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青木遠方青木
神社,是日本人祭拜神靈的地方,他們認為這裡是神居住的地方。
日本有很多神社,最出名的莫過于靖國神社,對國家利益有突出貢獻的日本軍人,均被供奉在靖國神社之內。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日本還為一個外國人修建了一座神社。
這是迄今為止,日本政府唯一專門為外國人修建的大型神社。
這座神社叫中正神社,祭拜的對象是蔣介石,地點位於日本愛知縣的幸田町。
在和中國激戰十餘年後,日本人認為蔣介石對日本有巨大貢獻,甚至為他修了神社。
這是為什麼?
以德報怨
1937年12月13日,兩名日本軍官在南京城進行了殺人比賽,先殺滿100人者獲勝,這種事甚至還上了日本的官方新聞。
從12月13日這天開始,一直到1938年1月,短短6周的時間內,南京城足足有30萬同胞慘死在日軍刀下,平均每12秒被殺戮一人。
毫無疑問,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欠下了累累血債。
蔣介石長期生活在南京,但凡有一點點良知,都不應該對此無動於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作為戰勝國,中國人終於可以清算日本人罪行了。
但是在8月15日當天,蔣介石卻在重慶廣播電臺發表了題為《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的廣播講話。
在講話中,蔣介石明確了對日本的處理方案,那就是寬大處理,以饒恕為主,呼籲中國人要愛敵人,不要報復。
「我說到這裡,又想到基督寶訓上所說的「待人如己」與「要愛敵人」兩句話」「我們一貫聲言,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我們並不要報復,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汙辱」「要知道假如以暴行答覆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絕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是我們每一個軍民同胞所應該特別注意的。」
第二天,日本媒體報導蔣介石的講話時,標題直接就擬定成了《以德報怨》這四個字。
這個詞彙,後來被日本政界和史學界,公認為國民政府對日政策的主基調,在日本官方的外交場合被多次提及,大量記載於日本文獻之中。
1946年7月31日,日本官媒發表社評,盛讚蔣介石人格及領導力量之偉大,並對蔣公予以感謝。
你的敵人在自己的官方文獻中,記載你對他「以德報怨」,還天天寫文章誇你,你到底做了什麼,讓他如此感恩?
四大「德政」
日本人如此感恩蔣介石,主要是因為他對日的四大「德政」。
分別是:維持日本天皇制、放棄駐軍權、反對報復性戰爭賠償、善待日本在華軍民。
1、保住天皇
天皇作為日本的最高領導人,理所當然的要對戰爭負責任。
英美國家極其討厭天皇制,他們想廢除這種制度,並把現任天皇「放逐到西伯利亞」或者直接處以「絞首刑」。
在日本戰敗之前的舉行的開羅會議上,羅斯福詢問蔣介石對於天皇制的看法時,蔣介石回應到:
「發動戰爭的人,只是一小撮日本軍閥,我以為必須的條件是根本剷除軍閥,不能讓他們再起幹政;至於日本的國體應該如何,最好待戰爭結束之後留日人民自己來決定。」
天皇制由日本「人民自決」這一觀點,就是蔣介石首先提出來的。
在隨後佔領日本的過程中,出於實際控制需要出發,美國最終採納了蔣介石的這一提議。
日本天皇的去留由「人民自決」,結果當然就是保留,因為那個年代的天皇就是日本人民的信仰,代表著日本的歷史和文化傳承。
對此,蔣介石立下了大功,大大影響了美國的決斷,對此日本人民一直很感恩。
2、放棄駐軍權,使日本免於被瓜分命運
二戰結束時,美國曾要求中國一起佔領日本。
作為戰勝國,中國有這個權利。
按當時各國談出來的方案,中國要佔領三塊地方,至少需要5萬駐軍。
