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以為寶寶耳朵不能掏?有孩子因此做了全麻手術

2020-12-26 Meshow

耳朵清潔很重要。

前兩天刷到一條新聞,一名5歲的寶寶,出生後家長就沒給他做過耳朵清潔,結果遭了大罪。

幾周前一個晚上,5歲的豆豆睡著睡著突然就喊耳朵疼,兩隻手一個勁兒抓耳朵,第二天,爸爸媽媽就帶著豆豆去了醫院。

醫生了解到豆豆感冒剛恢復,初步懷疑是感冒誘發了中耳炎,但隨後的檢查讓醫生都嚇了一跳。

豆豆的耳道被耳屎堵塞,一路從外耳、中耳、內耳堵到了耳膜,而且還堅硬無比。

炎症加上巨量的耳屎作祟,耳朵不疼才怪。

豆豆媽媽告訴醫生,兒子活動好動,每次想淘耳朵都一溜煙跑開,家人都拿他沒辦法,所以5年以來,從來沒有淘過耳屎。

豆豆的情況必須立即處理,但只要醫生一把工具伸進耳朵碰到耳屎,豆豆就疼得哇哇直叫,說什麼都不讓繼續掏。

無奈之下,家長只能帶著豆豆到上級醫院的專業耳鼻喉科就診。

因為豆豆不配合,加上耳垢硬的像「水泥」,而且兒童耳道本身就比較狹窄,必須高度配合才能進行精密操作。

最後,豆豆只能在全麻的狀況下,用耳內鏡完成了清理,醫生表示:這個工程量很大,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才把耳屎全掏乾淨。」

家長也沒想到,一個耳屎竟讓孩子經歷了一場全麻手術。

醫生提醒:通常情況下不建議家長自行掏耳朵,但要注意外耳清潔,也要時刻檢查孩子的耳道,如果發現有耳屎堵塞,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清理,不要忽視,更不要自行處理。(新聞來源:綜合錢江晚報)

豆豆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在豆豆的新聞評論裡,很多媽媽分享了自家寶寶的經歷。

「我女兒也是生下來到四歲都沒有挖過耳朵。直到有一天大概有炎症身體不舒服,腮幫子還腫了說耳朵疼,帶去兒科五官科走了倆來回最後還是五官科給滴了軟化耳屎的,隔天再去醫院衝洗好了。之前一直說聽我們說話聲音好小,跟她講話都要反覆好幾遍,還以為她調皮…後面洗好耳朵說你們怎麼講話那麼大聲音所以還是要注意一下耳朵衛生的。」

「我兒子快4周歲,從來沒掏過耳朵,其中有一個耳朵耳屎堵住了,實心的感覺,怎麼辦啊,要去醫院看嘛?在家又不敢弄。」

「我家閨女5歲3個月,兩隻耳朵都耳結石,耳屎非常硬,我也很早發現,但是寶寶還小,不配合,之前還去過一次採耳的店。裡面人掏了半個小時,太硬,孩子閒疼,採耳的人就不敢再掏了,建議去醫院,後來去醫院,醫生開了7.7元的藥水回家早晚滴入耳朵泡耳屎,一周時間。昨天醫生不費什麼力就掏出來了,太大的耳屎了,看的我一臉懵逼!」

「我家女兒也在這個年齡,耳朵被耳屎堵住,掏出來,感覺有花生米那麼長,稍微有點細。是我自己幫他掏的,夏天的時候淌汗,然後把耳屎也泡軟了,他拼命讓我掏,大著膽子用小鑷子拽出來。」

孩子年紀小不配合,讓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耳朵清潔也就隨緣,但不注意日常清潔,真的會有隱患。

那寶寶耳屎需不需要清理,要怎樣清理呢?

