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的杭州味道

2021-02-16 快拍快拍網

本版圖文 快拍小友 溢齒留香

即將到來的5月,杭州將舉辦「知味杭州」亞洲美食節,其中,有一個關於美食的影展——「尋味亞洲」影像展。

在影像展的準備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尋找有關杭州的味道。而這個味道,在快拍小友「溢齒留香」的《老底子的杭州味道(春夏秋冬杭幫菜)》這本書裡,找到了。

「溢齒留香」是地道杭州人,2006年開始,她堅持每天發布自己做菜的文章,之後,又開始用攝影,記錄她嘗到的菜和親手製作的菜。

現在的 「溢齒留香」,是一位美食專欄作者,也是旅遊達人和攝影師。

「溢齒留香」小時候就住在西湖邊,每到周末,就會和小夥伴一起爬寶石山。也會和小夥伴一起在西湖邊的少年宮學自行車,或是在湖邊採野花野草、摸螺螄、釣魚蝦。還有逢年過節時,家人都會特別隆重對待「吃」這件事,無論端午清明立夏,都有每個節日的食物,到了春節,更是擺滿了糟肉、蝦油雞、醬鴨、醬肉……她所居住的大院裡,還一排排曬著白菜和一缸缸用腳踩制的冬醃菜……

「溢齒留香」說,這些兒時的記憶,都是無法割捨的杭州味道。「時光可以改變,不變的是對美食的那份記憶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在出版的這本書裡,「溢齒留香」以春夏秋冬四季分類,裡頭除了美食,還有媽媽的味道,還有家的味道。

其實,這就是杭州老底子的味道。

上湯草子

春暖花開的時節去郊縣踏青遊玩,可以看到大片青綠色的草子,圓圓點點的嫩葉在陽光下散發出清新的氣息。在田裡幹活的老農說,這種野菜就是杭州人俗稱的草子,可以趁著開花前,採來做菜吃。以前生活困難時期,這些野菜就是平民百姓的救命菜,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吃膩味了,換換口味吃些野菜,既健康又能豐富自家餐桌。

茶香雞翅

茶香菜是杭州龍井茶對美食界的一大貢獻,用龍井茶做菜具有清新可口、去油解膩的獨特作用。著名的杭州菜龍井蝦仁就是用龍井茶和蝦仁製作的,講究的是蝦仁嫩白,茶芽碧綠,食後清口開胃,滋味獨特,在杭州菜中堪稱一絕。不過製作這道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難度,我這裡教大家一道簡單的茶香雞翅,用龍井茶與雞翅搭配,既有濃鬱茶香又香酥可口。

蒜苗炒黃蜆兒

杭州的河鮮魚蝦很多,春天裡本地的貝類小水產黃蜆兒最是肥美,價格也很實惠。老底子杭州人都是吃錢塘江的黃蜆兒的,菜場裡也有賣的,價格便宜、味道鮮贊。和螺螄一樣,黃蜆兒也是市井人家喜歡的小河鮮,味道比螺螄更鮮美。

胡蔥炒蛋

二月,空暇時去龍井、梅家塢等農家山村遊玩,在茶園田埂和房前屋後的池塘水溪邊轉轉,除了常見的馬蘭頭、薺菜,還可以見到一叢叢細細長長綠色的野蔥,杭州人稱它為胡蔥,比一般的小蔥更細更長,挖出來,可見到下面圓圓的蔥頭,蔥香濃鬱。洗乾淨後加上鮮嫩的春筍,與雞蛋同炒,頓時香飄滿屋。


八寶醬丁

杭州的夏天真是越來越熱了,會讓人胃口不開,不想吃飯。我媽在夏日總會炒一大碗鮮香濃赤的八寶醬丁,裡面的食材也都是家常時鮮菜,有清甜的豌豆和青紅椒,有鮮香的香菇和茭白,還有嫩滑的蝦仁和香脆的花生米,有時也用豆腐乾、筍丁等,配合成八樣食材,五顏六色煞是好看,吃起來也很有嚼勁,混合著濃鬱的醬香,讓人胃口大開。

杭椒野筍

夏天到山林避暑,農家山後的小竹林,偶然就會發現細細長長的野筍。這野筍是做美味筍乾的原材料,新鮮野筍和辣椒、雪菜同炒也別有一番清鮮滋味,是下飯好菜。我常常跟著老農一起去竹林裡採挖。這野筍剛從竹林裡挖出來時,還帶著竹林的新鮮勁兒,自然生長無汙染!

