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網約車大戰前夜:騰訊阿里再出手,網約車的終點在哪裡?

2020-12-26 創業邦傳媒

作者丨王笑漁

編輯丨子鉞

「我們真的需要一個新的出行工具嗎?」

人類對出行的探索,延綿了幾個世紀。從雙腳,到馬車,再到自行車、汽車,似乎每個時代下,出行的演變都成為必然。當人類社會在21世紀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的出行方式也應運而生。

十年前,網約車這一新興事物的出現,在經歷一輪又一輪角逐之後,最終滴滴出行佔據九成市場份額,挑戰者偃旗息鼓。

2018年的兩起順風車安全事件,2020年初的疫情突襲,讓原本快速增長的網約車行業陷入困局,新玩家們在今年底卻又悄悄燃起了戰火。

T3出行尊享車(拍攝:王笑漁)

10月,嘀嗒出行提交港股IPO招股書;11月,滴滴出行發布定製網約車D1;同月,高德打車宣布進軍計程車領域;12月18日,享道出行完成3億元融資。12月22日,T3出行發布2021年戰略目標——4833戰略:網約車業務落地全國48城,加速和落地「網約車業務+巡網一體超級計程車+自動駕駛生態運營聯盟」3大戰略板塊,並在2021年年底實現全業務線日均300萬訂單目標。

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網約車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平臺日均使用量超過2000萬人次。

一場技術驅動的變革,正在激活著這條沉寂已久的賽道,新的群雄逐鹿時代會再次開啟嗎?

網約車1.0時代結束

今年是網約車行業的第十個年頭。

2010年10月,易到專車上線;2年之後,快的打車、滴滴打車橫空出世;2015年滴滴和快的宣布合併;2016年滴滴正式收購Uber中國。在這個階段,贏家的致勝因素,無非就是錢。

2015年,樂視收購易到後,開始了持續8個多月的充返等一系列瘋狂的營銷活動。2016年更是用10億現金補貼充值返現。據報導,Uber和滴滴在對抗的巔峰時期,每年最多砸錢超過10億美元,為司機和乘客提供補貼。

與1.0時代不同,在2.0時代的這一批新玩家中,車企、網際網路巨頭開始嶄露頭角:一類是,以高德打車、美團打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推出的聚合打車平臺;另一類是,以T3出行、享道出行、曹操出行為代表的、有主機廠背景的出行平臺。

數據顯示,今年10月,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共收到訂單信息6.3億單。其中,滴滴出行10月份的訂單為5.62億單,排名第一位,曹操專車1660萬單排名第二位,T3出行1580萬單排名第三位。接下來依次為萬順叫車890萬單、美團打車730萬單、首汽約車580萬、享道出行440萬單、花小豬320萬單。

粗略計算,現階段滴滴出行的市佔率達到驚人的90%。

在滴滴獨佔九成份額的市場裡,如何生存是個最現實的問題。

正如高德地圖副總裁王桂馨在採訪中曾說:「高德地圖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做地圖導航,在國內,我們是唯一日活過億的出行平臺。」導航與出行之間的緊密聯繫,應運了高德打車的誕生。類似的道理,美團在衣食住行的板塊上繼續完成布局,2018年從摩拜單車切入出行,去年高調殺入網約車。

那麼採用聚合平臺最大的優勢之一,莫過於先天的流量優勢。美團、高德地圖每天有著龐大的流量進入,而網約車平臺又需要流量,雙方有不謀而合的基礎。聚合平臺不涉及重資產運營,通過App接入包括滴滴在內的大量中小運營平臺的車輛運力,實現網約車的撮合。

「作為一個平臺型的公司,如果市佔率連百分之十幾都沒有達到是沒有生存空間的,這是我們入局的基本邏輯和算法。我們一定要達到15%以上的市佔率。」T3出行CEO崔大勇在採訪中表示。

T3出行CEO崔大勇

他還認為,中國48個核心城市佔到中國整個網約車80%的市場,如果在單一一個城市做到30%的份額,基本上就能達到20%以上全行業的市佔率。

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大汽車央企以及兩大網際網路公司騰訊、阿里巴巴領投的T3出行,從誕生之初就備受關注。在12月22日戰略發布會現場,T3出行CEO崔大勇定下2021年全業務日均訂單300萬的目標。按照今年10月的網約車日均訂單量2100餘萬單的數據計算,明年T3出行的目標是市佔率接近14%。

