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短短一周,270輛黃牌車因尾氣超標幅度較大被路上的遙測站點「盯上」,蹊蹺的是,其中竟有41輛尾氣檢測合格報告出自同一家檢測機構。這一反常現象立即引起了我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的注意。18日下午,市生態環境執法局通過精準溯源,前往該檢測機構進行突擊檢查。目前,該機構的一條相關檢測線因設備問題已暫停業務,待整改完成後再恢復使用。
近年來,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激增,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否達標,成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環節。特別是柴油車、大中型客貨運輸車輛等尾氣排放量高的黃牌車,必須檢測合格後才能上路。為了實時檢測超標排放車輛,市生態環境局於2019年底在全市範圍內建設完成了11個汽車尾氣固定遙測點,能在2秒內遙測出汽車尾氣是否超標,所有數據與省監控平臺實時聯網。嚴管之下,為什麼還會檢測到這麼多漏網之魚?市生態環境執法局對近期部分超標幅度較大(超限值20%以上)的黃牌車開展精準溯源。
通過大數據分析,執法人員發現,以12月3日至9日間為例,全市11個遙測站點檢測到的黃牌車超標總數2007輛,其中超標20%以上黃牌車總數為270輛,佔比13.45%,蘇F牌照車輛數為153輛,佔比56.7%。在省機動車監管平臺查到在南通檢驗機構檢驗的有134輛,涉及23個檢驗機構。對在通檢測的134輛超標20%黃牌車進行檢驗機構溯源,發現如東縣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有限公司超標數最多,為41輛,佔比30.6%。
當天,執法人員邀請行業專家一同前往如東縣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有限公司突擊檢查,對該機構出具的車輛檢測報告、過程報告、檢測設備等進行全面檢查。通過數據研判,參與現場檢查的常州市機動車排氣汙染監督管理中心主任陳謙發現,車輛尾氣檢測線探頭存在漏氣現象。陳謙解釋,存在瑕疵的設備檢測出的氮氧化物等汙染物數值會偏小,排放不合格的黃牌車,就能拿到合格的檢測報告。此外,該機構還存在監控設備損壞、監控視頻缺失等問題。
「在檢測機構整改完成之前,不允許繼續開展相應業務。」發現問題後,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科技科負責人朱林當場要求機構暫停使用相關檢測線。朱林說,最近一段時間,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分析遙測系統數據,追溯到全市23家相關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當前,正值秋冬季大氣管控關鍵期,我市將持續加大對違法違規環檢機構的打擊力度。一旦發現環境違法行為,將嚴厲查處,如出具虛假尾氣檢測合格報告,將處以10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將抄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取消檢測資格。 記者彭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