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財經發布《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9-2020)》數據顯示,除去工作和睡覺,2020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閒時間僅為2.42小時,比2018年少了25分鐘。該調查涉及13萬個樣本,其中:
每天休閒時間在1-3小時的人最多,佔了四成;
每天休閒時間在3~5小時的人佔23.26%;
四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很忙,每天的休閒時間連一小時都不到。
這寶貴的2.42小時,大家最喜歡的是逛景點、逛商場、聚餐、做家務。而運動並沒有出現在前列。
相比而言,一般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國民每天平均休閒時間約5小時左右,為中國人的兩倍多。
你是不是也感覺每天休息時間不夠?身邊人經常有這種感嘆:
每天好累,睡覺都休息不過來……
每天都需要加班,沒有自己時間……
然而,當你只顧著工作,忽略了生活、忽略了身體的信號,可能會招來「過勞」的問題,甚至嚴重會影響到你的健康。
過勞在慢慢吞噬你的健康!
過勞死這個名詞其實源於日語的「過勞死( karoshi)」,反映了日本人對工作的狂熱性格。而近年來,過勞死這個詞頻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或新聞中。
7月份的時候,錢江晚報報導,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半個月內接診了3位猝死青壯年,一位30歲、一位51歲、一位37歲,出事時正在單位上班,胸前還掛著工牌……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2016年凌晨因為心肌梗塞去世,年僅44歲。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常常失眠,半夜兩三點給人發郵件,一大早,又跑到各大投資現場,一直都很拼很累,還很焦慮。
這樣的情況太多太多了……
猝死多是心源性的。而現在基本一致認為過勞死的發生與原有心血管疾病以及與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和超時工作密切相關。
尤其是過度的疲勞可能加快原有疾病的發展進程,快速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猝死率明顯增加。
一項關於「日本中年工人長時間工作與職業壓力相關的心血管病發作」的研究分析了203例過勞死者的生前情況時指出, 除原有心血管疾病外, 均存在過勞的情況:
1. 生前每周的工作量 > 60h,每月的超時工作量> 50h,超過半數以上的節假日都在上班;
2. 白領僱員面臨指標高、壓力大、整天來回奔波、疲於應付,不僅過累,工作地點也不斷改變;
3. 過勞死者經常在工作環境差、噪音大、並經常發生難以預料的煩惱,造成緊張、焦慮、恐懼或憤怒,這些變化一般發生在心血管疾病突然發作之前的24h之內。
10個過勞信號提醒你:該休息了!
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5月更新《國際疾病分類》名單中,首次把「過勞」列為「影響健康狀況或與健康服務相關的因素」,認為它可能會引發相關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過勞狀態往往存在未很好控制的、在工作場所長期承受的壓力,並有三大症狀:
1. 感覺精疲力盡;
2. 從心理上想遠離工作或對工作產生否定感和質疑感;
3. 工作效率降低。
浙江醫院嚴靜教授曾歸納了10個過勞的早期信號,分別是:
1.「將軍肚」早現;
2. 脫髮,斑禿,早禿;
3. 頻頻去洗手間;
4. 性能力下降,女子過早閉經;
5. 記憶力減退;
6. 心算能力越來越差;
7. 做事常後悔、易怒、煩燥、悲觀;
8. 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9. 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感到不解乏;
10. 經常頭痛,耳鳴,目眩,檢查也沒有結果。
當然,以上這些症狀要排除一些疾病導致的情況!如沒有疾病,而出現了疲倦、眩暈、頸肩僵硬、睡眠不良、便秘、心悸氣短、心煩意亂等等,就要當心了!
嚴靜教授提醒:「如果持續出現這些信號,最好及時反省一下,最近是不是太辛苦了,要適當給自己放個假,減減壓。」
來源:健康時報、央視財經
【來源:荊門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