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我們村幾百畝的菜都滯銷了,多虧了曉敏這娃,忙前忙後幫我們聯繫供銷社、聯繫各大超市,還介紹我們村的貧困戶到園區打工,這樣的幹部應該給我們多派幾個!」三原大吉村富友專業合作社社長支兆吉激動的說道。
張曉敏是三原渠岸鎮主管扶貧和農業的副鎮長。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她當過脫貧攻堅指導員,當過駐村第一書記,現在又主管渠岸鎮脫貧攻堅工作,可以說,她與脫貧攻堅有著不解之緣。
立足工作,她制定「強化一個作用、緊盯一個目標、實施雙輪驅動、彰顯一個亮點」的工作思路,堅持以「三比一提升」為抓手,提出了「四抓四促」工作機制,即抓黨建促村級合力、抓精準促脫貧攻堅、抓產業謀村級發展、抓亮點提升內生動力,渠岸鎮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紮實效果。
抓黨建聚合心
她始終堅持黨建靠前引領,強化黨建領航作用,發揮組織、協調、配合、推動的優勢,夯實包抓村「兩委」、脫貧攻堅臨時黨支部、「四支隊伍」整體戰鬥堡壘,發揮組織部優勢,完成村「兩委」正職「一肩挑」工作;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堅持「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定期入戶宣傳政策文件精神,提振幹部、黨員、群眾精氣神和工作合力,班子團結有力,民風基本良好,營造了風清氣正、心齊勁足的良好局面。
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是基礎。她緊盯「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總目標,堅持把「三比一提升」行動作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提出了「4353」三比一提升機制,形成「書記主抓、黨政同責、分級負責、各方協作」大扶貧格局。她堅持年度減貧任務和問題整改工作「兩手抓」,紮實推進責任、政策、工作落實,全力攻克「兩不愁三保障」薄弱環節,緊盯「六個精準」要求,盡銳出戰,全力攻堅。嚴格對標貧困退出標準,對全鎮359戶1150人貧困人口,針對致貧原因,精準落實各項措施,圍繞「六項服務機制」貫徹落實,建立「四支隊伍」常態化入戶走訪機制。疫情期間,了解到群眾大量蔬果滯銷,她幫助菜農聯繫供銷社、聯繫各大超市,甚至自己上街當起了推銷員,幫助銷售青菜、芥菜、蘿蔔、白菜、西紅柿等果蔬15萬餘斤。現在,渠岸鎮的種植大戶都知道渠岸鎮有個熱心的美女鎮長。
抓產業謀發展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也是脫貧的主要依託。張曉敏深知沒有產業帶動,就難以徹底脫貧;缺乏產業支撐,更難以持續脫貧。做好了產業扶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有了可靠保障。於是她實施精準脫貧與特色產業「雙輪驅動」,結合渠岸鎮含硒的有力優勢,堅持以構建富硒產業鏈為基礎,在現有合作社的基礎上,邀請專人編制了《渠岸鎮富硒農業綜合體總體規劃》,按照規劃,建立了佔地2600餘畝的富硒蔬果、富硒艾蒿、富硒黃桃、富硒花椒、富硒小米、富硒小麥六大富硒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富硒產業園+富硒循環產業鏈」的新模式。同時發揮品牌效應,申請了「關中硒原」商標,設計「硒望之門」logo認定,樹立「關中硒原·幸福渠岸」等品牌形象,成功招引投資2300萬元,佔地500餘畝的富硒標準化設施蔬菜種植項目,該基地「國企+民企+龍頭企業+電商」的模式,有力的帶動了渠岸富硒產業帶貧益貧的長足發展。
抓亮點提動力
持續彰顯一個亮點,堅持以「黨風帶民風、培育好鄉風」為主題,以大村王村為試點,制定《村規民約》和《實施細則》,黨建帶群建、黨員帶群眾,做實黨建,抓牢民風。針對脫貧攻堅內生動力不足和農村高價彩禮等不良風氣,藉助2018年中組部等七部門印發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紮實開展「黨風帶民風、培育好鄉風」工作,形成5項實施程序、5個宣傳載體、5大配套措施的「三個五」村規民約工作機制,探索出了黨建引領鄉風文明建設的新路子。(索衛鋒 李 佳)
編輯:欣怡
審核:葉子
總編: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