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難怪孟靜嫻會被毒死,看她是誰的臥底?

2020-12-23 L娛音嫋嫋

導語:《甄嬛傳》的女子們,從來都是身不由己,無論是否願意,都不得不聽從於命運的安排,隨波逐流。最初以為孟靜嫻託病不選秀,並如願以償地嫁給了心愛的男人,是對她勇敢與命運抗爭的褒獎。誰料,竟是一場生死劫,而且,她從未擺脫命運的安排和家族的使命。

孟靜嫻喜歡果郡王或許是真的,但她與果郡王的婚姻是出於皇帝的「憐憫與動容」,卻絕對不會是真的。雖然皇帝許給孟靜嫻的籌碼是嫁給果郡王,但代價卻是監督果郡王——以她家族的榮耀與存亡!

1、孟靜嫻推脫選秀卻選擇嫁給果郡王,皇帝心裡很不爽

對於皇帝來說,孟靜嫻不管是醜是美,是賢是愚,配不配嫁給帝王,那得皇帝說了算,而孟靜嫻卻為了一個果郡王稱病不參加選秀,從某一角度來說,就是在背叛皇帝、藐視皇權。

只可以皇上看不上你,撂你的牌子,你不可以撂皇帝的牌子,你當你是誰?不想做皇帝的女人就可以不做,想做王爺的女人就可以做?而且還得寸進尺地要求皇帝給賜婚,潛臺詞是:「我沒相中你,但相中了你弟弟,你成全我們吧?」

皇帝也是男人啊,也是有尊嚴的呀!這算啥?沒相中我,卻相中了我哥們,我哪裡不如他?

當然,皇帝女人多的是,並不一定稀罕孟靜嫻,只是,孟靜嫻的舉動會令皇帝越發忌憚允禮。

其實,皇帝一直都很嫉妒果郡王的,允禮之前很受先帝寵愛,曾被議儲。甚至,果郡王的騎馬射箭都是先帝手把手教的,可見對給予厚望。

正因為如此,皇帝對果郡王懷著深深的戒心。而果郡王自知皇兄多疑,也故意做出一副胸無大志、富貴閒人的姿態來麻痺皇帝明哲保身。

即便如此,皇帝也依然沒放鬆警惕,他不允許親王帶兵就是忌憚王爺們會聯合權臣禍亂朝綱,甚至謀反奪位。所以,對於孟靜嫻「如此看好果郡王」,皇帝是感到既窩火又嫉妒。

因此,在答應成全孟靜嫻與果郡王的同時,皇帝也必然會提出自己的要求——監督果郡王的一舉一動。孟靜嫻嫁入必然要帶陪嫁丫頭或奶娘,那麼,皇帝的細作就可以混進這群人裡,以孟靜嫻貼身侍女的身份監督果郡王。

2、甄嬛兩個妹妹分別嫁給兩個王爺,卻都無所出,只有孟靜嫻有孕

這樣推測絕非空穴來風。當日浣碧在宮廷宴會上撞出了果郡王懷中的瓔珞,雖然這件事浣碧互動承擔下來,但仍舊疑點重重。

因為果郡王一點都不像對浣碧情有獨鐘的樣子,皇帝賜婚時,允禮還一副不情願的神態,堅決不讓浣碧做正妃。可見,浣碧在說謊,那枚肖像根本不是她的,而是她在替人頂罪。

皇帝不傻,但他卻不想當面拆穿謊言,以至於無法收場。所以,答應賜婚浣碧的同時,卻又陡然賜婚孟靜嫻來「制衡」。而且還是由太后親自開口的提議的。原著原文如下:

(為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中的人名與人稱,換成電視劇中的人名與人稱了,基本情節不變。)

這一日太后正召見浣碧參詳談吐容貌,倒也不無歡喜,見了甄嬛與皇帝,不免提及此事,向浣碧道:「你既與王爺情久,哀家倒也不便與你開口,只是孟家小姐是哀家素日看中的,又為老十七耽擱了許多年,想來終無什麼出路了。」她停一停,「按孟家的身份,他家的女兒怎可能會做妾室,當年哀家與皇上都是屬意她為老十七做正妃的。」皇帝賠笑向太后道:「沛國公自己都說甘為媵妾侍奉左右,何況老十七喜歡的是浣碧,這正妃……只怕老十七自己也不肯。」

既然浣碧自稱與允禮「情久」,那太后就佯裝相信了他們是兩情相悅的,若真的兩情相悅,為何果郡王會把正妻之位虛席以待,卻不讓浣碧做正妻?但太后與皇帝將計就計,並不點破。