當然,在這背後網約車並非唯一的行業增長點。

盯上了傳統計程車

出行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

計程車,是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創業故事的起點——「2012年的一場大雪。我在北京,下樓打車等了15分鐘等不到計程車,風很大,15分鐘以後我全身都已經凍透了。那個時候我想,如果能把附近的空車調度一輛過來,那就太好了。 」

圖片來源:攝圖網

隨著網約車的發展,計程車這個曾經為平臺開闢流量的功臣,最終卻被拋棄。今年底,各路玩家卻又意外地重視起計程車這個行業。

9月1日,滴滴旗下計程車業務升級為「快的新出租」。同時快的新出租投入1億元專項補貼,向乘客發放計程車打車券,拉動消費,幫助司機師傅們提升單量和收入。11月26日,高德地圖宣布啟動「好的出租」計劃,以統一的服務標準,向巡遊車和網約車公平派單。高德表示計劃一年內幫助100萬輛巡遊車完成巡網融合改造、300家巡遊車企業數位化升級,幫助司機收入增長30%、車輛空駛率降低20%。12月23日,T3出行推出T3新享計程車,在導流的基礎之上,為計程車打造了基於車聯網平臺的「數字底座」,從司機、車輛及計程車公司的維度進行全面升級。在3年內能助力開通城市的30%計程車全面實現智能化升級。

實際上,運力是目前來說各大平臺最稀缺的資源。

2018年,陸續出臺的政策卡住了網約車運力的增長命脈。尤其是三證合一的政策——網約車「三證」指平臺擁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駕駛員持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車輛具備《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這從平臺,車,司機三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規定。

那麼合規運力從哪來,答案只有一個——計程車

高德地圖副總裁王桂馨在採訪中曾表示,計程車跟網約車一個很大的優勢,計程車是天然合規的。此外,計程車司機的從業素質,計程車公司給司機做的教育和培訓遠遠高於網約車平臺。

計程車不僅是天然合規的運力,其實更是出行的頂梁柱。據交通部數據2020年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計程車僅次於公共運輸的第二大城市運力,全國計程車總數超140萬輛,日均接送5000萬單,一年的客運量達348億人次。

優勢之外,計程車的劣勢也顯而易見。

在採訪中崔大勇分析道:從乘客端看,一些乘客約不到網約車,沒辦法只能打計程車。但計程車管理混亂,車輛屬於髒亂差。從司機端看,約車方式大部分來自揚招,乘客在路邊等、司機在路上開。對計程車來說,導致現在訂單下降的一個原因是網約車進入市場,進行需求端爭奪,所以必須做線上化。再則,對於計程車公司來說,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計程車行業改革也有先遣兵探路,以計程車為主要業務之一的嘀嗒出行,也在加速跑馬圈地。嘀嗒此前宣布通過與計程車公司合作,將「智慧碼」和智能車機終端整合到巡遊計程車打車服務中,實現了乘客在路面揚招線上化。目前已在西安落地,後續將在瀋陽、徐州、南京等城市推廣。

這個思路確實給予了行業參考價值。比如高德打車在智慧碼的基礎上,還提供了計程車管理智慧化系統,建立大數據平臺,實時掌握計程車運營情況,預測打車需求,科學調度車輛。以技術賦能的方式,逐漸替代「燒錢換市場」的行業規則。

12月22日,T3出行針對計程車行業發布了瑞獸計劃,從車聯基建的維度,對計程車進行三維賦能。一是平臺導流,從雲端到整個數據分析。二是提供V.D.R安全防護系統,守護司乘安全。三是SaaS系統,能夠給計程車管理公司進行賦能,掌握車輛、司機的狀態。

實際上,在早期做計程車生意的事情,往往是因為盈利問題而將重心轉向網約車、專車等業務。但現階段的計程車行業變革, 大家似乎更注重付出,如高德地圖副總裁王桂馨所言,「盈利或者賺錢,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但是我們有很大的耐心。」而T3出行CEO崔大勇也告訴創業邦:「我們不問收穫只管耕耘,我們給計程車賦能,將來一定會給我們回報的,先把我們的能力建立起來。」

在這場與政府、計程車公司、司機之間的多方關聯的行業裡,並不是每個企業都有資源和實力去推動。但它的市場價值,或許在未來的競爭中愈發重要。

「我們有這樣一個基本判斷,超級計程車做賦能以後,這個領域的競爭力大於之前,因為實現了雙線叫車。一方面巡遊,能夠在路上載客,同時實現完全線上化,它等於比網約車多了一部分,這可能是一個終極業態。」崔大勇說道。

網約車的終點在哪?

