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鯽魚:到底使用吃鉛量多大的浮漂?這3點可以做個參考

2021-02-08 騰訊網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根據浮漂的動作,可以決定是否提竿。但是有些鯽魚吃鉤的漂相,並不能清晰地反應到浮漂上,因為對於浮漂的吃鉛選擇錯誤,那麼怎麼才能選擇合適的浮漂呢?

鯽魚為小型魚類,雖然也能長大,但是超過半斤重的很少,對於選擇浮漂來說不易過大,市面上的鯽魚漂雖然材質不一樣,但是外觀差異並不大,主要是吃鉛量的差異,咱們以釣鯽魚為例,聊一聊浮漂的吃鉛量的問題。

首先根據魚竿的長短選擇浮漂吃鉛量

釣魚中由於使用魚竿長短不一樣,選擇浮漂吃鉛量有所差異。一般來說專門釣鯽魚的魚竿為:2.7-5.4米。這裡只是說的鯽魚竿,但是有些地方釣鯽魚需要用長竿,長竿的話浮漂吃鉛量比較大,才容易拋投,不至於拋偏。那麼用鯽魚竿釣魚的時候吃鉛量怎麼選呢?

比如:4.5米以下魚竿、4.5以下不需要使用吃鉛量過大的浮漂,因為這麼短的魚竿,目標魚也很小,很少有超過半斤的鯽魚,並且主線最多不過1號線,魚竿短線組細,那麼拋竿也就比較容易,浮漂吃鉛量不超過1.5克就能應對。

比如:5.4米魚竿、有些地方釣鯽魚需要用到長竿,那麼5.4米魚竿也就派上了用場,特別在冬季水溫低需要釣深水的情況下,5.4鯽魚竿成為主流。理論上來說也不需要吃鉛量太大的浮漂,還是因為釣鯽魚的線組比較小,主線最大也不過1.5號,浮漂吃鉛1.5-2克或者2克左右就行了。

其次根據垂釣環境選擇浮漂吃鉛量

釣點的環境差異很大,使用浮漂吃鉛的大小也不一樣,並且每天的風力大小也不一樣,在有風的情況下,浮漂吃鉛量要加大,特別在頂風的情況下,浮漂的吃鉛量要更大,主要為了方便拋投。

比如:釣點環境複雜、有些釣點的環境很複雜,有水草之類的障礙物,在這種水域內釣魚,需要拋投的準確很強,為了保證每次拋投到同一個位置,就需要加大浮漂的吃鉛量,保證窩子不至於過大,可以適當增加浮漂的吃鉛量。

比如:頂風的釣點、在我們垂釣中,總會碰到頂風拋投的情況,在頂風的情況下,浮漂的吃鉛比較大,因為頂風拋投很困難。假如平時浮漂吃鉛1.5克的情況下,頂風的時候浮漂的吃鉛甚至要用到2-3克,只有使用吃鉛量大的浮漂,才能保證拋投的準確性。

最後根據魚情選擇浮漂吃鉛量

魚情每天也在變化,經常今天魚情好,但是到了明天就魚情很差,甚至無魚吃鉤。那麼在魚情差的情況下,浮漂要怎麼選擇呢?

魚情差浮漂吃鉛要小,因為天氣、氣壓、水溫等影響,造成魚類不活躍,吃鉤疲軟從而魚情差。魚情差的情況下,很難通過改變餌料的味型來改善,只能通過改變餌料的狀態和線組浮漂來改變。

主要是線組和浮漂要小,因為線組小的話很柔軟,魚類可以毫不費力的吸入口內,細尾小漂的靈活性相對來說說比較好,反應漂相比較清晰。大家都知道,在釣黑坑的時候,使用的一些滑口漂、輕口漂也就是為了防止魚情差。

光頭總結:浮漂吃鉛具體使用多大,並沒有一個標準,只能根據3個方面來決定,魚竿越長吃鉛量越大;環境越複雜風力越大,吃鉛量就越大;魚情差浮漂就要小。在我們釣魚中,根據實際情況做一個調整,這裡只是一個思路罷了。

