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把牛尾巴插進石縫,被發現後挨毒打,湯和:以後你是我老大

2021-01-09 王氏說歷史

亂世出巨星,已是歷史的鐵律,秦末項羽、劉邦、漢末董卓、曹操、唐末朱溫、李存勖等,都是最好的例子。史學規律不會輕易改變,兩個朝代交替的時候,總會閃耀出一絲耀眼的光芒,或古老的家族,或渺小的人。

到元朝末年,在天災人禍、瘟疫與壓迫人民的三次爆發之下,「抗元」的紅巾軍首領郭子興自然成為當時最耀眼的明星。隨後,郭子興手下又衍生出了一批巨星,其中包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元朝各部的開國將軍——一批小官。

朱元璋原為朱重八,「元璋」二字在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後改稱。

在元代,元人將人分為四等:一等為蒙古族,二等為色目人,三等為金國佔領地區內的漢人,四等為南宋領地內的漢人。而且按照元朝的規定,四等漢名不配名,只能以家中排行或父母年齡為代號。而且朱元璋正好是這四等人,所以他的名字是按照家族順序排列的。

禍不單行之前,朱元璋就靠一家人勤勤懇懇地勞動,生活還算有保障。雖窮,但他也過得很開心,每天不是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搗蛋,而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放牛。

《龍興慈記》是明人編撰的史料,記載了朱元璋幼年時期的一些事跡,顯示了他敢於擔當的一面,也說明了他為什麼能夠當上皇帝。

在周圍所有孩子中,朱元璋是最會出主意的,即使是年長几歲的孩子也能聽他的指揮。這幫傢伙,最常玩的遊戲就是「做皇帝」。幾個赤足、衣衫襤褸、赤手空拳的孩子,手拿破爛的木板,充當朝笏,成排地站在朱元璋身旁。而朱元璋則披著黃布,頂著一塊小木板做了「皇帝」,還帶著模特兒、行囊、磕頭、喊「萬歲」。

除了這一點,朱元璋也做得不好。那天在放牛的路上,肚子餓的他想出了一個法子,就和周圍的小夥伴突然談起了吃的。每個人都這麼說著,越說越餓,肚子咕咕叫。

所以,朱元璋突然開口說道:「現在還不吃肉,真是呆鳥。」此時眾人都犯糊塗了,左看右看也沒有看到一點肉。而朱元璋卻一言不發,起身牽著一頭小牛犢,用繩子捆著牛腿。就這樣,這幫人也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要是放在以前,誰也不敢去偷吃地主的牛,可現在偷吃的欲望早已超過了他們僅存的理智,人人都餓死了。

看見一個人掄起斧子就是一把斧,有幾個人掄起斧子就是剝肉、生火、拾樹枝。不久小牛就被烤焦了。所有人邊烤邊吃,吃得眉飛色舞,不一會兒,這頭小牛犢就剩了一堆骨頭和一條尾巴。

在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掄斧子的人叫周德興,明朝後期的開國功臣;剝皮的幾個人中,有兩個叫徐達、湯和,也就是後朝的開國功臣。小牛犢都吃完了,太陽就落山了,該回家吃晚飯了。這時,眾人都犯了難,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偷吃小牛這件事,連人都開始哭了起來。

這時,朱元璋一拍胸脯說:「主意是我出的,責任自然也是我來擔的。」之後,朱元璋將剩餘的牛皮埋藏起來,牛尾巴被插到山上的石縫中,假裝小牛犢鑽進了洞穴。這個詭計還可以欺騙小孩子,聰明的大人在哪裡可以騙他呢?當晚,朱元璋便遭到了地主的一頓毒打,不但受傷了,還丟了飯碗,被趕回家。但是很好,也因為這件事,他深的小夥伴們的信任,大家也都把他當「老大」。

幾年後,全國爆發了一場瘟疫,朱元璋家也只剩下了重六重八。朱元璋也是在處理家事之後,才開始四處遊蕩。

幾年後,徐達之邀請朱元璋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這一天,一顆巨星也開始升起。兒時的夥伴們也漸漸回到了朱元璋身邊,朱元璋也因此也成了他們的老大。一條「創業」之路,老朱開始。

