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導演的抗疫紀錄片,一天點擊超1500萬次

2020-12-10 澎湃新聞

日本人導演竹內亮拜訪了解封以後的武漢,用他的鏡頭記錄了一個真實的武漢。在這裡,10組受訪者向他講述了10個普通家庭在疫情當時,與武漢息息相關的經歷。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成片

「我作為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作為紀錄片的導演,特別想去拍武漢,想給全世界介紹真實的武漢。」6月26日晚,居住在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在微博中介紹了自己和團隊剛剛完成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從26日晚上線至今,這部片長一個多小時的紀錄片在微博上的播放量已經超過1500萬次。

為了這部紀錄片,竹內亮和團隊在武漢拍攝了近10天,拍攝的對象有護士、外賣小哥、日料店老闆等10個人物。這些拍攝對象,是竹內亮5月中旬在微博徵集的,最終,團隊從報名的100多人中選擇了10人,講述他們在疫情中的故事。

儘管武漢已經解封,但得知竹內亮要去武漢拍攝的消息時,周圍不少朋友都在勸他,「武漢太危險」是大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6月1日,竹內亮和兩名攝像、一名編導從南京出發來到武漢,「好久不見」是竹內亮走出武漢站時的第一個感覺,這也成了這部作品的片名。

紀錄片中,日料店老闆賴韻終於結束了關門130多天的無奈,因為他相信,明天會更好;已經做了5年護士的龔勝男,年初覺得毫無奮鬥方向準備辭職,卻在疫情發生後改變想法,主動請纓上一線抗「疫」,用歌聲和舞蹈鼓勵病人們;憋了一個冬天的冬泳隊終於回到了水裡,冬泳大爺在激動之時,高歌《我的太陽》……在竹內亮的鏡頭下,武漢人熟悉的日子正在慢慢回歸。「我希望呈現一個真實的武漢,減少偏見。」竹內亮說。

紀錄片截圖

不僅是給中國人看,也要給全世界的人看

紅星新聞:短短3天時間,這部紀錄片在微博上已經有超過1500萬次點擊,成績相當不錯。據說你一開始還挺擔心的?

竹內亮:是的,很出乎我意料。一開始確實比較擔心,我在微博上曾說,現在大家都在看短視頻,誰看這麼長的紀錄片?包括團隊的年輕人也有這樣的擔心,大家都看幾十秒、一分鐘的視頻,沒有耐心看那麼長的紀錄片。我們在武漢大概拍攝了10天,素材超過100個小時。當時大家就在討論,拍攝了10個人物,要麼做成10集,要麼做1個小時的視頻。後來還是我決定,要做成1個小時的紀錄片,完整呈現。

紅星新聞:什麼時候有了拍攝武漢的想法?

竹內亮:《南京抗疫現場》視頻走紅後,很多記者都在問我接下來拍什麼,其實那個時候就考慮過去武漢拍攝,畢竟很多人都在關注武漢,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現在是什麼樣子?所以打定主意後,我就在微博徵集拍攝對象,講述他們在武漢的故事。

紅星新聞:當時有多少人報名?是如何取捨最終選擇這10個人進行拍攝的?

竹內亮:一共有100多人報名,每一個人都很有意思,我們的編導就一個個打電話聯繫,聽他們的故事。對我們來說,拍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目的是把武漢的現狀介紹給全世界,不僅是給中國國內的人看,也要給全世界的人看。所以選出10個主人公的時候,我是按照外國人也想看的人物來做標準的。比如華南海鮮市場,這個大家都知道,外國人也知道,但他們肯定想了解,華南海鮮市場現在是怎麼樣的?還有雷神山醫院,花了10天搭建出來的醫院,到底現在怎麼樣?