計程車或許不是終點,無人駕駛計程車一定是。

美劇《西部世界》中,在人類未來的2052年,馬路上遊走的車輛中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方向盤、沒有司機的無人駕駛的車輛,隨叫隨到——毫不誇張地說,這可能就是網約車、計程車最終的形態。

今年11月,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在D1發布會現場表示,到2025年,搭載自動駕駛的共享汽車有望在滴滴平臺普及超過100萬臺,新的迭代版本能夠搭載滴滴自研的無人駕駛模塊。到2030年,希望去掉駕駛艙,實現完全意義上的自動駕駛。

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

從無人駕駛的最終形態倒推過來,車聯網現階段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做中國自動駕駛時代的核心運營商,這是我們最終極的目標,現在做的是以終為始,我們一定要用車聯網的技術實現調度和運作,同時會參與現階段的一些競爭,最終給客戶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這是階段性的目標。」崔大勇表示。

進一步來講,車聯網背後其實是數據的掌握。

業內有句話叫,數據是AI的燃料。國內大部分布局自動駕駛的企業並不是缺乏對數據重要性的認知,而是缺乏數據獲取渠道。對於網約車平臺而言,每天在路上跑的車輛即可收集真實駕駛數據,但前提是實現了車聯網上車。

崔大勇進而解釋道,「車輛3D採集的路況數據,是將來自動駕駛最底層的高精地圖的核心數據。以前數據是靠自己裝載一些採集車,一個中等城市需要兩個月才能採集完,更新就更晚了。」

目前,T3出行表示,公司在人、車、路的三維數據採集方面,是獨家的。因為基於「車聯網+B2C」的模式,不僅有乘客司機的信息數位化,還可實現車輛、路況數據的獲取。相反C2C模式的網約車平臺,是以手機為載體,對車輛和道路的數據獲取來源不足。

此外他還表示,在高精地圖的數據眾包模式的採集上,T3出行是第一選擇。所以,變現能力也持樂觀態度。數據的價值是倍數級增長,因為數據是越用越活。

基於這些思考,T3出行聯手蘇州高鐵新城、整車企業、科技公司等30餘家合作夥伴共同發起成立自動駕駛生態運營聯盟——鰲頭聯盟(Auto-union)。

T3出行CEO崔大勇

「我們這次的聯盟的作用,就是T3出行提供一個擂臺。」

將自己定義為自動駕駛運營商的T3出行,目標是在三個方面實現改變:一是,從以前的實驗性的封閉場景變成一個更加開放的真實運營場景。二是,從以前單打獨鬥,單一企業變成多核生態共同迭代的場景。三是,從單一運力,變成混合運營。涵蓋網約車、計程車、自動駕駛等多種車輛屬性。

實際上,資本對於自動駕駛出行的期待日益見長。根據瑞銀集團分析師的消息,到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計程車市場每年的價值可能超過2萬億美元。

此外,摩根史坦利在報告中給予了Waymo無人計程車業務800億美元的天價估值。而在瑞銀的報告中,其認為在價值13.8萬億元的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計程車市場中,Waymo的市場份額將佔到60%。

顯然在這個市場裡,無論是滴滴還是T3,都希望分上一杯羹。

寫在最後

「我們是絕對不賣菜的。」

T3出行CEO崔大勇在採訪中,還針對「社區團購潮」作出回應:「我認為一家公司,不管是多大的平臺,把出行這件事情做好,就有無限想像空間。尤其看到自動駕駛時代到來,我認為自動駕駛能夠改變人類出行方式。如果在衣食住行中,這一類能做到,單純的一個平臺公司已經是無限榮光了。」

幾天前,阿里巴巴和寧德時代領投了上汽集團旗下的享道出行,而高德地圖又屬於阿里巴巴旗下;推出花小豬瘋狂下探市場的滴滴出行,股東名單中騰訊也有一席之地。T3出行又恰巧是騰訊、阿里巴巴在創始期就聯投的一家「國家隊」出行平臺。

