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worldspine
【更多資訊】打開世脊聯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
1,斜方肌的解剖部位:項部及背上部皮下,一側為三角形,兩側相合為斜方形。
起點:上項線、枕外隆凸、項韌帶、第7頸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韌帶。
止點:鎖骨外側1/3、肩峰和肩胛岡。
功能: 近固定時,上部肌纖維收縮,使肩胛骨上提、上迴旋和後縮;中部肌纖維收縮,使肩胛骨後縮;下部肌纖維收縮,使肩胛骨下降、上迴旋和後縮。遠固定時,一側肌纖維收縮,使頭向同側屈和對側旋轉;兩側收縮,使脊柱伸。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後外側皮下。
起點: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後部和第10~12肋外側面。
止點:肱骨小結節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伸、內收和內旋。遠固定時,拉軀幹向上臂靠攏,並可輔助吸氣。
部位:斜方肌深層。
起點:第6、7頸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點:肩胛骨內側緣。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上提、後縮和下迴旋。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脊柱胸段伸。
4,豎脊肌
部位:脊柱兩側,由棘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組成。
起點:骶骨背面、髂嵴後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點:頸、胸椎的棘突與橫突、顳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兩側收縮,使頭和脊柱伸。上固定時,使骨盆前傾。
5,胸大肌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點:鎖骨內側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軟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點:肱骨大結節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水平屈、內收和內旋。遠固定時,拉軀幹向上臂靠攏,提肋助吸氣。
部位:胸大肌深層。
起點:第3~5肋骨前面。
止點: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迴旋。遠固定時,提肋助吸氣。
7,前鋸肌
部位:胸廓側面淺層。
起點:上位8~9肋骨外側面。
止點:肩胛骨內側緣和下角前面。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纖維收縮可使肩胛骨下降和上迴旋。遠固定時,可提肋助吸氣。
8,腹直肌
部位:腹前壁正中線兩側。
起點:恥骨上緣。
止點:胸骨劍突及第5~7肋軟骨前面。
功能: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兩側收縮,使脊柱屈。還可降肋助呼氣。
9,腹外斜肌
部位:腹前外側壁淺層。肌纖維由外上向前內下斜行。
起點:第5~12肋骨外側面。
止點:髂嵴、恥骨結節及白線。其腱膜參與構成腹直肌鞘前壁
功能: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側屈和向對側迴旋;兩側收縮可使脊柱屈以及降肋助呼氣。
10,三角肌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起點:鎖骨外側半、肩峰和肩胛岡。
止點:肱骨體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時,前部纖維收縮使肩關節屈、水平屈和內旋;中部纖維收縮使肩關節外展;後部纖維收縮使肩關節伸、水平伸和外旋;整體收縮,可使肩關節外展。
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予以刪除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1585826456@qq.com
{歡迎關注:世界脊柱健康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