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服裡有大文章:從京劇行頭看國粹風華

2020-12-14 域鑑

2020年,適逢京劇誕生230周年,由尹正、黃曉明主演的戲曲題材影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也重回螢屏,掀起一番熱潮。它將全部視角集中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梨園,通過描繪一群因戲聚集在一起的人物眾生相,重現了民國時代的梨園風華,全方位地呈現了京劇之美。

《鬢邊不是海棠紅》

值得稱讚的是,這部劇在戲服的挑選上十分考究,劇中戲曲服裝由專業團隊製作,全劇主演的服裝、戲裝合計將近2000套,其中主演650套,群演1140套,戲曲主演50套,戲曲群演100套,刺繡精美、圖案誇張、色彩鮮明,華麗又考究,「被戲服美到」成為觀劇彈幕中最常出現的評論之一。

戲服在京劇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稱之為精華所在,但大部分的人對戲曲服飾都存在著很籠統的認識。藉此機會跟著小編一起來探尋戲服中的國粹風華。

01京劇戲服

通常我們稱為「行頭」的京劇服裝,樣式多根據唐宋元明各朝代的衣服而來,有時或可見到各朝齊聚一堂的景象,但主要還是以明朝服裝樣式為主,並在此基礎上,根據角色載歌載舞的特點進行了一些改良設計。

清 米黃色緞彩繡盤金花卉龍紋戲服

另外,因為京劇形成於清朝,戲服中也有不少滿族服飾的特點,比如馬褂、箭衣的馬蹄袖等等。再者,凡是戲中的番邦外族都穿旗裝,表示他們並非中原人士。

清晚期 黃馬褂戴紅風帽的老生泥人
清晚期 綠褶子戴橋梁巾花臉泥人

戲劇可以無歌可以無舞但不可沒有裝扮,中國京劇服裝與人物造型同舞臺表演緊密結合,劇中角色的穿戴均有規矩,並遵循「寧穿破不穿錯」的原則,無朝代和地域之分,也不分時代和季節。這是一套在幾百年的演出實踐中逐步積累下來的藝術語彙,不僅被藝人們代代相傳,而且被觀眾所接受和認同。

02京劇服裝種類

京劇服裝主要分為蟒、帔(音「佩」)、靠、褶(音「學」)、衣五大類。無論是色彩搭配,還是圖案設計,都秉承著中國京劇藝術一貫的寫意風格與象徵手法。

清代 紅妝緞蟒袍 大都會博物館藏
清乾隆 黃妝花緞雲金龍紋男蟒

"蟒"是戲臺上龍袍、蟒袍的簡稱,是帝王將相、高級官吏等有較高社會地位者在正式場合穿用的禮服,樣式模仿明代蟒衣,"蟒"有男蟒、女蟒之分。女蟒較短,繡龍鳳,為皇后、嬪妃、公主、誥命夫人等貴族女性們在貴重場合所穿。

鑲邊女蟒 梅蘭芳演《貴妃醉酒》時所穿

蟒的顏色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指紅、綠、黃、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紅、湖綠、深藍、秋香或古銅色。明黃與杏黃是扮演皇帝、番王、王子以及齊天大聖(孫悟空)的蟒袍專用色,其它角色不得使用。(在此強調:龍袍上的龍爪為五趾,而蟒袍上的蟒爪為四趾,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20世紀50年代 香色緞混繡改良蟒

織錦金團花女帔 中國京劇服飾藝術館藏

「帔」是帝王將相、高級官吏、富紳秀才及眷屬在非正式場合穿用的便服,樣式模仿明朝"褙子",為帶水袖的對襟長袍。有男帔和女帔之分,均為大領、對襟、穿袖;男帔較長,女帔至膝並配有裙子。戲臺上的恩愛夫妻有時會穿一樣顏色、一樣圖案的帔來表現舉案齊眉,這個可以稱為「情侶帔」,叫做"對帔"。

清乾隆 紅地團夔龍壽字蔓草紋錦男帔
清乾隆 藍緞地平金繡整枝松鶴紋老旦帔

繡有團龍團鳳圖案的黃帔,為皇帝、后妃、公主所穿;繡有鶴、鹿、牡丹、花卉等圖案的帔,為宰相、重臣、紳士、夫人、小姐等人物所穿;狀元登科和新婚拜禮時穿大紅繡花帔;一般文人學士只穿素帔。