耳朵的日常清理肯定是要做的,但耳朵清潔有講究,不是隨意掏一掏就可以的。

耳屎又叫耵聹,也叫耳垢,大部分人認為耳屎很髒,但實際上它有不少的用處:

①保護耳膜和耳道,保持其乾燥,防止細菌引起感染。

②防止灰塵、灰塵和其他顆粒進入耳道,引起刺激或損傷。

③殺菌作用。

大多數情況下,耳屎都不是危險的,而且耳屎一般會在打哈欠、說話,吃飯等動作時自己排出來。

什麼情況下,耳屎會堆積呢?有三點:

①使用棉籤清理。棉籤雖然能掏出部分耳垢,但是會讓藏在深處的耳垢被堵得更深,從而導致頑固堆積。

②用手指掏耳朵。原因同上,這種方式會把耳垢向後推,導致耳垢積聚。

③戴耳塞。耳塞會將耳垢推回耳內,導致耳垢積聚。

所以,還在使用棉籤或是手指給孩子掏耳朵的,趕緊停下來。

對於寶寶的耳屎,不建議家長自行掏耳屎!有風險!特別是棉籤之類的東西!棉籤用在嬰兒或小孩身上不安全。

美國有一項研究發現,每個月有1000個孩子因為棉籤導致耳朵受傷而被送進急診室。

研究人員分析了1990-2010年的數據,發現在耳科就診的有超過26萬孩子,是因為棉籤導致的耳朵損傷,包括鼓膜穿孔、感染甚至永久性聽力損傷。而大多數損傷是由掏耳朵引起的。

所以,請果斷拒絕手指、棉籤或挖耳勺等粗暴的掏耳工具!

日常清理寶寶耳朵,只需要做好這幾點就可以。

家長們不用過於擔心耳垢的存在,耳垢對寶寶健康有益,因為它具有保護、潤滑和抗菌的特性,過度的清潔可能會造成潛在的有害損害。

而且嬰兒耳垢積聚並不常見,通常情況下,耳道只會產生它所需要的耳垢,除非是有些寶寶耳屎分泌特別旺盛,又排不出來,加上家長錯誤的處置,才可能導致耳垢積聚堵塞耳道。

而對於這一點,做好正確的日常清潔就可以避免。

如何清潔寶寶的耳朵呢?正確方法如下:

①用溫水浸溼毛巾或棉球。

②如果使用毛巾,請將其打圈。

③輕輕擦拭寶寶耳朵後面和每隻耳朵的外側。

④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把毛巾或棉球塞進寶寶的耳朵裡,這可能會對耳道造成損害。

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在洗澡的時間裡清潔外耳和耳朵周圍的區域就可以了,操作很簡單。

市場上可能有很多專門用於清潔寶寶耳朵內部的產品,但其中很多都不安全,棉籤對寶寶也不安全。

未經醫生同意,一定不要盲目使用清潔產品清潔寶寶的耳朵。

對於寶寶耳朵的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家長要定期檢查寶寶的耳朵,看看是否有耳垢積聚和感染跡象,包括部分或全部耳垢堵塞耳道或耳垢呈淡黃色或褐色。

雖然耳垢通常是正常的,但過多的耳垢積聚會影響寶寶的聽力,還會使水分滯留在耳道,並引起感染。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及時到寶寶去看醫生:

①寶寶頻繁拉扯自己的耳朵,疼痛。

②聽力下降,對外界的聲音沒有反應。

③孩子耳朵裡有黃綠色的分泌物。

④肉眼可見的耳垢積聚。

對於耳垢的處理,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對症治療,大多情況下都是使用滴耳劑,如果醫生給寶寶開了滴耳劑,請遵循以下步驟:

①讓寶寶側躺,患耳朝上。

②輕輕地將下耳垂拉下來並向後打開管道。

③滴入5滴到耳內(或兒科醫生建議的量)。

④將滴液滴在寶寶耳朵裡,讓寶寶保持躺著的姿勢10分鐘,然後翻過來,讓滴液面朝下。

⑤讓滴耳液從寶寶的耳朵流出,滴在紙巾上。

一定要根據兒科醫生的建議使用滴耳液,按照他們的指示給寶寶滴多少滴,多久給一次。

在極少數的情況下,耳垢才可能需要在全麻的情況下去除,要避免這種情況,一定要做好日常的清潔,以及發現有積聚的耳垢,及時帶寶寶看醫生,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清除。

不要亂掏!更不要忽視不管!