我們在拍的時候,一切圍繞著拍攝的主人公進行,沒有計劃和引導。(如果有計劃和引導)那樣就太刻意了,太假了。我們沒有什麼劇本,也沒主題,就是忠實記錄。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武漢的現狀,不能提前決定某一個方向。

竹內亮在微博發布的徵集

武漢人對外地人特別客氣,武漢現在也很安全

紅星新聞:拍攝的時候有沒有特別讓你感動的事情?

竹內亮:很多。比如我們拍攝的日料店老闆,他見我的第一面就說: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武漢人對外地人特別客氣,所以通過這一句話,就能了解武漢人現在的一個狀態。

紅星新聞:你在微博上說,其實你的很多朋友反對你到武漢去拍攝?

竹內亮:是的,很多日本的朋友不了解,對武漢還有一些偏見,擔心有問題。但我其實覺得很安全。我的老婆是我們公司的老闆,哈哈,她特別理解我,我的嶽父嶽母也特別理解我,所以沒有問題。我去武漢之前,也在南京做了核酸檢測,帶著這個證明到的武漢。

紅星新聞:這次去武漢拍攝全部是自費的嗎?具體費用花了多少?

竹內亮:是的,具體費用還不方便透露,但真的不多。因為有很多武漢的志願者幫助我們,幫我們開車、請我們吃飯,酒店也以最低價提供住宿。武漢人民很熱情,我很感動。

竹內亮及團隊在武漢

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讓自己的人生後悔

紅星新聞:接下來還有什麼拍攝的計劃?

竹內亮: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社會,我們有很多新的技術被運用,人們的想法也發生了改變。我們想記錄後疫情時代的東西,比如科技方面,科技使人的生活改變,科技也有愛,人們的生活、想法也都有改變。如果資金允許的話,我大概會在全世界範圍內拍攝,沒有錢的話就周邊拍一拍。

紅星新聞:你公司現在情況如何?

竹內亮:我們公司之前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贊助暫時都停掉了,但現在慢慢恢復了嘛。《南京抗疫現場》視頻火了,我們的知名度也高了,很多公司聯繫我們拍攝宣傳片之類,我們公司情況還不錯。

紅星新聞:回過頭來再看這次疫情,你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竹內亮:對我來說,人生肯定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我們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得到了大家認可,我們的知名度提高了。另外,我一直就堅持這樣的人生態度,就是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死亡,那我的每一天一定要有意義,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讓自己的人生後悔。比如這次去武漢拍攝,我就覺得機會合適的話,一定要完成。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海報

