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浮漂要講方法,老釣手分享「四步選漂法」,實用又省錢

2021-01-12 小飛的釣魚閣

我以前特別喜歡買浮漂,而且買的漂都比較貴動輒就是一兩百,但是呢買來以後又不用,有幾根漂都已經在漂盒裡躺了兩三年了,一次都沒下過水。

我不用並不是因為不捨得或者不習慣,而是因為很多漂參數、功能都差不多,既然差不多就沒必要換來換去,換了還得重新調漂多麻煩啊。

我覺得應該有不少釣友也犯了相同的錯誤,買的時候只顧著好看、順眼,而忽略了實用性,於是就導致漂盒裡一大堆漂但用來用去就那麼一兩隻,有時候魚情發生改變了想換個不同功能的漂竟找不到合適的。

當然了,還有一部分釣友是純粹的不會選,買漂都是靠身邊的朋友推薦,或者直接問漁具店老闆、網店客服,要麼就是完全憑感覺,看到一款便宜的點進去看看,發現銷量很大、釣友們評價又不錯然後就直接下單了。

我們說浮漂不買貴的,只買對的,但要想買到「對的」,一定得符合魚情才行,就好比一包餌料、一隻魚竿,只有適合你垂釣的魚情,它才會好用。今天,我就教大家一個萬能的選漂方法,這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選漂經驗得出的,到底實不實用看完文章去試試就知道了。

買浮漂不一定要買貴的,但也不是越便宜越好

我看網上的釣友每次討論到浮漂都會聊到一個詞,叫做「性價比」,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沒錯,但很多人對這個詞有些誤解,他們總是認為越便宜的產品性價比就越高。

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這是錯的!什麼叫性價比?所謂性價比,全稱是叫性能價格比,度娘給它的定義是商品的性能值與價格值比。光從字面意思上理解也不難,就是買產品既要考慮價格也要考慮性能,如果一味追求低價那就沒有性價比這個詞了!

5塊錢一根的浮漂,價格是便宜,但如果它是瑕疵品,或者一用就發現吃水,那有啥用,白送都覺得浪費了調漂的時間。當然了,說這個話不是叫你們去買貴的,大家都是成年人這點理解能力應該要有,我寫過很多關於浮漂的文章,從沒有建議大家去買很貴的產品,反而經常說「買漁具一定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

買浮漂的「四步選漂法」,第一步就是看價格

經常有人私信給我讓我幫忙推薦漁具,我回復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預算,就比如說魚竿,你問我買什麼魚竿好,我說波紋鯉、伽馬鯉比較好,你買不買?雖然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事兒就是這麼一個事兒,每個人的經濟實力不同、對釣魚的態度也不同,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多少錢的呢?或者你加一句「價格無所謂,好用就行」,那也算讓我有個參考了是不?

讓別人推薦漁具你得先報預算,自己去買也是一樣,如果買東西沒有預算,就會變成本來想買個自行車結果買了個汽車回去,要麼就是看半天還沒選好。我買浮漂,如果預算是100~150,那麼高於或低於這個價的就直接不看了,沒啥意思。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不知道初學釣魚該買多少價位的浮漂合適,那麼我給你建議:

如果只是偶爾釣一次魚且沒有很高的要求,買個10塊左右的就行了,再高別超過30,高了就是浪費錢。

如果釣魚比較頻繁,但是對釣魚沒有很高的要求,認為浮漂價格高低和魚獲沒有關係,那就和上面一樣,選擇10~30元價位的即可,不過我建議你至少備2根以上,因為出釣率高,浮漂損壞的概率會高。

有錢、有閒,對釣魚要求又比較高,30塊以下的就別考慮了。建議30~50左右的,出釣頻率高就多備幾隻,反之則少買。

我認為浮漂10塊左右是一個檔次,10~30是一個檔次,30~50是一個檔次,50~100是一個檔次,100~200是一個檔次,200以上又是一個檔次,決定自己買哪個檔次的,主要圍繞經濟實力、對釣魚的喜好程度、以及怎麼看待浮漂的作用這三點決定的。

買浮漂的「四步選漂法」,第二步是看吃鉛量,這個圈起來要考

別看第一點寫的篇幅那麼長,實際上非常的簡單,但這第二步卻是重中之重,因為吃鉛量是和魚情有直接關係的,吃鉛量選不對,別說影響魚獲,可能連最基礎的拋投都困難。

拿冬季釣鯽魚舉例,很多人都說浮漂吃鉛量越小越靈敏,這個只對一半,我說這句話之前一定會加個前提即「在保證順利拋投的基礎上,儘量選擇小吃鉛量的浮漂」,試想一下如果浮漂小的連拋竿都困難,那還釣個P啊。

