供應,要分頭去排隊買來,化個三五天是常事。那時候,店家短斤缺兩、以次充好的倒基本沒有,如有爭執,泰半是由先來後到,插隊加塞引起的。女人們總要評頭論足一番:你家的母雞肚裡還有軟殼蛋,我家的帶魚肚腸也已經爛出來了,大粒花生沒有小粒花生香,大炮紅棗賣相不錯味道推扳,連兩家的綿白糖也要拆包,放到亮光下面去比較一下,孰白孰黃,誰潮誰幹。一塊豬後腿,不能用生水洗,切開幾條深縫,抹上粗鹽花椒,揉巴揉巴,就穿上麻繩吊在陽臺上。今年只請一桌客人,用半隻雞、半隻鴨做做冷盆,已是很拿得出手了,還有兩個半隻也醃一醃,掛到廚房窗外的鉤子上。鄉下親戚送來的鰻鯗,也要用竹筷撐開肚皮,免得肉頭髮紅,賣相不好。這些,都是一直要留到元宵以後,嘴巴感覺清淡下來的時候再享用的。一時間,從弄堂裡往上望去,陽臺裡、窗簷下、晾竿上,處處琳琅滿目,讓人感到有餘裕的生活真好。為了讓水磨粉更「綈」(細膩嫩滑),那糯米至少要浸兩日兩夜。何況那時配給的糯米往往不夠用,還要摻些粳米,粳米性硬,更要多浸些時辰。家母最喜歡的就是湯糰,所以每年要磨30斤,一浸就是兩三個臉盆的糯米。年糕不但香糯、有嚼勁,還有好口彩,年糕年糕年年高。但當年的年糕少有用糯米做的,一般用粳米,有的還摻雜少量早秈米呢。粳米秈米性硬,賣相不好,人客來了,一碗炒年糕,碎不撈著,端也端不出手。從閩筍乾到水筍,至少要浸兩個禮拜,大隻的厚實的甚至要浸20天呢。俗話說,一斤浸七斤,即一斤閩筍乾可以浸得七斤水筍,但又是需要容器。此時,家裡早就盆滿缽滿,家母是巴不能夠把我們男孩子的洗腳盆,也把來用砂粉打一打,再用水衝一衝,就用上去呢。很可能就是由於容器緊張的緣故,不知從哪年開始,母親就要我們先期開切,本來是臨到要煮的時候才開切的。但沒有切過,還真不知其中之難。大冬天的,又都是石骨鐵硬的東西,很多時候雙手壓刀背還不夠,還要伸直手臂,腳也要踮起來,往下猛地摁,才切得開。哥哥們有時候就開玩笑說,切下來的東西就是全歸我一個人吃,也補不回我付出的勞力啊。往往十來家人家中,才有一家是有磨的,於是鄰舍隔壁大家先簡單碰個頭,商量出個先後秩序,輪著用。完全是原始共產主義的幹法,連主人家竟也沒有什麼優先權,怎麼方便就怎麼流轉。輪到每家,把磨搬來了,也止有一兩天時間。無何,只好連夜推磨。要磨的還有芝麻,其實是把芝麻先炒到半焦,加砂糖,放在搗臼裡搗。最可怖,那搗臼好像總也放不穩,不時傾倒,裡面磨好的芝麻酥就會撒到桌上凳上甚至地上。沒看見的情況下,我們就把它再擼回去,髒不髒也就不管了,眼不見為淨嘛。將赤豆洗淨放水裡煮熟去皮,加糖研成粉狀,再將湯汁收幹即可。豬油又分兩種。好的整塊的叫「板油」,四四方方,結實緊湊;不好的呈片狀的叫「網油」,時斷時連,筋筋剌剌。過年一般用「板油」,先將它切成小片,再用手撕開(好的板油裡是有纖維的);再將搗好的芝麻酥放入拌勻。然後搓成一個個的小圓子裝盤,到包湯糰的時候可整體放入。那時候過年,家家戶戶不論是自家人的年夜飯,還是年節裡請客,最後的那個砂鍋湯,一律是下面放個蹄胖,白湯,上面放黃芽菜、粉絲,還有就是蛋餃了——這是基本規格。蛋餃人見人愛,所以要麼不做,做起來每家都是幾百個,最少也要百多個。做蛋餃不能用大火,要微火,所以都是煤爐先封起來,上好鐵板後,就著那個小孔來做。在這方面,煤氣灶竟毫無優勢可言,火頭開不小,易滅,且人是站著的,時間長了腿酸得不行。所以,家母有時寧可走好長一段路到弄堂裡去借個煤爐來做蛋餃。吉安裡1號的廚房雖大,但8家人家合用,而且年夜歲邊,煤爐上都煮著東西,哪裡還有放做蛋餃的另一個煤爐的地步。於是天井裡,後門外,到處都是做蛋餃的煤爐、家什和人。尤其是後門外的北施家弄,從1號到6號,多少煤爐,場面堪稱壯觀。大家都坐在小杌子上,每人左手拿個半圓的湯勺,在火裡煨熱了,右手用筷子夾一小塊「板油」或肥肉在勺裡那麼一塗,算是放過油了。然後倒入事先打好的蛋糊,勺子轉一轉,將蛋糊攤開,再放入肉餡,用筷子尖揭開邊沿,蓋過去,再煨上一煨,順勢壓實蛋餃的邊,就可倒出了。你就是在旁邊站一站,也是無限風景,賽過在河埠頭看村婦浣紗呢。順便說一句,如同石磨、搗臼一樣,那年頭,圓臺面也不是家家都備有的。也是要靠鄰舍隔壁事先商量,安排好客人,你初二晝過,我初三夜裡,輪著用。到時候,不但圓臺面事先扛過去,還順手送幾隻骨牌凳過去,客人多了,家常的那些都不見得夠用。「喲,那個瘦瘦長長的是爺叔啊,賣相好得來,鼻頭管煞挺,外國人一樣喏。」「還有,二嫂的女兒覅看只有五六歲,長得比伊拉娘還要漂亮,唉,大起來又是一個害人精啊。」