本文轉自:紅星新聞

記者 邱峻峰

圖據受訪者

原標題:《日本導演的抗疫紀錄片,一天點擊超1500萬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個日本導演,拍了中國南京的抗疫紀錄片,火遍日本
    作者 | 語境 編輯 | 石燦 一條10分鐘的短片,濃縮了中國南京城市生活中的抗疫場景。拍攝短紀錄片的人,是一位定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
  • 拍攝了《南京抗疫現場》的日本導演,疫情記錄依舊在路上
    因為我也每天看日本的新聞報導,看日本的疫情越來越嚴重,但是日本政府防疫措施不到位,百姓也沒有危機感,出門不戴口罩,還去明星的演唱會……」竹內亮導演這樣感慨拍片的動因。自疫情來襲後的兩個月間,家住南京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一直沒停下手裡的工作,通過他和妻子趙萍共同創立的南京和之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經為全球網友帶去了十幾個抗疫戰疫、呈現疫情期間人情冷暖的視頻。
  • 拍攝《南京抗疫現場》的日本導演火了,鈦媒體和他聊了聊背後故事
    一位名叫竹內亮的、拍攝了《南京抗疫現場》的日本導演,最近火了。「初衷是因為著急!因為我也每天看日本的新聞報導,看日本的疫情越來越嚴重,但是日本政府防疫措施不到位,百姓也沒有危機感,出門不戴口罩,還去明星的演唱會……」竹內亮導演這樣感慨拍片的動因。
  • 日本導演拍攝武漢紀錄片,趙立堅:我也看了,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節目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月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以普通人的視角展現了武漢這座城市經歷疫情創傷之後的實景,以及武漢人民堅韌、豁達的精神。 有記者提問,近日,生活在中國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 日本導演的武漢紀錄片火了:把真實的武漢呈現給世界,消除偏見
    6月26日晚《好久不見,武漢》紀錄片在微博平臺上推出前,42歲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和他的團隊內心依然處於忐忑之中,在年輕人越來越熱衷於短視頻的年代,這部60分鐘的長紀錄片是否能夠引起中國網友們的興趣,竹內亮內心沒有任何把握,他曾經也考慮過把這部紀錄片按照人物的方式分成一段段短視頻,片中的十位人物每人都獨立成篇,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 乘風破浪的2020——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中國又一年
    交匯點訊 「提到武漢,腦子裡都是灰色的畫面;看過紀錄片,才知道武漢這麼美、這麼大。」今年年初,一部《好久不見,武漢》在網絡爆紅,讓眾多日本網友感嘆「我想去武漢看看。」
  • 一部日本導演拍攝的紀錄片,讓觀眾看到了真實而又令人動容的武漢
    最近,一部由日本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中日兩國引發熱烈反響,讓觀眾看到了一個真實而又令人動容的武漢。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在南京定居7年。今年3月,他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曾被多家外媒報導。此次聚焦武漢,他帶領團隊實地採訪10位普通武漢市民,記錄了當前武漢市民和城市的現狀,展現了武漢震撼人心的抗疫努力和成果,也傳遞了武漢人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 日本導演紀錄片走紅背後:到武漢澄清了誤解,未特意選正能量故事
    拍攝了20年紀錄片、在中國定居7年的日本導演竹內亮,意想不到的成為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的一個話題。近期,他在武漢走訪拍攝十位武漢市民疫後生活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走紅網絡,引發海內外網友關注。紀錄片的走紅,也讓日本導演竹內亮走入公眾視野,中日兩國媒體關注「亮叔」如何看待武漢和新冠疫情,竹內亮也在受訪中也一遍遍講述「想給大家看到真實的武漢」,「想把日本對武漢的偏見去掉」。
  • 《好久不見,武漢》上線引2500萬次觀看,日本導演用鏡頭紀錄6月真實...
    長江網6月27日訊(記者萬旭明)一個住在南京的日本人,帶著一位編導、兩位攝影師,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26日晚在網絡播出,不到24小時,播放量已超過2500萬次。
  • 「我的爸爸是《南京抗疫現場》導演竹內亮」
    在這篇真摯淳樸的小文章裡,記者發現,趙純作文裡出現的「爸爸」,正是最近因為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火爆網絡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這位在華日本人,用真實客觀的鏡頭把中國抗疫經驗和做法,傳遞給了世界。近日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在南京家中的趙純和他的爸爸竹內亮。
  • 這位日本導演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點名!日本網友評論兩極化,看了實在氣!
