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文字選編自
楊絳在 96歲時寫的書《走到人生邊上》
原文 丨 楊絳
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
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有人說,靈魂來處來,去處去。
哪兒來的?又回哪兒去呢?說這話的,是意味著靈魂是上帝給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兒去。可是上帝存在嗎?靈魂不死嗎? 人生一世,又為的是什麼?
按基督教的說法,人生一世是考驗。人死了,好人的靈魂升天。不好不壞又好又壞的人,靈魂受到了該當的懲罰,或得到充分的淨化之後,例如經過煉獄裡的燒煉,也能升天。大兇大惡,十惡不赦的下地獄,永遠在地獄裡燒。
我認為這種考驗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賦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裡,又天生性情和順,生活幸運,做一個好人很現成。若處境貧困,生情頑劣,生活艱苦,墮落比較容易。
若說考驗,就該像入學考試一樣,同等的學歷,同樣的題目,這才公平合理。
佛家輪迴之說,聽起來來也有道理。考驗一次不夠,再來一次。但因果之說,也使我困惑。因因果果,第一個因是什麼呢?人生一世,難免不受人之恩。
或有惠於人,又造成新的因果,報來報去,沒完沒了。而且沒良心的人,受惠於人,只說是前生欠我。
輕率的人,想做壞事,只說反正來生受罰,且圖眼前便宜。至於上刀山、下油鍋等等酷刑,都是難為肉體的。
當然,各種宗教的各種說法。我都不甚理解。不過,我尊重一切宗教。但宗教講的是來世。我只是愚昧而又渺小的人,不能探索來世的事。我只求知道,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一輩子,能有什麼價值。
天地生人,人為萬物之靈。神明的大自然,著重的該是人,不是物;不是人類創造的文明,而是創造人類文明的人。只有人類能懂得修煉自己,要求自身完善。這也該是人生的目的吧!
那些堅信「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的聰明的年輕朋友們,他們所謂「什麼都沒有了」,無非斷言人死之後,靈魂也沒有了。至於人生的價值,他們倒並未否定。不是說「留下些聲名」嗎?
這就是說,能留下的是身後之名。但名與實是不相符的。「一將成名萬骨枯」……但戰爭中奉獻生命的「無名英雄」更應受世人的崇敬與愛戴。
人世間得到功勳的人,都賴有無數默默無聞的人,為他們作出貢獻。默默無聞的老百姓,他們活了一輩子,就毫無價值嗎?從個人的角度看,他們自己沒有任何收穫,但是從人類社會集體的角度看,他們的功績是歷代累積的經驗和智慧。
人類的文明是社會集體共同造成的。況且身後之名,又有什麼價值呢?聲名顯赫的人,死後沒多久,就被人淡忘了。
淡忘倒也罷了,被不相識、不相知的人說長道短,甚至戲說、惡搞,沒完沒了,死而有知,必定不會舒服。聲名,活著也許對自己有用,死後只能被人利用了。
聰明的年輕朋友們,堅信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至多只能留下些名氣。那麼,默默奉獻的老實人,以及所有死後沒有留下名氣的人,活了一輩子,就是沒有價值的了!
有名的,只是絕少數,無名的倒是絕大多數呢,無怪活著的人一心要爭求身後之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從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只為沒有求名,或沒有成名,只成了毫無價值的人,反而不如那種自炒自賣、欺世盜名之輩了!這種價值觀,太不合理了吧?
匹夫匹婦,各有品德。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養。俗語:「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價值。而修來的功德不在肉體上而在靈魂上。
所以,只有相信靈魂不滅,才能對人生有合理的價值觀,相信靈魂不滅,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
其實,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純由理性推斷出來的。人類天生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虔信宗教的,不限於愚夫愚婦,大智大慧、大哲學家、大科學家、大文學家等信仰上帝或其他神明的虔誠,遠勝於愚夫愚婦。
據說,一個人在急難中,或困頓苦惱的時候,上帝會去敲他的門——敲他的心扉。他如果開門接納,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這個人有了信仰。
一般人的信仰時有時無,若有若無,或是時過境遷,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應,就懷疑了。這是一般人的常態。沒經鍛鍊,信仰是不會堅定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權位,就沒有餘暇顧及其他。也許到臨終「迴光返照」的時候,才感到悔慚,心有遺憾,可是已追悔莫及,只好飲恨吞聲而死。
一輩子鍛鍊自己靈魂的人,對自己的信仰,必老而彌堅。
一個人有了信仰,對人生才能有正確的價值觀。如果說,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只能留下些名聲,或留下一生的貢獻,那就太不公平了。沒有名氣的人呢?欺世盜名的大師,聲名倒大得很呢!假如是殘疾人,或疾病纏身的人,能有什麼貢獻?他們都沒價值了?
