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網成都訊(劉垚)2020年4月14日下午,由四川省旅遊協會指導,成都市消費者協會支持,成都旅遊協會攜手失物招領網WWW.SWZL.COM共同舉辦的「成都旅遊失物招領智慧平臺啟動會」在成都圓滿舉行。現場邀請了四川省旅遊協會副會長、成都旅遊協會常務會長·秘書長溫儒傑,四川省旅遊協會副秘書長華穎等行業組織領導和成都市消費者協會、文旅企業、服務機構、媒體代表等嘉賓出席,共同見證數據化賦能旅遊行業的精細化服務和深度價值。
首先由溫儒傑會長致辭,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控制,在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推動下,成都市正全力有序地推進文旅產業復工復產、滿工滿產,旅遊業恢復形勢向好,呈現穩步復甦態勢。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成都共接待遊客415.1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8.05億元。在行業逐步恢復之際,如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練好「內功」,提升疫情後成都文旅行業公共服務水平,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成都文旅行業和企業都在積極思考和探索。由成都旅遊協會、失物招領網共同搭建的「成都旅遊失物招領智慧服務平臺」將發揮它的重要作用。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城市旅遊服務的深度融合,提供失物招領公益服務,供所有文旅企業和遊客免費使用,有效降低企業和遊客找尋失主、失物的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
他強調,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對社會很有意義的工作,需要全行業和各界共同努力,從而進一步提升遊客在成都旅遊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助力成都「三城三都」建設。
隨後「成都旅遊失物招領智慧服務平臺」項目負責人李新華為現場嘉賓詳細介紹了平臺的背景、功能和解決痛點。據大數據資料顯示,全國每年遺失的身份證達到1200萬張左右,每年遺失的銀行卡達到1億張以上,此外,還有大量的各種證照(如駕駛證、行駛證、護照、畢業證、學生證等),以及各種智慧型手機、單眼相機、筆記本電腦、鑰匙、票據、公文等,直接或間接造成損失超過10億元。成都是全國熱門旅遊城市,年接待遊客2億多人次。遊客及市民在出行中最常見的便是丟失物品,重要的證件、銀行卡、電子產品、甚至寵物。一方面,如果遊客沒有及時找回遺失的物品,便會給整個旅遊行程帶來極大的不便和不愉快。另一方面,旅遊景區和相關文旅機構工作人員失物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成果不顯著。
而即將啟動的「成都旅遊失物招領智慧服務平臺」是以失物招領網(swzl.com)資料庫和技術後臺作為依託,專業、垂直、精準、高效的招領和尋物信息匹配平臺。好心人和景區等失物招領方把失主遺失的物品發布在該失物招領平臺,失主可以根據遺失物品的時間、地點、物品名稱、物品描述、證件所有者姓名、證件歸屬地、證件號碼等關鍵字進行搜索,在平臺內進行智能匹配。失主遺失了物品後在平臺的尋物啟事板塊發布尋物啟事信息以進行尋找和匹配。
該平臺還具備四大優勢賦能精準服務:高效信息化管理,幫助人員快速預判情況;信息實時更新共享,全國各地可相互引流;助力公共服務機構公益形象,每年「優質稱號」加持;保護用戶隱私,規避「冒領」「詐騙」陷阱。
現在已經有公安、機場、地鐵、公交、景區、環衛、酒店、商場等機構和高校入駐平臺,註冊用戶過萬,發布招領/尋物消息近10萬條,每天以400+條的信息更新。在已試點的機構處,失物招領工作效率相較過去提升了5倍以上。
最後,「成都旅遊失物招領智慧服務平臺」在一群富有樂觀奮鬥精神、心懷大愛的成都「旅遊人」的見證下成功啟動,也預示著疫情之後的行業將復甦和蓬勃發展。
那些我們遺失的或許不是一件物品,也許是一份珍貴回憶。
那些我們拾起的或許不是一張卡片,更是一份城市的溫情。
編輯/一鳴
【本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築夢四川欄目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須註明稿件來源。《築夢四川》是四川電視臺峨眉電影頻道播出的一檔以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展現中國風採、講述四川故事的紀錄專題電視節目。以展現、紀錄、尋找、發掘為核心,以傳遞中國夢的正能量為主題。展現巴蜀兒女的創新力量、紀錄大眾創業的心路歷程、尋找日漸消失的匠人精神、發掘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為主要內容。同時在30餘家媒體圖文視頻宣傳推廣。投稿或欄目諮詢郵箱:chinafabu_c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