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在當代文壇上有這樣一位浪漫詩人,他留下了清心淡欲、情滿菩提,然後悄然離去。
作者 | 王荊棘
傳說在北極的人因為天寒地凍,一開口說話就結成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烤來聽,遇到談情說愛,先用情詩情詞裁冰,切成細細的碎片,加上酒來煮,如果失戀,就一把大火燒了,燒成另一個春天。
這是林清玄在《寒梅煮雪》中的一段文字,極有意境。
就在23日,臺灣《自由時報》報導,著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享年65歲。
這是一個充滿離別的時代,然而我們卻並不擅長告別。
在別離了一代武俠小說奠基人金庸先生,前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之後,臺灣著名作家,中國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林清玄也離我們而去了。
不同於金庸筆下的江湖道義、恩怨情仇,林清玄的作品是一種潤物細無聲般的滋養,在他的文字裡我總是能感受到自然的雅致和仙風道骨。
01
林清玄自幼家貧,家中共有18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
有一次,他的父親問,你長大以後要幹什麼?
他說,我長大以後要當作家,寫文章給人家看。
父親問作家是幹什麼的,他說作家就是坐下來,字寫一寫寄出去,人家錢就會寄來。
父親很生氣,當場給他一巴掌,「傻孩子,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如果有那麼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幹了,不會輪到你!」
後來,在學生時代,林清玄遇到一位老師,那位老師對他說:「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證,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作家。」
這對一個孩子的內心是震撼的,因為有人要用生命向他保證他的未來。
從那之後,小學三年級開始,他開始堅持每天寫500字,中學寫1000字,高中寫2000字,大學寫3000字,一直筆耕不輟。很難想像,一個有如此毅力的人,人生怎麼會不成功。
小時候,林清玄一直蹲在家裡祭拜祖先的桌子前面寫作,母親不時進來倒水給他。
母親問他,我看你整天都在寫,是在寫辛酸的故事呢?還是寫一些趣味的故事?
林清玄回答,心酸的也寫一點,趣味的也寫一點。
母親告訴他,辛酸的少寫一點,趣味的多寫一點,別人要來讀你的文章,就是希望在你的文章裡得到啟發,得到安慰,得到智慧。
正是因為這段對話,影響了林清玄以後的寫作方向。他的文章十分優美,讓人覺得如沐春風,讀起來也沒有負擔。
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林清玄一樣,以優美的散文治癒著讀者的身心,如果將林清玄比作好友古龍筆下的武俠人物,他更像是玉樹臨風花滿樓,字帶清冷,遺世而獨立。
02
多年之前,林清玄先生曾到我所在的大學進行過一次講座。
發言結束後,讓我不禁感嘆,這位長相酷似火雲邪神的當代散文大家既睿智又充滿幽默。
關於成功,他說:成功就是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樂。
關於浪漫,他說: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關於生命,他說:"生命的歷程就像是寫在水上的字,順流而下,想回頭尋找的時候總是失去了痕跡。
他不僅以豁達的態度解讀人生,還用幽默的語氣自嘲樣貌。
林清玄說,如果因為長得太漂亮而自殺,那我已經死掉100次了,如果因為長得太醜而自殺,那我已經死掉10000次了。
在世人眼中,生死離別為人生大事,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避又充滿困惑的人生命題。但在林清玄眼中,生命對於年華不過是一場無常的展露,一則無常的演出,某些生命的誓言或許不是消失,只是隨風四散,不能捕捉,難以回到那最初的起點。
金庸先生離去的那一天,許多人評說他的一生,當真如他的小說一般「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但對林清玄來說,我想他的墓志銘上應該這樣寫「人生不必急水沸騰,只需心如止水,在不經意間離去。」
他賦予每一篇散文以生命,那些雋永深刻的文字裡也有時代變遷的身影。
03
早年的編輯經歷,使得林清玄認識到了許多優秀的作家朋友,在臺灣文學圈子,有古龍、三毛等都是他的摯友,林清玄常常以編輯身份向作家好友們約稿。
熟悉古龍的讀者知道,古龍大俠好酒,寫小說最重意境和感覺,因此時常拖稿。
林清玄那時常和古龍拼酒,拼過了酒才能給稿子。林清玄說,年輕不懂事,兩個人拿兩個臉盆互相拼,一人倒6瓶紹興酒,然後「幹盆」,看誰先把一盆酒喝掉。經常喝著喝著,兩人同時醉倒。
林清玄欣賞古龍的才氣,也總是被古龍不能按時交稿,拖欠連載氣的夠嗆。
一次二人拼酒過後,古龍早已大醉不起,林清玄還保有清醒,眼瞧著一篇稿子只剩了個結尾,古龍又醉的不省人事,只能自己提筆上陣,寫完了結尾。
後來古龍得知,很不開心,在自己的小說裡安排了一個人物就叫林清玄和尚,此人在古龍的筆下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派。
當年林清玄得知此事後,並不氣惱。
並在後來參加央視的一個青年演講中將這件事當作玩笑一般講了出來,林清玄一直覺得,像古龍這樣的天才,有一點傲氣也是在所難免的,自己若不是因為他這一點才傲之氣,或許還看不上他呢。
人在年輕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難題;即便是才華橫溢的林清玄也會遇到天賦更佳的古龍,雖有自古文人相輕,但到了林清玄這裡,只有伯樂相馬和文友之間的惺惺相惜。
04
真正搞文學的人,會把對這個時代的思考、人性的解讀、生命的純真以及時間的逝去,統統寫進去。
他們在自己所經歷的長河中,歷數各種各樣的人,記錄震撼心靈的事。他們與讀者暢談理想、愛情、生命,解讀人生裡那些得不到完美答案的難題。
就在22日上午,他還發出了這樣一條微博。
忠告我們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態。
林清玄這一生,20歲時在橋上看風景,30歲時在樓上,40歲時在山上,50歲時在雲上……
嚮往的生活不過簡單,一個茶壺,一個杯子。生命的這條長河中,有無盡的美好都流淌在林清玄的文字裡。
在當代文壇上有這樣一位浪漫詩人,他留下了清心淡欲、情滿菩提,然後悄然離去。
☀作者:王荊棘,自由撰稿人,一個北方男孩,生活裡總是充滿荊棘,本文選自走著瞧旅行(ID:zouzheqiaolvxing)。灼見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