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9月到現在,澳洲山火足足燒了四個月,也從周期性的自然災害,傳播成了「超級大火」。威力有多大,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一組數字。
近600萬公頃林地被燒毀
600多公頃的土地化為焦土,600公頃相當於4個北京!
烈焰下的海岸線長度,相當於從廣州一直燒到上海!NASA衛星數據對澳大利亞山火進行3D「可視化」處理後,可以看見整個澳洲大陸在燃燒,如同一塊被煅燒的烙鐵。
5億動物喪生 2萬隻考拉死亡
有生態學家表示,袋鼠島的狹足袋鼩與輝鳳頭鸚鵡物種受到致命打擊,甚至可能已經滅絕。
據悉,當地第三大島嶼袋鼠島上約5萬隻考拉至少已死亡過半,不少僥倖生還者受到嚴重灼傷;
在澳大利亞北部,數萬隻蝙蝠在高溫下從空中墜落;在新南威爾斯州,4.8 億隻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或被直接燒死,或因棲息地喪失而死去。
而到了今天,澳大利亞各處起火點仍未能被撲滅,專業人士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更大、更致命火災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看了這組數字,這麼多物種的滅絕,忽然感嘆,在未來的某一天,是不是只剩下人類成為地球上唯一的生命。很多人問了,這場大火為什麼會燒這麼久?
主觀因素
據澳大利亞警方透露,在這次山火中,共有180人涉嫌縱火,其中24人涉嫌故意縱火而引發山林大火。而這些人僅僅是無聊或者尋求刺激。
據報導,在當時已持續兩月的山火造成3人死亡的情況下,澳當局派出「超過1000名消防員參與撲救100處起火點」,平均每處僅13人;另據俄塔斯社去年12月的報導,為控制大火,「各州新出動76輛消防車和286名消防員」,儘管「軍隊已在待命」,消防力量依然未能與火勢平衡。
就整個救災體制而言,澳大利亞消防工作歸屬各州政府,在具體問題上聯邦政府往往難以插手,這樣一來,州與州之間、聯邦政府與州之間往往協調不夠,使得救火措施不力。
當澳大利亞的天空被山火映成橘紅色時,澳總理先生卻帶著家人去夏威夷度假,看了一圈藍天碧海,可見,對這場山火,國家領導人的態度。
客觀因素
2019年,澳大利亞全年平均氣溫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氣溫21.8攝氏度高出1.52攝氏度(遠高出上一個最熱年份2013年1.33攝氏度),2019年全國平均降雨量為277.63毫米,遠低於1902年314.46毫米的歷史最低記錄。
由於當地正值盛夏,熱浪、乾旱不斷,往年這個時節準時到來的降雨遲遲不來,風卻越刮越猛……這些因素讓起火點暴增,100多場大火迅速由點到面,導致大半個國家都在灼燒。
此外,在本次山火燒過的澳大利亞大部分森林裡,桉樹都是絕對的主角,從樹種來看,這種獨佔全澳森林面積七成的樹木,樹皮、樹葉均富含油脂,在提供可燃物這件事上,幾乎「無人能及」;而當其燃燒物脫落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溫,也非常容易自燃。
自然因素之外,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的特點,城市、森林的交錯分布結構,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火燒時無甚障礙。
也許你多開一天空調,多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都可能成為澳洲山火的助燃劑。趁還不晚,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別讓人類成為地球上最孤獨的生命。
最後用《流浪地球》的這幾句話結尾。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