太后嘆道:「哀家不是老糊塗,如何不知,只是你與老十七鍾情已久,橫路來個程咬金本就不悅,何況還要為正妃,可是如若不允,那邊沛國公府的面子也不能駁得太厲害,人家已經這樣低三下四來求了,到底也要憐惜靜嫻的一番痴心。哀家思來想去,只能讓她與你平起平坐同為側妃,也算不得委屈了你。如今哀家只看你的意思,若你不答應,以後三個人一起過日子,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也是難受。」

太后的提議,浣碧豈敢不答應?只是這也太巧了,孟靜嫻早不嫁晚不嫁,偏要在浣碧嫁人時過來湊熱鬧,還是太后保媒,親自促成的。後來孟靜嫻懷孕,自稱是酒後灌醉了允禮的結果。

但還有個細節她沒說——她是冒充了甄嬛,才與允禮行夫妻之禮的。這充分說明,甄嬛與允禮果然有私情。問題是,孟靜嫻為何會懷疑到甄嬛?這顯然是有人授意的。她也是在奉命行事,沒想到,居然還有了孩子。

孟靜嫻驗證出允禮果真與甄嬛有私情,為肚子裡的孩子和果郡王的前途考量,她忙去給甄嬛敲警鐘,讓他們懸崖勒馬、適可而止。

甄嬛與浣碧心中大驚,開始對孟靜嫻視作眼中釘,充滿敵意,以為只要除掉了孟靜嫻,就可以掩耳盜鈴了。浣碧道:「孟靜嫻太聰明了,她會害了王爺的。」

結果孟靜嫻就中毒身亡了,雖然電視劇裡是剪秋所為,但這根本不合邏輯,剪秋絕對不會做這種坑害主子的事。最有犯罪動機的應該是浣碧與甄嬛。、

很可能孟靜嫻早在王府時,就已被服了慢性毒,不過恰好在席間發作而已。而甄嬛的護甲也向來有顛倒乾坤的本事。

浣碧以為孟靜嫻死後,果郡王身邊的細作就被清除了,但是果郡王寫給浣碧的信,卻還是被夏刈查出來了,俗話說:「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