但蔣介石後來就派了一個憲兵隊作為象徵性駐軍,放棄了駐兵權,甚至兩次拒絕了羅斯福讓中國駐軍琉球的要求,讓羅斯福非常難以理解。
因為蔣介石的帶頭放棄,後來其他國家也都沒駐軍,美國一家拿下了所有日本領土的駐兵權,
日本避免了被列強肢解的命運,保留下了一個完整的政體。
如果中國在日本有駐軍,那我相信兩國就不會有什麼釣魚島爭執了。
甚至琉球歸誰控制,那都不好說了。
3、反對報復性戰爭賠償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人數總計高達3500萬人,各種損失折合當時美元計價高達1000億元以上。
讓日本賠償中國的損失,天經地義。
而美國人也打算讓日本賠一個天價。
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中,各國明確了日本的賠償原則,就是把整個日本拆光運光,只留下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工業,把日本全國上上下下的東西都拿光,全部用來賠償。
而第一個提出反對報復性戰爭賠償的大國領導人,就是蔣介石。
賠還是要賠的,但不能報復性賠償,我們要點到即止,以德服人。
1949年菲律賓派特使訪問蔣介石,尋求共同向日本索取更多賠償的可能性,蔣介石說:
「要對這次戰爭負責任的是日本軍閥,而不是日本人民。要求日本人民負擔戰爭賠償的作法是不公平的」。
日本戰敗後全國上下的財富就那麼點了,僧多肉少。
你不要,別人就要了。
過了幾年之後風雲突變,美國開始全力扶持日本以對抗紅色勢力在亞洲的蔓延,就再也不談什麼賠償的事情了,此事不了了之。
最終,中國只從日本拿到了相當於2250萬美元的實物賠償。
別說和大國比,就算和一些小國比也遠遠不如。
隨便列舉幾個小國獲得的賠款清單明細:
印度尼西亞,8億美元。
菲律賓,8億美元。
韓國,3億美元。
緬甸,2億美元。
西班牙,20億日元。
瑞士,11億日元。
丹麥,7億日元。
瑞典,5億日元。
而對日作戰的主力,也是受損最大的中國,僅僅拿到了0.25億美元的實物賠償。
哪怕是腐朽的北洋政府,在一戰勝利後,也從德奧身上獲得了總計8400萬銀元的賠款,加上賠償的船隻以及免去的庚子賠款,總賠償金達到了2.5億銀元之巨。
北洋政府在太和殿前閱兵,慶祝一戰勝利
國民政府對於賠款的漠不關心,導致前期沒有拿到錢,而後期沒辦法拿到錢,在美國對於日本的態度變化後,最終不得不在1952年正式放棄賠款。
而到了1972年中日建交之時,面對國民黨造成的歷史事實,我們也只能捏著鼻子接受。
蔣介石真的是太坑了。
4、 善待日本在華軍民
戰敗後,日本在中國遺留了200多萬戰俘。
蘇聯抓了60多萬日本戰俘,直接運到西伯利亞做苦力了,挖煤、修鐵路,什麼活累讓他們幹什麼。
但中國這邊就不一樣了,直接把所有軍民戰俘都給遣返了。
不僅遣返,且允許攜帶必備衣物、行李,及少量財產,讓日本人體體面面的回家。
對於暫時呆在戰俘營尚未被遣返的日軍戰俘,享受和中國正規軍相同的夥食待遇,甚至還有零用錢發,讓日軍自行採購副食。
從士兵到將軍,每個人都可以領錢,一個不落。
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曾感嘆道:
日本的士兵從東南亞回來時,就跟乞丐一樣,唯有從中國回來時,跟走富親戚一樣,什麼毛毯、衣服、皮靴、手提包什麼都有,還有現金!
日本從未見過如此寬容的國家領導人,所以特別的感恩。
「因為日本,才有蔣介石;因為蔣介石,才有戰後的日本」
蔣介石去世後,日本成立了「蔣公遺德顯彰會」來紀念這位日本的「恩人」,並為其修建神社,奉其為主神。
在神社的入口處,高掛一塊牌匾,上書四個鎏金大字:永懷蔣公。
1985年8月,「蔣公遺德顯彰會」修建了「以德報怨」碑,
氣派的石碑後是這麼寫的:
我等為報答蔣介石「總統」的恩情, 特在此設立此以德報怨之碑。 在緬懷蔣「總統」遺德之餘, 我等亦在此立誓,日中將永保和平親善, 直至後世不絕。
真的是大恩大德,永世難忘。
蔣介石對得起日本人,但卻對不起慘死的3500萬中國人,更對不起南京城裡被屠殺的30萬同胞。
國家利益不可交易
為什麼蔣介石對日本這麼好?
