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全球各方科研力量都在緊鑼密鼓的研究有效可行的治療方案。NMN【1】作為近幾年最前沿的生物科技熱點之一,不可避免的出現在研究者的視野中。NMN之所以被關注主要是因為其綜合抗衰的表現,其中就包括對免疫力的提升作用,早在2016年發布的一篇論文【2】就提到NMN能夠強化免疫力,這與很多專家宣稱「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強免疫力」「不謀而合」,於是NMN與新冠聯繫起來似乎順理成章。然而事實究竟如何呢?
各種誇張的報導
FDA忍無可忍,警告某NMN品牌誇大宣傳
5月6日,美國FDA給美國一家NMN企業發了一封警告信,原因是這家NMN企業誇大宣傳NMN對新冠的治療作用,在企業的官方網站上多次用到「治癒」、「徹底逆轉」等字眼宣傳NMN。美國FDA要求其在48小時內採取行動,糾正錯誤。
截圖來自FDA官網(https://www.fda.gov/inspections-compliance-enforcement-and-criminal-investigations/warning-letters/alive-nature-inc-607435-05062020)
擁有敏銳的商業嗅覺不等於可以昧著良心吹噓產品功效
其實,多個NMN商家都曾有類似誇大的宣傳。起因是4月20日,哈佛大學醫學博士羅伯特·休伊贊佳(Robert Huizenga)聯合美國非營利性醫院西達塞納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發表的這一篇病例報告顯示:NMN雞尾酒療法,能明顯改善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出現的細胞因子風暴,並呼籲科學界儘快正視並重視NMN作為新冠肺炎治療方案的潛力。
這篇原本客觀、嚴謹的病例報告發出之後,被多國的NMN商家誇大解讀,多個商家採用了「美權威醫生用NMN治癒55歲新冠重症:免疫水平一晚提升85%」、「重磅消息:哈佛博士用NMN治癒新冠重症,一夜好轉,10天轉陰!」等這種博人眼球的題目,誠然讓更多人借著這件事情了解了NMN,但同時也釋放了一個危險的信號,過分誇大、神化NMN會讓人們對NMN抱有過高期望,若新冠患者過分依賴NMN來治療,一旦延誤病情,後果將不堪設想。畢竟NMN雖然能很好地提升免疫力,但作為膳食補充劑存在,並不能替代藥物。
真正宣傳,不是靠無下限的蹭熱點,而是靠更多硬核支撐
事實上,5月12日美國《洛杉磯雜誌》一篇題為《Doctors Battling COVID-19 on the Front Lines Often Have to Innovate on the Fly》的報導客觀分享了NMN在對抗新冠中的作用:羅伯特醫生並未宣傳NMN雞尾酒療法能夠治癒新冠,雖然目前已經嘗試用於3位新冠重症患者並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但這些案例的數據還遠遠不足以形成真正的醫學結論。文章指出,「NMN是值得被繼續研究的,我們處在一個與疫情的抗爭之中,必須跳出固有的模式來思考」。
5月13日,賽立復(中國)首席代表段志剛博士在直播中對「NMN治療新冠肺炎」事件進行了客觀、深入的分析。段博士表示:NMN的抗衰功效雖然有很多科研數據驗證,但「治癒新冠」目前只能作為個案研究,要驗證是否真的有效還需要做大量的臨床實驗,在還沒有嚴格定論之前,盲目宣傳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行為。
面對全新的疾病,人類手裡缺乏現成的工具,恐慌、焦慮、死馬當活馬醫,甚至打破常規、大幹快上,都是人之常情。但是,這種現象卻不能成為人類醫學實踐的常態,不能成為人類對抗流行病的常態,否則帶來的破壞力會遠大於收穫。
賽立復(中國)首席代表段博士在分享時認為,越是這種情況,越需要秉承科學謹慎的態度。正如賽立復在研發出高穩定性、高吸收度、高含量的賽立復NMN後,並沒有馬上將產品推廣上市,而是花了3年多時間去做「國際」、「國標」多重安全檢測,包括美國FDA備案(FDA不認證膳食補充劑)、歷時8個月的浙江醫科院做口服安全性毒理實驗檢測、歷時16個月的CDC的安全風險評估等,就是抱著對所有消費者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
企業責任感文化奠基者羅傑·康納斯,在《引爆責任感文化》中說道:在如今激烈的競爭中,企業若想實現既定目標、戰出優異戰績,就首先應該讓成效導向型的責任感文化深入企業的骨髓;責任感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一種時尚,而是當今的商業社會對企業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
一個企業要走得長遠,就不能為了眼下之「利」,去誤導消費者。
參考資料:
【1】NMN全稱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中文名稱是β-煙醯胺單核苷酸,是抗衰因子NAD+的前體(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稱輔酶1),進入人體內部最終轉化為NAD+發揮修復DNA、改善代謝、延緩衰老等作用。
【2】Long-Term Administration of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Mitigates Age-Associated Physiological Decline in Mice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