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機屠夫!蘇維埃天空的守護者,蘇-15「細嘴瓶」高空高速截擊機

2020-12-21 嗷狼記

眾所周知,轟炸機能夠攜帶炸彈、反艦飛彈等武器對地面目標或水上目標進行轟炸打擊。轟炸機最早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轟炸機剛剛起步。隨著發動機的進步,轟炸機載彈量越來越大,航程越來越遠。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轟炸機成為了交戰國最重要的航空兵器。為了能夠攔截這些轟炸機,很多國家絞盡腦汁,從而研製出了截擊機,讓截擊機來攔截些轟炸機。

蘇-15截擊機

截擊機是是一種特殊戰鬥機,具有快速反應的特點,其戰術使用主要是用來攔截敵方的轟炸機、偵察機等,保護重要的城鎮、交通樞紐等。截擊機發展至今依舊存在,尤其是俄羅斯空軍當中。俄羅斯的截擊機之所以這麼多,是因為俄羅斯領土比較大,橫跨亞歐兩大洲,俄羅斯的防空飛彈很難覆蓋,因此俄羅斯就非常注重在截擊機上的發展。俄羅斯的現在擁有的截擊機基本上都是冷戰時期研製的,當時蘇聯為了應對美國的轟炸機,研製出了一大批截擊機,其中有一款就是蘇-15截擊機。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了解一下蘇-15截擊機。

蘇-15截擊機的研製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的戰略轟炸機加快了德國、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二戰結束之後,隨著噴氣式發動機的出現,轟炸機開始進入噴氣式轟炸機階段。這個時候,美國與蘇聯的關係急劇下降,兩國在二戰時的盟友突然變成了對手,雙方在武器裝備上展開了競賽。美國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在遠程戰略轟炸機領域投入了巨大的心血,研製出了非常先進的戰略轟炸機,其中有B-52戰略轟炸機、B-58「盜賊」戰略轟炸機、甚至正在XB-70「女武神」戰略轟炸機。

XB-70「女武神」戰略轟炸機

在當時,美國在戰略轟炸機上可謂是遙遙領先,美國研製出來的轟炸機基本上都能深入蘇聯腹地,對蘇聯重要的目標進行打擊。而蘇聯在戰略轟炸機上是遠遠不如美國的,但是蘇聯也沒有放棄在轟炸機上的研製,另一方面就是不斷完善自己國家的防空網,其中有雷達兵、防空飛彈兵、防空戰鬥機等構成一個國土防空作戰系統。冷戰時期的蘇聯國土面積是非常的大,防空飛彈覆蓋的區域無法達到,尤其是西伯利亞。蘇聯為了完善防空網,因此就非常的重視高速攔截機,而蘇-15截擊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而生的了。

蘇-15截擊機的前身——蘇-9截擊機到蘇-11截擊機

在說起蘇-15截擊機之前,就不得不提下蘇-9截擊機以及蘇-11截擊機,蘇-15截擊機與這兩款截擊機可是有著很大的淵源,這三款截擊機都出自蘇霍伊設計局之手,可以說是蘇-15截擊機的設計與蘇-9截擊機、蘇-11截擊機都有著很大相似的地方。其中蘇-9截擊機更是成為了蘇霍伊設計局超音速截擊機的開山之作,為蘇-15截擊機打下了基礎。如果沒有蘇-9截擊機也就沒有後來的蘇-15截擊機。

蘇-9截擊機

在冷戰初期,由於美蘇兩國成為了敵對關係,美國的偵察機經常到蘇聯邊境進行偵察,而蘇聯為了應對,蘇霍伊設計局就提出了採用三角機翼結構的T-43超音速設計方案,該方案發展成為了後來的蘇-9截擊機。據悉,蘇-9截擊機採用了圓形機頭,接近直筒形狀的簡單設計機身,大面積、小展弦比的三角形機翼,全後掠的尾翼的總體布局。在動力裝置上準備使用一臺AL-7F渦輪噴氣發動機,在固定的進氣口上安裝了截擊雷達,機翼下面掛載2枚空空飛彈,但是卻沒有安裝機炮。