粉緞繡梅花紋女帔
清康熙 黑地折枝花卉百蝶紋妝花緞女帔
20世紀50年代 寶藍緞盤金繡團花帔

清光緒 綠緞平金網紋二龍戲珠紋男靠
清光緒玫瑰紫緞平金網紋鳳戲牡丹紋女靠

靠,又稱「甲」。有男靠、女靠兩類。傳統戲中武將的裝束。圓領、緊袖、長及足,分前後兩片,上下及兩肩繡鱗紋或丁字紋,中部靠肚略闊,硬裡、凸起,繡虎頭紋或龍紋,背間有一虎頭形的背虎殼,上可插四面三角形靠旗,腿部有兩塊護腿,為靠牌。靠有軟、硬兩種,軟靠不用靠旗。依劇中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齡和臉譜區分靠的顏色。女靠自腰及足綴有彩色飄帶數十根,胸前加護心鏡。

清晚期 白色緞繡雲龍團壽紋大靠

戲劇中使用的大靠與古代生活中的甲冑並不一樣。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大靠的式樣和色彩逐漸增多,但距生活服裝也越來越遠,它純屬為了適應舞臺表演的需要而設計。

20世紀80年代 杏黃緞韋陀紋男大靠
白緞三灰彩繡男大靠 蘇州劇裝戲具廠制

孔雀藍褶子

褶子:由明代斜領「大袖衫」經過藝術加工而成。是京劇舞臺上用途最廣、裝扮形式最多、最為常見的袍服類服裝,也稱「道袍」,分男褶子和女褶子兩類,屬於便服類。因為它打底外穿兩用,是京劇舞臺上用處最廣,老少鹹宜的袍服,也算京劇票友置裝的入門級。

清同治 緙絲藍地金海棠蝶紋褶子
清康熙 粉色實地紗地繡花卉蝶紋褶子

褶子和從前人們穿的長衫類似而特別肥大,和尚領,袖子尢其闊。旦行的褶子為對襟,略短。褶子如繡有飛鳥、蝴蝶、花卉等圖案的稱為花褶子;沒有刺繡的稱為素褶子。

大紅緞全金繡走邊團花褶子
黑緞彩繡花褶子 蘇州錦記繡莊製作

清 紅緞彩繡鳳穿花紋宮衣

「衣」是除前面四大類外的其它所有戲服的統稱,一般歸納為長衣、短衣、專用衣和配件四個部分,常見的有氅、宮衣、抱衣、僧衣、坎肩、鬥篷、生衣和箭衣等。生衣還分文生衣和武生衣,箭衣有龍箭、團花箭衣、平凡箭衣。

橘色緞繡百鳥朝鳳回紋地衣邊開氅
清乾隆 粉色妝花緞雲金龍紋箭衣

開氅式似男褶,用於武將、權臣在非禮儀場合(軍旅、家居)的便服。;宮衣為王妃、公主的禮服;抱衣衣式緊湊,適用於武打角色;箭衣模仿明式箭衣製成,上自皇帝、高級將領,下至一般武士,綠林人物皆可穿用;富貴衣又稱窮衣,把許多不規則形狀的雜色布塊綴在青褶子或青衣上,表示劇中人物衣衫襤樓、窮困滌倒。因為劇中穿著此衣的人物日後都會顯達富貴,故此衣又稱為富貴衣;八卦衣在京劇舞臺上通常用於表現仙道、軍師等角色,最為出名的就是諸葛亮。

杏黃緞繡花抱衣
清光緒 青地暗花綢富貴衣
灰縐緞繡花大襟小坎肩
白緞彩繪八卦衣 大都會博物館藏

除此之外,戲服配飾中各種冠帽也是必不可少的,也稱盔頭。有帝王、貴族的禮帽,武職人員交戰時為防護頭部而戴的帽盔,家常隨便戴的一種便帽,也稱巾,常見有方巾、員外巾。

清光緒 青縐綢忠紗帽 故宮博物院藏
清光緒 綠緞串珠帶絨球夫子盔
清光緒 武生巾 故宮博物院藏

京劇戲服多以綾、羅、綢、緞、紗、絲等面料手工縫製,顏色鮮豔,紋樣富麗典雅、皆有出處,織造精美絕倫。這份絕代風華的講究和精緻,堪稱是獨特的舞臺工藝美術品。

「一悲一喜一抖袖,一顰一笑一回眸」,戲曲演員在舞臺上的驚豔,離不開戲服的襯託,寫滿「中國故事」的戲服也深受票友以及戲服收藏者的追捧,其不僅是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精神層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粹盛景從中可窺一二!