日本在中國殺了那麼多人,就算蔣介石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覺得3500萬軍民的死活和自己無關,那也應該藉機敲日本竹槓啊。
何必去裝聖人。
蔣介石之所以如此大度的寬恕了日本,那是因為在蔣介石的眼裡,國家利益是一種可以拿來交換的商品。
1945年的蔣介石,最需要的並不是日本的賠償金,也不是把日本戰俘抓回去幹苦力,更不是跑到日本去駐軍。
而是儘快的接收日軍的地盤和裝備,準備和共產黨發動全面內戰。
日本確實投降了。
但在中國大陸的日軍,既可以向國民政府投降,也可以向共產黨投降。
如果日軍非要向共產黨投降,那麼蔣介石是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打是肯定打不過的,要是能打得過早就打了。
為了最快速度的爭取在華日軍的投降,蔣介石給出了一個讓所有盟國都目瞪口呆的寬厚條件。
只要日軍向蔣介石投降,就可以獲得這麼好的條件。
而蔣介石只要拿到了日軍的投降,就可以獲得中國絕大多數的地盤和絕大多數的武器裝備。
然後順勢打贏共產黨,贏下全國。
這就是蔣介石的策略。
為了儘可能的爭取日軍,蔣介石甚至寬恕了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
身為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明顯應該是甲級戰犯。
結果他卻被蔣介石判決無罪。
侵華日軍的最高總指揮是無罪的,連個領導責任都沒有,好玩吧。
連總指揮都無罪,下面的軍人當然更無罪了,只是抓幾個倒黴鬼充數而已。
這種寬恕帶來了日本高級軍官的大批效忠,他們堅持和八路軍作戰,只向國民黨投降。
為報答蔣介石的恩情,崗村寧次不僅下令日軍只能向國民黨投降,還自願成為了蔣介石的軍事顧問,為其出謀劃策,攜手對抗共產黨,繼續發揮其「軍事才能」。
根據公開檔案,在1946-1948年,日軍總司令崗村寧次為蔣介石撰寫了大量作戰方案,包括但不限於:
《毛澤東的兵法及對付辦法》、《圍點打援是共軍的作戰特點》、《從敵對立場看中國軍隊》、《以集中兵力對集中兵力殲滅共軍》等。
軍事水平很高,蔣介石看了之後很開心。
甚至到了1949年1月,湯恩伯布置長江防線時,都曾攜帶江防布置圖向崗村寧次討教「高見」。
1949年8月,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形勢崩壞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為給國民政府續命,崗村寧次甚至向蔣介石提議,由其來招募舊日本軍人,組建十萬精兵,來中國大陸和共軍作戰。
「為反守為攻,擊破匪軍攻勢起見,應速選拔中日兩國軍人中意志堅決果敢有為之青年,組成一個軍,……,逐次加強擴大,練成精兵十萬,編成數個軍,組成一強有力之義勇軍,成為擊滅共軍之骨幹兵團。」
這種事不可能會得到同意的,蔣介石絕不敢批,而且就算他批准了美國也不會批。
但崗村寧次對蔣介石的報恩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了累累血債,結果其總司令不僅無罪,還成了國民政府的死士,為其報效盡忠,真的是太荒唐了。
只要自身武裝集團的利益可以最大化,蔣介石可以交易一切東西。
赦免日本,並不特殊。
為了拿到美國人的援助和支持,蔣介石出賣的國家利益更多。
1945年12月,《美國在華空中攝影協議》,授予美國軍機在中國全部領空做軍事偵察的權力。
1946年5月,《成渝鐵路修建協定》,授予美國對成渝鐵路的所有權。
1946年9月,《中美三十年船塢秘密協定》,授予美國軍艦自由出入中國所有港口的權力。
1946年10月,《中美憲警聯合勤務議定書》,授予美國人在中國的治外法權。
1946年11月,《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這個就厲害了, 原文是:
「中國全部領土、全部事業一律對美國開放」
1946年12月,《中美航空協定》,向美國徹底開放中國所有領空。
1946年11月,《青島海軍基地秘密協定》,將青島港贈予美國作為軍事基地。
1947年10月,《國際關稅與貿易一般協定》,部分放棄中國的關稅權,將此權力移交給美國。
1947年10月,《美軍駐華美蔣秘密協定》,授予美軍在中國大陸合法駐軍的權力。