荷塘小炒

杭州的夏日,風景最美的當數碧波蕩漾的荷塘。這個時節新鮮的蓮藕、蓮子和水生植物菱角也就成了最時令的家常主菜,西湖邊和街巷裡時常看見有人在叫賣,我也經常買一些回家大飽口福。做一道解渴潤肺、清涼去火的荷塘小炒,讓夏日荷塘的清新涼爽回味於心。

南瓜花

老底子,一到夏天,杭州很多人家門口的小院子裡就掛滿了葫蘆、絲瓜、南瓜……一方面美化了環境,另一方面這些瓜果蔬菜也成了每家夏日隨手可摘的美食原料。

我對南瓜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它全身都是寶!南瓜可以煲湯、蒸煮、炒菜,南瓜藤和南瓜葉可以炒著吃。南瓜花也是一種美味,有花託的是雌花,不能採,會結南瓜的;沒有花託的是雄花,可以採,花點時間做了一道外松裡香的釀花菜南瓜花荷包菜,味道真是出人意料的驚豔。

蜜汁糯米藕

西湖盛產蓮藕,每逢夏秋之際,蓮藕就成為杭州人家餐桌上常吃的菜。杭州的知名甜點蜜汁糯米藕正是以蓮藕為原料,將糯米灌入蓮藕中,配以香甜的桂花醬,口感清甜,香氣濃鬱,味道獨特,特別受歡迎。杭州人喜歡吃藕,不僅因為它口感清脆,有清熱涼血、滋陰潤膚的作用,還因為蓮藕內部全是洞洞,寓意路路通。

香炸藕夾

西湖的蓮藕一般是不拿出來賣的,主要用於觀賞,要吃白嫩脆生的蓮藕必須上各大農貿市場和超市。在我們家,會把藕和肉末夾在一起,放入油鍋裡炸成藕夾,外脆裡鮮,既可以當下酒菜又可以當零食,是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美味小食之一。我記得小時候家裡每次做好藕夾,總是等不到上桌,就被幾個嘴饞的小傢伙偷吃了,所以我媽每次都會多做一點。

蟹釀橙

每逢中秋佳節,杭州人的餐桌上就會有傳統家宴菜大閘蟹。一般家庭以清蒸為主,用姜醋汁蘸食,要的就是原汁原味。想吃得精緻些的,可以把蟹肉挖出來,做道好看又好吃的南宋名菜—蟹釀橙,蟹鮮橙香,造型優美,會給家裡的中秋餐桌帶來一份驚喜。

桂花糖芋艿

杭州的秋天不僅美在北山街上金黃的梧桐葉,也美在大街小巷片片楓葉紅和點點銀杏黃,更美在滿城飄香的桂花雨裡。每逢節假日,我就喜歡去「滿隴桂雨」吃農家菜、聞桂花香。在農家院裡,除了必點桂花藕粉和慄子燒雞外,我還喜歡那碗香甜軟滑的桂花糖芋艿,用杭州本地的紅梗小芋艿為主料,用紅糖和桂花調味,我常常會忍不住多吃一點。


如意素八寶

杭州人在年裡年後,總喜歡吃一道清爽解膩的小菜,這就是如意素八寶,裡面的八樣素菜顏色各異,賞心悅目,營養豐富,鮮香爽口,取吉祥如意、恭喜發財之意。

黃豆肉皮凍

小時候每到天寒地凍的日子,我媽總要端出一小袋圓圓的黃豆,倒在盆裡浸泡,然後買回家一些肉皮,先刮去皮上的豬毛,再切碎和黃豆一起煮,一直煮到黃豆和肉皮酥爛,湯色濃白,再倒入一個大砂鍋裡放涼,凍一晚,就變成了我們家的美食——黃豆肉皮凍了。

素炒二冬

小時候每到冬天,我家大院裡的牆腳邊或長長的竹竿上就曬著長梗白菜。那時候,幾乎家家都會醃白菜,有時還會放些小蘿蔔、辣椒一起醃。小孩子嘴饞,就會自己去缸裡挖一棵蘿蔔出來,和冬醃菜一起拌著芝麻油吃。現在,已經很久沒見我媽醃菜了,只有每年年底我公司同事在郊區的老家裡的那一缸醃菜,總讓我們這些吃貨記掛。

臘筍燒肉

我一直認為筍和肉是絕配,肉因為筍的加入變得更鮮香,筍因為吸收了肉的油潤更入味。老底子的杭州人將這兩者的搭配發揮到了極致,發明了這道濃香油潤、解饞下飯的臘筍燒肉,我認為其美味絕不亞於梅乾菜扣肉。

更多亞洲美食節信息 請關注「杭州美食評論」

快拍快拍徵集「我的攝影故事」。 照片請上傳快拍快拍網(www.kpkpw.com)或下載快拍快拍手機客戶端(詳見二維碼),上傳到「我的攝影故事」頻道,小編會聯繫你。

