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夜被冷落、又病病殃殃的孟靜嫻,是如何聰明地取代浣碧的?

2020-12-23 少年常樂遊

文|少年常樂遊

在《甄嬛傳》中,孟靜嫻的第一次出場是在甄嬛和果郡王的下人阿晉的對話中。

那時甄嬛對皇上失望,自請去甘露寺修行,在甘露寺裡,甄嬛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對待,只有果郡王時時幫襯著。

此時的果郡王,早待甄嬛有了兒女之情。甄嬛雖然感受到了,但到底沒敢越界,而且那時她對果郡王的情誼還沒有那麼深厚,所以在阿晉告訴甄嬛王爺要被太后逼著娶福晉的時候,甄嬛是恭喜的姿態的。

這也惱怒了阿晉,他此時已經能感受到自己主子對甄嬛的態度了,然而卻得到了這樣的答覆,所以對甄嬛說話並不是很客氣。

第二日果郡王去找甄嬛為阿晉的行為道歉,兩人才正式提起了孟靜嫻。

首先,孟靜嫻的第一個特徵,她是太后親自選中的,是太后喜歡的女子。那麼孟靜嫻就比甄嬛和浣碧多了一個很重要的優勢——官方認證,那麼孟靜嫻就比任何一個女子都有資格坐上直達的列車。

無論是廢妃或是熹妃的身份的甄嬛,還是設計果郡王掉落小像,費了一番周折才得以嫁給果郡王浣碧,孟靜嫻明顯比她們更具優勢,不過孟靜嫻就比甄嬛和浣碧少了一個優勢,那就是熟悉度。

此時的孟靜嫻對於果郡王就相當於一個後媽給自己找的相親對象,還是沒見過面的那種。而此時果郡王心悅甄嬛,根本不會去在意一個陌生人。更何況人往往會更傾向於熟悉的人,這時的孟靜嫻對於果郡王來講還不如浣碧熟悉,這也是為什麼在新婚之夜果郡王會歇在浣碧屋內。

其次,從甄嬛的嘴裡我們了解到,沛國公雖然手中沒有實權,但家世顯赫,家教甚好,是溫柔大方的女子。

這一點便決定了孟靜嫻本質上和甄嬛是一樣的人,聰明、有教養、殺伐決斷、目光長遠,這些都是浣碧從根本上無法超車的。

孟靜嫻聰明,她從浣碧和果郡王平日裡的態度察覺到他們二人的關係並非外界傳聞的那樣恩愛,又從那次進宮時偶遇甄嬛敏銳地察覺到甄嬛和果郡王的關係。

同時,她十分會利用自己的優勢,孟靜嫻這個名字一聽便十分溫柔,再加上她身子本來就不好,所以就更加給人弱不禁風的感覺。

果郡王雖然喜歡甄嬛,但卻不是個直男,就如浣碧被皇上取笑穿著俗氣,果郡王安慰她;葉瀾依進宮時,果郡王誇她穿青色衣服好看一樣。

面對纖弱的孟靜嫻,果郡王其實也是有著一絲愧疚的,自然不會苛待她。另一邊,浣碧雖然是婢女,但由於甄嬛一直把她當做親妹妹寵,所以也沒怎麼吃過虧,可又不懂得向世家女子那樣腦子轉彎,只懂得一味地像個無頭蒼蠅一般亂撞,只會向甄嬛抱怨,也只會橫吃飛醋。

孟靜嫻就不一樣了,她會利用柔弱來激起果郡王的保護欲,她對果郡王好,果郡王也不會真的殘忍拒絕,畢竟一個王公貴族家的小姐等你等了這麼多年,如此深情還這麼柔弱,換了誰也不會那麼強硬地對待人家吧?