1948年7月,《雙邊協定》,讓美國企業擁有了對華傾銷工業品的權力。
1948年8月,《中美農業協定》,徹底對美國開放農產品市場,將中國糧食安全的控制權拱手送給了美國人。
基本上,能賣的國家主權都已經被蔣介石給賣光了。
所以解放軍佔領南京時,美國大使館根本就不隨著國民政府南遷,而是直接留在南京和共產黨談判。
美國開出的條件很簡單,只要共產黨承認了國民政府和美國籤的條約,那麼美國會立即承認共產黨為中國的合法政權,並協助共產黨佔領臺灣。
但是蔣介石捅的窟窿太大也太多了。
這麼多賣國條約,不是哪一個不能承認的問題,而是都一條都不能認。
所以,新中國乾脆直接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
想籤約可以,我們重新一條條的談。
而共產黨開的價碼,美國人根本接受不了。
因為新中國連一點點國家主權都不願意交易。
上世紀50年代,蘇聯的核潛艇在太平洋威懾美國的時候有個問題,距離蘇聯本土太遠,核潛艇無法接收到司令部的信號,需要在亞洲南端修建一座長波電臺。
其次,蘇聯核潛艇需要有一個靠岸維修和短期休整的地方。
核潛艇太過機密,蘇聯只敢把這事放在盟國來做。
而蘇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國。
1958年7月,援建了新中國大批工業基礎設施的蘇聯,其總書記赫魯雪夫專程來到北京,商討和中國成立聯合艦隊,並在海南島修建一座長波電臺的事情。
蘇聯人開的條件看起來並不過分,在海南島的長波電臺,蘇聯人出技術,中國人出資金,建成後主權和管理權都歸中國人,蘇聯的核潛艇有使用權。
而所謂聯合艦隊,其實就是聯合潛艇艦隊,更直接點說就是要撥給蘇聯一個港口做軍事基地,讓蘇聯的核潛艇可以在這裡維修和整頓。
作為對等,蘇聯的摩爾曼斯克軍事基地也可以給中國的潛艇部隊使用。
表面上看,蘇聯的條件確實不算過分,需求也合情合理。
所謂的蘇聯軍事基地,雖然中國不可能用得到,但畢竟面子上是沒問題的。
而且蘇聯援助了中國那麼多工業基礎設施,對蘇聯投桃報李,給一點實際利益,完全可以稱之為公平的交易。
但毛澤東很剛烈,一切涉及國家主權的問題都不談,一點交易都不做。
無論蘇聯人開什麼價碼,此事都沒得談。
中蘇關係就此交惡。
1959年6月,蘇聯停止對中國的核子援助項目。
1959年底,中蘇發生論戰,互相指責對方。
1960年,蘇聯撤出在中國的所有專家,停止了所有項目的援建工作。
蘇聯停止援建,毫無疑問中國的損失很大。
只是一座軍事基地和一個電臺,而且蘇聯也給足了對等的面子,為此放棄所有援建項目是不是划算?
「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還在互助合作,北約國家把這看成平常小事,可是,我們卻連這樣的小事都達不成協議。」——憤怒的赫魯雪夫
但毛澤東卻認為,這不是一個可以談判的話題。
」英國人、日本人,還有許多別的外國人,已經在我們的國土上呆了很多年,被我們趕走了。赫魯雪夫同志,我再說一遍,我們再也不想讓任何人利用我們的國土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毛澤東
中國的主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交易,哪怕對方開的價碼再高都不行。
而1949年美國的出價,連蘇聯的零頭都沒有,毛澤東自然不可能接受。
只有中國人才認可毛澤東,美蘇日都不會去說毛澤東的好話。
而屠殺了中國幾千萬同胞的日本人,卻為蔣介石蔣中正修建了中正神社。
在神社內部的木牌上,寫明了修建這座神社的理由。
翻譯過來就是:
本社是為了紀念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而建立的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當日,蔣公曰:「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反對分區佔領日本,放棄戰爭賠款,反對罷黜天皇,200多萬軍民即行遣歸日本。由此,才有如今日本之興旺。想來對於戰敗國,這種寬容是各國領導人所未見的。大恩無以為報,特立斯社於此,以表誠摯感謝,永世不忘。
這樣的政權,豈有不滅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