好端端地,夏刈怎麼就會查到了果郡王寫給浣碧的家信?出賣甄嬛的不可能是浣碧,更不會是王府的人,只能是孟靜嫻這邊的人了。

另外,果郡王每次進宮都是孟靜嫻陪著一起來的,這並非是允禮的意思,而是太后的吩咐。

孟靜嫻每次進宮,按禮法都會去向「太后請安」,至於這個「請安內容」是什麼,只有孟靜嫻和太后知道了。總之,允禮是被人出賣了,而出賣他的最大嫌疑人——就是孟靜嫻。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浣碧和果郡王有沒有「圓房」?看孟靜嫻態度就清楚了
    導語:相信《甄嬛傳》很多人都看過,雖然已經開播多年,但依舊熱議不斷,其中果郡王和浣碧究竟有沒有圓房在很多人心中存下了疑問,在《甄嬛傳》中,果郡王只愛甄嬛一人,但一些原因讓他不得已才娶了浣碧和孟靜嫻兩人,其中孟靜嫻懷孕了但浣碧卻沒有,所以浣碧和果郡王有沒有圓房呢?
  • 宮宴上有人給弘瞻下毒,卻意外毒死孟靜嫻,無意中暴露甄嬛的野心
    在《甄嬛傳》第71集,宮裡舉辦宮宴,孟靜嫻作為果郡王的福晉,也在應邀之列。等到用膳時,六阿哥弘瞻跟孟靜嫻挨著坐。雖然孟靜嫻一直疑心果郡王跟甄嬛之間有什麼,但是挨著六阿哥坐的孟靜嫻卻很喜歡六阿哥這孩子。這說明孟靜嫻在出事被人發現下毒之後,甄嬛已經把自己眼前的湯喝了一半了。如果甄嬛的湯碗一開始就有毒,為什麼甄嬛會沒事?這說明甄嬛湯碗裡的毒是後來才下的。而且,弘瞻湯碗裡的毒是鶴頂紅,鶴頂紅是紅色的。我們再看,甄嬛的湯是很清淡的,如果剪秋給甄嬛下鶴頂紅的毒,那麼就會很容易被發現。
  • 甄嬛傳:體弱多病的孟靜嫻真那麼容易懷孕?連果郡王都被她騙了
    甄嬛傳:體弱多病的孟靜嫻真那麼容易懷孕?連果郡王都被她騙了孟靜嫻,沛國公之女,出身高貴、滿腹才學,內心異常強大,手段也遠比那些小家子氣的爭高鬥低強太多了,看她如何拿下果郡王的就知道了。2、新婚之夜獨守空房,這件事要是換做旁人,肯定會大鬧一番,但是她卻不急不惱,反過來安慰嬤嬤,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充分利用自己側福晉的身份和立了多年的相思病弱人設逐步接近丈夫。
  • 甄嬛傳:原著中孟靜嫻能懷孕,不僅灌醉果郡王,還做了這件狠事
    相信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就知道,果郡王作為全劇中最受劇中女角色們歡迎的角色,一生只愛甄嬛一個人。只可惜,兩人終究是不能在一起的。一個是皇上的親弟弟,一個是皇上的女人。縱使已經娶了孟靜嫻和浣碧,但是果郡王心裡也只有甄嬛一人。
  • 《甄嬛傳》中果郡王的兩位福晉,歷史原型是誰,結局如何
    見甄嬛喜歡皇帝,她就想辦法引誘皇帝,後來甄嬛愛上果郡王,她也想嫁給果郡王,結果還成真了。如此一來,浣碧的身份才得以曝光,她終於能夠正大光明擁有自己的姓氏,鈕祜祿氏。浣碧是個有心計的角色,她使手段得到了果郡王,後來又使手段,害死了果郡王的另一個福晉(小說中是她害死孟靜嫻)。這樣一個人,自然是得不到果郡王真心的,所以她並不受寵。
  • 甄嬛傳:難怪甄嬛此時此刻對槿汐起殺心,你看槿汐說了什麼話?
    《甄嬛傳》:知道甄嬛秘密的崔槿汐為何逃過一劫?你看她當時說了什麼?果郡王被甄嬛一杯毒酒送走,浣碧為了果郡王殉情而死,孟靜嫻當初懷疑甄嬛和果郡王之間有私情也是被毒死,最後難產血崩。溫實初也是在滴血認親上自宮,最後自行出宮為沈眉莊守靈,崔槿汐在甄嬛當上太后之後也是不知所蹤。
  • 重溫《甄嬛傳》才懂:最恨宜修之人,並非後宮嬪妃,而是親信剪秋
    導語:宜修皇后可以說得上是《甄嬛傳》裡最狠毒的人了,害死了自己的親姐姐,殘害了多少無辜的皇嗣,在她手裡死掉的嬪妃沒有百個也有幾十個了,所有與她爭寵
  • 甄嬛傳:難怪甄嬛覺得皇帝無比噁心,你看回宮後皇帝對她幹了啥事
    甄嬛傳:如此厭惡皇上的甄嬛回宮後為何會懷孕?真相竟是因為果郡王甄嬛傳中大結局甄嬛和皇上最後對峙的場面讓網友看得膽戰心驚,畢竟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不過最後皇上還是對甄嬛低頭,甚至想讓她最終喊自己一聲四郎,以此來紀念當時曾經滿心滿意愛著自己的甄嬛,然而最終甄嬛也沒能滿足皇帝的願望。最終甄嬛也表明自己對於皇帝的態度,在回宮之後,每一天每一秒都覺得無比的噁心,可以說是將她對於皇帝的厭惡表達的淋漓極致。
  • 成親夜被冷落、又病病殃殃的孟靜嫻,是如何聰明地取代浣碧的?
    面對纖弱的孟靜嫻,果郡王其實也是有著一絲愧疚的,自然不會苛待她。另一邊,浣碧雖然是婢女,但由於甄嬛一直把她當做親妹妹寵,所以也沒怎麼吃過虧,可又不懂得向世家女子那樣腦子轉彎,只懂得一味地像個無頭蒼蠅一般亂撞,只會向甄嬛抱怨,也只會橫吃飛醋。
  • 甄嬛傳:剪秋在宮中這些年,為啥打扮這麼老氣?看她頭髮就知道了
    甄嬛傳:剪秋在宮中這些年,為啥打扮這麼老氣?看她頭髮就知道了在甄嬛傳中,孟靜嫻的死可謂是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當時,正趕上家宴,人多嘴雜熱鬧的不得了,膳食端上來以後,六阿哥非吵著鬧著讓孟靜嫻餵他,於是孟靜嫻端起六阿哥的碗,盛起一勺湯,放到唇邊吹了吹,擔心燙到孩子,又細心的嘗了一下,可就是這一嘗,讓她中了這碗中的毒,不幸身亡,替六阿哥擋的這一下,很快也被查出了真兇,正是皇后身邊的剪秋,她是想害甄嬛和六阿哥