我還寫過:

上海弄堂童謠小全

「上只角」,「上」在哪裡?

「老克勒」,只是個傳說

上海人家早飯鄙視鏈指南

淮海路三角花園的那個街口

老上海熱天價的16種正確打開方式

在淮海路上看美國赤佬的皺皮疙瘩

我們從小被「做」過的「規矩」——吃相篇

「三包一尖」曾斷喪在那年夏末的上海街頭

應讀者要求,將我曾經寫過的所謂「十萬加」羅列如下:

三人三家三碗三蝦麵歷險記

上海話形容面孔難看的44種講法

「淮國舊」裡「領市面」

廿六號,買米去

「滬普」故事:老清早外婆很忙

老底子哪能「擺桌頭」

上海人的做人竅坎:「九個要」與「一個覅」

說說上海人的「腔」和「調」

夢回淮海路那個最後的街角

更多在這裡發表過的文章都已收到下面的各種集子裡了。

要買書的,請先掃下方這個覽香的二維碼,加她微信。

若用手機打賞,請長按左下。關注本公眾號,請長按右下。

覺得開心,請給鼓勵。

相關焦點

  • 網紅款、家常版、老底子……去哪買你想要的年貨!
    原標題:網紅款、家常版、老底子……去哪買你想要的年貨!  據樂遊上海,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的春節比往年來得要早一些。  不過囤年貨這個傳統還是不變滴  上世紀八十年代  ◆◆置辦年貨  這個年代很多東西數量都是有限的  而且大部分年貨都要依靠票證購買、領取  可以購買家禽、蛋品、白酒、乾果等
  • 「辦年貨」用英語怎麼說?
    比如:「辦年貨」用英語怎麼說?其實,我們都知道英語裡絕對沒有「辦年貨」的那個現成的對等英語詞或表達,去問那個「辦年貨」的英語是什麼真的是徒勞的。這時就需要我們「用英語跟老外溝通」什麼是「辦年貨」的意思,然後用英語把它表達出來。「辦年貨」的英語表達實則考驗的是我們這方面的英語能力。
  • 走進「老底子」——大九班班本化主題活動
    當孩子們遇到傳統「老底子」遊戲時,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朗朗上口的童謠、神奇有趣的才藝表演、隨處可玩的小遊戲……「老底子」的遊戲每一個都有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文化價值,刻畫了一代代人的歡樂童年。近期,新城幼兒園大九班的孩子們在這些代代相傳的童年遊戲中走進「老底子」主題課程,在探尋、觀看、體驗中,感受傳統遊戲的魅力,尋覓「老舟山」的獨特風味。
  • 海南故事|春節,從辦年貨就已經開始啦
    這裡 是你熟悉的海南村對於自豪為老海南村人的燕姐來說,春節是從辦年貨開始。她記得,在離家不遠的街道旁,有位非常厲害的老婆婆,她能用嘴巴往排球般大小的煎堆裡吹入空氣,把煎堆皮吹得只有幾毫米,又薄又脆!當小燕子成為燕姐,負責起一家大小年貨的操辦,街上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本地人一般就是去附近的批發市場,品種足夠豐富又在家門口。都是街坊熟客,平時幫襯得多,才信得過不會被宰啊。」燕姐說。
  • 辦年貨用英語怎麼說?
    春節臨近,置辦年貨成為中國老百姓的頭等大事,家家戶戶開始採購各種吃的、穿的、用的、玩兒的,這些被統稱為「年貨(nián huò,special purchase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而採購年貨的過程稱為「辦年貨(bàn nián huò,do Spring