相關焦點

  • 朱元璋「黑歷史」:帶著徐達偷牛吃,怕被發現把牛尾巴插在石縫裡
    叱吒風雲,我任意闖萬眾仰望;叱吒風雲,我絕不需往後看;翻天覆地,我定我寫尊自我的法律。——《亂世巨星》亂世出巨星,已經可以說是歷史的鐵律了,秦末的項羽、劉邦,漢末的董卓、曹操;唐末的朱溫、李存勖等便是最好的例子。
  • 朱元璋偷吃了地主家的牛,把牛尾巴塞石頭縫裡,牛尾巴拔不出來?
    要知道在農耕時代,牛是很重要的牲畜,說起來要比少年朱元璋要值錢的多,所以當劉德發現少了小牛犢後簡直氣瘋了。而朱元璋也是使出渾身解數來誆騙劉德,這其中有好幾個版本。比如明朝王文祿在《龍興慈記》中的記載:「殺小犢煮食之,犢尾插入地,誑主者曰:「陷地裂去矣!」主者拽尾轉入地中,真以為陷也!」
  • 朱元璋兒時放牛偷吃了牛,把牛尾巴塞到石縫裡就瞞過了劉德?
    畢竟,沒有人會相信牛會躲在石頭裡,地主會放過偷吃牛的朱元璋自然事出有因。朱元璋伺候牛在中國古代農耕社會,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朱元璋出生於農民家庭,祖輩都是農民。朱元璋出生之時,家中可謂一貧如洗,像他這樣年齡的孩子,除了放牛也不能幹其他的工作。因為古代社會中牛的地位比較高,所以古代放牛娃與其說是在放牛,實質就是在伺候牛而已。地主劉德十分刻薄。
  • 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湯和:70歲仍然花天酒地,臨終前躺在炕上流口水
    不過和一般孩子們相處的模式不同,反而是朱元璋成了老大,湯和天天跟在他身後。當然如果一切正常,他們兩個應該成為一對有點奇怪的朋友,然後長大之後自己娶媳婦生娃種地,做個安分的老農民。然而當時的元朝極端腐敗,連這個機會也沒有給他們。饑荒加上瘟疫,減去的就是人的生命。兩個人先後失去了自己所有的家人,憤怒之下,湯和選擇了郭子興的起義軍。
  • 朱元璋:論當皇帝我是認真的
    說到朱元璋,他應該是古代中國所有皇帝當中,身份落差最大的皇帝,當過放牛娃,做過和尚,做過乞丐,最後憑藉過人的謀智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帝國,書寫了一段屬於他的時代。關於朱元璋的傳說比較多,真真假假的也有不少。朱元璋小名叫做朱重八,這個名字聽上去有沒有很魔幻?那如果我告訴你。
  • 湯和70歲仍花天酒地,朱元璋聽說後,賞他子孫200多年富貴
    但是湯和的命運卻不一樣,湯和主動交出兵權,年過70了還整日花天酒地、廣納妻妾,朱元璋聽說後,讓他善終了,還讓他的子孫享受了200多年的富貴。湯和和朱元璋兩人相見,是在為郭子興效力的時候。朱元璋來投奔郭子興,但卻並沒有受到大家的熱情對待,大多數人都不待見他,除了湯和。
  • 朱元璋給兒子請老師,老師問:不聽話能打嗎?朱元璋只說了這4個字
    作為從社會最底層起家當皇帝的朱元璋來說,由於家境出身貧寒讀書也不多,所以他格外注重自己子女的教育。明太祖朱元璋在得勢以後,就本著「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窮不能窮了教育」的方針,決心給他的後代聘請最好的老師,創造一流的學習環境。隨後朱元璋就給兒子請一位學識淵博的大儒當老師,可朱元璋的兒子非同一般學子,老師問道:不聽話能打嗎?身為嚴父的朱元璋就回答了4個字,讓後世盛讚不已!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是大明的開國皇帝,也是我一直很喜歡的一位皇帝,我覺得大家不要只看到朱元璋怎麼的殺功臣,很多時候他也是迫不得已,自古以來皇帝都是疑心病太重。而從一無所有,到創立大明王朝這樣大的基業,朱元璋自然知道創業的艱辛,也想讓朱家王朝長久,所以才會殺掉一些居功自傲的功臣。
  • 朱元璋24個皇子,皇位該傳給誰呢?叔叔打侄子的造反之路開始了
    朱元璋和尚出身,劉邦當過街頭小流氓,階級成分差不多,都是搞起義當上皇上的。打天下的時候對兄弟們是一個慷慨仁義,打完天下之後下手一個比一個狠毒。這在歷史上也是少見。比如,劉伯溫徐達藍玉李善長等,和他一起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裡,33個都是悲慘的下場。
  • 在應天府自稱吳王后,朱元璋如何整頓軍隊的建制?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 )六月初,朱元璋率軍渡江攻佔太平路,改為太平府,設立太平興國翼元帥府,朱元璋自任大元帥。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 )三月,朱元璋帶兵攻克集慶路,改為應天府,設立天興建康翼統軍大元帥府,任命廖永安為統軍元帥;任命趙忠為興國翼元帥,令其駐守太平。