所以和甄嬛在御花園相遇那次,孟靜嫻給果郡王披披風,一副柔情似水,看似做作,但葉瀾依卻說:「有些事你看著太假,人家卻是情真......不知這嫻福晉的深情,日日落在玉福晉眼裡,會是什麼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日日如此,難保果郡王已經動心了但他自己卻不知道。

作為一個聰明人,無論是從前愛慕還是如今相處,孟靜嫻或許早已將果郡王的性子摸透了,她知道果郡王不是個心腸硬的,於是還在浣碧以為孟靜嫻是個病秧子,做著當家主母的春秋大夢時,孟靜嫻便已開始實施了下一步的計劃。

她故意將果郡王給灌醉,也由此有了郡王的骨肉,就算郡王對孟靜嫻在沒有感情,但是依著果郡王的性子也不會對孩子有隔閡。而且母憑子貴,比起沒孩子的浣碧,孟靜嫻在這個王府中又加重了自己的地位。

不論這孩子怎麼來的,畢竟還是人家孟靜嫻吃了虧,果郡王沒把持住,所以果郡王肯定得負責,時不時地得去看看人家吧,憑著孟靜嫻的知書達禮和聰明勁,又怎會愁日久不生情呢?如果以前果郡王對她只有憐惜和愧疚,那麼當她懷上孩子,更加溫柔更加依賴果郡王的時候,果郡王對她的感情就已經變了。

再看另一邊的浣碧,沒事幹好端端地非要送採蘋進宮,小心眼至極,還記得當時在清涼臺人家採蘋和採藍伺候甄嬛,她以為人家是王爺的通房丫鬟,打扮的像半個姨娘,原本不是情敵非要把人家當做假想敵,對付不了孟靜嫻,就將恨意轉到丫鬟身上。

依阿晉所說,這些丫鬟是果郡王救回來的,府裡少了誰他都是有印象的,肯定會問起,將採蘋送入宮果郡王不可能不知道,這些雖然傷害不到王爺什麼,但王爺肯定會心寒。

葉瀾依看到孟靜嫻為什麼會比浣碧印象好?同樣是對果郡王好,浣碧總是以自己認為的好來對他,未順過果郡王的意,在果郡王身上,浣碧滿心都是情情愛愛,一心痴纏,誰都排在後面。即便是對她還不錯的甄嬛,在果郡王動用私兵去救的時候,浣碧也是使勁地阻攔,沒有一點氣度。

反觀葉瀾依,對果郡王是無私的奉獻,愛屋及烏,所以會幫助他愛的女人,會保護他的孩子。作為一個大家閨秀,孟靜嫻就是取浣碧和葉瀾依兩者之間的那個度的人,可以說界限把控的是正正好的。

孟靜嫻的努力沒有白費,從最後的結果我們都能看出,在家宴上,果郡王看孟靜嫻的眼神已經發生了變化,在孟靜嫻哄弘曕時,果郡王看她是帶著寵溺的。

得知孟靜嫻中毒,果郡王是滿眼的擔心和著急,直接就抱起大著肚子的孕婦去後殿。孟靜嫻何等聰明,在這時提起灌醉果郡王的事,這時再提起,哪怕是什麼結,對於果郡王來講也沒有她和孩子的性命重要。

人總是對得不到的東西更加留戀,或許在這個時刻,孟靜嫻在果郡王心裡的位置,不一定就比甄嬛小,只是果郡王沒有察覺,或者是不想承認罷了。

回首孟靜嫻嫁到王府的第一夜,果郡王歇在了浣碧那裡,孟靜嫻沒有哀嘆,反而早有預料一般,靜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在見到甄嬛時她也大大方方地行禮表態,她從始至終,靜待時機,沉穩、有謀、也有氣度和風採。

只可惜的是,孟靜嫻死於此次劫難,若是不死,孟靜嫻取代甄嬛,贏得果郡王的心,壓下浣碧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END