相關焦點

  • 野釣選擇什麼浮漂最好?(強烈推薦)
    比如說掛餌後粗漂尾被拉下去2目,細漂尾被拉下去4目,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魚的進食力度相同的情況下,細尾浮漂的動作幅度會更大。所以細尾浮漂會更靈敏一些,釣輕口魚最好使用細微的,漂相會更明顯,所以在看得清楚的基礎上,漂尾細會更好一些。
  • 野釣鯽魚和鯉魚的調目和釣目詳解
    我們在野釣的時候,調漂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很難,先來說,漂的幾目幾目的意思,它指的是漂頭彩色的一格就是一目,當然,黑色格子不算。調目就是我們在調漂的時候,剪了合適的鉛皮丟到水中,空鉤沒到底的情況下露出的目數就是調目。而釣目則是裝好餌丟水中,餌到底之後,浮漂露出的目數。把這兩個名字弄清楚了,自然就知道調目與釣目了。
  • 野釣鯽魚如何搭配線組?鉤線漂一次跟你講清楚,從細節提升漁獲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主線多次使用,或者說子線和主線存在一個不同品牌的混搭,那在作釣中很容易就會把主線給斷了,所以使用06、08作為子線時,主線的號數應該是1.2而不是1.0.釣鯽魚常用的鉤型一般有三種,分別是伊豆、海夕鉤、袖鉤。這裡小黑推薦大家還是使用袖鉤,袖鉤的長鉤柄可以攜帶更大的餌量,其鉤條細、鉤門窄的特點便於鯽魚進行吸食。
  • 詳解野釣鯽魚和鯉魚的調目和釣目,調漂真的是一門大學問!
    我們在野釣的時候,調漂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很難,先來說,漂的幾目幾目的意思,它指的是漂頭彩色的一格就是一目,當然,黑色格子不算。調目就是我們在調漂的時候,剪了合適的鉛皮丟到水中,空鉤沒到底的情況下露出的目數就是調目。而釣目則是裝好餌丟水中,餌到底之後,浮漂露出的目數。把這兩個名字弄清楚了,自然就知道調目與釣目了。
  • 上禾浮漂A22試用報告
    上禾浮漂免費試用我選擇的是A22型 2號,這是一款適合競技或黑坑使用的大鯽魚浮漂
  • 冬季釣鯽魚,魚口亂「空槍」多,做這幾個調整,很快就能見效!
    空杆較多,原因很多,並非僅僅是調漂原因造成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調整。一、魚鉤大了魚鉤的選擇在冬季尤其需要注意,堅決不能大,因為這時候鯽魚的身體不如氣溫高的季節靈活,氣溫越低越僵硬,找不開嘴或者叫開口幅度太小,魚鉤大了自然吃不進去。
  • 冬季野釣,幾個正確的「廢話」,原本可以釣大鯽魚,卻很少實踐!
    冬季野釣幾個正確的「廢話」類似正確的「廢話」,冬季並不少,重點是理論與現實存在差距。早晚會發窩冬季發窩緩慢,已是不爭的事實:少則2/3個小時,多則5/6個小時。筆者多次徒駭河野釣,上午8點投擲窩料,等到下午1點才有魚口出現。問題的關鍵是,當天還是陽光充足、強勁的天氣,要是碰到陰天,上午打窩、下午揚竿,也不見得有魚咬鉤。所以單憑一股韌性,守著窩點,等魚聚集,筆者看來並不是可取的方法:一是時間有限,大部分釣友都是利用間隙的瑣碎時間釣魚,哪有時間等待發窩;二是守著窩點,忍受西北風的摧殘並不合適。打隔夜窩,第二天清晨再釣,應該說是最佳的辦法。
  • 【釣魚技巧】冬季在自然水域為什麼臺釣鯽魚少?
    最近很多喜歡臺釣的釣友,在自然水域雖能釣獲鯽魚,但每次都釣不多,常常會出現每個窩點,只釣獲一兩尾鯽魚就停口,那到底冬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冬季野釣鯽魚又有哪些臺釣技巧呢? 野釣深受大多釣魚人的喜愛,喜歡野釣的釣友,不管是春夏,還是秋冬時節,只要能抽空便會去釣魚。
  • 挑選浮漂要講方法,老釣手分享「四步選漂法」,實用又省錢
    我們說浮漂不買貴的,只買對的,但要想買到「對的」,一定得符合魚情才行,就好比一包餌料、一隻魚竿,只有適合你垂釣的魚情,它才會好用。今天,我就教大家一個萬能的選漂方法,這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選漂經驗得出的,到底實不實用看完文章去試試就知道了。
  • 【調漂技巧】高手經驗之粗尾浮漂釣魚的調釣技巧
    經常從事野釣的朋友都知道,使用粗尾大浮標釣深釣遠時,如果視標(也就是釣目)出水過高,出現輕微魚訊的時候,浮標的微小動作根本 看不清楚,無法把握。所以,光調目小了還不行,還要降低釣目。這是受人的視覺規律制約的。比如視標為7目,當出現半目到1目的動作時,人們難以發現,而當 視標為1目,出現半目到1目的動作時,就會輕易發現的。