這場網約車大戰背後,或許又是AT之間的較量。

相關焦點

  • 一山容不得二虎,阿里和騰訊是否還有大戰?
    然而這時,騰訊和阿里的戰爭剛剛開始,2013年12月,支付寶首先與快的打車合作,推廣行動支付功能。2014年1月,滴滴打車與微信支付合作。自此,雙方開始了一場大戰。阿里和騰訊分別補貼10多億元人民幣給自己投資的打車軟體對消費者進行補貼。
  • 網約車再爆作弊亂象 評:網約車企業要及時打補丁
    京華時報:網約車司機作弊,不只是軟體有漏洞網約車正式獲得合法身份後,輿論一片歡呼,但也有不少人準確地預見,網約車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這個判斷來自於,網約車的發展太過迅猛,這個行業還沒有建立起與之相匹配的規範和約束體系。針對網約車軟體漏洞非法牟利的首案發生後,糾錯機制在哪裡?最需要思考這個問題的,就是網約車公司。
  • 網約車新勢力,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激起「漣漪」?
    目前,滴滴的DAU不斷下滑,而區域市場的網約車新勢力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隨著一眾車企以及地方運輸公司、網際網路公司的入局,區域網約車市場開始按下了加速鍵。「漣漪模式」激蕩大灣區增量市場2019年6月,廣汽集團攜手騰訊等股東方,推出如祺出行,在廣州上線運營。
  • 能讓心如止水的我起波瀾的,不是愛情,而是網約車
    這幾年頻起的網約車安全事故透支了圍觀群眾的膽量與信心,為了保住自己這條小命,大家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次坐網約車時,莊重謹慎地如同要執行一次危險係數滿格的特工任務。可是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真正獨居之後才發現,哪裡用得著父母出手,自己早已經被這個瘋狂的世界嚇得服服帖帖。在她看來,太陽下山就是危險來臨的信號,約酒聚會蹦迪神馬的都不不在她考慮範圍之內。為了提升自保能力,她更是每周打卡健身房,把所有的空餘時間用來擼鐵和學習女子防身術。在長期的自律下,她的身體肌肉線條羨煞旁人。
  • 從超低價機票看航司能從網約車補貼大戰學到什麼
    那麼,在這一模式下,網約車和低價機票頗具相似性。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從網約車的模式下獲得一些啟示。因此,可以看到的是,低價機票也好,網約車補貼也好,作為手段都要符合滿足旅客需求的目的。例如,網約車企業推出了「新人券」、「升級券」,逐步吸引升級——這種個性化,定製化的優惠,顯然比單純的廉價機票更能維持信息不對稱性帶來的溢價。這一點航空公司也可以做到——例如僅供常旅客、大客戶使用的會員價,以註冊常旅客、大客戶為前提對旅客出行進行優惠。
  • 我省本土網約車平臺10月運營
    我省本土網約車平臺10月運營 2018-06-26 09:11:41   來源:市場星報
  • 享道出行推出新業務,網約車/個人租車/計程車業務全都有
    與此同時,享道出行宣布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全面覆蓋網約車、企業用車、個人租車和計程車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 2018年12月,享道出行正式投入運營,進入網約車B2C市場;2019年初推出享道租車,進入面向B端的企業用車市場;2020年9月,推出申程出行子品牌,布局計程車行業;12月
  • 網約車平臺「花小豬」被約談
    市道路運輸局和執法總隊在了解公司在津開展的業務情況後,根據國家和本市網約車經營有關規定提出明確要求,要求「花小豬」公司:1、暫停線下宣傳及違規招募活動平臺招募活動必需在法律法規的要求下進行,不得擅自開展與行業法規不符的宣傳造勢活動。平臺涉嫌為不合規車輛辦理運營登記手續的宣傳活動必須立即停止。
  • 網拍平臺驚現股權拍賣 阿里騰訊的對手不能買
    網拍平臺驚現股權拍賣,阿里騰訊的對手不能買崔小粟 金一丹 7月20日晚有消息稱,滴滴出行計劃最快年內赴港IPO,目標估值超過6000億港元。中證君向滴滴求證,滴滴表示不作回應。今天,阿里拍賣曝光的一次股權拍賣,又將滴滴拉入了公眾視野。
  • 嘀嗒率先上市滴滴暗自神傷 群狼圍獵下網約車龍頭路在何方?
    彼時的2014年,出行賽道已經非常火熱,滴滴與快的進行著激烈的補貼大戰。阿里巴巴集團任職八年的程維創辦小桔科技,公司的創業項目是做智能出行的打車應用——滴滴打車。2012年12月,滴滴打車獲得了A輪金沙江創投300萬美元的融資;2014年1月,與微信達成戰略合作,開啟微信支付打車費,補貼」營銷活動,接著,騰訊又給融資4500萬美金,以及中信產業基金6000萬美金。有了錢,就開始瘋狂地燒。在補貼的刺激下,用戶數量暴增至1億,司機數超過100萬,日均單達到521.83萬單。
  • 騰訊、順豐、阿里被處罰!反壟斷邁出關鍵一步,這又意味著什麼?
    比如早年的網約車、外賣,平臺通過大量的補貼吸收並培養自己的用戶。在強大的資本投入之下,外賣和網約車市場很快就被幾大巨頭所壟斷。用戶叫外賣和打車不僅沒有了補貼,平臺也提高了對服務供應商的抽成。網約車司機和外賣店家,反而成為了平臺壟斷之下的最大受害者。這些局面的產生,其實就是網際網路產業壟斷所造成的。
