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居然布置了做飯的作業
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初為節日時,禁菸火,吃冷食,直到後來才逐年增加了其他習俗。相傳晉文公為逼介子推出山為官,放火燒山。介子寧死不從,最終被燒死在山裡。晉文公感念忠臣,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寒食節由此而來。
班會課的時候,老歪布置了寒食節的作業。簡單點講,一個詞:做飯。
我一直對自己的廚藝沒抱有太大信心。我一直搞不明白,那些奇奇怪怪的新奇菜品是怎麼做出來的。疫情期間,當新冠肺炎肆虐在中華大地上時,我的朋友圈被同學各種各樣的美食刷屏。艾餈青團雪媚娘,炸雞土豆羅宋湯。平日裡在學校一個個的,比瘋子還癲,一回到家裡就轉身一變,成了中華料理大師。
本來在清明節當天下了一鍋麵條🍜,發了朋友圈。發出去的一瞬間,想了想,還是刪掉了。
別人做菜發朋友圈,是中華小當家。
我做菜發朋友圈,是三一五晚會。
搞不明白的,以為記者又去哪家店鋪的後廚暗訪了來。
那些千奇百怪的美食我做不來,我也學不來。
畢竟我骨子裡確實沒有做菜的基因。別人上的了中餐廳堂,下的了米其林三星廚房。我除了普普通通的家常菜,確實什麼都不會做。
看不起家常菜?我今天偏要做家常菜交作業。
我就做炒飯。
第一步!原材料!
絲瓜,削好的胡蘿蔔,提前蒸熟的蝦幹和臘腸。
臘腸是最香的(滋溜
當然絲瓜並不是炒飯的一部分。廣東人一日不可無青菜。家裡沒有青菜,用絲瓜來代替也是蠻不錯的。豆豉絲瓜它不香嗎!
第二步!胡蘿蔔!
首先要把熟的蝦幹和臘腸混在一起。蘿蔔是炒飯的第一步,要把它和這倆貨分開來。
開火把不粘鍋弄乾。下橄欖油,放胡蘿蔔開大火爆炒一分鐘後轉中小火。胡蘿蔔不會吸油,所以放油不需要太多。當然開大火特別容易粘鍋。轉中小火後就可以把蝦幹和臘腸放進去了。混在一起慢炒兩三分鐘。
這裡的臘腸和蝦幹一定要提前蒸熟。不建議生炒,這樣體驗可能會比較差。
看起來蠻香的。
第三步!放白米飯!
把白米飯放進去之前,一定要用鏟子把米飯攪松,越松越好,讓它在鍋裡容易和其他佐料混合在一起。一大坨的會很難搞。
入鍋。把它和臘腸,蝦幹和胡蘿蔔充分混合在一起。
點睛之筆:蠔油!!
強烈推薦李錦記舊莊蠔油!
有些人不太喜歡蠔油的味道,可以用老抽或者醬油來代替。作為資深的蠔油粉,我一直用的是蠔油哦。
接下來就是炒飯啦。懶人炒飯口訣:把米飯和鍋裡的所有東西,不斷地混在一起就可以了。
偷吃:
偷吃的飯菜味道香(滋溜
炒飯出鍋啦!!!
賣相不錯。(饞
一頓樸實無華的午飯。一盤炒飯,足以讓我的生活增添一份彩色。
簡簡單單de午飯。既實惠,還管飽!(*°∀°)--
來一口嗎。
我不會做青團艾餈雪媚娘,我只會做一份賣相還不錯的炒飯。୧( ⁼̴̶̤̀ω⁼̴̶̤́ )૭
看到朋友圈的各位,交上去的寒食節作業都各式各樣,擺盤精美,實在慚愧。
大家一定不要因為我做飯一般般就不和我玩呀。
先寫到這裡了。
周末的試卷還沒有寫完。
下次有做飯的作業一定要叫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