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證券開展自查自糾,問責涉永煤債責任人

2020-12-23 澎湃新聞

海通證券開展自查自糾,問責涉永煤債責任人

海通證券官方網站

2020-12-20 21:54

海通證券官方網站12月20日消息,海通證券積極配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調查,公司認真檢視反思業務運作,立即採取相關整改措施,加強培訓學習,對業務流程進一步查缺補漏,完善相關內部控制措施,提升規範化運作水平。對違反行業自律規則和公司相關規定的北京債券融資部總經理夏坤、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厲棟、海通資管副總經理張士軍、海通期貨副總經理姚弘等相關責任人,公司分別給予警告、通報批評等處分,並給予經濟處罰。

(原題為:《公司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自律調查開展自查自糾和內部問責工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海通證券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永煤違約「躺倒」,海通疑似「幫兇」
    永煤控股債券違約「餘震」不斷。因涉嫌違規發債,11月1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簡稱「交易商協會」)宣布,對海通證券啟動自律調查。因永煤控股一隻10億元短期債券違約,帶出了相關機構漠視金融風險、違規操作的影子。
  • 永煤涉違法違規線索已移送證監會!背後有何貓膩?1家券商+3家銀行被查
    永煤涉違法違規線索已移送證監會!背後有何貓膩?1家券商+3家銀行被查 金融委、央行動作頻頻 摘要 【永煤涉違法違規線索已移送證監會!背後有何貓膩?1家券商+3家銀行被查】11月24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自律調查已基本完成。
  • 東海基金被調查隱秘之因:或涉債券結構化發行 旗下基金持有海通主...
    就在此前,交易商協會稱在針對永煤控股的調查中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   或涉「結構化發行」   與海通證券相似,東海基金被交易商協會指出的違規行為亦是「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供便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
  • 東海基金被查背後:或涉「結構化發行」人事頻變、屢現巨額贖回
    10億永煤債違約,7家中介機構捲入其中對於交易商協會決定對其開展自律調查,業內普遍認為,這或許是永煤巨額債券違約案餘震。10月16日的信用評級報告中,永煤集團信用評級為AAA。10月20日,永煤集團還作為AAA評級主體,發行了「20永煤MTN006」,主承銷商是興業銀行。11月10日,永煤集團發布公告:因流動資金緊張,「20永煤SCP003」到期不能足額償付本息 ,構成實質性違約, 涉及本息金額10.32億元 。
  • 星空獨家︱永煤債的蝴蝶效應,幾時休?
    永煤債事件後,債市信用利差擴大永煤債事件後,地域利差同樣擴大為撫平資本市場情緒,11月21日,紅牆高層出面,提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自此之後,原本對輿論默不作聲、遮遮掩掩的永煤債當地紅牆各部門,終於有了實質性動作。目前已經重新召開債權人會議敲定部分償還方案,讓這次的風波,總算有了要消停的跡象。
  • 監管層劍指債券「結構化發行」:海通證券、旗下2家子公司以及東海...
    圖片來源:攝圖網1月8日晚間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出了四張自律處分信息,涉及主體分別為海通證券、海通資管、海通期貨和東海基金。針對海通證券的自律處分信息顯示,海通證券協助相關發行人在發行環節購買自己的債券,破壞了市場發行秩序。而這也被市場解讀為債券「結構化發行」,也是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的後續。
  • 剛剛 海通證券被調查!涉及千億國企債券爆雷 交易商協會出手
    11月18日晚間,因涉嫌為永城煤電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等,交易商協會宣布對海通證券(600837)及其相關子公司啟動自律調查,而此時距離協會對永城煤電等相關機構啟動自律調查才過去了6天。  海通證券也及時發布了公告。
  • 永煤事件首單機構處分落地,暫停中誠信國際相關業務3個月...
    永煤事件問責結果漸次落地,涉事評級機構迎來「罰單」。12月29日,交易商協會發布對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的自律處分結果。公告稱,中誠信國際因在為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能化」)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過程中,存在未按相關自律規則對永煤控股開展實地調查訪談,未能有效揭示信用風險等問題,對中誠信國際予以警告、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 劉鶴定調:「零容忍」,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媒體曝出後,樓陽生書記第一時間給我發來指示要求,省國資運營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風險防控措施,我看資本市場的反映還是很積極的。我們要堅持和完善這些年在防控金融風險方面成功的理念、思路、辦法,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捍衛山西的信譽。」
  • 央行已出手:永煤違約觸發債市大規模拋售 緣何成了「黑天鵝」?