英國大詩人彌爾頓四十四歲雙目失明,他為自己的失明寫了一首十四行詩,大意如下。
他先是怨苦:還未過半生,已失去光明,在這個茫茫黑暗的世界上,他唯有的才能無從發揮,真是死一般的難受。他雖然一心要為上帝效勞,卻是力不從心了。
接著,他的「忍耐之心」立即予以駁斥:上帝既不需要人類的效勞,也不需要他賦與人類的才能。誰最能順從他的駕御,就是最出色的功勞。上帝是全世界的主宰。
千千萬萬的人,無休無止地聽從著他的命令,在陸地上奔波,在海洋裡航行。僅僅站著恭候的人,同樣也是為上帝服務。
這首詩也適用於疾病纏身的人。如果他們順從天意,承受病痛,同樣是為上帝服務,同樣是功德,因為同樣是鍛鍊靈魂,在苦痛中完善自己。
佛家愛說人生如空幻泡影,一切皆空。佛家否定一切,唯獨對信心肯定又肯定。「若復有人……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得無量福德……若復有人於此中受持。乃至四句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為什麼呢?因為我佛無相,非但看不見,也無從想像。能感悟到佛的存在,需有「宿根」,「宿慧」,也就是說,需有經久的鍛鍊。如能把信仰傳授於人,就是助人得福,功德無量。
基督教頌揚信、望、愛三德。有了信仰,相信靈魂不死,就有永生的希望。有了信仰,上帝就在他心裡了。上帝是慈悲的,心上有上帝,就能博愛眾庶。
蘇格拉底堅信靈魂不滅,堅信絕對的真、善、美、公正等道德概念。他堅持自己的信念,寧願飲鳩就義,不肯苟且偷生。因信仰而選擇死亡,歷史上這是第一宗,被稱為僅次於基督之死。
我站在人生邊上,向後看,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人活一輩子,鍛鍊了一輩子,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能有成績,就不是虛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離開人世了。靈 既然不死,就和靈魂自稱的「我」,還在一處呢。
這個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爐,燒煉出一批又一批品質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也不相同的靈魂。
有關這些靈魂的問題,我能知道什麼?我只能胡思亂想罷了。我無從問起,也無從回答。(完)
通聖法師慈悲定期大法會活動,為眾生開示、消災祈福,希諸方大德、護法居士共同參與,弘揚佛法,普渡眾生。
時間
(農曆)
諸佛菩薩吉祥日
法會活動盛況
正月初六至十五
拜懺法會
舉行拜懺會(三千佛懺)
正月十八
吉祥法會
舉行放生、火供、燒食、點燈、超度、消災吉祥法會
二月十九
觀音菩薩聖誕日
舉行放生、火供、燒食、點燈、超度、消災吉祥法會
四月初八
釋迦牟尼佛聖誕日
舉行浴佛、放生、火供、燒食、點燈、超度、消災吉祥法會
五月初一
筆會
安仁寺書畫院筆會
六月十九
觀音菩薩成道日
舉行火供、燒食、點燈、大型超度、消災吉祥法會
七月十五
佛觀喜日亦稱盂蘭盆會
舉行放生、火供、燒食、點燈、超度、消災吉祥法會
八月十五
中秋拜月法會
通聖大和尚開示
九月十九
觀音菩薩出家日
舉行大型放生法會、點燈、超度、消災吉祥法會
十月十日
論壇
論壇
十一月初一
民間廟會
舉行放生、火供、燒食、點燈、超度、消災吉祥法會
十二月初八
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舉行粥法會、火供、燒食、點燈、超度、消災吉祥法會
備註:1、一、三、五、七、九、十一月份每月初一通聖大和尚開示講授三皈。
2、每月初一、十五超度、消災吉祥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