如何確定吃鉛量?這要從魚竿長度、水深以及魚個體大小三方面去確定,魚竿越短、水越淺、魚個頭越小,就用吃鉛小的浮漂,反之則用大的,但這三點有時候會起衝突,比如你用長竿釣小魚,比如用短杆釣深水等等。

當三點產生衝突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是長竿和深水這兩點,記住是長竿和深水,因為杆子長了浮漂吃鉛量一定要加大、釣深水同理。

這樣說比較模糊還是舉例吧:

釣鯽魚,正常都是4.5以下的魚竿,即用短杆居多,杆子短拋投的問題不大,剩下的只要考慮水深,如果是2米以內的,我用的最多的是1克~1.5克的。

如果水特別深達到了三四米或者你用到了4.8、5.4這樣的魚竿,那麼浮漂可以用1.5~2.5克吃鉛的。

釣三五斤的鯉魚、草魚,正常都是4.5以上的魚竿,即用長竿居多,而且水一般也比釣鯽魚要深,此時浮漂吃鉛量得達到2克以上,像四五米的水深、5.4、6.3米的魚竿,用三四克吃鉛量的浮漂也沒問題。

如果短杆、淺水釣大魚怎麼辦?比如說帶輪的杆子你用的短點也不擔心遛魚問題,像夏天秋天我們可能會選擇靠近岸邊的樹蔭下,這時水深可能就兩米多,這個時候你浮漂不需要太大的吃鉛量,可以用小漂釣鈍,參考七星漂+朝天鉤即可。

買浮漂的「四步選漂法」,第三步是看漂型

這個就比較簡單了,目前市面上主流漂型是棗核型,有短棗核、長棗核等等,你可以選,但野釣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細長身,當然了如果釣大魚漂身可以粗壯一些。

看下圖有兩款浮漂,一款是短腳長身長尾的(這種就是細長身),另一款是長腳短身長尾的(棗核漂),那麼這兩款在實際中我會怎麼用呢?如果是野釣主要以釣底為主,我偏向於前者,如果是黑坑,要兼顧行程的,我會選擇後者。

有釣友要問了,能不能反著來,用細長身釣黑坑,用棗核漂玩野釣呢?當然也是可以的,黑坑用細長身我是比較少,但野釣我經常用棗核,因為我手上有幾款棗核漂用習慣了,有時候懶得重新調漂所以野釣也用它們。

也正是因為可以調換著用,所以我才說漂型相比吃鉛量並不算太重要,大多數情況下你是感覺不出來差異的,什麼時候會有差異呢?

如果你用短腳長身長尾去釣黑坑,恰巧碰到魚情好、起浮接口,那麼這種浮漂會錯失掉一些信號,因為他到位快、行程較短。

如果用棗核漂去野釣,恰巧碰上輕口魚,那麼相比較細長身,棗核漂漂身的橫截面積較大,出來的信號就沒細長身那麼明顯。這個是在同體積、同吃鉛量的前提下比較得出的。

買浮漂的「四步選漂法」,第四步是看浮漂長度

黑坑通常來說是長一點比較好,因為浮漂越長就能釣的遠一點,如果僅僅是野釣,那麼只需要考慮水深即可,水越深浮漂越長、水越淺浮漂越短。

淺水用短漂的原因相比不用解釋了吧,操作起來會比較方便而已,深水用長漂是因為浮漂越長穩定性越好,包括有風浪的時候也是長漂用起來舒服點,短漂的話它會發生傾斜。

那麼問題來了,具體選擇多長呢?野釣的水深如果在1.5~2.5米之間,我常用的浮漂是40公分左右,實際上在黑坑我基本也是這個長度,釣鯽魚、釣鯉魚或者釣草魚都一樣。如果有三四米以上的水深,那麼你也可以考慮45~50公分的,釣大魚再長點也沒關係。

要是釣1.5米以下的,那就選擇30~35公分的即可,冬天長竿短線釣草洞,有時候水深只有幾十公分,如果你選擇用立式漂,可以買10公分左右的小漂,大家可以去買那種「氣泡漂」,塑料製成的,漂身大多呈圓形、空心的,那個釣草洞蠻好,又比較便宜。

寫在最後:

以上四點是買浮漂的萬能公式,剩下的就是看你在什麼地方釣,什麼樣的魚情和水情,如果你釣的魚情比較單一,比如只是在家門口的野河裡釣釣鯽魚鯉魚,杆子尺寸也比較固定,那麼浮漂很好選,買個兩隻左右即可。如果釣的魚情比較複雜,比如今天去野河明天去水庫過段時間還想到黑坑玩玩,那就需要多備幾款不同的漂了。

