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利朗明德公司遭生態環境部門處罰 通過逃避監管違規排放

2020-12-17 金融界

中國網財經12月17日訊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日前公開了第三季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環境違法行為處理處罰情況。

自2020年1月2日起,生態環境部向社會公開全國焚燒廠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一氧化碳等5項常規大氣汙染物和焚燒爐爐膛溫度(簡稱爐溫)的自動監測數據。截至11月底,全國已有482家焚燒廠通過生態環境部建立的統一平臺向社會主動公開自動監測數據,建立了以自動監測數據為核心的遠程執法監管體系。

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焚燒廠5項常規汙染物日均值達標率為99%以上,1家焚燒廠日均值超標;爐溫達標率(1日內5分鐘均值不達標不超5次)為100%。近期,結合自動監測大數據分析情況,生態環境部進行了飛行檢查,發現2家焚燒廠存在「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

截圖來源: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

其中,2020年9月17日,現場檢查發現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利朗明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高密利朗明德公司」)在爐溫低於850℃「烘爐」期間投加垃圾。高密利朗明德公司的行為違反《管理規定》第十三條,認定為「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濰坊市生態環境局對其環境違法行為處以10萬元罰款。

截圖來源: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

天眼查顯示,高密利朗明德公司成立於2009年11月17日,法定代表人為餘文杰,公司實繳資本為1650萬美元,經營範圍包括:從事環保科技技術開發,環保項目策劃、開發;垃圾焚燒發電;垃圾無害化處理;電力生產和銷售;熱力生產和銷售等。公司由杭州錦環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加大對自動監測數據分析,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特別是虛假標記逃避監管、未保證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等違法行為。

生態環境部指出,焚燒廠應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要抱僥倖心理,及時如實對焚燒爐工況和自動監測異常情況進行標記,保證自動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完整、有效。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大對虛假標記逃避監管、未保證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同時,按照《財政部 生態環境部關於核減環境違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通知》(財建〔2020〕199號)要求,針對焚燒廠因汙染物排放超標等環境違法行為被依法處罰的,將核減或暫停撥付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