  • 釣鯪魚用什麼漂型的浮漂好?(強烈推薦)
    釣鯪魚用什麼漂型的浮漂好?建議使用細尾、短棗核身、細腳浮漂。吃鉛分別為一號漂1.3克、二號1.6克、三號漂1.9克左右的浮漂,長度不需要太長,選擇35公分左右最好。(例如這款心境X-02浮漂)為什麼要選這樣的浮漂呢?
  • 野釣筆記第四篇線組
    3、平時我們在製作線組時候漂座上下放兩個太空豆,主要目的不讓漂座滑動,另外一個作用,最上面太空豆可以標記水深,下面同樣有標記作用。鉛皮座我個人一般是上面兩顆太空豆下面一顆太空豆,也是為了不讓鉛皮滑動,另一個有時候臨時加鉛皮我會加在上面太空豆上。
  • 野釣,主攻鯽魚,防鯉魚,怎麼選擇線組
    野釣,大多以鯽魚,鯉魚為主,因為是野釣,魚的大小不確定,在用的線組怎麼選擇呢?如果在陌生水域垂釣,這個是比較煩惱的事,這時候可以直接向當地的釣友請教,問近期出魚情況,個體大小。再選擇線組的大小。如果垂釣時沒有老釣友,那麼我們該怎樣選擇線組呢?
  • 傳統老大爺春釣鯽魚的獨特釣法,每次出釣都漁獲滿簍
    陽春三月是野釣鯽魚的黃金期,當太陽出來後,水溫,氣溫都逐步升高後,鯽魚都浮到水錶層曬太陽或者吃腐爛枯萎的草和蘆葦根上附駐物。這就給傳統七星漂釣法釣咂嘴魚,帶來了機會。傳統手竿野釣咂嘴魚,是傳統手竿野釣鯽魚獨特的一部分。在做釣上成功率,魚的個體,質量都非常的好。
  • 用加粗尾浮漂野釣,調漂不對難上魚,老釣友解析加粗尾的調釣方法
    最近有釣友就遇到調漂的問題,這位釣友長期在某自然水域作釣,他發現今年夏季的魚情特別差,野釣的魚口特別差,但跟他一起的釣友釣獲還不錯,而且往年夏季這個時候,魚情都不會太差,釣友就疑惑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常年作釣的自然水域,釣友的突然感覺魚口少了,而一起出釣的釣友卻依然釣獲滿滿,不管你如何更換釣位,釣餌,釣獲依然寥寥無幾,這大多是你調釣出了問題,後來這位釣友不斷的對比,發現自己更換了新的浮漂。很多釣友會納悶,為什麼換個浮漂魚口就變差了,難道是魚吃餌還選擇浮漂嗎,浮漂換了魚就不吃餌了嗎?為什麼浮漂換了魚口就少了呢?
  • 冬天夜釣鯽魚還在使用夜光漂?浮漂為何像定海神針?原因就在這裡
    夜光漂可謂是釣魚人的神器,在夜釣的時候使用起來簡單便捷,但是夜光漂真的適合在任何場合垂釣嗎?你有沒有發現入冬降溫後,你使用夜光漂夜釣時,發現魚口變差了?有時候甚至一晚上都沒見夜光漂有任何信號?是魚口差還是魚沒進窩裡?當然不是,原因就在這夜光漂上。
  • 秋季野釣大鯽魚,這三個前期工作才是重點,看漂相提竿不是難題!
    上文是關於秋季鯽魚生活習性的整體描述,對於大多數釣魚人來說,釣鯽魚幾乎不存在難度魚竿選擇、線組搭配、浮漂調釣不再話下,真正影響魚獲的是釣點、窩料及釣餌,下文便從這三點展開,以便更適合秋季的魚情。
  • 野釣減少小魚鬧窩的6種方法,小魚群中釣大魚,釣魚人的基本功!
    一、釣深遠,或釣草選擇釣點,可以選擇深遠的位置,這是因為小魚主要生活在近水淺灘,尤其是大片淺灘的明水區域,往往有各種成群的小魚,所以釣深遠從釣點上就減少了小魚鬧窩,釣深遠也較為適合夏季的魚情;或者釣草,小魚成群在明水區域尋找食物,水草區域小魚反而會少一些,所以釣水草區域小魚也會相對少一些。
  • 野釣鯽魚,搓餌、拉餌、蚯蚓搭配散炮這樣釣效果最好!
    浮漂調整好以後,不要急著立即作釣。先去找到這幾個點。最鈍點:最鈍點可以說是最容易找到的,也就是鉛墜觸底的位置。這個位置可以在我們事先重鉛找底找水深時就可以找到。重鉛找底時我們可以以浮漂露出兩目為準。還有就是重鉛找底時,可以在鉛墜上事先帶上散炮,這樣可以先把窩子定點做上,給它一個發窩誘魚的時間,畢竟我們調漂也是需要時間的。找到浮漂露出兩目位置後,我們就把太空豆給它定住,明確這是最鈍點。
  • 野釣是雙鉤觸底好,還是一鉤觸底一鉤懸浮好?很多人都弄錯了
    突然被一個釣友問道:野釣到底是一鉤觸底一鉤懸浮好,還是雙鉤到底好。按照我以前的尿性一定是噼裡啪啦和他講一大堆,從釣什麼魚、浮漂的選擇、線組的搭配再到餌料的輕重等等全給他說一遍。但這次我回答的非常簡單,直接說明是雙鉤到底更合適,甚至還補充了具體的調漂方法,即調平水釣兩三目(或者調低目釣低目如調3釣2、釣3)。理論上來說,冬天魚口比較輕,那就需要釣得靈敏點,而從表面上看一鉤觸底一鉤懸浮的狀態肯定更靈敏才對,為什麼還建議雙鉤到底的方式去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