  • 朱重八、朱五四、朱五六,朱元璋家族起名為何偏好數字?編號而已
    明太祖朱元璋,字國瑞,原名朱重八,後取名興宗。朱重八,聽名字怪怪的。再來看朱元璋的父親,叫朱五四,叔叔叫朱五六,爺爺叫朱初一,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三哥叫朱重七,全都是十以內的自然數。朱元璋家族怎麼和數字較上了勁,況且這些數字組成的名字非但不好聽,還沒有什麼寓意、寄予。但是,翻閱歷史,與數字有關的名字並非朱元璋家族獨有。清朝俞樾《春在堂隨筆》記載,明朝開國名臣常遇春、湯和家族的名字也都是以數字命名。
  • 讓朱元璋告訴你答案
    張夫人發現了女兒的異常,問清了原委,大受感動,立即向郭子興求情,朱元璋這才得以被解救。朱元璋知道了馬夫人揣餅爛胸的事後,大為感動,念其送餅之德,感其救己之恩,從此對她更為敬重。經過這樣的磨難,夫妻兩個的感情更進一層,夫妻倆相敬如賓、舉案齊眉、久而彌篤。
  • 朱元璋讓一才子題字,人家寫完後,朱元璋立馬將其斬首示眾
    朱元璋讓一才子題字,人家寫完後,朱元璋立馬將其斬首示眾 古往今來,大部分開國君主的出身,不是地位顯赫的權臣就是外戚,再不濟也是地方豪紳。只有朱元璋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草根。自幼父母雙亡放過牛要過,飯甚至還出過家。
  • 朱元璋的嶽父入宮探望女兒,為何會被賜死?
    作為明朝開國大將,胡美是為朱元璋立過功出過力的,胡美當年是陳友諒的部將,後來因為劉伯溫的提示,朱元璋耐著性子與他相處,最後還說了,發現胡美是一個和自己想像不一樣,算是表揚了。像胡美這樣的「皇親國戚」加「開國功臣」,他理應和宋代的曹彬一樣,成為皇朝永久的聯姻貴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是什麼神奇的力量,使朱元璋當上了大明開國皇帝?
    我們的主人公朱元璋很不幸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父母得病沒錢治病病死,家人兄弟姐妹們,因為家裡沒有糧食,都紛紛餓死,最後只留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現在他們兩個也要分手,他二哥要去其他地方討飯生存,而朱元璋太小,就去附近的寺廟當和尚,勉強能活下來,朱元璋為了生存就和二哥灑淚離別。朱元璋在寺院裡當了五十天的和尚就被寺院裡趕了出來,因為寺院裡也沒有糧食了,需要出去討飯吃,也就是化緣。
  • 牛尾巴是什麼魚種
    1 牛尾巴分布在我國大江南北,只有水的地方,就有牛尾巴的軌跡,對於新釣友來說:牛尾巴是什麼魚?怎麼釣,感覺很新鮮,興趣十足。2 牛尾巴其實和黃骨魚長相差不多,牛尾巴比黃骨魚長一些,尾巴像牛,尾巴俗稱牛尾巴。
  • 朱元璋之惡,超乎你的想像!
    ,宣稱,他又發現已死的胡惟庸的新陰謀和新同黨,於是展開全面逮捕,連朱元璋最尊敬的開國元老,77歲的宰相(太師)李善長,都包括在內,共處決二萬餘人。一是常遇春,一是徐達,一是湯和。常遇春運氣最好,早早的就病死了。徐達事實上死於處決,他患一種疽瘡,最忌鵝肉。
  • 日本公開3封649年前的遺書,眾人才恍然大悟,難怪朱元璋沒打日本
    然而在我國明朝時期,明太祖朱元璋曾經派使者去日本,欲解決當年兩國的問題,日本非但不聽,還斬殺了明太祖派去的使者,這可是一件大事,朱元璋聞言大怒,決定起兵攻打日本,結果到最後又不打了
  • 李善長:七十多歲娶了一個小女孩,朱元璋:你是在向我炫耀什麼?
    李善長劇照李善長,定遠人,是最早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軍師,對實力弱小的朱元璋來說,可謂是天降神兵,更是給了朱元璋搶奪天下的信心。李善長就像是得了寶貝一樣開心,想方設法的為朱元璋的大軍籌措軍糧,以保證他們在外打仗沒有後顧之憂。李善長就是這樣一步步的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可是這個信任被後來的劉伯溫給撼動了,李善長內心就很是不爽,從此以後,就和劉伯溫有了嫌隙,表面上和和氣氣,內地裡恨得牙痒痒。
  • 朱元璋大殺功臣,劉伯溫用一首詩保住性命,如今此詩幾乎人人會背
    自古以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任誰也逃不脫這個「真香定律」,尤其是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更是將其發揮到了極致! 據《明史》所載:「明初四大案」後,明朝的開國功勳幾乎被朱元璋屠戮殆盡,只餘三三兩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