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旦角是京劇中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份的女性的一類角色的總稱。旦角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 武旦、老旦等專行。
正旦:又叫「青衣」,多表現那些端莊穩重的中青年婦女,以唱功見長,如《鍘美案》中的秦香蓮《二進宮》中的李豔妃等。
彩旦:多表現那些年輕活潑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環,以做功和念白見長,如《西廂記》中的紅娘,《拾玉鐲》中的孫玉姣等。
刀馬旦:表現那些女將或女元帥,一般要扎大靠,表演上重靠把工架,如《穆桂英掛帥》中的穆桂英等。
老旦:表現那些老年女性,用本嗓唱念,多重唱功,如《紅娘》中的老夫人;《釣金龜》中的康氏等。
武旦:表現那些身俱武藝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靈,多穿緊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如《白蛇傳》中的青蛇,《打焦贊》的楊排風,《泗州城》的水母,《打店》的孫二娘,《無底洞》的白鼠精,《搖錢樹》的張四姐,《三岔口》的店主婆。
花衫:王瑤卿先生融和青衣沉靜端莊的風格、花旦活潑靈巧的表演、刀馬旦的武打工架,創作出一種唱、念、做、打並重的旦角行當,人們把它命名為花衫(花旦和青衫的結合)。如《霸王別姬》中的虞姬、《鎖麟囊》中的薛湘靈等。
王瑤卿(1881年-1954年),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 ,他不僅青衣、刀馬旦兼演,而且文武昆亂不擋,藝術上博大精深,他所創造的「王派」,是京劇旦角藝術的基本流派。王瑤卿把青衣、花旦、刀馬旦的唱、念、做、打、舞的特點融匯起來,創出「花衫」這一行當,給京劇中的旦角開闢了廣闊的新道路,同時也促進了旦角與生角並駕齊驅的發展。
京劇旦角著名的四大流派為梅派(梅蘭芳)、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雲)。四人被稱為四大名旦。王瑤卿給四大名旦每人一個字的評價,直接反映各人特色。梅蘭芳 "樣"、程硯秋"唱"、荀慧生 "浪"、尚小雲"棒"。
梅蘭芳,名瀾,藝名蘭芳,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臺。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
荀慧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偉大的京劇旦角表演藝術家,荀派藝術的創始人。字慧聲,1925年與餘叔巖合演《打漁殺家》起改名為荀慧生,號留香,藝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戲,其中代表作為《元宵謎》、《玉堂春》、《棋盤山》等。
尚小雲,名德泉,字綺霞。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是中國具有深遠影響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尚派藝術的創始人。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尚小雲在近六十年的舞臺實踐中創造出了「文武並重,歌舞兼長,清新英爽,灑脫大方」的京劇尚派藝術,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代表作為《三娘教子》、《戰蒲關》、《昭君出塞》等。
程硯秋,原名承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藝術大師,著名京劇演員,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藝術的創始人。代表作有《武家坡》《賀後罵殿》《三擊掌》《玉堂春》《汾河灣》等側重唱功的青衣戲,也有《遊龍戲鳳》《虹霓關》《弓硯緣》等側重於表演念白和武功的花旦、刀馬旦戲。
四小名旦演藝超群但風格各異——李世芳唱做俱佳,有「小梅蘭芳」之稱;毛世來深得「花旦大王」筱翠花的真傳,擅演《十三妹》等劇;張君秋博採眾長,創立了「張派」藝術;宋德珠工刀馬旦、武旦,以武功和「出手」見長,世稱「宋派」。後因李世芳去世,又選入陳永玲丶許翰英與張君秋、毛世來成為新四小名旦。
張君秋原名滕家鴻,自幼師從李凌楓,後拜王瑤卿先生和「四大名旦」為師。他氣度大方,嗓音嬌媚脆亮,音域寬,音色好,眼神靈活。常演劇目有《玉堂春》、《望江亭》、《狀元媒》、《春秋配》等。他取眾家之長,經長期的舞臺實踐,已形成舒展華麗的「張派」,成為一代旦角宗師。
李世芳原名李福祿,11歲入「富連成」科班五科,改名李世芳。1936年拜梅蘭芳為師。他扮相華麗大方,眼睛靈活傳神,嗓音甜潤明亮,舞姿準確優美,富有創新精神,當時評論他是:以其秋水雙瞳,春風舉雲,酷似婉華,具王者相,獲有「小梅蘭芳」之譽。後因飛機失事不幸離世。
毛世來,藝名毛慶來。他11歲入「富連成」科班五班,藝宗筱翠花(於連泉)。曾拜梅蘭芳、尚小雲,後拜荀慧生、芙蓉草(趙桐珊)為師。初演青衣,後改花旦,兼演武旦,蹺工極佳。他嗓音清亮、甜潤,道白清麗乾脆,扮相嬌小玲瓏、嫵媚動人。他眉目頗似尚小雲,做工近似荀慧生,享有「小筱翠花」之譽。他是「四小名旦」中組班最早的人,也是最早到上海演出的一位名旦。
宋德珠原名宋寶祿,曾先後向名武旦餘莊兒(餘玉琴)、小四十(朱桂芳)、老水仙花(郭際湘)、九陣風(閻嵐秋)、十陣風(張善亭)、白牡丹(荀慧生)、程硯秋等學藝。他以演武旦、刀馬旦為主,兼演青衣花旦。他武功堅實,扮相俏麗,動作靈巧,身手輕捷,具有英俊氣,形成美、媚、脆、銳的獨特表演風格,是京劇武旦挑班第一人。
許翰英原名許景烈。。自幼酷愛京劇藝術,九歲曾向趙綺霞等學戲。23歲拜荀慧生為師,並得到梅蘭芳的指教,技藝大進。一時曾有男(許)翰英、女(童)芷苓之說,成為「荀派」演員佼佼者。常演劇目有《勘玉釧》、《金玉奴》、《香羅帶》、《釵頭鳳》等。
陳永玲原名陳志堅,曾拜南方「四大名旦」王芸芳(邵步武)為師學旦,後拜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為師,工青衣花旦。他戲路寬廣,唱做俱佳,曾組「玲聲社」挑班演出於京、津、滬等地。常演劇目有《小上墳》、《戰宛城》、《拾玉鐲》、和《貴妃醉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