相關焦點

  • 京劇班唱崑曲、蘇繡行頭……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裡這些細節...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聚焦國粹京劇,主題曲中引用崑曲《牡丹亭》唱段點亮片頭,京劇《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更是在劇中驚豔亮相。劇中一些細節則引發網友討論:主人公商細蕊對行頭要求極高,不惜重金置辦蘇繡戲服;遇到喝倒彩、砸場子,臺上演員「八風不動」堅持唱完,兩位主角也因此相互賞識……這些劇情真實嗎?幕後有沒有什麼說法?
  • 唱念做打華服妝發,陌陌直播間上演京劇國粹
    要展現京劇舞臺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除了依靠演員功底,考究的「行頭」也必不可少。12月22日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直播間,為手機屏幕前的票友們揭秘京劇造型的技巧和魅力,展現京劇「行頭」背後的故事。  至此,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正式落下帷幕。
  • 鬢邊不是海棠紅,劇中京劇行頭不至於美,國粹京劇看完意猶未盡!
    相信大家和我一樣有沉迷於劇中商老闆或嬌俏婉轉或嫵媚風情的戲裝扮相,話不多說,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劇中的京劇行頭,傳統戲曲中角色所穿戴的服飾統稱為行頭,包括服裝,鞋靴以及隨時飾物等我們今天主要聊聊這部劇的服裝方面,京劇的服裝是較為固定化,程式化的,從服裝的制式來看,京劇服裝基本為明朝樣式,一直沿襲至今,從穿戴的規矩來看,京劇服裝的穿戴遵循身份
  • 京劇的行頭介紹
    京劇行頭以華麗著稱,且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不同的裝扮代表著不同的身份、地位,同時也彰顯著不同的角色定位,毫無疑問,看懂京劇的行頭會讓我們對於京劇藝術本身有更深入地理解!
  • 陌陌直播間秀京劇絕活 四功五法盡顯國粹風華
    12月15日的安徽會館大戲樓裡,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第二場直播準時拉開帷幕。本場直播裡,京劇表演裡難得一見的椅子功、蹺功、吃火等代表性絕活驚豔亮相。
  • 文旅探訪報告|京劇體驗館·看傳統京劇如何引動時尚新潮流
    >——唱臉譜從前臺購票之後進入,正面就是一個戲臺,有身穿戲服的少男少女正在舞臺的中央亮相拍照,給人的感覺仿佛置身於某個戲班的後臺。據介紹:戲服一般不能水洗,且使用次數有限,十分珍貴,所以大多數的戲班都不會把真戲服拿出來展示。而這裡的戲服全部是真貨,工作人員讓大家用手墊了墊戲服的分量,入手十分沉重,感覺像是加厚版的軍大衣。這裡的服裝都可以親自穿戴拍照,不過需要單獨收費用198元,工作人員會協助穿戴,還可以學習幾個京劇中的基本身段。
  • 為什麼我們稱京劇是國粹?你真的明白嗎?
    1:京劇舞蹈 京劇的舞蹈藝術是在歷史的長河裡沉澱形成的,無論是古裝戲的柔美瀟灑,還是現代戲的剛勁挺拔,它的表現力都是無可替代的,通過京劇那設計精美、能夠展現各個時代特色、及感情色彩的漂亮的行頭服飾的襯託,將演繹人物的劇情背景和心理心態表現的淋漓盡致,讓觀眾盡情享受京劇美學帶來的視覺衝擊和心裡震撼。
  • 國粹京劇亮相「讀懂中國」 晨光文具打造國粹禮盒
    12月16日晚,由京劇表演藝術家儲蘭蘭任團長的蘭新劇團,為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歡迎晚宴的中外嘉賓組織了精彩的新京劇專場演出。演出以「讀懂中國,永以為好」為主題,以中國優秀國粹藝術新京劇為主要內容,融合現代歌舞樂器、武術、太極等中外藝術表現手法,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優秀文化藝術的新風貌,獲得中外嘉賓的高度評價。
  • 讀《京劇史照(增訂版)》,品國粹傳承,細數京劇點滴
    作者:徐淳 李晶《京劇史照》開卷有益,因人而異閱讀這本厚重的大書,我們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呢?不懂京劇的人可以拿這本書當畫看。文字在這個時代已不如圖像更具誘惑力和直觀性。照片的視覺衝擊力會讓不懂京劇的人對京劇一見鍾情。
  • 學校熱點1|解放路幼兒園:傳統國粹——京劇,伴我成長
    傳統國粹 京喜 劇 最 後 最後,林老師和大家分享自己帶來的京劇服飾,讓老師們上身試穿切身體會京劇的魅力。
  • 《霸王別姬》25年後,世界將如何重新定義國粹
    世人常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當京劇與現代潮流遇上同樣的歌詞,同一種妝容,甚至同樣的步伐,會是什麼樣子?敢想和敢做不過是一念之間。這次晨光與時尚芭莎攜手盛世新顏首席文化官王珮瑜一起跨界京劇。這次我們不僅想了,還把這個想法做了出來。玩出了不一樣的曲調和不一樣的中國風。