相關焦點

  • 寶寶有耳屎,到底能不能掏?處理不對,後果很嚴重!
    維尼雙眼放光:「蛋媽,正要找你幫忙呢!」我心裡一驚:「什麼事?」維尼激動地說:「能有什麼事?就是掏個耳屎,蜜罐不聽話!」我:「掏耳屎做什麼呀?掏耳屎不大好哦。」維尼:「新聞上這麼說的,每半年要清潔一下,而且去醫院掏要5000塊,還要做全麻手術呢。不如自己動手。」說著,就擼著袖子,準備大幹一場。
  • 給寶寶去醫院掏耳朵花掉5000塊!不掏耳屎的後果這麼嚴重?
    我問她幹嘛非要強迫孩子掏耳朵,她說她被一條之前發生的新聞嚇了一跳:5歲男孩從不掏耳屎最後不得不通過全麻手術,才掏乾淨!看見寶寶有耳屎怎麼辦、掏不掏、怎麼掏、應該注意哪些…今天咱就來討論一下「耳屎的真相」,希望能給有顧慮的媽媽解答一些疑問。↓↓↓耳屎到底有啥用?幹耳屎、溼耳屎還有區別?到底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
  • 掏個耳朵花了5000塊!全麻!這種病到了高發季!
    但是若是再不取下來的話,耳朵會發炎,耳膜會穿孔。」無奈之下,陳醫生讓他住院進行手術,先給孩子進行全麻,讓孩子安靜下來,在孩子不動的情況下,用視頻耳內鏡一點一點地將髒東西取出來。從清理乾淨後拍出的照片看,趙趙的耳道皮膚其實已經水腫,而且骨膜也有點發炎了。
  • 寶寶耳朵裡有耳屎,到底能不能掏?兒科醫生告訴你處理方法
    最近總是有些寶媽微信上給我留言,問:醫生,我家寶寶現在都三歲了,能不能給他掏耳朵?現在打算上幼兒園了,要是耳屎太多會不會影響聽力,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呢?家長關係寶寶健康的心理,醫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耳朵裡的耳屎到底應不應該掏,真的得要分情況。有些新生兒的寶寶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給孩子剪指甲、掏耳朵,認為既有趣又有意義,醫生就怕你掏錯了。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5歲寶寶耳屎堵成水泥,一碰就哭!
    東東媽懊惱不已,孩子出生以來這5年一次耳朵都沒掏過,之前給孩子掏過一次,孩子總不樂意,不高興就跑開了。孩子他奶奶也說,小孩子的耳朵不能動,掏耳屎會聾。於是給娃掏耳朵這事就不了了之了。一開始不注意,等問題出現了才著急已經晚了。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吧,經常拿著掏耳勺或棉籤在耳朵中掏來掏去,掏完以後真是超爽。於是就有很多家長不光給自己掏,也要給孩子掏。據美國統計:每天大概有一萬兩千名兒童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從而造成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
  • 截肢手術,還是儘量全麻吧!
    想一想,之前還能動的肢體,不一會就不能動了。雖然套著層層塑膠袋,但還是能感覺到人體的溫度。尤其是,這樣的大塊組織都要穿過昏暗的走廊送到病理科,那種感覺就甭提了。因此,每次走到那個走廊都在埋怨醫院為什麼不把那裡弄亮一點。作為手術室內的多面手,拎大腿這活兒基本是跑不掉的。如果麻醉的是女醫生,或許還可以找旁邊房間的男同事幫忙。
  • 男子經常掏耳朵,竟「掏」出個「瘤」!差點要命
    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78歲大伯常掏耳朵,檢查結果令他慌了上周,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
  • 小掏怡情,大掏傷身,耳朵不是你想掏就能掏
    越掏越癢,越癢越掏不少人都喜歡掏耳朵、挖耳屎享受耳挖進入耳朵的酥麻以及挖出耳屎後仔細端詳的成就感但是,耳朵還真不是你想掏就能掏的小掏怡情,大掏傷身,強掏灰飛煙滅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你是否已經在傷害自己的耳朵了呢?先來做個小測試吧,以下10個最傷耳朵的壞習慣,你佔了幾個?
  • 腐蝕穿孔不得不全麻手術!!父母要注意了~
    ▼《特區新聞廣場》家住同安的4歲男孩樂樂,前些日子鼻腔裡總是散發出陣陣異味,還止不住流鼻涕,樂樂的媽媽起初還以為孩子感冒了,沒有在意,可是前不久帶他到醫院檢查時,結果卻讓她大吃一驚,在樂樂的鼻腔裡,醫生竟然發現有一個黑色的異物!!
  • 【周一找茬】愛掏寶寶耳朵!耳垢沒惹你為啥要挖它?
    許多媽媽看到孩子耳朵裡有耳垢,看著不舒服,就忍不住用掏耳勺給孩子掏耳朵。  但據統計,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或直接因掏耳致傷而感染。如果日常護理不當,孩子的耳朵很容易發生感染、發炎、潰爛等症狀,可怕後果恐怕你想都想不到!媽媽必須重新認識耳垢,並牢記護耳的4個誤區!給寶寶亂掏耳朵4危害!1.