  • 《甄嬛傳》裡最可惜的女人:她本可以得到真愛
    《甄嬛傳》裡的女人們在愛情上大多不幸,不是錯愛一生、愛而不得,就是真心錯付、有名無實。有兩個女人最讓人心疼,她們一早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愛是什麼,最後不惜拼上了性命。一個是沈眉莊,另一個是出場次數很少的孟靜嫻。對於沈眉莊,大家都是喜歡又同情,但是對孟靜嫻卻褒貶不一。
  • 《甄嬛傳》孟靜嫻的悲劇:一生痴情只為果郡王,給女人敲響了警鐘
    按照她的出生,完全可以在後宮當個妃子,娘家在前朝出力,她在後宮發力,必然能壯大家族。但是孟靜嫻沒有,她喜歡果郡王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情。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女子一旦鍾情某個男子,就會被認為不再純潔,甚至會成為一個笑話。可是孟靜嫻顧不了那麼多,此生非果郡王不嫁。
  • 甄嬛傳:孟靜嫻懷孕,為啥犧牲最大的卻是玉嬈?甄嬛也沒料到!
    孟靜嫻是深愛果郡王的女子,在閨閣中的時候,她就心悅果郡王了。可惜那個時候允禮無心娶妻,就拒絕了孟靜嫻,後來愛上了甄嬛,就更加不會娶妻了。
  • 一直病著的孟靜嫻,為何嫁給果郡王就懷孕了?原因只有甄嬛知道
    果郡王雖然不是《甄嬛傳》的男主角,他卻收穫了眾多女性角色的芳心,比如說女主甄嬛,浣碧,葉瀾依和孟靜嫻。最開始喜歡果郡王的就是孟靜嫻,在劇中大家可以知道,孟靜嫻在年少的時候見到果郡王的第一面,便被這個男人給吸引住了。
  • 《甄嬛傳》沛國公府的闢毒筷原來有著在這樣的伏筆
    《甄嬛傳》沛國公府送來的闢毒筷原來有著在這樣的伏筆。《甄嬛傳》作為一部非常難得的國產精品電視劇,可謂是製作精良,演技精湛了。而小編作為這部劇的真愛粉,也是把這部難得的精品國產劇好幾刷了。而作為一個把這部劇看了很多遍的資深觀眾,小編可是發現了不少這部劇裡面的小細節,小伏筆呢。
  • 《甄嬛傳》:被所有人忽略的4個細節,揭露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表面上說不賜死,是為了顯示自己的仁厚,外人也會稱讚他。可是祺嬪陷害熹貴妃,這是何等的罪過,皇上早就恨死她了。所以,打死祺嬪這事只能蘇培盛做了。其實,祺嬪的結局早有預兆,還記得她入宮不久的時候,碰見被將位的華妃,諷刺年世蘭「樹倒猢猻散」。
  • 《甄嬛傳》果郡王除了深愛甄嬛,哪個側福晉更符合他心意?
    看過《甄嬛傳》的觀眾,都會被果郡王對甄嬛的深情所打動,許多人都會覺得果郡王的痴情勝過甄嬛,但也有部分人對此有疑問,既然果郡王愛甄嬛,可他為什麼對嫻福晉離世是那樣的悲痛不已呢?再說後宮的女人,永無出宮之日,果郡王哪怕再愛甄嬛,也見不到她,甚至連音訊都得不到,這樣的愛情怎麼去維持?孟靜嫻這個人,從見到果郡王的那一刻起,非他不嫁,這也是因為她知道,憑藉沛國公的地位,只要提出來,皇上一定會賜婚的,所以她能夠暫時等下去。
  • 甄嬛傳:甄嬛和浣碧交談時,聽到她們對果郡王的稱呼,親疏一目了然
    果郡王在《甄嬛傳》中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存在,在這部劇中一共有多5位女人喜歡他,比如說甄嬛,葉瀾依,浣碧,孟靜嫻以及默默無聞的瑛貴人。然而非常可惜的是,果郡王一生中只喜歡甄嬛一人,其他人對她來說並不重要。儘管孟靜嫻和浣碧嫁給果郡王成為他的側福晉,但果郡王對她們兩個還是毫不在乎。
  • 浣碧嫁給果郡王,誰注意她住所的名稱?是果郡王對她最大的寵愛
    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都知道,果郡王一生中最喜歡的只有甄嬛一人。儘管孟靜嫻和浣碧都嫁給了果郡王,但果郡王對她們兩個是沒有一絲感情的。起初小編也是這樣認為的,畢竟果郡王從沒有主動碰過浣碧和孟靜嫻。但是當小編再次回顧《甄嬛傳》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果郡王對浣碧也是有著好感的,那麼小編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接下來大家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不記得之前的劇情,也就是浣碧嫁給果郡王的當晚。當時的果郡王是非常不開心的,因為他沒有娶到自己心愛之人,卻娶了兩個自己無感甚至討厭的女人。
  • 甄嬛傳:剪秋要幫皇后除掉甄嬛,為什麼選了最爛的時機下毒?
    #當時看《甄嬛傳》時,剪秋謀害六阿哥和甄嬛的情節,是全劇的一個小高潮,因為這一件事,接連引出了多個爆點,先是孟靜嫻吐血喪命,接著孟靜嫻拼著最後一口氣生下果郡王兒子元澈後,孩子身上的青斑也引出了當年純元母子死亡真相,皇后宜修所有壞事被接連曝光,看似剪秋是忠心護主,可是讓皇后徹底倒臺的導火索也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