  • 一雙牛年生肖福筷,再加上老底子的醬鴨和青魚乾,這才是杭州年貨的「標配」!
    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中老底子的杭州年味好像越來越淡了。醬鴨、青魚乾,配上傳統天竺筷,這是屬於杭州人對過年的儀式感。一份好的年禮就該豐盛又滿是濃濃的鄉情,它會是故鄉味道的載體,讓味蕾變成情感的寄託。2021辛丑牛年到來之際,天竺筷帶來「鮮活杭州味」金牛禮盒,參照清代生活美學大家、老杭州人袁枚留下的美食寶典《隨園食單》,選用最傳統的工藝和最地道的食材,帶這盒「杭州味」回家,記憶中的老杭州年味就都回來了。「鮮活杭州味」金牛禮盒,包含了杭州人過年必備的「土法醬鴨」、象徵著年年有餘的「青魚乾」,當然還有寓意著牛氣沖天的牛年生肖天竺筷。
  • 上海寧老底子哪能過冬?禦寒保暖有「良方」
    原標題: 上海寧老底子哪能過冬?在沒有空調暖氣的年代,上海人如何靠著「一身正氣」禦寒保暖的呢?01.棉毛衫褲被上海人親切地稱為「」Me more say「Me more cool」。醜歸醜,但是真的暖和啊!棉毛衫因為貼身,還有「養女兒是棉毛衫」的比喻,形容貼身。
  • 【享讀】老底子上海人哪能「擺桌頭」?(滬語音頻)
    今朝,我們來讀一讀畸筆叟的《上海野狐禪》這本書,講講老底子上海人在家裡哪能「擺桌頭」,那個時候,地方不大、菜餚也都是自家製作的簡單樣式,不過也是很多人回憶裡的一抹馨香。「不來訕的,這是我昨日燒的呀,」一般情況下,隔夜菜不得上桌,「倷歡喜麼,我去盛一碗出來熱一熱。」其實當然已經熱好了。啥叫啥「家常菜」?此之謂也。
  • 殺豬宴,辦年貨,打年糕,做凍米糖
    是殺年豬 吃年豬飯是屋簷下曬滿誘人的醬貨是打年糕~做凍米糖~辦年貨~那麼問題來了,都說現在的年味淡了哪裡還能找到當年那樣濃濃的年味呢?▼2021·首屆富陽湖源鄉年味節將在01月23號(周六)盛大開幕啦!
  • 快過年了,「辦年貨」、「壓歲錢」用英語怎麼說呢?
    馬上就要過年了家裡都在辦年貨吧那年貨用英語怎麼說呢?從小收到大的壓歲錢又怎麼說呢?年貨的英文:special purchase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goods for us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 驚喜☛ 臺灣年貨大街的終極美味,不用出國在佳思多辦年貨一次搞定!
    【臺灣年貨in佳思多】不用出國在佳思多辦年貨一次搞定!
  • 老底子的杭州味道
    其實,這就是杭州老底子的味道。春以前生活困難時期,這些野菜就是平民百姓的救命菜,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吃膩味了,換換口味吃些野菜,既健康又能豐富自家餐桌。老底子杭州人都是吃錢塘江的黃蜆兒的,菜場裡也有賣的,價格便宜、味道鮮贊。和螺螄一樣,黃蜆兒也是市井人家喜歡的小河鮮,味道比螺螄更鮮美。
  • 蕩蕩淮海路9:老底子的萬興:食品二店
    在老底子,食品一店所在的南京東路720號是經營百貨的新新公司。一店到1952年才開店,前身為上海市土產公司第一門市部。而萬興食品店開業在1907年,也就是在大清的光緒三十三年;比1926年1月23日開業的新新公司還要早。萬興的特色是經營名牌和高檔食品。
  • 羊年辦年貨 當心12款問題食品
