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 Nutrients | 食物過敏、食物不耐受的治療方法及營養問題綜述

2021-12-25 MDPI開放數字出版

點擊左上角"MDPI開放數字出版"關注我們,為您推送更多最新研究。

不良的食物反應包括免疫介導的食物過敏和非免疫介導的食物不耐受。根據2010年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發布的專家小組報告權威定義,免疫介導的食物過敏是「暴露於特定食物、會重複引起的不利於健康的特定免疫反應」,非免疫介導的食物不耐受為「包括代謝、毒性、藥理學和未定義機制的非免疫反應」。兩者的相關概念和發病機制常被混淆,導致不正確的診斷治療方法。來自義大利的Paola Iovino教授團隊從胃腸病學和免疫學的角度出發,總結了免疫和非免疫途徑介導的食物不良反應的病理生理學臨床特徵、常見的診斷和治療策略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涉及到的營養問題,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了Nutrients 期刊。

免疫介導的食物過敏反應可以根據是否由免疫球蛋白E (IgE) 介導和所攝入抗原在免疫反應中的參與程度進行分類 (圖1)。

據世界過敏組織 (WAO) 稱,IgE介導的食物過敏 (表1) 的症狀特點是發病迅速,可在攝入過敏源後的幾分鐘到一小時內出現。

嗜酸性胃腸道疾病易由食物觸發,其複雜的發病機制包含IgE作用與T細胞介導的免疫機制相結合 (表2)。

非IgE介導的食物過敏反應 (表3) 包括乳糜瀉、食物蛋白誘導的小腸結腸炎症候群、腸病和過敏性直腸結腸炎。

非免疫介導的食物不耐受反應也被定義為非過敏性食物超敏反應。根據其病理生理機制的不同,對食物的非免疫性不良反應大致可分為宿主獨立和宿主依賴兩種形式(圖2)。

食品中存在著成千上萬種具有潛在藥理活性的化學物質,添加這些物質的部分目的是為了保存食品,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觀。其中包括天然化學物質和食品添加劑 (圖3)。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物質在人體中產生的非免疫性食物不良反應 (即宿主獨立性的非免疫介導食物不耐受反應,見表4) 可能與典型的免疫反應有所相似。

乳糖和麩質是宿主依賴性的非免疫介導食物不耐受反應 (表5) 的常見引發因素。

乳糖由半乳糖和葡萄糖組成,是最常見的酶/代謝不耐受的罪魁禍首之一。大多數新生兒會產生一種酶來消化母乳或標準嬰兒配方奶粉中的乳糖。從基因層面來講,斷奶後體內乳糖酶合成會減少,導致乳糖酶活性降低,乳糖消化不完全。

麩質是小麥籽粒的主要貯藏蛋白,是由不同蛋白質 (主要是麥膠蛋白和谷蛋白) 結合的複合體。麩質是乳糜瀉和小麥過敏中免疫反應的觸發因素,同時也和廣泛的胃腸道症狀有關。

乳製品是蛋白質、鈣、鎂、鉀、鋅和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儘管公眾對乳糖不耐受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但一些患者仍會儘可能的主動避免乳糖來源。事實上,即使是所謂完全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也可以適度地每天攝入12-24克的乳糖 (1-2杯牛奶) 而無症狀出現。這種關於對乳糖作用的誤解,來自於某些行業大力推廣不必要的乳糖酶補充劑或替代奶製品。衛生保健從業人員、食品生廠商、政府部門可通過宣傳教育消費者存在於乳製品和替代品之間的營養差異、改進產品標籤、引入立法、規範「無乳糖」和「減乳糖」的定義等措施來避免過度規避乳糖導致的不健康飲食習慣。

對食物免疫和非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的不斷探索正在推動對各級預防策略和治療幹預措施。但目前普遍存在的公眾對食物過敏和不耐受之間的模糊分別,往往會造成高額的治療成本以及對自身健康的損害。各層級的保健人員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認識對食物反應的特異性、適當診斷程序的重要性以及能夠滿足營養目標的專業技能的必要性。

原文出自Nutrients  期刊.

Domenico Gargano et al. Food Allergy and Intolerance: A Narrative Review on Nutritional Concerns.Nutrients 2021, 13(5), 1638

主編:Lluis Serra-Majem, University of 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 Spain

Maria Luz Fernandez,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SA

主題涵蓋常量營養素、微量營養素、生物活性營養素、運動營養、公共衛生和飲食相關疾病等學科領域。

*MPT: Median Publication Time; APT: Average Publication Time

識別二維碼,

訂閱Nutrients 期刊最新資訊。

版權聲明:

翻譯作者:Esther Gou

*本文內容由MDPI中國辦公室編輯編寫,一切內容請以英文原版為準。如需轉載,請郵件聯繫:mdpicnmarketing@mdpi.com

由於微信訂閱號推送規則更新,您可以將「MDPI 開放數字出版」設為星標,便可在消息欄中便捷地找到我們,及時了解最新開放出版動態資訊!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閱讀英文原文。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慢性過敏叫做「食物不耐受」
    1:《已經養成餵飯習慣的孩子如何戒掉餵飯》2:《激發陽氣——小兒捏脊法》3:《有種慢性過敏叫做「食物不耐受」》  本期先講述第三篇。 在孩子生長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食物過敏的現象,症狀十分明顯,如嘔吐、暈厥等。但是很少有家長知道,還有一種症狀不明顯的「過敏」,叫做食物不耐受。
  • 教你分清食物過敏、食物敏感和食物不耐受 | ACE文獻精華版
    以上這些均是人們對食物本身、食物中某些物質或環境產生的一種炎症反應。但這種炎症反應是過敏、敏感或不耐受呢?實際生活中,這些詞經常被互換使用,但三者之間其實存在一定的差異。- 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機體對食物中特定蛋白質產生的免疫反應。
  • 解惑篇|一文讀懂什麼是食物不耐受、食物急性過敏和食物腸道過敏
    食物不耐受:食物成分、酶缺乏以及食物運輸障礙均可導致食物不能完全降解,產生的可發酵碳水化合物會影響腸道菌落結構,並在菌群作用下發生降解,進而引起食物不耐受的各種症狀,是一種非免疫反應機制。其中,乳糖不耐受是最為常見的食物不耐受類型。乳糖不耐受:又稱為乳糖消化不良和乳糖吸收不良。食物中的乳糖進入小腸後,由於乳糖酶的缺乏導致乳糖不能被分解為單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 不一定是過敏,食物不耐受了解一下(高考篇)
    前言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這兩天又恰逢是高考日,很多家長和考試都在關心一個問題:這兩天的夥食該怎麼吃?吳醫生很理解家長的好意,想給孩子們營造一個能量充沛,營養豐富的飲食搭配,讓孩子好好發揮,好好考試。但其實,我認為這兩天的飲食恰恰是需要跟考生心態一樣,平常心。因為如果冒然改變了平日裡習慣的飲食結構而出現了食物不耐受或者過敏,那就弄巧成拙了。
  • 食物過敏很兇險!最好的治療方法是……
    在7月8日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到來之際,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變態反應科負責人、中華醫學會天津變態反應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瑞玲表示,食物過敏從嬰兒到年輕人,再到老年人都有可能發生,嚴重的食物過敏會危及生命。目前治療食物過敏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找到過敏原並遠離它。
  • 孩子疑似食物過敏?學會3步法找準過敏原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過敏原化驗單該怎麼看?需要嚴格遵守食物過敏、不耐受清單嗎?家長自己能判斷的。家長自己能判斷的就不需要做過敏原檢測有相關困擾的家長一定對IgE和IgG兩項檢測不陌生。一般我們說帶孩子去醫院查過敏原、查食物不耐受,其實就是去醫院進行IgE抗體檢測和IgG抗體檢測。
  •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孩子食物過敏...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醫師文利平說,兒童的食物過敏原以雞蛋、牛奶、小麥、花生為主,大部分可以隨年齡增長逐漸耐受,這也是成人食物過敏患病率低於兒童的主要原因。專家還提示,食物不耐受不涉及免疫反應,並不是食物過敏。常有家長錯將食物不耐受症狀當作食物過敏,徒增煩惱。到底是不是食物過敏、對何種食物過敏,需要到醫院確診。
  • 你不知道的食物過敏真相
    例如,父母誇大了過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因焦慮過度而過度治療;恐懼藥物,放大藥物的副作用,不按醫囑服藥;患病的時候只會抱怨、痛苦、擔心,焦慮的心態會導致過敏症遷延不愈或反覆。疑問2:自己能不能診斷食物過敏症?
  • 你是食物過敏? 食物敏感?還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過敏」特指IgE介導的急性過敏反應,可表現為風團樣皮疹、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而食物相關的腹痛或排便異常一般由「慢性食物敏感」導致,即IgG、IgA介導的遲發過敏反應,有1%-4%的成人、6%-8%的兒童被診斷為食物過敏;而據估計世界上有20%-45%的人受慢性食物敏感的困擾,也就是說慢性食物過敏更為普遍,但受重視程度不足。