蘇-9截擊機大批量列裝部隊之後,充分發揮出來了優異的高空性能,但是該機也有缺點。其主要缺點就是機載雷達比較落後,掃描範圍比較小,因此飛彈很難命中敵機。為了讓蘇-9截擊機性能更加的優秀,蘇霍伊設計局在蘇-9機身上又推出了T-47試驗機,也就是後來的蘇-11截擊機,蘇-11截擊機可以稱為是蘇-9截擊機的放大版,改進的地方是非常的多。

被收藏博物館的蘇-11截擊機

據悉,蘇-11截擊機在蘇-9截擊機的基礎上加長了機身,對進氣口以及氣道中心錐的直徑進行了稍微的修改,換裝了更先進的機載雷達,能夠探測的距離更遠,攜帶的飛彈也進行了更新換代。最主要的是動力裝備使用了AL-7X2渦輪噴氣發動機,每臺發動機的推力達到了108千牛。改進之後的蘇-11截擊機立即獲得了蘇聯空軍的青睞,在1962年開始投產,與蘇-9截擊機一起保衛蘇聯疆土。

蘇-11截擊機服役之後,該機充分發揮出來了高空高速優異的特點,但是該機卻沒有裝備機炮、以及近距離空空飛彈,在空中並不具備空中格鬥的能力,除此之外該機的低空機動能力以及起降能力也是非常的差,蘇霍伊設計局為了讓蘇-11截擊機在作戰性能上大幅提升,就對蘇-11截擊機的機載設備,以及動力系統上進行大刀改進,從而研製出來了蘇-15截擊機。而蘇-15截擊機可以說是全新設計的機型,但是它與蘇-11截擊機卻有著很大的關係。

保留下來的蘇-15截擊機原型機

蘇-15截擊機的誕生之路

蘇-9截擊機與蘇-11截擊機雖然優秀,但是隨著美國空軍B-58轟炸機、以及XB-70轟炸機的出現,這兩款截擊機以及無法攔截美國的高超音速轟炸機。這時候,蘇聯高層已經意識到蘇聯現有的截擊機以及無法對美國高超音速轟炸機進行攔截了,因此蘇聯高層又招標了新的截擊機,並且為新截擊機提出了一些指標。第一個要求就是截擊機攔截空中目標要遠。第二,能夠對高度為2萬米-2.4萬米,每小時速度在2500千米的敵機進行打擊。

早期的蘇-15截擊機三視圖

蘇聯空軍發布新的截擊機招標需求之後,蘇霍伊設計局立即推出了T-58D方案。據悉,T-58D方案的動力裝置不再使用單發,問世使用了雙發的設計, 使用兩臺R-11F-300 型發動機,每臺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為60.76千牛。並且使用了帶有大直徑雷達的天線罩,並且將蘇-9、蘇-11的機頭進氣,改成了兩側進氣。該機的機身設計是非常特殊的,雷達被安裝在機頭部位,該機的機翼、尾翼、起落架等都採用了蘇-11截擊機的。

蘇霍伊設計局推出T-58D方案之後,蘇聯空軍為了驗證該機的性能,就開始訂購了3架原型機,其中第一架原型機在1962年5月30日進行了首飛,第一架原型機並沒有安裝雷達、飛彈等,主要是為了進行測試。後來第二架原型機在1963年4月份下線,裝備了武器系統、以及雷達等。2號原型機在試飛當中續航能力比較差。因此,在第三架原型機當中,蘇霍伊設計局在機身的增加了一個油箱,並且將該機的垂直尾翼增加了面積。除此之外,第三架原型機還裝備了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自動駕駛儀,從而減輕飛行員的負擔。