    中國抗疫的成功都是假的,是擺拍。武漢人都活在地獄之中,政府根本無作為。當中國成為國際輿論的眾矢之的時,一位日本導演用自己拍攝的《南京抗疫紀錄片》,為中國發聲!他就是竹內亮。竹內亮,是日本一位電視紀錄片導演,拍攝的作品主要在日本NHK電視臺和東京電視臺播出。雖然是日本人,但曾經在南京大學留學經歷+中國女婿的身份,所以中文666哦~2010年,竹內亮因為拍攝《長江 天地大紀行》,有機會近距離了解中國,這也成為他決定定居中國南京的契機。
  • 火爆網絡的「南京抗疫現場」英文版上線!這日本導演震驚世界!
    最近,生活在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火爆全網。他拍攝的紀錄片《新感染數為0的城市——南京》,登上了日本最大門戶網站雅虎日本首頁,並在朝日、TBS、富士等日本各大電視臺反覆播放。希望將中國的做法,給日本提供一點點參考。3月2日發布到日本網站,當天便登上網站首頁,引起日本網友熱烈轉發和討論:不僅是上班族,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能看一下。至今為止,很多日本人還看輕中國,但是他們說做就做得如此徹底。如果不知這樣的狀況,就會逐漸拉開距離。Yahoo 新聞上看到上海的學生們在線上課,驚訝居然有這麼大的差距。
  • 我們做紀錄片的理由 | 導演竹內亮與製片人趙萍訪談
    2020年,他們的作品《南京抗疫現場》在日本獲得幾千萬的觀看量,《好久不見,武漢》在新浪微博上線首日,登全站日榜第一,上線十天,話題閱讀量破1億。近日,新鮮提案真實影像大會聯合創始人肖龍對竹內亮和趙萍進行了訪談。訪談中,他們分享了做紀錄片的初心、原則與方法、拍攝幕後故事、對觀眾和贊助商的態度、以及對紀錄片的理解。
  • 我們做紀錄片的理由|導演竹內亮與製片人趙萍訪談
    五年前,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和他夫人趙萍女士,抱著「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的初心,雙雙辭職來到中國。剛開始時茫然無措,後來通過新媒體帳號,持續創作原創內容,與粉絲交流,尋找內容與觀眾的良性互動之路。
  • 日本導演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日本網友這反應……
    在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中,日本導演竹內亮通過自己的視角,將「一邊把病毒控制好,一邊推動經濟發展」狀態的中國真實地展示在世界面前。該片於1月1日上線後,1月3日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引發了日本網友的熱議。「日本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大家都很慌張,為什麼中國現在基本上沒有新的病例呢?中國現在也並沒有跟海外斷絕一切來往啊?」
  • 美政客忙著搞污衊,日本拍攝的中國紀錄片卻在海外爆火,網友沸騰
    海外網7日援引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月7日6時30分左右,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再度新增近26萬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2177萬。然而,即便美國疫情形勢已如此嚴峻,美國一些官員仍沒有將精力用於疫情防控。
  • 走紅中日的「抗疫日記」背後:日本人竹內亮住在南京的理由
    中新網南京3月21日電 題:走紅中日的「抗疫日記」背後:日本人竹內亮住在南京的理由記者 申冉 葛勇在半空盤旋著提醒市民保持距離的無人機、一人一桌吃飯的飯館新規、測量體溫後方可進入的住宅區……成為中國「網紅導演」的日本人竹內亮,在微博上更新了他的最新一部《南京抗疫現場》英文版,立刻就有熱心網友為這段短紀錄片加上了各種語言的字幕
  • 疾走與終結:日本紀錄片導演原一男談《水俁曼荼羅》及其他
    我們知道在日本紀錄片史上有過許多關於水俁病的作品。首先我想請問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重新對水俁病這個題材產生興趣的?為什麼您要把這部作品題獻給土本典昭導演?原一男:在我製作《再見CP》這部作品的時候,土本典昭導演已經製作並發表了他關於水俁病的紀錄片。換句話說就是在我還是新人導演的時候,土本導演已經拍攝過了水俁病這個題材。
  • Netflix新片聚焦轟動全美虐童案,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海外...
    1.CGTN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海外熱播日前,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推出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首部全景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紀錄短片《南京抗疫現場》登上日網首頁3月2日,一條名為《南京抗疫現場》的紀錄短片登上日本雅虎首頁。這是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南京疫情防控實錄,從多個角度展現了普通中國民眾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日常工作與生活。
  • 拍武漢紀錄片的日本導演:想把真實武漢傳達世界 日本反響很大
    撰稿 | 記者 陳晨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開篇,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見到的第一個受訪者對他說,「我做過核酸檢測了,沒事。」竹內亮對這一場景記憶猶新,他知道武漢人經歷了什麼。在此之前,竹內亮在日本做了十幾年的紀錄片導演,後來又隨妻子定居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