  • 臺灣人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
    經由慢性食物不耐受檢測發現,對 35 項食物過敏,造成腸道長期發炎,引發腸漏及腸躁症的問題。臺灣聯安診所統計2019年1282筆慢性食物不耐受檢測數據,臺灣人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依序是蛋白、蛋黃、花生、蜂蜜、腰果、黃豆、小麥、牛奶、鰻魚、綠豆。
  • 狗狗食物過敏和不耐受完全不一樣,吃低敏狗糧不一定能解決!
    店裡寄養訓練有一隻可愛的柴犬kiwi,它是只過敏體質的狗子,現在吃著一款鴨肉糧。可能尚未檢測出過敏原是啥,主人也囑咐不要給它亂吃東西,所以它平時除了狗糧外,啥都不能吃。食物過敏不僅讓狗狗吃盡苦頭,也讓主人煩惱,不小心吃錯東西就惹麻煩。
  • 【馮凡青】一文讀懂:食物過敏知多少?
    美國註冊營養師愛荷華州第二大醫療系統,Unitypoint Health醫院臨床營養師。平常主要負責病人的營養教育,健康諮詢和營養評估。日常工作中,碰到過很多病人對營養師以及營養學存在著很深的誤解。而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可以讓病人對營養有更透徹和積極的認識。一文讀懂:食物過敏知多少?
  • 整天擔心狗狗食物過敏,但哪些症狀才是代表著,狗狗對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一種普遍的健康問題,任何人都可能發生,狗狗也一樣。一些專業人士也可能將其稱為食物不耐受或食物不良反應。這些反應可以在生命的任何時候出現,通常是由特定成分或食品添加劑引起的。
  • 皮膚過敏、食物過敏、藥物過敏?一篇文章來了解!
    當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他的身體就會把這種食物當作入侵者,同時產生一種叫做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體。當寶寶再次吃到這種食物時,抗體就會通知身體的免疫系統釋放一種叫做組織胺的物質來抵抗「外來入侵者」。1、食物過敏信號寶寶吃過導致過敏的食物後幾分鐘到2小時之內出現,出現蕁麻疹或腫脹、慢性溼疹、或呼吸問題。
  • 有時候你可能還真不知道貓咪食物過敏了
    今天來說說貓咪食物過敏,我們在現實中常常會把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等同,其實這是不對的,食物過敏≠食物不耐受。因為食物過敏一定是由免疫介導的食物不良反應。而食物不耐受則指的是非免疫介導性反應,包含食物特異性反應、食物中毒、類過敏性食物反應,以及對食物的藥物反應和代謝反應。下面會詳細說說貓咪食物過敏。
  • 遭遇寶寶食物過敏或牛奶過敏,家長該這樣餵養
    在討論發病機制之前,首先應區別食物過敏和食物耐受不良,兩者的區別如下:往上滑動圖片,查看原因1、食物耐受不良-某種事物具有的藥理學作用:如咖啡因和酪胺。-食物含有血管活性胺等介質:如香蕉皮內含有大量兒茶酚胺,巧克力中富含色胺和苯乙胺等。
  • 《營養聖經》解決過敏問題
    那麼,是不是未消化的食物,或是滲漏的腸壁,使免疫系統接觸到食物碎片,從而引起了反應?目前研究表明,那些食物過敏的人,腸壁滲漏問題的發生率較高。這種症候群需要治療,以便降低人們的食物敏感性。缺乏某些關鍵營養素,如缺鋅,也會造成腸壁不完整的問題。消化酶對那些體內不能產生足夠消化酶的人來說,腸壁滲漏問題可能會特別嚴重,缺乏消化酶的結果就是大量未被消化的食物分子到達腸壁。服用複合消化酶補充劑能夠緩解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的相關症狀。由於在過敏人群中缺鋅的現象極為常見,所以服用鋅補充劑也有益處。
  • 牛油果果福利時間 | 101項食物不耐受檢測團購規則大公開
    關於什麼是食物不耐受,請戳橋本的好姐妹 ▏關於食物不耐受的那些事 ,我只想說,如果你患有自我免疫疾病,在做任何治療方案前,請先做一下食物不耐受測試,否則,你可能吃了大把的藥丸也不見成效,始終無法找到導致自己免疫系統犯傻的癥結。
  • 兒童得蕁麻疹,多是因為食物過敏所致, 5招教你如何應對孩子食物過敏
    1.找出過敏食物。對付過敏最麻煩、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過敏原。專家表示,有大約20%的過敏患者找不到過敏原。食物過敏作為引起過敏的常見原因,找到孩子對哪種食物或者哪幾種食物過敏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既需要媽媽的仔細觀察,更需要醫生的幫助,常用的方式是皮膚過敏原點刺試驗和過敏原特異性抗體檢測。2.警惕交叉過敏反應。
  • 15種容易引起過敏的常見食物,過敏體質要小心!
    它是由於你的免疫系統誤將食物中的一些蛋白質當作有害物質,然後你的身體開始採取一系列保護措施,包括釋放引起炎症的化學物質,如組胺。對於易感體質的人,即使接觸極少量的問題食物也會引起過敏反應。這種過敏反應會在幾分鐘到幾小時之內發生,表現出來的症狀可能包括最嚴重的情況會發生血壓快速下降、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