文章寫的比較長,我是想儘可能說得詳細點,畢竟看文章的釣友有些可能是新手,不把事情交代清楚、看了半天沒理解進去,那還是沒有用。而且寫這篇文章也不是純粹教大家選漂,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以及內心的想法。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浮漂如何選購?搞懂種類材質及特性,教你3種選法,看完 即會
    浮漂作為釣魚人的第二雙「眼睛」,自然也是十分熟悉的。可如今市面上浮漂的種類、形狀真的太多了,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浮漂同樣作為釣魚配件中的重要一環,其選法和用法都是十分有講究的,那作為一位釣魚小白,我們又該如何選購浮漂呢?下面我將從浮漂的種類、材質及其特性講起,並教會大家浮漂的3種選法,請耐心往下看。
  • 浮漂如何選購?搞懂種類材質及特性,教你3種選法,看完即會
    浮漂作為釣魚人的第二雙「眼睛」,自然也是十分熟悉的。可如今市面上浮漂的種類、形狀真的太多了,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浮漂同樣作為釣魚配件中的重要一環,其選法和用法都是十分有講究的,那作為一位釣魚小白,我們又該如何選購浮漂呢?下面我將從浮漂的種類、材質及其特性講起,並教會大家浮漂的3種選法,請耐心往下看。
  • 老釣手:走水鬧雜魚,用它槓槓的
    是為了裝B還是有別的意思,這可能是不少新釣手想問老釣手的第一個問題吧!儘管本人釣技並不高,可以過往的作釣經驗來看,這應該屬於一種偏鈍的跑鉛釣法,當然別看它操作簡單,只要輕輕一推,分分鐘就可以改變作釣策略,其實這裡邊真有很多的講究。應用範圍跑鉛又被稱為滑鉛,顧名思義就是鉛墜可以在線組當中自由滑動。主要應用於避開雜魚和有效對抗水流兩種情況。
  • 釣魚你習慣用長漂還是短漂?浮漂選錯了,魚口再好也會空手回家!
    有一大部分釣魚人在平時作釣的時候,對每一個釣魚的細節都想把握得極致,比如說對經常用的釣竿還有釣線等裝備,在挑選的時候就十分講究了,不過大家在釣魚的時候,就要根據具體的水情和魚情,去挑選正確的釣魚裝備,通常來說要是水情越差的話,對大家作釣細節把控就越精細。釣魚你習慣用長漂還是短漂?
  • 什麼樣的浮漂才是好浮漂?看看制漂工匠怎麼說
    電話:18640558690微信號:zhang23901827今天推送一位資深浮漂設計師對浮漂選擇的理解要懂得浮標, 最快的方法是自己設計浮標,當自己設計浮標後,便會有更深刻的認識,而且由自己設計浮標到自製浮標的過程中的樂趣,我想沒有什麼能比得上。但終因術業有專攻, 自作浮標是一個很有難度的DIY。當你自己嘗試去設計製作浮標一段時間之後,你會得到很多感悟,在這裡我把我的一些總結說給大家,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如何合理的選擇一套浮漂,1、2、3號漂該選擇多大吃鉛量
    浮漂一套三支,1 2 3號。號數越大那麼吃鉛量就越大。一套浮漂1 2 3號3支浮漂的瞟尾的粗細和目數都是一樣的。只有漂身的粗細和長短會有懸殊。一般來講,每一套的浮漂吃鉛量大小都不一樣。所以在買浮漂時,要根據自己平時作釣習慣,使用的杆長、做釣的水深、魚種,合理的選擇。
  • 一位釣魚老師講浮漂的課堂筆記!
    四、使用技巧  1,魚上的快,用大漂,即使水淺也用大漂;  2,魚上的慢,即使水深魚大,也要用小漂;  3,有雜魚,魚狡猾用空心軟尾漂和大漂;  4,生口魚,用硬尾實心漂。  5,魚口大、魚快調高目用大漂;  6,魚口小調低目用小漂;  8,有雜魚,或者魚猾,亂口,調低釣高甚至跑鉛;     一、怎樣臨場選漂  1、魚小魚快用大漂  2、魚大卻慢用小漂  3、水深魚慢用小漂  4、水淺魚快用大漂
  • 海釣場選浮漂,要知道的一些技巧
    市面上海釣浮可謂是漂琳瑯滿目,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呢?
  • 八條總結,直接把複雜的浮漂講透了
    了解和浮漂的形狀所對應的特點,接下來就是怎樣使用浮漂了:   三、浮漂使用方法  1,餌重調目高,餌輕調目低;  2,搓餌調目高,拉餌調目低;  3,重餌信號大,輕餌信號小;  4,搓餌信號大,拉餌信號小。
  • 簡單4步驟就能快速調好漂,如果你不會,那是你的釣魚老師不教你
    「4步調漂法」還不會?我一講你就明白了,今後你將不再怕調漂。但其實網絡上以及老釣手的教學中不乏調漂的技巧,只是對照著現實就不好學了,鑑於此,咱本期《漁課堂》就來詳細地教一下大家4步調漂法。一、重鉛找底。先找一塊重鉛,就是比整體浮力大的鉛皮,隨後卷鉛,儘量卷緊不要留空氣,如有卷鉛板就用上。
