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養價值千萬

2021-02-12 品讀微生活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拉丁諺語說過:『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儘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讚美。

最貴不過教養

《辭海》中對教養的解釋為,教養指文化和品德的修養。文化、品德包含太多,也許不能馬上理解。

那麼請簡單回想一下,在談到教養這個詞的時候,你都會想到什麼?

公眾場合,不大聲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時,儘量捂住嘴,不盯著陌生人一直看;和別人談話時,懂得尊重別人,不隨便打斷別人,不揭別人的短處;吃飯時,不發出聲音,不在盤子裡挑揀,不拿筷子敲碗……

教養無處不在,體現在一個人舉手投足、待人接物的種種細節中,存在於溫柔、善良的內心。

真正的教養,對於男性,不是看他懂不懂為女士開車門、拉凳子,這種皮相的紳士風度太好模仿。真正的紳士風度是,你說出了他不認可的觀點,他尊重你可以繼續持有這樣的觀點,不逼著你承認他是對的;對於女性,不只在於她妝容得體,舉止優雅,更要看她待人是否真誠,能否體恤他人。

有教養的人,像春天的暖陽,不耀眼,不凌厲,恰到好處,給人很舒服的溫暖。

姑娘,你不是公主病,是沒教養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姑娘,在她們的觀念裡,自己永遠是被照顧、被呵護的公主,別人都應該以她為中心,無條件對她好。有人侵犯了她的利益,她就一定要據理力爭;而她犯了錯,別人最好無條件包容。

總之,永遠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表面上看是公主病,實際上就是缺乏教養。

每個女孩都有一個公主夢,我們夢想著穿著漂亮的公主裙,走在美麗的城堡裡,無憂無慮地長大,然後王子會騎著白馬將我們接走,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誰還沒有一顆少女心呢,我們都渴望被關注,被呵護,但這並不是我們刁蠻任性、無理取鬧的理由。

我有一個朋友,自詡為公主,崇尚公主一樣優雅的生活,甚至不允許身邊的人「慣毛病」。

有一次她約我到一家餐館吃飯,餐館的環境高檔優雅,周圍的人都穿著正式,這一切都很符合她的「公主習慣」。但當服務員上好菜,朋友嘗了其中的一道菜,她就有些火了。她大聲指責身為高檔餐廳,菜竟然這麼鹹。