改進後的蘇-15截擊機三視圖

後來,第三架原型機在測試當中,表現出來的性能完全可以滿足蘇聯空軍提出的設計指標,戰力比蘇-11截擊機提升了不少,在1965年,終於測試完畢。蘇聯空軍下令開始量產該機型,並且賦予了蘇-15截擊機的編號。後來,隨著蘇聯新飛彈的問世,蘇霍伊設計局又開始不停地對蘇-15截擊機進行深度改進,其中有蘇-15A、蘇-15B、蘇-15C雙座教練型、蘇-15D、蘇-15E、蘇-15F。在以上的改進機型當中,主要改進的地方就是換裝更先進的雷達,以及電子設備等,尤其是蘇-15F截擊機的戰鬥力是非常的強。

蘇-15截擊機與蘇-11截擊機對比

蘇-15截擊機與蘇-11截擊機作比較,可以說蘇-15截擊機是蘇-11截擊機的改進型也不為過,在外觀方面,蘇-15截擊機與蘇-11截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機翼結構、大後掠角三角翼、前機身等。但是在性能上,蘇-15截擊機要比蘇-11截擊機要強了不少。據悉,蘇-15截擊機最大時速達到2540千米,而蘇-11截擊機最大時速達到2340千米,在航程上蘇-15截擊機為1500千米,而伊蘇-11截擊機則是1100千米左右。除此之外,蘇-15截擊機還裝備了機炮、以及格鬥飛彈、中距空空飛彈等。在戰力上,蘇-15截擊機要比蘇-11截擊機強不少。

蘇-15截擊機

人稱客機屠夫

蘇-15截擊機在蘇聯空軍當中,倒是沒有什麼戰績,但是該機卻贏得了一個外號,人稱「客機屠夫」。在1978,一架大韓航空波音707被蘇聯空軍認為是敵方的偵察機,蘇-15截擊機發射飛彈打掉了左機翼,最後迫降,導致兩名機上人員身亡。在1983年,大韓航空波音747客機被蘇聯認為是RC-135偵察機,蘇聯蘇-15截擊機的飛行員多次對波音747客機警告之後,大韓航空的波音747客機最終被蘇-15飛彈擊落,飛機上的269名乘客以及機組人員卻全部喪生。從此,人送外號「客機屠夫」。

早期的蘇-15截擊機

總體評價

縱觀蘇-15截擊機,該機是冷戰時期蘇聯空軍當中最重要的一款截擊機,北約集團給予的綽號是「細嘴瓶」,該機在上個世紀70年代是蘇聯高度保密的機種之一,沒有出口給國外其他國家。後來,隨著蘇聯解體,再加上該機的作戰半徑不高,俄羅斯空軍就將這些蘇-15截擊機給全部退役,退役之後的蘇-15截擊機被收藏在航空博物館。總體來說,蘇-15截擊機是一款性能非常優秀的截擊機,不然蘇聯也不會高度保密。雖然該機在歷史上留下了壞名聲,但是該機卻成為了蘇聯空中的長城,為蘇聯國土防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焦點