  • 老戲樓「牽手」新京劇 「舊時風華」演繹新時尚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題:老戲樓「牽手」新京劇 「舊時風華」演繹新時尚新華社記者董博婷、王悅陽中秋、國慶雙節將到,北京前門熱鬧起來。天樂園大戲樓恭候來客。她介紹,在創業的六年中,她嘗試將京劇融合進人們的衣、食、行、玩、學等各個領域,打造過「京劇+秀場」「京劇+服飾」「京劇+rap」「京劇+芭蕾」「京劇+餐飲」「京劇+攝影」等項目。「京劇並不過時,有太多的符號、色彩、故事等文化元素,值得不斷地去挖掘和學習。」馬瑛瑛說。「傳播手段有很多種,目的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去認知京劇,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而是為了影響而改變。
  • 一妝一發皆是藝術 陌陌直播間揭秘京劇國粹「後臺之美」
    本場直播裡,京劇演員在後臺帶領網友走進國粹藝術背後的精彩,揭秘京劇人物的妝容是如何「煉成」的。除了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京劇演員還有一個必備的技能——自己上妝、勾臉譜。客串主播的京劇人劉振、果菁介紹,京劇行當裡,演員通常都是自己兼任化妝師,因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面部特質。
  • 中國國粹京劇,生旦淨末醜,分別代表什麼
    中國國粹京劇,生旦淨末醜,分別代表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在初期,京劇的行當仍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大類,後來才把生行和末行合併,取消了末行,變為生、旦、淨、醜四大類。一、生行。生行,是京劇中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也是重要行當之一,分為老生(鬚生)、紅生、小生、武生和娃娃生等。1、老生,指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
  • 「微京劇」裡學成語,娃娃也能讀懂戲曲美
    「小青蛙看到的天,才井口那麼大,就像我們坐在古戲樓裡看天,也就四四方方天井那樣大,可是事實上呢?」「事實上,天很大很大,能包圍整個地球!」今天上午10點,沉寂了許久的瑜音閣裡迎來了2020年首批觀眾,他們並非資深戲迷,也不是京劇愛好者,而是很多剛剛開始認字的小朋友。
  • 一妝一發皆是藝術 陌陌直播間揭秘京劇國粹「後臺之美」_發現頻道...
    本場直播裡,京劇演員在後臺帶領網友走進國粹藝術背後的精彩,揭秘京劇人物的妝容是如何「煉成」的。  除了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京劇演員還有一個必備的技能——自己上妝、勾臉譜。客串主播的京劇人劉振、果菁介紹,京劇行當裡,演員通常都是自己兼任化妝師,因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面部特質。「出門5分鐘,化妝2小時」,不管是哪個角色,京劇演員化妝時間至少是一個半小時以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 觀《梅蘭芳·蓄鬚記》:京劇照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10月2日下午,作為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重點劇目,廣受好評的京劇原創劇目《梅蘭芳·蓄鬚記》在荔枝大劇院再度上演。京劇《梅蘭芳•蓄鬚記》的戲核是選擇——利刃懸頂下的選擇,是智慧、是氣節,是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今天下午的荔枝大劇院觀眾非常多,喝彩聲、叫好聲不絕,南方觀眾對於京劇也是愛的。不能登臺,對於梅蘭芳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一段獨白足以說明。「我多想拍彩拍紅貼花鈿,鶯啼雁啼伴胡琴;我多想迎風拂雲出素腕,水袖翩飛著舞裙」。
  • 風雅秦淮丨匯古今風華,展京昆大美
    2020-11-13 07:3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從11月1日到11月30日,26臺京昆好戲遍布南京各大劇場,既有流傳上百年的傳統骨子老戲,也有新編的精品大戲,還有先鋒實驗作品以及青春力量,從最傳統到最先鋒,全面展示國粹京昆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 晨光文具聯合時尚芭莎,國粹京劇也能潮skr人!
    看得出來,晨光這次在弘揚國粹文化上頗費了一番心思,打造國粹系列禮盒,還請來了京劇知名IP王佩瑜出任「晨光盛世新顏首席文化官」,攜手推廣國粹之美。京劇生旦淨醜的華麗扮相,現代模特的時尚演繹,美到極致。「盛世新顏國粹禮盒」一共分為「生旦淨醜」四個禮盒!「機智如我」,男女通吃——「生」禮盒 ,羽扇綸巾,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計上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