    羊年辦年貨 當心12款問題食品2015-02-02 10:23:02 來源:  安徽日報    春節臨近,年貨市場食品質量如何?省食藥監局日前在食品流通環節抽檢385組食品,合格率97%,有12組不合格。
  • 糖水黃桃、木蓮凍、石花凍…寧波老底子夏日飲品,營養又解暑,你中意哪一款?
    在寧波度夏,除了這些眼花繚亂的飲品,還可以吃到很多傳統飲品,比如綠豆湯、糖水黃桃、木蓮凍、西米露等,解暑又營養,老底子用涼涼的井水作為天然製冷劑,是很多寧波人從小吃到大的童年美味。木蓮凍是寧波人非常喜愛的夏季飲品,除了手工木蓮凍,盒裝木蓮凍在超市和菜市場都能找到。石花凍——海的味道來自大海的石花,富含豐富的膠質,用水煮後溶成膠,涼置後呈果凍狀。冷藏後的海石花結實有質感,按下去會有彈性。食用時可以切成絲狀,根據口味添加水果、糖水、牛奶等,清甜爽口、冰涼透徹,帶有海的味道。
  • 過年規矩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辦,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可不行,前兩天和一個老農聊天,就談到了春節,談到春節的規矩,老農說,在鄉下過春節有很多規矩,但是有一個基本的規矩,那就是,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辦』。"什麼?鄉下還有這樣的規定?」當時我很疑惑,同時,我也不知道「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做』」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就請大家來告訴我。
  • @寧波人,老底子年貨自己做更安全!
    同時,提醒大家選擇正規商家購買年貨,注意查看外包裝上的標籤、生產標準號,儘可能選擇日期新鮮的商品。新鮮的堅果、瓜子聞起來都會有果實的清香味,如果聞起來有黴味或者不新鮮的油脂味兒,也稱「哈喇味」的,不要買!!!
  • ▎原創 深度 ▎ 老底子的年夜飯,吃什麼菜?
    老底子的年夜飯,吃什麼菜?我小辰光,屋裡廂也是用這種火鍋兒的,這桌年夜飯,老底子的味道兒足的!」王啟禮指點著兒子操辦這桌「復古」的家宴,作為一個廚師的父親,美食的傳承,理所應當。 事實上,這道菜不僅能輕鬆化解鯗焐肉的腥膩,在老派杭州年夜飯的餐桌上,水芹菜因為中空的緣故,承擔著「路路通」的寓意。而不僅在杭州,江南一帶,蘇杭滬甚至更北的揚州,水芹菜都能上得「年夜飯」這種最重要家宴的臺面。
  • 辦年貨 北京創意年貨購買指南
    又到年關,買年貨這種事似乎永遠都缺idea。顏值和創意同在、拿得出手的年貨,到底有沒有?
  • 杭州熱水瓶廠變「社區大客廳」 社區老底子文化都在這
    收到的「奇思妙想」很多,其中提到頻率最高的,是想保留老熱水瓶廠的特色。「新場地這裡,是原來杭州熱水瓶廠的拆遷地塊。現在小區裡的居民,大多是從前住老熱水瓶廠附近的,有些還是廠裡的職工。」張菁說。中心分為上下兩層,一樓主要有五大功能區:黨建引領基層善治(三方辦)的協同空間、辦理為民服務和黨建事項的服務空間、組織力競爭的躍動空間、百姓大書房大樂園的文化空間、室外黨員志願服務特色街。試點推行的「全能社工崗」,代替了原有分條線設置的「一門式辦公大廳」。日常安排2名「全能崗」社工坐班,接待來訪居民、引導居民辦事、處理綜合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