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12月17日,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再度來襲。本場直播裡,京劇演員在後臺帶領網友走進國粹藝術背後的精彩,揭秘京劇人物的妝容是如何「煉成」的。
除了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京劇演員還有一個必備的技能——自己上妝、勾臉譜。客串主播的京劇人劉振、果菁介紹,京劇行當裡,演員通常都是自己兼任化妝師,因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面部特質。「出門5分鐘,化妝2小時」,不管是哪個角色,京劇演員化妝時間至少是一個半小時以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精雕細琢出來的京劇人物妝容藝術,極少在網絡直播中展現。對於網絡京劇票友來說,能欣賞到它出爐的全過程非常難得,不少網友驚嘆「活久見」。
旦角的化妝過程分為擦底油、打底彩、上彩、定妝、掃胭脂、畫嘴和眉眼等步驟。京劇的頭飾和服裝非常華麗隆重,因此臉上的妝也不能輕描淡寫。演員在化妝之前,需要先觀察舞檯燈光,如果燈光特別足,妝容就要加重;反之就要稍淡。
《牡丹亭》裡的杜麗娘就是以淡雅、暗面妝為主,象徵著其高貴、賢良的性格特徵。而飾演《四郎探母》鐵鏡公主的京劇演員以重妝、鮮亮為主,寓意著其作為番邦女子有著敢愛敢恨,不拘一格的特點。
相比旦角的細膩,生角的妝容就要更顯硬朗、瀟灑。老生的妝整體顏色更深,需要凸顯角色的年齡感、穩重感;而小生的妝顏色略淡,要凸顯角色的年輕俊秀,也被果箐戲稱是京劇舞臺上的「小鮮肉妝」。
資深京劇容妝師郭瑞娜,為觀眾們演示了「刮片子」的技藝。片子就是旦角額前的、彎成一個個小彎的頭髮,材質通常都是真頭髮,以求逼真的效果。她先將幹的片子放入榆樹皮製作而成的一碗「漿糊」之中,待頭髮全部沾滿了「漿糊」之後,再用箅子將頭髮捋順。劉振介紹,捋頭髮的過程看似簡單,卻需要妝容師千萬次的練習。
本場直播吸引了很多手機前愛好妝發的「小姐姐」,大家在彈幕中熱議,「京劇人物妝法的美,有種穿透時空的感染力」。從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角度進行切入,生動形象的展現京劇藝術的迷人魅力,是眾多年輕京劇人在網絡平臺推廣普及國粹的心得與收穫。討巧的切入、貼近的表達、深入的闡釋,讓直播間裡的年輕人成了京劇的新「票友」。「看了這次直播才體會到,京劇藝術的美不只是舞臺上的那10分鐘,臺下的百般功夫處處綻放著藝術的魅力。」不少網友表示,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到劇場裡去「看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