  • 浮漂 | 釣魚人的第三隻「眼睛」!
    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並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注意。3、單鉤調漂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
  • 浮漂:釣魚人的第三隻「眼睛」!
    然後空鉤帶漂入水,看看目數是多少,進一步確定鉤重和餌重,心中更加明確水底雙鉤的狀態。2、不帶餌調漂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
  • 什麼時候用立漂?詳述磯釣阿波和立漂的用途區別
    阿波和立漂的各自特點阿波和立漂的應用場景對於磯釣阿波和立漂的用途區別,必須先要弄清楚他們的意義,什麼是阿波釣法?什麼是立漂釣法?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只有徹底的了解以後,那個它們的用途區別,應用場景也就一目了然。
  • 浮漂調整「術語」內涵和調漂方法
    5.實釣狀態調漂: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6.半水調漂: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7.粗調: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的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票。
  • 硬尾漂比軟尾漂靈敏?影響浮漂靈敏的因素
    但是世上不存在只受浮力而無其他力作用的物體(至少還要受到一個任何物體都逃脫不掉的重力作用),因此浮漂在水中的狀態要看物體所受各種力的綜合作用。漂浮的物體所受的浮力不一定大;沉底的物體所受的浮力也不一定小。因為見到空心物體容易漂浮就認為空心物體的浮力大,純屬誤解。因此以「空心漂尾浮力大」對軟尾漂的靈敏度低作出解釋是錯誤的。
  • 夏季夜釣鯽魚調漂技巧及浮漂12種反應
    應在見浮漂緩慢上升時,作好揚竿準備,當浮漂短促有力下沉 的瞬間即 揚竿。(7)拋竿後,浮漂立直穩定釣二目,只見慢慢上升至三目,但在上升還未停頓時又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號出現。這很可能是兩條魚分別先後咬雙鉤餌,應在短促有力下沉時迅速揚竿,往往一竿上雙魚。人門後,有經驗的釣手可專門釣雙魚。
  • 加粗三目的浮漂能不能調3釣2,記住一個準則,別再瞎用了
    釣魚講究知己知彼,所謂的「知己」小黑個人覺得就是應該要對自己手上的裝備了解,這樣去釣魚心裡才能有數。加粗目調漂是釣魚圈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今天的話咱就從浮漂開始說起,小黑帶大家解析一下加粗目浮漂的特點以及調釣方法吧。
  • 蘆葦浮漂嫁接電子漂,變廢為寶有高招! - 垂釣微課
    相信釣友們也遇到過類似的經歷,剛買的浮漂一不小心就被自己踩壞了。這不,前陣子釣友「小貓→釣魚」收竿時,就把剛買沒多久的漂踩壞了,真是夠心疼的!於是,他看了看還亮著的壞漂,順手撿起來,帶回了家。他想重做一支電子漂,雖然以前做過漂,但製作電子漂還真是頭一回。經過幾次試驗,終於變廢為寶,總算把壞掉的電子票合理利用了一回。今天的【釣具DIY】版塊,釣友「小貓→釣魚」就跟廣大釣友來分享他用蘆葦浮漂嫁接電子漂的高招!選一支做好的蘆葦漂,漂身稍長的為好,漂身在8釐米為佳,在漂肩三分之一處切開,切好後用砂紙打磨平。
  • 【釣魚技巧】手竿釣鰱鱅,的選漂技巧和調漂方法
    比如釣位要有一定深度,釣浮的時候要選擇順風釣位。餌料味道要濃,霧化要好,比重要輕,可以在水中形成一片懸浮的白霧。其次就是調漂選擇和調漂的技巧,今天主要把選擇和調漂介紹下。 一、選漂技巧 1、浮漂的種類非常多
  • 技術大牛手把手教你做浮漂,又可以省錢了!
    納米浮漂大部分用的慣通漂腳漂尾,也就是所謂的對接漂腳漂尾,這樣做是為了提高整體牢固度,方法很簡單,漂腳漂尾都從中間劈開,各留半邊,切口長度一致,兩頭重合用膠水粘合就行。然後呢,把納米圓棒穿在對接好的漂腳上,用膠水粘好,不要用502.要用緩幹類型的膠水,別問我為什麼,502幹太快了,不好用呀等膠水幹透後,最好第二天再操作,上磨床打磨,先兩頭再中間,大的浮漂廠都是用車床或數控磨床直接車成形,像我這種少量的就手工打磨,磨成想要的形狀,所以打磨程度很難一樣,可以用遊標卡尺量一下接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