  • 孩子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又長又寬的耳屎堵住耳道,家長需警惕!
    家長們總以為就算不掏耳朵,耳屎自己也能清理,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而這個5歲小男孩的媽媽更是找藉口說,每次掏耳朵孩子都不老實,因為怕給他捅壞了也就不了了之。可現在耳屎已經堵住了整個耳道,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發育,耳朵因前段時間生病還發炎了,不及時救治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出於無奈,醫生給孩子進行了全麻,才把耳屎全部給掏乾淨。
  • 掏耳朵「神器」你用過多少?
    ,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來,我給你掏掏耳朵」;另一種人,就是享受別人給自己掏耳朵的人,尤其是一個陽光的午後,躺在媽媽的腿上,讓媽媽的頭髮輕拂你的臉頰,鼻中充滿了媽媽的香味,耳朵上的一點癢也就無所謂了。筆者在採訪中發現,在一些洗浴場所,甚至專門有「通耳」的服務,但據耳鼻喉科醫生表示,絕大多數人其實是不應該掏耳朵的,人們信賴的耳勺、棉棒等器具,對耳朵發生的傷害事件非常多見,甚至有人因此耳膜穿孔、感染,還有人得了耳道膽脂瘤。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 5歲孩子耳朵總是一碰就痛,媽媽帶他去醫院檢查,結果嚇人一跳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能夠輕鬆解決,而有些則讓人感到無可奈何。之前有一則新聞:一個5歲寶寶的耳屎堵住了耳朵,硬的像水泥,一碰就疼。媽媽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最後不得不接受全麻手術才掏乾淨。
  • 孩子眼睛紅腫、頻繁揉眼?當心這種病找上門,嚴重需要全麻手術!
    北京一名3歲的小女孩眼部長了個「包」,去醫院看診,醫生卻告知:需要做全麻手術。而原因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小痘痘」。一位來自北京的眼科醫生曾在微博這樣說:40多年的眼科生涯裡,他發現80%的孩子做全麻手術,是因為把霰粒腫當麥粒腫醫治,延誤了最佳的手術時機。手術後,可能會在孩子眼瞼皮膚留下永久的瘢痕!
  • 出生後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孩子耳屎成「水泥」,碰到就哇哇直叫
    大人可以有力度把握,可小孩就不行,所以孩子要掏耳朵要大人來幫忙,也不能過度清理。如果很長時間不清理耳朵,會影響孩子的聽力等問題。近日浙江一位5歲的孩子就被耳屎折磨著,他的耳朵裡的耳屎成了「水泥」,只要碰到就疼的哇哇直叫。大家能想像一塊長1.4公分左右,有0.8公分寬度的耳屎堵在耳朵裡的感受嗎?
  • 杭州大伯掏耳朵竟然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 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 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 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 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
  • 6個月男寶寶吞了姐姐一根頭髮,結果要全麻做手術,只因頭髮…
    這根頭髮竟然在他小嘴裡打了個結,死死地綁住了寶寶喉嚨處的懸雍垂(俗稱「吊鐘」)。急診醫生忙活得滿身大汗,都沒法直接用鉤子把這根頭髮絲勾出來。最後,只好安排全麻手術,把頭髮絲綁死的小小部分切除。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本周接診了這一罕見病例,連做過幾千臺手術的耳鼻喉科專家都感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 經常掏耳朵會致癌嗎?如何為寶寶清理耳朵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清潔強迫症」,一旦觀察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會馬上用棉籤或其他工具給寶寶掏耳朵,把耳朵裡的「髒東西」清理乾淨。但根據醫院門診數據統計,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寶寶,85%皆是因掏耳朵不當引起!另外,也曾有新聞報導,長期掏耳朵有可能會致癌?天吶嚕!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