服務員忙著道歉,並答應重新換一盤。但是朋友依然不依不饒地吵鬧著,並聲稱這家餐館已經破壞了自己用餐的心情。最終大家都有些悶悶不樂地吃完了這頓飯。

朋友喜歡向別人傳授她精緻生活的心得,說實話,我已經有些反感了。

真正的公主我不知道是怎樣,我只知道,在公共場合和服務員因為一點小事而喋喋不休、不依不饒,一定不是真正公主的作風,而是沒教養的體現。

真正的公主從來都是善良溫暖,優雅知禮,平易近人的。她們不去貶低他人,也不會無理取鬧,不必自我誇耀,也照樣熠熠生光。

所有打著公主病的旗號無理取鬧、索求無度、自私粗魯的行為,都和公主病無關,而是沒教養。

約會大作戰,你已經被看穿


我們不一定嫁給愛情,卻一定要嫁給教養。


J 小姐和C 先生第二次約會是在平安夜,那天各種飯店人滿為患,於是他們只好跑到大排檔打包了幾個菜,兩個人坐在街頭長椅上邊聊邊吃。

那天 J 小姐胃口不好,剩了一些飯菜。C 先生接過去,把飯菜單獨收在一個袋子裡,又把啃過的骨頭、魚刺和一些垃圾放在了另一個袋子裡,找到垃圾箱,系好了,丟進去。

J 小姐有些納悶,說反正都是要丟的,放在一個袋子裡不好嗎?比較環保啊。

C 先生說分開放比較好,萬一有流浪漢翻到了,餓了,想吃就可以吃。但是如果把垃圾倒在飯菜裡,太髒了,可能他就吃不下了,想想那樣的畫面有點兒辛酸。

我們見過許多人,他們會把抽過的半支煙按滅在吃剩的飯裡,也往菜盒裡丟擦了鼻涕的紙巾,還往火鍋裡亂倒一些髒東西。這看起來似乎也沒什麼錯,畢竟是垃圾,遲早都要掉的,有什麼問題呢? C 先生的解釋卻打開另外一扇溫柔的窗戶。下意識地體貼和關照未曾謀面的另外一些人,這樣真好。

J 小姐說 C 先生不是她遇到過條件最好的人,但是最善良,懂得尊重他人,為他人著想,有教養的人,和他在一起很溫暖舒服,所以她最後選擇了 C 先生。

愛源於吸引,最能吸引我的一點,是你的教養。我們要嫁給一個對內對外都有教養的人,因為教養是一種保障,他會成為你的港灣,而不是風浪。

有一種病是「我只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朋友阿圓在圈裡是出了名的好脾氣,當大家坐在一起,對那些不平之事義憤填膺,或者因為身邊的一些小事兒而感到惱火時,唯獨她沒有一絲憤怒。

有一次,因為工作中的一些小摩擦,同事向她發難,甚至惡語相向,她仍然淡定如常。

我由衷讚賞她的好脾氣,而她則向我無奈地說道:「好脾氣都留給了他人,而壞脾氣都留給了家人。」

面對我的驚詫,她解釋道:「對於不熟悉的人不管發生任何事情我都不會計較,因為我對這些從來都不在乎,不管是誤會,還是不理解,我都不在意。可是在最親的人面前卻不是這樣,爸媽不理解我,我會反駁,甚至發怒,我老媽有時半真半假地說我『不孝』,事後仔細想想還真的是。有一次回家,她又催我結婚生子,每次談到這個話題,都是以我對她大發脾氣而結束,看著老媽失落傷心的樣子,其實我也很難過,可是脾氣一上來就是忍不住。」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用了心,我們之所以對家人發脾氣是因為我們對家人的期許比別人要高,由此一來我們會計較、會生氣。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邊人。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好,同樣是深到骨子裡的。