相關焦點

  • 【福泉素食】老底子的杭州味道——傳承自永福寺齋堂的毛豆臭豆腐
    臭豆腐外陋內秀,毛豆子則是脫俗的清爽,即使和臭豆腐廝混在一起,也不會沾染氣味,是兩種完全獨立卻又最相互彌補的味道。到了夏天,女人們買了毛豆或者從自己家院子開的小菜地裡現摘毛豆下來,叫上孩子們一起幫忙剝毛豆,廚房裡放著買回來的臭豆腐。隔壁鄰舍聞到臭豆腐的味道,隨口說句:「哎……你們窩裡更早買的臭豆腐毛好麼,盡該臭哎!(意思是:你家今天買的臭豆腐真好,真的很臭哎!)
  • 這些牆門菜才是老底子杭州味兒,別只知道西湖醋魚、宋嫂魚羹!
    馬師傅,杭州西溪喜來登度假酒店行政總廚,如果你愛看電視,會發現他經常上節目教大家做菜——大多是地道杭幫菜。最近,他搞了一個牆門菜系列,還特地花了幾個月時間搜集杭州老底子的一些舊物件,以作渲染氣氛的裝飾。老底子家家都在吃的家常菜牆門菜,就是老底子杭州牆門裡挨家挨戶都會吃的菜,食材實惠,吃起來很入味。
  • 杭州這家私房菜館,從餛飩攤變成300平大飯店,藏有老底子的味道
    在杭州的吃貨圈裡,三姐妹私房菜館,具有很高的人氣。很多老吃家都對他家的私房菜如數家珍,開背蝦,白切肉,黑魚兩吃等等。這家私房菜館人氣很高,想要去吃的話,要錯開高峰期,飯點的時候,店裡座無虛席。也正是因為客人多,這家店的服務讓人感覺有種店大欺客,被怠慢了的感覺。
  • 油墩兒,杭州即將消失的老味道
    油墩兒,杭州即將消失的老味道 我和妹妹種的「一點紅」成熟了, 趁著這個好時候, 我們做了杭州老底子小吃油墩子,
  • 天竺筷:老底子杭州的記憶與傳承
    杭州有「四寶」——絲綢、剪刀、扇子、天竺筷。天竺筷不如杭州絲綢、張小泉剪刀、王星記扇子聲名在外,但卻是老底子杭州家家戶戶用餐時的標配,也曾有過贈予外賓、遠銷海外的輝煌經歷。今天,我們很少能在尋常人家的飯桌上看到天竺筷,但在樓外樓、奎元館等杭州餐飲老字號裡依然能得見其身影,天竺筷制筷工藝也被納入了浙江省及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舌尖上的年味老底子杭州人過年都吃什麼?
    就像韓國的主婦都會做泡菜一樣,杭州老底子的主婦很少不會做醬鴨的。當然老杭州的最經典款搭配是雪菜、冬筍絲加上肉絲、豆腐乾絲。喜歡吃甜食的人,就乾脆包豆沙餡兒的。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一起包春卷,現包現炸現吃,特別有年味兒。
  • 東南亞口味的小龍蝦、老杭州的滷味點心,搭配四川燒烤,是個什麼味道?
    碗筷邊兒,一看就知道是老杭州開的店。
  • 這些老底子的杭州小食,才消夏又解悶~
    我算是很愛喝酸梅湯的人,自己在家也會煮一點。攤主廖姐說,其實店裡主要還是靠賣冰鮮的營生,但大家喜歡吃,就一直繼續做著了。一身酷灰的麻醬,芝麻香甜,一不小心就蹭的嘴邊都是麻醬糊,超多糯米Q彈Q彈的血糯米也是我的最愛,非常有口感。說起老棒冰,光明冰磚絕對有一席之地,雖然是香草味道,但是更突出的還是那個奶味,口感細膩。
  • ▎原創 深度 ▎ 老底子的年夜飯,吃什麼菜?
    老底子的年夜飯,吃什麼菜? 「老杭州的年夜飯,是一定要有一隻暖鍋兒的!」王承豪徵詢了九十來歲的鄰居老阿太,得到了這樣肯定的回覆。於是,原本準備放在一品鍋裡的「杭八鮮」被小心翼翼地「請」到了一個老的銅火鍋裡。「贊的!全紫銅的,好東西啊。
  • 一雙牛年生肖福筷,再加上老底子的醬鴨和青魚乾,這才是杭州年貨的「標配」!
    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中老底子的杭州年味好像越來越淡了。醬鴨、青魚乾,配上傳統天竺筷,這是屬於杭州人對過年的儀式感。一份好的年禮就該豐盛又滿是濃濃的鄉情,它會是故鄉味道的載體,讓味蕾變成情感的寄託。2021辛丑牛年到來之際,天竺筷帶來「鮮活杭州味」金牛禮盒,參照清代生活美學大家、老杭州人袁枚留下的美食寶典《隨園食單》,選用最傳統的工藝和最地道的食材,帶這盒「杭州味」回家,記憶中的老杭州年味就都回來了。「鮮活杭州味」金牛禮盒,包含了杭州人過年必備的「土法醬鴨」、象徵著年年有餘的「青魚乾」,當然還有寓意著牛氣沖天的牛年生肖天竺筷。