  • 韓國客機誤入蘇聯領空,警告無效後直接擊落,270人隨機墜入大海
    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赫赫有名的蘇霍伊設計局研發了蘇-15高空高速截擊機。該戰機外形採用三角翼結構,機身細長流暢被北約稱為「細嘴瓶」。由於其定位是一款截擊機,所以蘇-15綜合飛行性能十分優秀,海平面高度最大爬升率達245米/秒,在5000米的高空飛行時,從0.6馬赫加速到1.25馬赫僅需要55秒,顯示出令人咋舌的飛行能力。除了飛行性能優秀外,蘇-15搭載的機載雷達與攜帶的截擊飛彈都是當時蘇聯的最高水準,堪稱是蘇聯空軍的鎮國重器。
  • 薩瓦斯利卡空軍基地博物館 收藏蘇聯所有的截擊機 不乏珍稀型號
    米格-17,米格-19S,米格-19PML,米格-21PFM,米格-21SM,米格-23M,米格-23P,米格-25P,米格-31,雅克-25,雅克-28P,蘇-9,蘇- 15,蘇-15TM,蘇-27P,圖-128重型遠程截擊機。
  •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截擊機,美國的YF-12高速截擊機,最後卻夭折了
    說起截擊機呢,截擊機是一款專門用於對敵方偵察機、轟炸機等攔截的飛機,保護己方重要目標,截擊機具備有速度快、爬升率快等特點。在冷戰時期,美國更是研製了一款每小時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截擊機,這款截擊機就是YF-12高速截擊機。到現在為止,能夠達到每小時飛行速度3馬赫的飛機更是寥寥無幾。
  • 美軍最後的截擊機:掛載核空空飛彈的F106
    截擊機,是一個相對"小眾"的戰機類型,廣義上說這類飛機應該屬於戰鬥機的一種,但是這種飛機和一般的戰鬥機又有所區別。截擊機的主要戰術思想突出的是"截擊",也就是以高空高速方式快速攔截敵方的轟炸機、偵察機、戰鬥機等,而不是以參加爭奪制空權的空戰為設計方向。所以嚴格來說,截擊機和一般的制空戰鬥機還是有所差別的。
  • 老當益壯,俄米格-31截擊機依然強悍,在巴倫支海攔截北約飛機
    環球網8月26日引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消息稱,25日,俄軍米格-31重型截擊機在巴倫支海上空攔截了挪威空軍的P-3C反潛巡邏機。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消息稱,米格-31截擊機在挪威飛機返航後也返回了基地,全程"並未發生挪威飛機入侵俄羅斯領空的情況",俄羅斯國防部如是說。
  • 70年前的美軍超級截擊機,實力比肩米格25,北美XF108截擊機
    我國這邊殲8也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飛機,直到引進的蘇27大量服役,自研的殲10不斷升級,八爺退役也成了軍迷最愛喊的口號之一。不僅如此,在米格31的節目中,我們也說到全新的四代機本質上就是一種擁有截擊機靈魂的多用途戰機,尤其是殲20。
  • 米格-701重型截擊機,蘇聯的絕唱,飛在天空中的巡洋艦
    上世紀80年代,蘇聯開始開發一種大型高速截擊機,用以取代手中的米格-31,執行遠距離高速巡邏和攔截等任務。米高揚設計局當時正在進行MFI 1.42相關研究,按照「敵有我也有」的思路,它對應的就是F-22這類戰鬥機,MFI 1.42相關技術研究的成果也被大型高速截擊機直接運用,其研製項目就是米格-701。米格-701融入了當時許多高科技思路,其中包括隱身技術等,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70.58噸,機長32.8米。
  • 俄羅斯米格-31重型截擊機
    MiG-31高空高速重型截擊機是蘇聯在MiG-25MP飛機的基礎上開發的雙座兩引擎全天候截擊機。北約的代號為「捕狐犬」。該飛機用於替代蘇聯空軍的MiG-23和Su-15。它主要用於缺乏地面預警雷達支持的廣闊的蘇聯領空,特別是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獨立攔截敵機,例如低空亞音速的巡航飛彈、高空高速轟炸機等等。
  • 守衛本土的「劍與標槍」:頂尖截擊機淪為靶機,美軍F-102和F-106
    而面對前蘇聯戰略轟炸力量的如此快速發展,美國和西方在當時自然非常緊張,美國迅速研發了一款專業用於對付戰略轟炸機的超音速截擊機,也就是F-102截擊機。為了應對前蘇聯戰略轟炸機,美軍急需研發一款高空高速的截擊機。
  • 它能在30000米高空飛行,速度可達3馬赫,米格25也未成主流戰鬥機