  • 網約車服務_重慶玖玖洪海科技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
    網約車服務, 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問題,至少召開十餘次專題討論會,在討論過程中,車輛報廢、網約車從業人員勞動合同、網約車保險以及計程計價方式等各個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王浩認為,首先新規目的是規範網約車,確保乘客的權益、乘車安全、服務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其次,網約車合法化後,為老百姓提供多樣的選擇,減少打車難的問題,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務。
  • 為什麼會有這次網約車嚴打?嚴打嚴管背後的深層次背景因素是什麼?
    各地方城市的網約車細則大多基於控制上路車輛總數的出發點,此次嚴打也是將絕大多數的無證車輛打回了私家車的原型。應該說從上路車輛總數的控制上來看,這個目標似乎達到了。但也有反對意見,因為網約車供需嚴重失衡,更多私家車重新出行上路,擁堵程度並不見緩解。上海市交通委主任曾針對網約車補貼大戰期間上海同期高峰擁堵延時指數創近四年新高表示從現有數據看,並無直接數據能夠證明是網約車增加了擁堵程度。
  • 關於2019年網約車行業的一些「內幕」我還是想告訴你
    嘀嗒:服務費用於平臺維護 試運行期間服務費六折嘀嗒出行在信中回應,收取服務費後,他們會在平臺能開發、產品運營維護、服務體系擴大和建設上持續再投入,保證廣大師傅的未來利益。這一年,T3出行:再下一城「廣州」12月18日,T3出行即將正式登陸華南腹地--廣州,為羊城網約車「正規軍」注入新力量。這是繼南京、武漢、重慶、杭州、長春之後,T3出行今年登陸的第六城,同時也是首次上線華南地區。
  • 三折起 「代叫」網約車?小便宜背後的大風險
    餘佳瑜告訴懂懂筆記,以前也有好友幫她叫過網約車,而這位賣家「代叫」預付的費用,自稱是APP預估行程費用的三分之一左右。不過,想到要把一些個人信息都告知對方,容易洩露隱私,她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那麼,通過這些賣家「代叫」節省網約車費用,究竟靠譜嗎?如果真的能三到四折付費約車,折扣之外的錢誰來支付?這種便宜,背後又隱藏著多大的風險?
  • 【石家莊網約車平臺停止市區外派單 長途客運站及客運車輛暫停運營...
    文 / 冷靜2021-01-07 19:28:03來源:FX168 【石家莊網約車平臺停止市區外派單 長途客運站及客運車輛暫停運營】石家莊市交通局局長米志奇表示,石家莊加強交通路口管控,1月6日凌晨啟動全員核酸檢測的同時,對市域內高速公路
  • 歐了出行:智能空間將成為網約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才迪認為,未來網約車競爭的核心就是智能空間的競爭。他進一步解釋道:「大屏、移動新零售、共享經濟,這些都能和網約車相結合,但難的點在於要先想清楚方方面面,包括上層架構、變現模式、變現渠道、運營模式等。」想想iPhone是怎麼賺錢的,再想想未來的網約車應該怎麼賺錢,兩者有異曲同工之處。首先,可以在車內安一塊大屏,靠內容吸引用戶,給用戶帶來良好體驗,教育用戶放下手機。培養用戶習慣的同時,我們再慢慢打磨完善產品線。
  • 全國共有210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經營許可
    人民網北京12月18日電 近日,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至11月30日,全國共有210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271.9萬本、車輛運輸證111.1萬本。
  • 滴滴,騰訊的「家奴」,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賺錢工具!
    這一切,要從2013年騰訊馬化騰與滴滴創始人程維的那場飯局開始說起!程維收到了一份「邀請」,騰訊投資滴滴,佔20%的股份,但是程維有過猶豫,因為他是阿里走出來的,而且滴滴的天使輪投資人王剛也是阿里老兵,並且與馬雲私交甚好,怕不好交代。
  • 一臺車可接入多個許可的網約車平臺接單營運
    《修訂稿》在《試行細則》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包括總則、網約車平臺公司、網約車車輛和駕駛員、網約車經營行為、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共7章36條,增加了1條內容。主要修改內容包括: 建立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的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