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是克服本能,就是一種教養。


以上圖文整理自《你的教養價值千萬》。

本書是一本教養的養成手冊,是當下人們應該知曉且遵守的,是成為精神貴族的必修課,讓你在任何時候保持體面、溫暖、高情商。


本書在京東、噹噹、亞馬遜、天貓均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靜夜思 | 你的教養價值千萬
    那麼請簡單回想一下,在談到教養這個詞的時候,你都會想到什麼?真正的教養,對於男性,不是看他懂不懂為女士開車門、拉凳子,這種皮相的紳士風度太好模仿。真正的紳士風度是,你說出了他不認可的觀點,他尊重你可以繼續持有這樣的觀點,不逼著你承認他是對的;對於女性,不只在於她妝容得體,舉止優雅,更要看她待人是否真誠,能否體恤他人。
  • 女人最沒教養的8種行為,聰明女人千萬不要這麼做!
    答案:點擊上邊藍色字體關注《每天學財商》 有教養的女人,尊重刻在骨子裡,寬容表現在行動上,體諒常掛在嘴邊。 她們用善意而溫暖的目光看待世界,因為她們知道,要想獲得什麼,首先就要種下什麼。 反而那些沒教養的人,到哪裡都招人心煩。
  • 應採兒回懟朱丹獲千萬點讚: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這一期節目一播出,應採兒回懟朱丹的環節獲得了千萬點讚。網友們還紛紛留言評論: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的確,雖然孩子還沒長大,但是他們在餐桌上的表現卻能夠在無言之中反映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能看出一個孩子的教養。
  • 【必看】千萬別教養出一個不受歡迎的別人家的孩子!
    後來有一個鄰居終於忍不住找他的家長說讓他娃注意些,他奶奶滿口答應的好好好,結果卻從未見改正過,第二次再找,說絕對不是她家的娃娃,她孫子很乖的……  有人說,教養就是讓人覺得很舒服。我覺得很有道理,你看上面這三個孩子哪個能讓人感到舒服呢?  如果你的孩子讓人感到很不舒服,那麼即使他有再高的學歷,再迷人的顏值,再無人可比的技能,又有什麼用呢?
  • 一個人的教養(精闢)
    教養是一個人的天性,教養是一個人的素質。教養是為人的準則,教養是處世的規矩。有教養的人,不一定是達官貴胄,有教養的人,不一定是資本雄厚。教養,與金錢沒有必然關係,與身份沒有丁點聯繫。教養飽含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意義,體現的是人的修養,詮釋的是人的價值。
  • 沒有教養的家庭,再多錢也沒有用
    《讓別人舒服,自己也不苟且》裡寫道:「教養是種溫良的天性,是有愛有堅持的家教。」有教養的家庭,一代比一代強,也許家庭並不富有,但是會越來越富有。沒有教養的家庭,個個心懷鬼胎,不僅會算計別人,家人還會互相算計。沒有教養的家庭,再多錢也沒用。
  • 小女孩兒正蹲在垃圾桶邊吃雪糕:你的教養,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這份善良,就是教養。#教養#李瑛在《你的教養價值千萬》中寫道:「有教養的人讓人如沐春風,沒教養的人讓人如鯁在喉。」教養,不是表面裝出來的,也不是現學現演出來的,它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流露。因為,教養蘊藏在生活中的一個個細節裡。
  • 品讀 | 你不是性子直,你是沒教養
    大概是吃飯期間沒有一個人願意說話,小林才認識到自己說話有點過了,就解釋道:對不起,我這個人性子直想到什麼說什麼,不會拐彎抹角,你千萬不要往心裡去啊。 眾人笑笑說沒事。你不是性子直,你只是沒教養 海明威曾說:我們兩年學說話,要用一生學閉嘴。
  • 正向教養的基礎準則
    八個正向教養的基礎準則正向教養對學齡前兒童有效,在於它與傳統的管教方法不同。它與懲罰(許多人視其為管教的同義詞)毫不相關,而是與教導孩子寶貴的社交與生活技能息息相關。對幼兒進行管教牽涉到你會做什麼,然後溫和且堅定地貫徹執行,而非期待孩子「乖乖聽話」。隨著孩子日漸成熟與更加熟練,你將能把他們納入關注問題解決和參與設定限制的過程中。透過這種方式,他可以練習思考技能,感覺自己更有能力,並學會以有用的方式使用他的權利和自主性——沒有什麼比遵循自己一起想出的解決辦法和限制讓人覺得更有動力。正向教養的原則將幫助你與孩子建立起一種愛與尊重的關係,並在未來歲月裡一起解決問題。
  • 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的無疑是影響孩子的重要角色,無論你是一個嚴厲的父親還是一個慈愛的母親,相信大家都一樣無條件愛著我們的孩子。又有人把這些歸類分為兩大類:積極教養方式和消極教養方式。有意或無意,父母對於孩子的教養,總是伴隨明顯的個性化特徵,不過我們自身卻後知後覺,我們管教孩子的方式卻早在他們很小的時候被印上了某種烙印。這其中最有發言權的當屬孩子自己,經常聽到我的學生們聊起他們父母:誰的父母很嚴厲,誰的父母很通情理之類。
  • 家庭教育的真相: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是懂事的,不論在家還是外出,都能與他人友好相處,不會給他人造成困擾。有教養的孩子有著很好的社交能力,在任何場合都能適當的表現自己。評判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呢?不妨先來做個小測試,看看你家的孩子有沒有達標吧!1. 說話直視對方2. 會說「好的」3. 聽爸爸媽媽的話4.