    SR-71「黑鳥」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尤其是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它的飛行數據在當時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5馬赫,飛行高度可以超過26000米,在如此高空進行偵察飛行在經歷過美軍偵察機多次進入蘇聯領空內進行偵察活動而蘇聯空軍無能為力後,蘇聯高層下定了命令,要求研製能夠有效對付SR-71和U-2高空偵察機的武器,蘇聯武器研究單位在得到命令後,開始了兩款武器裝備的研究,一款是防空飛彈,另一款就是米格25高空高速截擊機。
  • 平流層怪獸:米格-31王者歸來,超級截擊機讓美軍F-22膽寒!
    日前,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混合航空團在北極進行演習,共有10架蘇-24轟炸機和5架米格-31截擊機協同作戰,於海陸空摧毀「敵人」,其中現代化後的米格-31截擊機在北極飛到最大升限,高度超過了2萬米。俄軍認為經過現代化改裝的米格-31戰鬥機,能夠在北極地區與美國的F-22對抗。
  • 一閃而過的「彗星」,二戰中納粹的「黑科技」,Me-163火箭截擊機
    而德國更是在二戰期間研製了一款火箭動力截擊機,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投入使用的火箭動力截擊機,這款火箭動力截擊機就是大名鼎鼎的Me-163「彗星」火箭截擊機。Me-163「彗星」火箭截擊機之父——亞歷山大·利皮施要說起Me-163「彗星」火箭截擊機呢,可能很多人會說這是由梅塞施密特公司研製的,因為其編號的開頭是Me。
  • 納粹的末日黑科技,Ta-183「烏鴉」噴氣截擊機,卻成就了米格-15
    為了能夠攔截盟軍的轟炸機,僅憑Me-262噴氣式戰鬥機是不夠的,德國的亨克爾公司又為納粹空軍研製了一款Ta-183噴氣截擊機,這款Ta-183噴氣截擊機要比Me-262噴氣式戰鬥機更先進,原本應該翱翔在二戰天空的它,卻因為德國戰敗,老早地劃上了句號。這款Ta-183噴氣截擊機就算能夠服役到德國納粹空軍當中去,也不能挽救德國納粹將要滅亡的命運。
  • 北美天空的守護者,美國空軍的F-89「蠍子」噴氣戰鬥機
    隨著轟炸機越來越先進,為了能夠對這些轟炸機進行攔截,因此,很多國家絞盡腦汁,成功研製出來了截擊機,讓截擊機在空中阻擋轟炸機。由於截擊機是針對高飛行高度的轟炸機、偵察機等,因此,在設計上特別強調對速度與爬升率的需求。在說起冷戰初期美國的截擊機,當然是美國諾斯普羅•格魯曼公司研製的F-89"蠍子"戰鬥機(截擊機)了,它是上個世紀50年代北美區域防空的主力機型,成為了美國手中對付蘇聯戰略轟炸機的一把利劍,該機的重要性在當時來說,絲毫不亞於美國空軍的F-86「佩刀」戰鬥機。
  • 從米格31加伊斯坎達爾成「匕首」,看轟-6N和東風-15成反艦大殺器
    此外,有伊爾-78空中加油機;蘇-24戰鬥轟炸機、蘇-34戰鬥轟炸機、蘇-25CM攻擊機,以及蘇-27戰鬥機、米格-29戰鬥機等。「匕首」飛彈系統仍然是俄空中閱兵的明星:其中,攜帶飛彈的米格-31BM高速截擊機,可謂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因為即便到當下,這款米格-31BM高速截擊機+陸基「伊斯坎德爾」-M型彈道飛彈,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匕首」飛彈系統,是全球獨一味的軍事裝備,仍然找不到相類似的飛彈系統已成建制地服役他國空軍。
  • 美軍這架截擊機太神奇,飛行員彈射後自動平穩落地
    現在截擊機幾乎是被淘汰了,目前也只有俄羅斯的米格-31算得上是最純粹的截擊機了,當然俄羅斯之前也擁有過米格-25,不過該機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其實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美國也是有截擊機的,而且性能良好,甚至還能在飛行員彈射後自動降落。
  • 蘇57首筆外銷訂單敲定,一口氣賣了14架,單價超過1.4億美元
    目前各國已經研製出了4款第五代戰鬥機,其中F-35和蘇57戰鬥機是對外出口的,至於F-22和殲-20則都屬於非賣品。截至目前,F-35目前已經賣出了超過500架,但是蘇-57卻仍舊沒有突破,而現在,蘇-57零出口的現狀則要宣告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