    連日來,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煤集團」)違約為代表的風險事件攪動市場,多隻信用債異常下跌,市場甚至稱債券價格打折力度超過「雙11」。市場出現的信用裂痕也引來監管關注。央行11月13日開展16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全部實現淨投放,防止風險向流動性蔓延,部分「網紅券」因此出現反彈。但有機構提醒,當前信用分層加劇,需高度警惕後續尾部企業的融資惡化。
  • 永煤違約衝擊波擴散 「評級」質量擔憂再起
    永煤違約衝擊波擴散 「評級」質量擔憂再起見習記者 孫翔峰永煤債券違約對於信用債市場的影響正擴散。由於違約之前的「20永煤SCP003」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都是AAA,因此如今市場對高等級債券的評級可靠性也產生擔憂,違約事件或將進一步削弱市場對於外部評級機構的信任。
  • 永煤違約衝擊巨大明年3、4月中國信用債到期規模均超萬億——光大
    中國本地投行光大證券發布最新研報稱,永煤控股信用債違約事件的衝擊遠未消散,債券市場發行量快速下滑,與源源不斷的存量債券到期之間形成了矛盾,到期壓力最大的兩個月為明年的3月和4月,均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的報告並稱,永煤違約事件影響如此之大,主要源於事件過快地弱化了市場的剛性兌付預期。該團隊建議,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應堅持市場化法制化的導向,依靠市場法制規則「託底」,不宜過分依賴於政府行政指導,因為後者可能進一步強化市場的剛性兌付預期。
  • 金融委重磅發聲: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債券市場發生多起違約事件,華晨、永煤、紫光接連「爆雷」。會議指出,近期違約個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體制性、行為性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處理好促發展與防風險的關係,推動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 中國華能開展燃料管理監督檢查 自查自糾共發現問題594個
    2020年以來,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聚焦企業經營關鍵環節,緊盯中央巡視指出的煤炭購銷領域存在的問題,深入開展燃料管理監督檢查,推動燃料管理水平提升,有效促進了降本增效和廉潔風險防控。中國華能紀檢監察組主動加強與黨組的溝通,深入開展調研,精心組織開展燃料管理監督檢查。
  • 永煤違約事件追責繼續,中誠信國際被警告並暫停業務3個月
    公示信息顯示,中誠信國際在為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或永城煤電)、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能化)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過程中,存在以下違反銀行間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一是未按相關自律規則對永煤控股開展實地調查訪談,未對永煤控股管理部門及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進行現場訪談。
  • 中誠信債務融資相關業務整頓3個月 因永煤、河南能化評級工作違規
    財經網資本市場1月4日訊 永煤債風波漸漸平息,但相關後期督導與對責任主體的追責仍在進行中。據永城市政府網站今日報導,2021年1月1日,元旦節當天,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梁鐵山一行蒞臨永城,到永煤集團調研指導工作,並召開座談會就下一步發展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最新企業債信用評價出爐:26家券商評A
    發改委稱,開展這一工作的目的是為規範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相關業務行為,提高承銷和信用評級質量,加強企業債券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和事中事後監管,推進企業債券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作為券商執業評價重要指標之一,歷年的企業債信用評價結果都牽引著眾多券業人士、信用機構,以及其他相關方關注的目光。
  • 上半年券商債券承銷放榜:中信證券領跑政府債與地方債,綠色債國君...
    7月21日晚間,中證協發布2020年上半年證券公司債券承銷業務專項統計,包括地方債、綠色債、創新創業債三大項,分列了各項數據指標。Wind數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各類機構發行債券再創新高,達到25.80萬億,同比增長18%。
  • 永煤違約拉低兩企業信用等級,大唐集團也將面臨短債償還壓力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河南永煤控股債券違約引發市場關注,導致永煤控股和豫能集團信用級別被下調,而令人意外的是,被認為是「現金牛」的大唐集團卻有34%的短期債務,未來將面臨償還壓力。 中誠信:債券違約,下調永煤控股信用等級 11月10日,中誠信發布一則關於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煤控股」)的信用等級的公告。截至2020年11月10日,永煤控股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20永煤SCP003」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 永煤違約後續!中誠信國際被予以警告 暫停債券相關業務3個月
    12月29日,從交易商協會官網獲悉,中誠信國際受到自律處分,因其在為永煤控股、河南能化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過程中,存在違反銀行間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被予以警告、暫停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