本期看點:孟靜嫻

歡迎關注我@少年常樂遊,從影視入手,講些有趣的文化。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一直病著的孟靜嫻,為何嫁給果郡王就懷孕了?原因只有甄嬛知道
    果郡王雖然不是《甄嬛傳》的男主角,他卻收穫了眾多女性角色的芳心,比如說女主甄嬛,浣碧,葉瀾依和孟靜嫻。最開始喜歡果郡王的就是孟靜嫻,在劇中大家可以知道,孟靜嫻在年少的時候見到果郡王的第一面,便被這個男人給吸引住了。
  • 《甄嬛傳》:浣碧和果郡王有沒有「圓房」?看孟靜嫻態度就清楚了
    導語:相信《甄嬛傳》很多人都看過,雖然已經開播多年,但依舊熱議不斷,其中果郡王和浣碧究竟有沒有圓房在很多人心中存下了疑問,在《甄嬛傳》中,果郡王只愛甄嬛一人,但一些原因讓他不得已才娶了浣碧和孟靜嫻兩人,其中孟靜嫻懷孕了但浣碧卻沒有,所以浣碧和果郡王有沒有圓房呢?
  • 甄嬛傳:玉嬈在夜晚出嫁,為什麼浣碧是白天出嫁?這2個字點破真相!
    浣碧是甄嬛的庶妹,皇上也知道這一點,但是卻不能以這種身份嫁給果郡王,於是甄嬛就收了浣碧為義妹還得到了皇帝的同意,所以說浣碧不僅僅嫁給了果郡王還在皇上這裡正了名。 既然已經定了浣碧為側福晉,就把允禮的福晉也給定了,就是沛國公的女兒孟靜嫻。孟靜嫻出自大家,是名門閨秀,並且她也一直鍾情於果郡王。
  • 甄嬛傳:難怪孟靜嫻會被毒死,看她是誰的臥底?
    最初以為孟靜嫻託病不選秀,並如願以償地嫁給了心愛的男人,是對她勇敢與命運抗爭的褒獎。誰料,竟是一場生死劫,而且,她從未擺脫命運的安排和家族的使命。孟靜嫻喜歡果郡王或許是真的,但她與果郡王的婚姻是出於皇帝的「憐憫與動容」,卻絕對不會是真的。雖然皇帝許給孟靜嫻的籌碼是嫁給果郡王,但代價卻是監督果郡王——以她家族的榮耀與存亡!
  • 《甄嬛傳》孟靜嫻的悲劇:一生痴情只為果郡王,給女人敲響了警鐘
    可是孟靜嫻出生高貴,依然願意當果郡王的側福晉,足以看出她為了愛情的犧牲。孟靜嫻得知果郡王要娶浣碧是傷心失意的,她以為真的如外界所言,他們兩心相悅。漸漸的她才發現,浣碧和果郡王之間根本沒那麼深的感情,只是浣碧一人在討好。
  • 甄嬛傳:甄嬛和浣碧交談時,聽到她們對果郡王的稱呼,親疏一目了然
    果郡王在《甄嬛傳》中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存在,在這部劇中一共有多5位女人喜歡他,比如說甄嬛,葉瀾依,浣碧,孟靜嫻以及默默無聞的瑛貴人。然而非常可惜的是,果郡王一生中只喜歡甄嬛一人,其他人對她來說並不重要。儘管孟靜嫻和浣碧嫁給果郡王成為他的側福晉,但果郡王對她們兩個還是毫不在乎。
  • 甄嬛傳:浣碧和果郡王圓房了嗎?你看婢女對她的稱呼,一目了然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有一個角色,雖然不是什麼壞人卻得不到大家的喜歡,這個角色就是浣碧,原本跟甄嬛是異母的姐妹,但是由於生母的身份問題,加上甄遠道一時的懦弱,因此這個女兒一直養在身邊,卻只能當丫鬟,但是自從知道浣碧是自己的妹妹之後,甄嬛就把浣碧當作是自己的親妹子,對待她也是極好的,但是浣碧前期的做法確實讓不少人都反感
  • 甄嬛傳:體弱多病的孟靜嫻真那麼容易懷孕?連果郡王都被她騙了
    甄嬛傳:體弱多病的孟靜嫻真那麼容易懷孕?連果郡王都被她騙了孟靜嫻,沛國公之女,出身高貴、滿腹才學,內心異常強大,手段也遠比那些小家子氣的爭高鬥低強太多了,看她如何拿下果郡王的就知道了。2、新婚之夜獨守空房,這件事要是換做旁人,肯定會大鬧一番,但是她卻不急不惱,反過來安慰嬤嬤,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充分利用自己側福晉的身份和立了多年的相思病弱人設逐步接近丈夫。
  • 《甄嬛傳》裡,皇上寵幸頌芝和餘氏,怎麼就不動浣碧?
    我們都知道,浣碧的相貌不差,與甄嬛有幾分相似,或多或少與純元有幾分相像,那麼,雍正能寵幸頌芝和餘氏為啥偏看不上她? 浣碧太過於普通。
  • 甄嬛傳:孟靜嫻懷孕,為啥犧牲最大的卻是玉嬈?甄嬛也沒料到!