  • 歡迎來這面網紅牆打卡,它應該會讓你想起杭州的老底子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章杭波 在杭州下城德勝東村小區,有這樣一條巷子,一邊是高大的銀杏樹,微風襲來,落葉飄零,在冬日慵懶的陽光照射下揮灑著一抹金黃;一邊是百米的淺浮雕牆繪,一個個復古的老物件、一幅幅熟悉的小場景
  • 杭州熱水瓶廠變「社區大客廳」 社區老底子文化都在這
    近日天氣變冷,杭州拱墅區長徵橋社區的新便民服務中心「大客廳」卻很熱鬧,早上有附近居民來讀書看報、下午有自由職業者來這會客辦公、放學了有孩子跑來寫作業、晚飯後有老人圍坐在一塊閒聊……為什麼都來這? 收到的「奇思妙想」很多,其中提到頻率最高的,是想保留老熱水瓶廠的特色。「新場地這裡,是原來杭州熱水瓶廠的拆遷地塊。現在小區裡的居民,大多是從前住老熱水瓶廠附近的,有些還是廠裡的職工。」張菁說。
  • 秋光正好,我想和你約個老底子下午茶好不好?
    秋光正好,我想和你約個老底子下午茶好不好?人間忽晚,杭城已秋。杭州秋天的味道,是被桂花霸佔了的。而杭州桂樹最密集的地方,無疑是滿覺隴了。這場秋日之約,我想帶你來生活實驗室素食餐廳,這裡的下午茶帶著老底子的味道。油今棗、桂花糕、小桃酥、芝麻條,如果我不說,你還能叫得出幾個名字?
  • 杭州人私藏的「老底子」美食!拿著這份名單,從早吃到晚!
    相比現在滿街都是的「網紅」店樂覓其實更喜歡尋找那些或是開在巷子裡或是流傳在老杭州人口中的「老底子」美食今天在杭州吃貨們的眼裡,遊埠豆漿在早餐界的地位可以說是傳奇。蘭溪遊埠人的老闆,在城隍山腳下一開就是20多年,杭州的老牌早餐,在這裡也都可以吃得到,而且味道非常正宗。
  • 這家40m²的早餐店從早開到晚,只為這一碗正宗的諸暨老底子味道!
    潮人說「故鄉不在任何地方它只在你回想時,從舌尖上醒來」的確,食物是有記憶的~在下城區杭州老底子小館雲集的新華路上,這家叫做「早城故食」的早餐店格外顯眼,40m²的小店被裝修成了清新簡明的MUJI風。店主老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諸暨人,店內供應的是傳統諸暨特色美食,老楊把最本真的一城一味都搬來了杭城。
  • 小七の廚房丨杭州老底子的味道——杭州滷鴨
    在杭州的各大本幫菜館,你會發現餐單中冷菜欄裡必定會有杭州滷鴨這道菜。
  • 杭州29年老底子早餐店,是老一輩的回憶,4元1碗的鹹豆漿不準攪拌
    遊埠豆漿開了29年,搬遷多次,從最開始搭棚子,到後來進店,再多次搬來搬去,一直生意火爆,老主顧也是一直緊相隨,營業時間是早上五點到中午兩點,想要來吃他們家小吃早點的可要記得早點來哦
  • 上海老底子餅乾、華夫「邊角料」竟然那麼火!小辰光的味道,不止是...
    上海老底子餅乾、華夫「邊角料」竟然那麼火!小辰光的味道,不止是懷舊! 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逛逛 這家老上海零食店吧 苔條餅、萬年青、杏元餅乾… 上海老底子餅乾還是很火
  • 走進「老底子」——大九班班本化主題活動
    童年就像多彩繽紛的彩虹糖,每一顆都有甜蜜的味道。當孩子們遇到傳統「老底子」遊戲時,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朗朗上口的童謠、神奇有趣的才藝表演、隨處可玩的小遊戲……「老底子」的遊戲每一個都有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文化價值,刻畫了一代代人的歡樂童年。
  • 油豆腐燒肉是寧波人老底子傳統菜,小時候記憶裡的味道,百吃不厭
    周末去我爸媽家看望他們,這是自春節以來第一次上門去看他們,因為各個小區都封閉,來回走動不方便,再說打電話過去,我媽老說一切能夠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