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測評的是:迪佳名湖之物11米,促銷到手價1300元,這是第一期傳統釣長竿測評(共八期)。
塗裝分析紫羅蘭全漆手把節配以簡單的文字和亮銀裝飾,迪佳的塗裝風格非常簡單大氣。名湖之物旁寫著 high modulus carbon,高模量碳布的意思。
迪佳的防抱死比較有特色,額外裹上了兩段逆絲碳布。
硬磨砂手把節耐髒不錯,防滑一般,後堵是傳統的鋁合金配上橡膠墊。
檢查裸碳部分,帶距均勻,沒有明顯瑕疵,不過發現一處補了一小塊碳布的地方,不知道是調整調性還是連接兩段碳布。
迪佳作為專業長槍的老牌企業,這款售價120元/米的魚竿,外觀設計不錯,細節做工也基本能符合這個價位,下面我們看看具體參數。
參數實測去前後堵,魚竿重477.8克,官方標註506克。
這應該是帶上了後堵的重量
影響魚竿持感的重要參數是重心,迪佳帶後堵的重心是離開底部3.12米,所以核心持感參數力矩為:1524。
更直觀的離開底部40cm處的感重大約是:3.6kg。
這是釣友在傳統持竿方式下的實際感重。
離開底部60cm處的感重大約是:2.3kg。
這是釣友雙手持竿或者把魚竿放在腿上時,實際感重。
我對魚竿長度也進行了測試,平舉全展開的魚竿,迪佳全長約10.95米
全長約10.95米,整體還算挺,不過也有些許垂頭
其他基礎數據的實測結果,參見這個表格
調性上,我掛上兩百克砝碼後,一次測試了全展開,收一節,收兩節,收三節,收四節的魚竿弧度,整體沒有出現死角,這也是模仿實際垂釣過程中不同收長下飛小魚的情形。
隨後我掛上一個打窩器,裝滿大約2兩酒米進行打窩,整體還是比較輕鬆,我的體格也就最後一節全展開之後,感覺稍微有點重。
然後我再用200克砝碼模擬水中回魚的狀態,收節順暢,弧度也不錯。
最後我用500克砝碼測試了直飛8兩左右鯽魚在沒有很強掙扎的情況下狀態。前端稍軟,後段腰力不錯。這是我第一測試長竿,選了迪佳作為開篇之作也是因為我自己是迪佳的用戶,翔光湖和炫光湖是我冬天經常使用的魚竿。這款明湖之物在實際垂釣過程中整體感覺不硬也不軟,垂釣深水鯽魚不錯,後段腰力很足,但是前段不夠硬挺使得拔草洞就有點偏軟了,還好出竿和收杆沒有太過搖頭晃腦導致繞線。縮一節做配重垂釣可以玩一天,全展開的情況下還是會有點沉和垂頭,整體的做工和設計還不錯,展現出了千元級別的水平,至於說性價比如何,歡迎看看後面還有7期長竿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