    孟靜嫻是深愛果郡王的女子,在閨閣中的時候,她就心悅果郡王了。可惜那個時候允禮無心娶妻,就拒絕了孟靜嫻,後來愛上了甄嬛,就更加不會娶妻了。
  • 《甄嬛傳》中果郡王的兩位福晉,歷史原型是誰,結局如何
    在眾多傾心於果郡王的女子中,有兩個得償所願,成為了果郡王的側福晉,一個是浣碧,一個是孟靜嫻。浣碧原本是甄嬛的妹妹,但浣碧是私生女,所以不能以甄府小姐的身份進宮,只能當甄嬛的丫鬟。在浣碧的內心,自然是不服氣的,特別是看到姐姐甄嬛擁有的一切,她心裡更是嫉妒。
  • 同樣是甄家女兒,為什麼浣碧沒有玉嬈討喜
    甄嬛有兩個妹妹,同胞妹妹玉嬈,另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因為浣碧母親是罪臣之女,甄父深愛浣碧母親卻無法給其名分,導致浣碧只能以丫環身份養在甄府。甄嬛是嫡出長女,浣碧是她的貼身丫環。她在甄府的待遇並不差,以至於安陵容初見浣碧,以為她是小姐,但由於她和她母親不能入宗廟,對外沒有名分,她是非常不甘心的。
  • 甄嬛傳:原著中孟靜嫻能懷孕,不僅灌醉果郡王,還做了這件狠事
    縱使已經娶了孟靜嫻和浣碧,但是果郡王心裡也只有甄嬛一人。不知道大家看劇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疑問:果郡王明明不喜歡孟靜嫻,為什麼孟靜嫻還能懷孕?其實孟靜嫻之所以能懷上孩子是因為她故意把果郡王灌醉。而她對這件事也有所愧疚,所以臨死前,把真相告訴了果郡王。不過,在原著小說中,孟靜嫻不僅僅只是灌醉果郡王這麼簡單。
  • 為什麼說《甄嬛傳》中的浣碧比《延禧攻略》中的爾晴更聰明?
    浣碧就這樣默默喜歡著果郡王,後來看到甄嬛與果郡王不能在一起時,便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之路,製造了「小像」事件,把自己硬塞給果郡王。和果郡王在一起後,她雖然知道他的心裡一直有著甄嬛,可還是一心一意愛著他,雖然心機手段不如果郡王的另一個側福晉孟靜嫻,但最後仍然守著果郡王,生不能同衾死同穴。
  • 甄嬛傳:難怪浣碧一生無子,你看甄嬛送了她啥陪嫁?成全是假的!
    浣碧和流朱都是從小就跟在甄嬛身邊的,後來更是隨著甄嬛一起進了宮,與流朱不同,浣碧更有心機和算計,的確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丫鬟,她是甄遠道的私生女,也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雖然沒有名分,但甄遠道私下還是在意這個女兒的,所以,她潛意識裡把自己已經看成是甄家的二小姐了,她渴望得到甄嬛所擁有的一切,甄嬛是甄氏嫡女,受盡疼愛,她早就看不慣但甄嬛但又不得不依附於她
  • 《甄嬛傳》中浣碧的歷史原型,是皇親國戚,還受到果郡王一生寵愛
    而《甄嬛傳》這部劇其實是由歷史改編而成的,所以劇中有許多人物的確在歷史上出現過,例如這次我們要說的浣碧。浣碧在歷史上的真實身份要比劇中的甄嬛更加顯赫,她是皇親國戚。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歷史上的浣碧,她的母親是皇帝的妹妹,她的姑姑是當時的皇后,她的表哥是當今的皇帝,而浣碧本身也被夫君寵愛一生。
  • 沛國公,你若知道孟靜嫻是這個下場,還會把文犀闢毒筷給甄嬛嗎?
    但是即便家世顯赫,手中沒有實權也是很危險的事情,能巴結的人還是得巴結一下,簡單來講就是抱大腿,而且那時沛國公和孟靜嫻並不知道果郡王喜歡甄嬛,所以沛國公送禮的目的應該也就是希望能送出去一個人情吧。那麼沛國公為什麼會選擇送文犀闢毒筷給甄嬛呢?
  • 浣碧大婚時,有誰注意到她的頭飾?竟與華妃同款造型,真實原因太大膽!
    小夥伴們我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是《甄嬛傳》裡的經典場面,那就是浣碧大婚的時候。在甄嬛傳中有非常多的細節,而今天小編要說的細節就是浣碧大婚當她,明明同為側福晉,而為何浣碧的頭飾非常華麗,而孟靜嫻的卻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