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監控中心。
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長沙報導
在湖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標人劉恩道認真盯著電腦屏幕,不時與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員交流著招標註意事項。兩人一臺電腦,少量的文件材料,這要是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招標會變得這麼簡潔便捷。
當天,湖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一共舉辦了17場「不見面」開標,其中6場網上直播,從投標人籤到、投標文件解密、投標保證金查詢、唱標,這些信息逐一在線公開,開標過程又快又好。
全流程電子化交易
2019年10月至12月,省委巡視組對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5家省直單位開展了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專項巡視。
開標「不見面」,投標「不出門」,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形成全省交易「一張網」,這是湖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巡視整改後的發展方向。
2019年底,伴隨省重大項目——G5513長沙至益陽高速公路擴容工程項目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的順利「收工」,標誌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上「不見面」開標系統初步建成。
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牛順生介紹,2020年1月,省工程項目電子招投標系統全新上線,包含了工業、住建、水利、交通、代建5大板塊。此前,交易中心改造建設開標直播廳,增加7個不見面開標席位,實現了招投標的流程標準化、在線化。4月1日起,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部納入全流程電子化交易。
今年來,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落實「重形式輕效果」「各行業電子招投標平臺整合不到位」等巡視整改要求,推動《省公共資源交易數據規範》等5個標準出臺,通過建立「大數據中心」,加快推進全省公共資源交易數據交換平臺建設,實現了與省發改委投資在線審批、省住建廳工程項目動態監管、省水利廳水利市場監管、省交通廳數據中心和人員監管系統聯通。與此同時,以推進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為抓手,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省「一網三平臺」,打造全省公共資源交易「一張網」,不折不扣落實專項巡視整改要求。
8月7日,在某醫院一工程項目網上不見面開標過程中,屏幕出現紅色高亮度提示。工作人員核對發現,有兩家單位標書製作的MAC地址一致。「這說明標書很可能是在同一設備上完成的,疑似圍標串標。」
「今年來,類似現象出現了4次。」工作人員說,至於是否違規,要交給評標專家和行政監管部門進行判定,但本次開標將因合格的投標人不足三家而廢標。
在電子交易系統中,這種甄別方式叫做技術協查,可以對製作文件的電腦追根溯源。「相比之前列印的標書,這是人工監管實現不了的。」牛順生介紹。
除了對可疑信息自動預警外,該中心還在重點區域建設人臉識別、人證比對和安防監控設備,著力實現智慧監管,目前場地標準化改造正在抓緊施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對進出人員是否失信進行無感篩查,並通過評標錄屏實施全程錄像。全省工程建設領域在線音視頻監督系統同步在省發改委、住建廳、交通廳、水利廳全面部署,提升交易全程監控、預警、追溯和指揮監管功能。5家專項巡視整改單位,統一了全省59個評標辦法和31套評標範本,對交易流程進行統一規範,實現了省本級項目全流程電子化交易。
優化營商環境節約交易成本
今年來,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和省紀委監委組織開展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6月16日,省專治辦通報了首批「黑名單」,13家企業、36名個人名列其中。這些失信違法者將被取消享受財政補貼資格,強化稅收監控管理,提高貸款利率,讓違法者「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推動「物理整合」的同時,更注重「化學融合」。省發改委在巡視整改中,完成對2017年以來圍標串標刑事判決的企業和個人的全面梳理核查;省水利廳啟動招投標工作「回頭看」,對招標代理、評標專家的履職情況進行監管,聯合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於汛後共同開展標後評估工作;省交通廳對近期法院判決的圍標串標案件中涉案的企業,專題研究提出處理意見,並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立線索移送機制;省住建廳對巡視組指出的2017-2019年全省45個串通投標罪案件信息和判決書進行分析研究,針對巡視組移交的2個重點案件,成立專項工作組深挖細查。
在聯合懲戒失信者的同時,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積極配合省公管辦推動守信聯合激勵,工程建設項目的行業主管部門將對誠實守信者進行聯合激勵,在辦理行政審批、享受優惠政策、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獲得更多機會和實惠。
針對「服務管理作用發揮不充分」等整改要求,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一步優化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功能,強化風險防控。如今,在招投標「主場」,是電腦坐席、若干塊大屏幕,投標人在自己辦公室,通過物理隔離,避免了潛在的現場「勾兌」,各環節依託在線平臺規範進行。
「開標以後,我們隨機抽取專家,這些專家涵蓋各個行業,有3.5萬人在庫,評標通知以簡訊的方式發送到專家手機上進行確認,但不會告知具體項目。」牛順生介紹,評標前15分鐘,專家名單才會解密,趕到單獨的評標室獨立操作。
在觀摩現場,21個評標室盡收眼底。評標現場、專家頭像、專家的電腦桌面、評標室語言交流等全程錄音錄像,來自長沙、衡陽兩地的專家異地評標,實現了專家資源互通共享。
「以前,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列印室忙得不可開交,現在全部清空了。」牛順生說,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降低投標人的投標成本,包括編制、列印、交通、差旅等費用成本在內,預計每年可為投標企業累計節約交易成本3億元。
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一改過去現金繳納投標保證金為「線上電子保函」,緩解了企業投標的壓力和成本,優化營商環境,節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