本文源自中國網財經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將重點打擊虛假標記逃避監管行為
    4家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因環境違法被處罰  生態環境部:將重點打擊虛假標記逃避監管行為  本報北京12月16日訊 (記者郄建榮)4家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因環境違法被處罰。其中,兩家企業分別被罰款10萬元。
  • 生態環境部公開2020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環境違法行為...
    截至11月底,全國已有482家焚燒廠通過生態環境部建立的統一平臺向社會主動公開自動監測數據,建立了以自動監測數據為核心的遠程執法監管體系。  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焚燒廠5項常規汙染物日均值達標率為99%以上,1家焚燒廠日均值超標;爐溫達標率(1日內5分鐘均值不達標不超5次)為100%。
  • 東莞一企業從事雷射雕刻排放廢氣被環保部門處罰
    為加大違法行為曝光率,敲響企業必須按規定使用汙染防治處理設施的警鐘,近日,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通報了1起涉氣服飾輔料公司涉嫌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違法典型案例,該案例關於雷射雕刻造成的廢氣排放。
  • 合肥美昕紙品包裝有限公司被生態環境局通報處罰
    12月14日,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一則關於合肥美昕紙品包裝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公示:2020年10月7日,我局對你公司進行現場監察,發現你公司印刷開槽機未連接到網袋除塵設施,導致產生的少量粉塵未進行收集處理直接用吸風管連接到窗外排放。
  • 生態環境部:實施環境監管正面清單不等同於「不管不問」
    《河北省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2020)》公示名單中,有部分企業2020年以來存在環境違規問題被生態環境部門處罰的情況,引發關注。  劉友賓表示,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建立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進一步優化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
  • 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突查車檢機構 黃牌車排放超標檢測報告卻合格
    這一反常現象立即引起了我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的注意。18日下午,市生態環境執法局通過精準溯源,前往該檢測機構進行突擊檢查。目前,該機構的一條相關檢測線因設備問題已暫停業務,待整改完成後再恢復使用。近年來,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激增,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否達標,成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環節。特別是柴油車、大中型客貨運輸車輛等尾氣排放量高的黃牌車,必須檢測合格後才能上路。
  • 生態環境部通報執法正面清單第三批典型案例並對相關辦案單位予以...
    截至10月底,清單內企業合計84179家,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用能監控、無人機巡查、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24.9萬餘次,發現各類環境問題7338個,立案處罰724件,各地規範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依法減免行政處罰939次。 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三批6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 永康創新實施生態環境數字監管「四個一」工程
    永康通過打造「智慧環保」平臺,接入省、金華、永康三級生態環境類監管、業務平臺13個,導入企業建設項目環評、工商信息、行政處罰、信訪投訴等各類實時、歷史數據,打破「信息孤島」,形成一張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全覆蓋的數位化智慧監管網絡。我們在平臺首頁「企業概況」欄看到,在線監管的18000餘家工業企業按A(重點監管)、B(一般影響)、C(較小影響)三級羅列。
  • 內控缺陷、擅自P圖、備案缺失……4券商同一天遭監管處罰
    臨近年末,多家券商遭監管處罰。12月22日,包括興業證券、廣發證券、國盛證券、中郵證券在內的4家券商,因為多種業務細節未做到位,而遭監管出具警示函、責令整改。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遭監管出具警示函。同樣在12月22日,國盛證券廣西分公司,則因為私自篡改報送總部的現場圖片,遭到監管處罰。
  • 17家上市公司登環境風險榜 上海電力合營企業資不抵債又收環保罰單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於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汙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藉助環境資料庫及專業解析
  • 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第三十七條 實行重點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依照法律規定實行排汙許可管理制度。實行排汙許可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排汙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汙染物;未取得排汙許可證的,不得排放汙染物。汙染物排放不得超過排放標準和重點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禁止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汙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汙染物。
  • 濟寧市公布2020年度生態環境執法十大典型案例 一公司偷排廢氣被罰...
    2020年5月8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一批8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該案為其中之一),濟寧市生態環境部門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利用汙染源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等手段強化非現場監管,依法打擊惡意環境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獲得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
  • ...省生態環境違法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三)被生態環境部門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責令停業、關閉的;(四)被生態環境部門吊銷許可證或者其他具有許可性質的證件的;(五)因主觀惡意排汙、採用不正常運行防治汙染設施逃避監管等的方式違法排放汙染物造成重大環境汙染或者生態破壞的;(六)被責令限期整改,拒不執行或逾期未整改且情節嚴重的
  • 新《條例》第一案:嶽各莊機動車檢測場違規操作被罰8萬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今天介紹,豐臺一檢測場因未按照標準和規範對檢測車輛進行操作,被處以8萬元罰款。豐臺區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近日前往豐臺嶽各莊機動車輛檢測場,向該單位負責人送達處罰決定書。此案是《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實施後,生態環境部門對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立案處罰的全市第一案。今年5月25日,豐臺區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通過機動車定期排放檢測監管系統核查重點車輛復檢情況時,發現豐臺嶽各莊機動車輛檢測場未嚴格按照機動車排放檢驗標準和規範對一輛復檢車輛進行檢驗,當即啟動調查程序,對該檢測場負責人進行了約談問詢。
  • 雅安雨城區:乳牛場超標排放汙水被處罰40萬元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遊飛)6月11日,記者從雨城區環保局獲悉,當天,該局正式對雨城區某乳牛場開出《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經調查核實,該乳牛場存在通過滲坑超標排放汙水的情況,違反了《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水汙染防治法》第三十五條禁止利用滲坑排放汙染物的有關規定。
  • 生態環境部審議並原則通過《關於嚴懲弄虛作假提高環評質量的意見...
    9月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關於嚴懲弄虛作假提高環評質量的意見》《關於優化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工作的意見》。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會議。
  • 上海市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
    在完成立法銜接整改措施前,水務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緊密協作,加強執法聯動,各自根據排水許可和排汙許可監管職責,按照從嚴、從高、從緊標準,進一步加大對排汙企業的處罰力度,持續保持對超標納管違法行為的執法高壓態勢。把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涉及465件案件的排水戶列為重點執法監管對象,進行全覆蓋跟蹤監管,發現有超標納管情況的一律從重從嚴處罰。
  • 生態環境局長接熱線|寶山區不鏽鋼加工廠「未批先建」 疑在深夜...
    昨天下午,有市民反映,寶山區羅店鎮月羅公路1258號一家名為「鑫匠不鏽鋼」的工廠內,一直有人在違法加工不鏽鋼材料,而且專門選在晚上10時以後,以逃避環境執法人員的監管。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昨天,記者跟隨寶山區環境監察支隊一同來到現場調查。
  • 重慶將嚴查六類汙水排放行為 攜手四川共保川渝地區生態環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 實習生 李永蘭2019年長江幹流重慶段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7.6%,成渝地區將開展跨界河流的聯合尋河、聯合會商、信息共享、聯合督查及聯合執法等行動……4月8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召開
  • 我市今年前5個月企業環境違法罰款2.51億元
    ,逃避環境監管;另外,該單位噴粉和烤粉工序正在生產,噴粉工序配套的廢氣處理設施水噴淋裝置沒有開啟,烤粉工序配套的廢氣處理設施UV催化光解裝置沒有開啟,生產廢氣經上述不正常運轉的廢氣處理設施後排放,逃避環境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