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ood upbringing means not that you won't spill sauce on the tablecloth, but that you won't notice it when someone else does.——Chekhov
良好的教養,不在於你不會將醬潑撒在桌布上,而是,別人潑撒了時,你並不會在意。——契訶夫
那天我進了電梯,看見一男一女這麼說話:
女:「那個王八蛋,真是個沒教養的東西……」
男:「噓,小聲點兒。」
女:「憑什麼每次都是我小心翼翼?你媽對你的教育就是有問題,你看你幹什麼都是唯唯諾諾的,沒勁!」
男:「是,是,您素質多高啊,這不向您靠攏嘛!」
電梯門開,男女先下,旁邊另一女放了句炮:「傻X,什麼玩意兒啊!」
等大家都下了,我鬆開按鈕,最後一個出去,臨走前我問電梯:「這都什麼人吶!唉!」
剛好有人進電梯,關門前,一小朋友詫異的問他媽:「媽,這電梯裡還有別人嗎?」
他媽趕緊著補了句:「哪有?別瞎說!」
地鐵候車排隊。兩邊的隊伍還算整齊,但中間突現一美女單排乍立,身材高挑黃金比例,咖啡色捲髮,戴一副黑邊薄片小眼鏡,臉蛋細嫩,五官精緻,紅唇玉頸,乳粉色捲毛領呢料緊身外套,灰黑色緊身打底褲,翻邊棉短靴……如此唯美。
前方車輛駛入,美女瞬間變魔女,推搡拉拽,看起來是地鐵常客,一眼之間,早已混入車廂,端正坐定,這是何等的速度,只聽混亂中有人說道:
「還沒下呢,擠什麼擠?」
「不知道排隊啊?」
「能活這麼大也算是奇蹟了!」
「真看不出來,蘿拉呀!」
進了車廂,尋一隅站定。面前座位上一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東張西望,一會兒看看他旁邊的乘客,一會兒拿起手機玩兒兩把消消樂,一會兒又突然抬起頭伸個懶腰,但有一個動作是全程貫穿的,那就是抖腿。
他抖的動作持久不息且花樣翻新,時不時還伴隨著搖頭晃腦、挖鼻孔、摳手指甲,我猜他一準跟CHINA MOBILE基站連起來了。
旁邊一大媽實在忍不住了,說了句:「誒呦喂,這大小夥子跟個光屁股小孩兒似的。」
他一聽,倒是停止了抖動,很生氣的問大媽:「我咋了?」
大媽回答:「沒咋,就是有多動症。」
他還就抖的更兇了,邊抖邊說:「我抖腿咋了,你管得著嗎?」
大媽就跟他理論啊:「你瞧你小夥子怎麼說話呢?我62了,本來血壓就高,你這麼一抖一抖的,我都不知道是被你抖暈的,還是我真暈,我要是犯病了,你得承擔責任。」
旁邊一胖子,膀大腰圓,說了句:「你小兒麻痺吧?」
「嘚,你們別嚇唬我,我不坐了,行吧!」小夥子站起來,那座也沒人坐。一會兒他就下車了,下車前,他還故意給大媽抖了幾下腿:「瞧見了吧,我站著也抖。」
「賤人!」不知道地鐵裡誰罵了句。
出了地鐵,見倆女的在鐵欄杆旁邊嗑瓜子邊聊天。
女1:「你別扔的到處都是。」
女2:「怕啥?」
女1:「人家不好打掃。」
女2:「切!這麼冷的天,我站在這兒嗑瓜子,就容易嗎?再說了,我不往地上扔,掃地的幹什麼活兒啊?還不都失業啦。我這是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
於是,我免費給他們連同垃圾拍了張合影照。但是由於相機存儲空間不足,沒拍成。就附一張掃地阿姨的照片吧!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示例,他們都跟一個詞扯不清關係,它就是:
「教養
於是,我在朋友圈發了個帖子:
不多時,各種回答紛至沓來:
前一陣子,有倆女的蹲在地鐵站臺上,被指沒有教養,她們是這麼蹲著的:
於是社交媒體甚至是傳媒都來湊熱鬧了,一些網友也好好的給這兩位蹲著的女生上了倫理道德課,不少網友感到後脊梁骨發涼,好怕,以後再也不敢蹲了!大家一致認為:
對於這件事,儘管各大媒體也跟著吵得沸沸揚揚,其中不乏一些爆文策劃推波助瀾,但不二哥對此的鑑定是:
1、發圖發微博的人有無教養有待商榷;
2、推動#亞洲蹲#這種雞毛蒜皮轉化為要事探討的媒體小編的教養有待提高;
3、一些網友邊罵邊說別人沒有教養,何必呢,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4、蹲只是一個動作,跟教養沒有任何關係,看看下面這位美女的蹲姿,告訴你「蹲的有教養是一種什麼體驗」(來自@全民護苗)
有人問:「要教養幹什麼?」直觀來說,教養這東西,不能吃,不能穿,平時也用不上,但關鍵時候,教養能決定很多東西,其中包括我們的機會和命運。網友@李小夢很幸福 說的這段話很值得借鑑,她說:
忍耐不是為了讓你不去處理這件事情,而是為了避免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幹出什麼讓自己丟臉的事情。以後你就會知道,生活中真的沒有幾件事情是值得我們搭上禮貌,教養,人品和格局的。
讓我們最後記住在朋友圈早就傳瘋了的雞湯文字吧,它很有用:
JIAOYANG
教養與尊重
過去,總以為「別人尊重我們,是因為我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別人尊重我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對誰都會尊重!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分!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對手是一種大度!尊重仇人是一種豁達!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
所以,先學會尊重別人,再來談教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