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年輕是人長壽的標誌。血管軟,壽命長,血管硬,壽命短。人45歲以後,人體內的血管斑塊就開始出現並變大。不要以為自己看起來似乎精力充沛,連感冒都很少,就可以輕鬆大意。其實身體裡的血管已經悄悄老化,嚴重的還會造成血管堵塞,然後各種致命的老年病就會找上你!
為什麼有這麼多血管堵住的人?
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我們生活中最容易導致血管堵塞的壞習慣。
壞習慣1:飲食不規律
長期暴飲暴食,濃油赤醬,高油、高鹽、高糖,葷多於素,都會導致營養物質攝入過多,多餘的脂質不僅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發血栓。
一天中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日常生活中學會做減法,使用限鹽瓶,做菜時少放鹽,或用蔥、姜、蒜、辣椒、香菜、檸檬等調味。
壞習慣2:壓力大
「壓力山大」是不少現代人的通病,也是血管的敵人之一。壓力過大,長期得不到釋放、緩解,將導致各種心腦血管疾病。雖然說壓力的應激是短暫的,屬於急性應激,但反覆發作的急性應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炎症,甚至導致心臟病發作。
學會緩解壓力,可以試試冥想和深呼吸,能把注意力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壞習慣3:長期吸菸
香菸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多環芳香烴及丁二烯等多種有害物質,它們通過肺泡與血液中的氣體進行交換,到達血管,幹擾血液中的脂肪代謝,破壞血管彈性,損害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壞習慣4: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心梗的風險將大大增加。熬夜會使機體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變得黏稠,血液裡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顯增加。
長期熬夜者的血壓、心率調節會呈現為高負荷狀態,血管收縮和免疫調節功能也會出現異常。熬夜者可能會出現心臟一過性缺血,同時冠脈粥樣硬化以及斑塊不穩定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壞習慣5:久坐不動
首先,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坐立,下肢肌肉收縮活動相對減少,會導致人體血液流動速度減慢, 血液黏稠度增加,為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如果此時再猛然活動,很容易牽動不穩定的血栓,使之脫落造成血栓栓塞。
其次,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突然變 換體位,很容易造成血壓波動,出現體位性低血壓,使心腦等器官供血不足,嚴重時會出現心悸、頭暈、頭痛等不適,甚至反覆暈厥或誘發腦卒中。
如果您有以下7種症狀,那您需要注意及時就診:
1.突發胸悶,警惕肺動脈栓塞。
2.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梗。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3.一側肢體無力,當心中風。
4.水腫、尿量改變,提示腎動脈堵塞。
5.走路腿疼,下肢動脈堵了。
6.脈搏減弱、血壓低,上肢動脈堵塞。
7.下肢不對稱水腫,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
那麼,在還沒有形成這些疾病前,在飲食方面多吃些清血管的食物,幫助清理血管的同時,還能保持血管年輕。
40歲後要「偷吃」的蔬果,幫你「衝洗」血管不怕堵
核桃
可以說是我們中老年人的血管健康第一名零食,特別是:糖尿病人養血管也可以靠它。下面來看看吧~
核桃心臟健康第一衛士,血管最愛的零食
吃法簡單
剝殼、往嘴裡丟就行了,一天也不吃多了,三顆足以。
中老年心臟健康第一名的零食
有人說,核桃有很多油啊,怎麼可能還對血管好呢?
的確,核桃美味,因為它富含油脂,幹核桃中58.8%都是油脂,但是你不用懼怕這種油,這種油是血管喜歡的「油」——有研究發現:即使在一日三餐中都含有少量的脂肪,如果加添核桃的話,脂蛋白也會下降7% 左右。
這麼神奇,我們每天吃3顆,完全不用擔心長胖,反而會讓人覺得精力充沛。
因為這種特性,在美國化學協會的年會上,研究人員就說了:對心臟的健康,核桃是堅果中的第一名。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稱,與其他的堅果相比,核桃油被發現有更多、更好的抗氧化劑。
飯後吃一粒,軟化血管
研究發現,核桃中含有精氨酸,有助於產生一氧化氮,能減少動脈硬化、讓動脈保持柔軟,還含有抗氧化劑和α一亞麻酸,有助於動脈健康。
每一天飯後吃一顆核桃,不僅有利於心腦血管健康,還能降低患其他疾病的風險,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別當飯吃,飯後吃一顆就夠啦!
在手裡玩核桃,也能降低血管脆性,增加韌性
核桃在吃之前,我們可以先拿兩個在手裡把玩一下~這個動作看起來不大,但是血管的功能在不經意的時間裡即可得到良性訓練。
它可以使得指掌部的血管獲得反覆揉擠,按摩,鍛鍊手指的同時,還是一種「血管體操」:增強血管的舒縮能力,降低血管的脆性。搓核桃時,刺激穴位,疏通經絡;吃個核桃還能健身~
當然了,各家的研究吃的核桃量都不一樣,但我們還是推薦大家每天吃3個核桃,飯後吃一粒,其他兩粒分在兩餐之間吃,吃太多了就喧賓奪主啦~
生薑
生薑中所含的姜油酮、姜烯酚等物質具有抗凝血功能。
《神農本草經》記載:「乾薑,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溼痺,腸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下氣,通神明。生山谷。」孔子活了73歲,這個年齡在春秋時期絕對算是高壽。這和孔子健康的飲食觀和衛生習慣是分不開的。其中就有姜的功勞。《論語》記載孔子說過:「不撤姜食,不多食。」每次吃飯,他都要吃薑,但是每頓都不多吃。比如可以吃吃【醋泡姜】。
每天3片醋泡姜,雖然路老已99歲高齡,但身體依然硬朗,體檢表明他「90歲的年紀,40歲的身體」。
好姜的標準,是汁多、細嫩、辛香、不上火,銅陵白姜被稱為銅陵「八寶」之一。
搭配上正宗的陳年老醋,按照一定的比例,經過40天的浸泡發酵而成。
一咬嘎嘣脆,厚度、大小入口剛剛好,薑片很鮮嫩,少了姜本身的辛辣味道,酸酸甜甜的,美味極了。
早上吃幾片,姜脆嫩微辣,融合醋的酸爽,微妙的融合在一起,兩片下肚,胃裡瞬間升起一股暖意。
再配上一碗清香的白粥,雖不及大魚大肉,卻是滋補良方,遠勝過吃藥。
適合中老年人、陽虛的男性朋友、體寒的女性朋友。
臭臭的納豆
納豆是煮熟的大豆經納豆芽孢桿菌發酵而成,具有獨特的風味與粘性,與我們國家的豆豉相似,可直接吃,也可用來配飯、拌麵。
納豆中與通血管有關的是納豆激酶。納豆激酶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溶解纖維蛋白,從而溶解血栓。與其他溶栓劑相比,納豆激酶安全性好、溶栓作用強,是一種比較天然的溶栓物質。
晚餐吃納豆效果最好。儘可能不加熱吃。納豆激酶不耐熱,加熱到70℃活性就消失了。所以生吃效果最好。
納豆激酶是納豆菌分泌產生的一種蛋白分解酶,
相較於食用納豆,
它安全健康、吸收率高,
發現納豆是非常令人驚喜的事,因為至今全世界的食物,只有納豆被證實能夠溶解已經形成血栓,也因此造成歐美國家的重視。
其實為了我們的血管更加乾淨,我們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才可以,平時的時候避免吃一些辛辣的刺激的,而且多吃一些納豆或者是生薑之類的,因為,這些食物真的是可以讓我們的血管更加乾淨,也會導致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