  • 地鐵上一男孩對奶奶破口大罵,孩子有教養和缺教養,差別有多大?
    01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讓我領教了沒有教養的孩子是有多令人生厭?視頻中的小男孩,一直讓坐在座位上的奶奶站起來,奶奶不站起來,男孩就對著奶奶破口大罵道:「我警告你,你給我起來!02有教養的人,不僅能贏得他人的歡迎與青睞,還能幫助自己拓寬社交圈,從而更容易取得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反之缺教養的人,不僅讓人心生厭煩,還會讓人質疑其父母的品行,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你的孩子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沒教養!
  • 告訴你一個關於教養的秘密
    ——Chekhov 良好的教養,不在於你不會將醬潑撒在桌布上,而是,別人潑撒了時,你並不會在意。——契訶夫那天我進了電梯,看見一男一女這麼說話:女:「那個王八蛋,真是個沒教養的東西……」男:「噓,小聲點兒。」
  • 做人不可忽視了自己的禮貌和教養,因為你沒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
    有教養的人有禮貌、尊重他人、辦事有分寸、說話得體。每個人都喜歡被他人譽為有教養。生活中有這樣一類姑娘,在她們的觀念裡,自己永遠都是對的,永遠是被照顧、被呵護的公主,別人都應該以她為中心,無條件對她好。有人侵犯了她的利益,她就一定要據理力爭;而她犯了錯,別人最好無條件包容。
  • 什麼是教養?(深度好文)
    關於教養這個話題,梁文道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做了簡明的闡釋:某一社交場合,眾人閒聊,誇獎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淵明一樣,這時有人疑惑:「誰是陶淵明啊?」—— 這是第一層次的沒有教養。於是有人哈哈大笑:「你連陶淵明是誰都不知道!」
  • 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把這三件事做得體了
    教養不是一個空洞的詞,它有很多種表現方式,對服務人員提供的服務道謝是教養,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是教養,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也是教養。雖然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判斷標準,但我想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定離不開這三點。謙卑溫和的姿態盧梭有句經典之言:「最有學問和最有見識的人,總是謙虛謹慎的。」
  • 夜讀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和顏悅色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在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了解一個人要看他對陌生人的態度?」其中有一個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修養。」
  • 【朗誦】風度與教養
    但是必須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教養。我不敢貿然提供有關教養的"處方",因為我不認為自己是教養完美的典範。不過,我倒是願意就某些想法跟讀者交換意見。比方說,我確信,一個人是不是真正有教養,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裡、在自己親屬之間的表現,看他和親人們的關係究竟怎麼樣。
  • 隔代教養的那些事你有嗎?
    有微友留言,讓我聊聊隔代教養的那些事。在傳統觀念裡,老人們有著充分的時間和精力,願意花時間在孫輩身上。但是不少祖輩又特別溺愛孩子,尤其是現實中的「隔代親」存在著不少誤區,更由於兩代人的教養理念不一致,導致家庭矛盾逐漸上升為不可躲避的社會現象。從這個角度來講,隔代教養這個話題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隔代教養有利也有弊。
  • 看你的孩子,覺得你很沒教養
    >看你的孩子,覺得你很沒教養文/一位喵先生圖/藝術家David Zinn———————————————————01昨晚陪媽媽去看望舅舅,因為他的孫子生日邀請我們去吃飯。想起在飯桌上,舅舅跟小姨說,今年想一次性付款一輛十幾萬的車,錢先不還了,等下一年有錢再給她。「你要用先用吧。」阿姨回答,我看到她笑容裡儘是無奈。想起媽媽說過,在鄉下裡,舅舅起了房子,外公外婆的房子已經被大雨淹沒了一大半,沒地方住,才勉強讓他們住進這個房子,但卻不讓這兩老用他們的洗衣機等生活用品。媽媽只好買了一輛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