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毛峰作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安徽代表性綠茶,不管是生產規模還是消費者的需求量,都十分巨大。每年在春茶上市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問黃山毛峰多少錢一斤?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並不是特別好回答。一來黃山毛峰的價格按照不同的檔次,不同的等級,不同的產地,區別就非常明顯,從幾十上百塊到1000多甚至更高的都有。二來是每個消費者的心理購買需求不一樣,它的價位認同也不一樣。本來他只希望買300塊錢一斤的黃山毛峰,但是如果你告訴他現在毛峰價格要800~1000,他肯定覺得太貴了。
那麼為什麼黃山毛峰的價格從幾十塊到幾千塊,價格差別怎麼這麼大呢?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而且為什麼會有這些原因的不同?今天,予言茶事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第一,茶葉採摘生產時間造成的價格差異
俗話說,明前茶貴如金。作為一個從清明節以前就開始採摘加工製作上市的綠茶,自然是開採的時間越早,價格越貴。當然我們先要限定一個條件,就是同一地區同一片茶園,同一棵茶樹。因為就這樣比較才有更加立體的效果才會更加鮮明。我們的黃山毛峰在生產過程中有明前茶、明後茶、穀雨茶和立夏茶等不同的採摘時期。相對而言,明前茶的價格更貴,其次是明後茶,而到了穀雨期間開始採摘的黃山毛峰,價格相對就很便宜了。立夏之後採摘的夏茶,屬於大宗綠茶產品,價格就要低到塵埃裡去了。
第二,茶葉採摘標準造成的價格差異
一般來講,明天茶採摘的標準最高,一般是以一葉一芽為主,當然也有一芽二葉初展,這樣的黃山毛峰等級高,所以價格相對來說也會更貴一些。當然還有一些地區採摘雀舌或者單芽,由於易經所需要的芽頭數量明顯的要超過一芽一葉或者是一芽二葉,採摘的用工需求更高,採摘的成本更大,採摘的標準要求更加嚴格。這樣製作出來的茶葉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而到了一芽三四葉,標準甚至更大的成熟葉片開採時,價格就會下來很多。
其實我們看很多黃山毛峰的後期下鍋茶,採摘的原料鮮葉其實已經非常大,自然價格也不會高到哪裡去。作為一種非常講究顏值的綠茶,黃山毛峰外形等級的優劣是決定價格的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說句簡單一點的話,就是茶葉的外形越小,通常價格會越貴。雖然這不是絕對的,因為還要考慮到其他的一些因素,但大體上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
第三,茶葉種植區域不同導致的價格差異
說實話,中國的茶葉種植規模很大,單就黃山毛峰來講,在整個黃山地區普遍種植。可是對於茶葉的品質有很大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種植地塊和地理環境因素的考慮。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核心產地的茶葉要比普通產地價格賣得更貴的原因。比如說現在黃山富溪所產的黃山毛峰,被稱之為黃山毛峰的發源地和核心產地,價格自然比很多地區的毛峰價格要貴一些。另外,將黃山歙縣和祁門都產毛峰,而且產量都非常大,但是兩個地方所產的毛峰外形口感都有一定的區別,所以在價格方面也有一定的不同。在正常情況下,大家所能夠理解的核心產地,價格會更貴一些,而非核心產地,價格自然要便宜一些。
第四,茶葉品種不同導致的價格差異
其實在早些年的時候,黃山毛峰主要是以本地的群體種為主,所以茶葉的上市時間以及採摘加工製作後的外形口感基本上比較相似。但是隨著近些年黃山地區茶產業的發展,引進了很多外來的優良無性系品種進行栽培種植。所以我們看到之前在3月底才能上市的黃山毛峰,現在已經可以提前到3月初。這就是引進了像烏牛早、龍井43號或者是紅旗1號、紅旗2號這樣的外來品種。這些品種最大的特點就是發芽早、長勢旺、育芽能力很強,而且相對於本地的群體中開採的時間,至少要早半個月。
但是很多老茶客更願意和本地群體種的所生產的黃山毛峰,因為早茶的黃山毛峰口感相對來說要更加清淡一些,沒有本地茶的口感,香氣濃鬱。但是早茶的價格卻並不便宜,因為它就是彌補了黃山毛峰需要到3月中下旬上市的一個缺點,更早地推向市場,所以自然價格也不便宜。
第五,種植海拔高度不同導致的價格差異
高山茶和平地茶在口感香氣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原因。因為相對於平地茶來說,海拔高的地區注意溫差更大,茶樹的生長時間就更長,而且由於山林之間雲霧繚繞,茶樹所能吸收的水分養分就會更多,再加上太陽中可見光的藍光和紫光可以透過雲霧被茶葉吸收進行光合作用,能夠提升茶葉的胺基酸含量,增加其芳香物質的合成,降低茶多酚的含量。
所以這樣的高山茶生產出來之後,香氣更加濃鬱,口感更加鮮爽,回甘更加明顯。再加上市場的推波助瀾,所以高山茶的價格比平地茶的價格也要略貴一點。但是高山茶的缺點就是它的上市時間更晚,對於很多搶新茶,很多希望早點嘗鮮的消費者來說可能有點等不及,所以他們高山茶上市的時候,茶葉的黃金時間點已經過去了。
第六,製作工藝不同導致的價格差異
從黃山毛峰的製作工藝上來看,現在一般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通過機器加工製作理條,所以外形看起來比較挺直,也可以說更加好看一點。還有一種方式是通過揉捻製作,這裡面有機器揉捻和手工揉捻兩種方式。當然採用手工製作的茶葉,價格確實比較高一點,因為不管是從宣傳的角度,還是很多消費者的認可角度也好,還是說本身的勞動成本也好,確實要付出更多。相對而言機器製作的茶葉,生產效率更高,勞動成本相對更低一點。
但是不同機器不同製作方法,加工出來的茶葉,在口感和外形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別。如果是手工製作的話,毛峰的香氣滋味會更加醇厚一些,而通過機器加工的話,條形會更好看一點,但是味道相對清淡一點。在市場上銷售的時候,很多商家都會著重的推薦手工製作的毛峰,因為它的價格會更高一點。但實際上我們知道主流的製作方式仍然是以機器生產為主。
總的來說,以上就是黃山毛峰為什麼價格差別這麼大的幾點重要原因。種植區域不同、採摘時間不同、製作工藝不同、茶樹品種不同、茶樹海拔高度不同以及採摘的標準不同,都會導致黃山毛峰的價格差異明顯。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其他的關於價格不同原因的補充,歡迎在下面留言,我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