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秋
生活之中,每天都在發生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這個世界依舊在運行,你依然是你,你面對的困難也好,快樂也罷,它們不會因為外界發生什麼,而有多大的改變。
這樣說,只是告訴你,改變一切首先要改變自己,一味地期待外界,可能會讓你失望而歸。
你的快樂是你自己爭取和不斷取悅自己,而得來的。而困難,是因為我們活著就會有困難,因為這個世界不是為你一個人而設定的,所以你需要去接受或者有心理預期,來接受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但是有一點,我們要記住,困難都是可以通過我們提前預防和通過改變自己,而大大的降低,甚至是可以避免它發生的概率,或者不發生。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提前預防和準備的,以及通過學習來使困難降低,甚至是可以避免它發生的。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了很多的抑鬱症家屬們對我說的一句話,他們都說:「陪伴抑鬱症患者實在是太難了!不知如何才能幫助到他們?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比患者還著急、難受!」
確實是如此,家裡有抑鬱症患者,家屬們因為不懂這個疾病,故陪伴起來就非常的吃力。所以,對於一個抑鬱症家庭來說,我的建議一直是這樣的:「即,家屬們要主動去學習一些抑鬱症的知識和陪伴技巧、方法等等,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家屬就是不懂,那麼在陪伴上就束手無策、很盲目,導致陪伴變成了傷害。
相反,很多的家屬,因為積極地去學習了,而使得陪伴的關係越來越融洽了,自己也不焦慮和盲目害怕了,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抑鬱症是急不來,而陪伴卻要始終以耐心去守候的,漸漸地他們從內心接受了、也懂得安撫自己的焦慮情緒了、在陪伴上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給抑鬱症患者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康復的環境,而這,對於患者來說,無疑是一種康復的保障。亦是患者所渴求的。
所以,家屬們沉下心來,自我不斷充電和調節自己壓抑的情緒,是陪伴好的關鍵。
多學習一些抑鬱症的知識,可以大大的減少自己對患者的一些盲目主張的要求,因為家屬們不合理的要求,可能是對患者第二次、第三次的傷害。
在陪伴中,家屬們也會心累,不要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關注到了患者身上,也要學會給自己留點時間去放鬆放鬆,做到自我調節和釋放,平時可以做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情。比如,跳舞、唱歌、傾訴、尋求一些心理上的諮詢,都是可以的。
對於這一點很多家屬不理解了,因為他們會認為患病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應該是家人做吧?他們有這樣的認識也是正常的,但是你想過嗎?假設你主動去尋求一些專業的指導,可能會會大大降低你的焦慮情緒和心中的疑惑,使得你豁然開朗了起來,對於你和患者來說都是一種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